Brain-computer interface
搜索文档
机器人领域 - 2026 年过早出炉的十大机器人预测榜单-Robotics -The Way-Too-Early Top 10 Robot Prediction List for 2026
2025-11-14 13:14
行业与公司 * 报告涉及的行业为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和低空经济[1][2][4] * 报告特别关注的公司包括特斯拉、Waymo、1X、BYD、小米、小鹏、苹果、Neuralink、xAI以及Magnificent 7科技公司[4][7] * 报告覆盖的汽车与共享出行行业公司包括特斯拉、福特、通用汽车、Rivian等[67] 核心观点与论据 **机器人技术与人形机器人** * 人形机器人形态在2026年更多是营销和融资策略而非实用工具 其开放性的形态、环境和任务对训练构成独特挑战[4] * 传统汽车制造商将效仿比亚迪、小米和小鹏 推出机器人计划包括人形机器人项目[4] * Magnificent 7等科技公司可能在财报电话会中提及“具身智能”或“机器人” 并关注其收集现实世界物理数据的努力[4] **自动驾驶与监管** * 2026年将是机器人出租车从科幻变为现实的一年 预测特斯拉将在德州及至少另一个美国州取消驾驶员 Waymo将其覆盖城市数量扩大5到10倍[4] * 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将推动美国联邦制定相关标准 以追赶中国的快速应用[4] **低空经济与中美竞争** * 低空经济代表中美技术竞赛的“主赛事” AI自主性进步和美国无人机不足将推动低空机器人市场加速[4] * 中国在先进制造、供应链和稀土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其成为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关键推动者 可能出现中美“竞争性合作”及许可和合资协议[4] **企业动态与估值** * 特斯拉和xAI正趋于融合 特斯拉机器人工厂是下一代机器人的“母体” xAI在计算和“求真”AI方面的能力价值将日益凸显[7] * 摩根斯坦利对特斯拉的目标价为410美元 其中核心汽车业务估值75美元/股 基于2030年450万辆汽车 16.4%的EBITDA利润率[8] **前沿技术** * 脑机接口技术可能取得重大进展 在扩展临床试验中 患者从大脑到决策的信息带宽和速度可能在更多任务上超越未经改造的人脑 电子游戏是可能的首个应用领域[7] * 可能出现首个估值1万亿美元的私人“独角兽”公司[4]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因素** * 特斯拉的潜在风险包括竞争、执行风险、中国风险、估值以及市场对其Dojo驱动服务业务的认可度[11] * 上行风险包括全自动驾驶选装率提升、新电池成本里程碑、新车型推出以及第三方电池合作[11] **评级分布与利益披露** * 摩根斯坦利股票评级分布为:Overweight/Buy占41% Equal-weight/Hold占44% Underweight/Sell占15%[33] * 摩根斯坦利及关联公司持有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多家覆盖公司1%或以上的普通股[18] 并在过去12个月内为多家覆盖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19][20][21][22] * 一位研究助理持有特斯拉公司普通股或优先股[17]
ONWARD Medical Launches Capital Increase for Indicative Amount of EUR 50 Million
Globenewswire· 2025-10-22 23:49
融资活动概述 - ONWARD Medical N V 宣布通过向机构投资者进行非公开发行(私募配售)的方式启动资本增加计划,将发行每股面值0 12欧元的普通股[1] - 公司计划通过此次私募配售筹集总额约5000万欧元的资金[1] - 新发行的股票将来自公司的授权资本,并排除现有股东的优先认购权[1] 资金用途分配 - 约40%的净收益将用于资助研发计划,包括针对脊髓损伤患者血压不稳的研究性ARC-IM系统的产品开发、临床研究和监管活动[6] - 约30%的净收益将用于扩大销售和运营,以支持ARC-EX系统在美国、欧洲及部分其他地区的商业化[6] - 约20%的净收益将用于支持和扩大质量及行政活动[6] - 约5%的净收益将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6] - 约5%的净收益将用于覆盖融资成本,包括现有债务义务[6] 融资细节与时间表 - 新股的最终发行数量和每股发行价格将在私募配售定价后公布[1] - 簿记建档过程预计为期一个工作日,可能加速或延长,预计于2025年10月24日市场开盘前结束[4][5] - 新股预计于2025年10月28日在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和巴黎的泛欧交易所上市并开始交易,支付和交割也预计在同日完成[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领先的神经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恢复脊髓损伤及其他运动障碍患者运动、功能和独立性的疗法[11] - ARC-EX系统已获得在美国和欧洲的商业销售许可[11] - 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名为ARC-IM的研究性植入系统,旨在解决脊髓损伤后的血压不稳等未满足需求,并可搭配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恢复思维驱动运动[11] - 公司已获得美国FDA授予的10项突破性器械认定[11] 交易相关安排 - 公司已申请在簿记建档期间暂停其股票在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和巴黎泛欧交易所受监管市场的交易,以允许更广泛的投资者参与[5][7] - UBS AG伦敦分行、Stifel Europe Limited巴黎分行和Stifel Europe Securities SAS担任联合全球协调人,并与Bank Degroof Petercam SA NV共同担任联合账簿管理人[10] - 公司、某些锚定投资者以及部分董事会成员已同意遵守90天的锁定期[10]
脑机芯片,新突破
半导体芯闻· 2025-03-07 18:20
脑芯片技术进展 -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皮层内脑机接口(iBCI)芯片 通过监测神经元群局部场电位(LFP)而非单个神经元 显著降低功耗并简化硬件结构 [1][2][4] - 传统iBCI需持续监测单个神经元电信号 存在高能耗(需筛选背景噪音)和侵入性强(依赖深度穿透电极)的缺陷 [1][4] - 新系统通过检测15-35Hz频段LFP活动(运动意图特征频段)实现自动激活 动物实验显示其意图识别准确率接近传统方法 但功耗大幅降低 [4] 技术优势与应用潜力 - LFP方法硬件复杂度更低 可能减少大脑组织瘢痕形成 延长植入设备使用寿命 [4] - 该系统使瘫痪患者能自主控制设备激活 无需依赖预设时间段 推动"自定进度"型iBCI发展 [5][6] - 研究团队正将LFP监测与单神经元数据融合 LFP用于系统激活 单神经元数据用于精细运动控制 [6] 研究验证与数据支撑 - 采用动物运动任务神经活动数据集验证 相关成果发表于《IEEE生物医学电路与系统学报》2023年2月刊 [4] - 实验证实LFP方法在保持功能性的同时 电路记录需求比传统方法更简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