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Cycle
搜索文档
Three Things We Learned From Black Monday (1987)
Yahoo Finance· 2025-10-20 17:52
In 1991, financial analyst John J. Murphy wrote his book “Intermarket Technical Analysis: Trading Strategies for the Global Stock, Bond, Commodity, and Currency Markets”. The premise, as you likely know, is that all market sectors are interrelated, generally moving in a cycle that is predictable. Chapter 2 discusses the 1987 stock market crash specifically, and how the other market sectors both foretold then played their normal roles in the cycle, even when one sector (stocks) made an outlier of a move. Whi ...
Target: Why A Leadership Change Won't Likely Be Enough (NYSE:TGT)
Seeking Alpha· 2025-10-14 18:51
Oftentimes, the hardest challenges that businesses face are structural ones, not shorter-term cyclical issues. While the business cycle impacts most companies to some extent, corporations can usually deal with normal good and bad times.Analyst’s Disclosure:I/we have no stock, option or similar derivative position in any of the companies mentioned, and no plans to initiate any such positions within the next 72 hours. I wrote this article myself, and it expresses my own opinions. I am not receiving compensati ...
亚洲经济: 与美国投资者的讨论要点-Asia Economics_ The Viewpoint_ What we debated with US investors
2025-09-28 22:5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亚洲经济前景 包括中国 印度 日本等主要经济体[1] * 纪要由摩根士丹利亚洲经济团队撰写 团队负责人为Chetan Ahya[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投资者对亚洲增长前景持更积极看法 尤其是股票投资者 其依据是美国IT资本支出强劲以及消费保持韧性 这应能支撑亚洲出口[6] * 摩根士丹利持更谨慎观点 认为关税造成的损害即将显现且可能被低估 目前亚洲进口商品的加权平均关税已达25% 远高于年初的5%[7] * 韩国9月前20日经工作日调整后的日均出口额同比收缩10.6% 较8月5.7%的增长显著恶化 科技与非科技产品出口均陷入收缩区间[8] * 鉴于对贸易周期和中国通缩挑战的更悲观看法 以及美元走弱的预期 摩根士丹利预计亚洲将出现比市场定价更多的降息 尤其是在印度 韩国 印尼和台湾等经济体[16] * 关于中国 投资者认同宏观形势依然严峻 通缩压力持续 但市场表现可与宏观脱钩 其关注点在于微观主题而非宏观叙事[22][25] * 投资者聚焦三大主题 新兴前沿领域(如AI和先进制造) 反内卷政策可能改善部分行业定价能力 以及股息收益率相对于存款利率的吸引力推动家庭参与股市[25] * 对于可持续退出通缩 摩根士丹利认为增长模式需进行四大关键转变 包括接受较低的实际GDP增长目标 停止创造新的过剩产能 削减现有过剩产能以及提振国内消费[24] * 在印度 投资者情绪悲观 主要担忧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近期减速以及美印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26] * 摩根士丹利预计印度国内需求将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复苏 驱动因素包括累计100个基点的降息(预计还有50个基点) 个人所得税削减以及商品及服务税(GST)下调[27] * 美印贸易紧张仍是关键风险 受潜在关税影响的印度对美出口仅占GDP的1.2% 但若服务出口(占印度总出口近半)受影响 则将对增长产生实质性冲击[28] * 在日本 多数投资者预期日本央行应尽早加息 而摩根士丹利的基本假设是2026年前都不会加息[29] * 不加息的理由在于 当前通胀主要由货币贬值和供应因素驱动 而非需求因素 且全球贸易放缓将对日本企业营收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进而影响其维持当前工资增长水平的能力[30][31] * 日本国内需求复苏仍处于初期阶段 实际GDP水平仅略高于疫情前(2019年第三季度=100)[33] 其他重要内容 * 固定收益投资者与摩根士丹利对中国宏观疲弱的看法一致 辩论围绕通胀前景和反内卷政策对通缩的影响[22] * 中国政策制定者倾向于通过投资刺激增长 但因财政收入的GDP占比已因通缩压力下降约4个百分点 而对实施社会福利改革提振消费持谨慎态度[23] *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学团队预计还将有15个基点的政策利率下调[25] * 摩根士丹利外汇策略师指出 印度卢比的实际有效汇率(REER)低于其10年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区间[28] * 若日本央行在美联储降息时激进加息 将导致货币大幅升值 影响利润并削弱企业维持工资增长的能力[31]
The Stock Market Rally Isn't Over Yet
Seeking Alpha· 2025-09-24 01:16
分析框架 - 采用多维度分析框架评估中期股票及风险资产前景 包括美国及全球商业周期 企业盈利 货币政策 流动性和市场仓位布局 [1] 研究方法论 - 运用商业周期导向的跨领域研究方法 融合宏观分析 基本面 技术面 市场情绪与市场结构等多重因素 [2] - 研究团队持有特许金融分析师资质 具备财务规划与投资分析专业背景 [2] 信息披露 - 研究机构未持有任何提及公司的股票 期权及衍生品头寸 且未来72小时内无开仓计划 [3] - 研究内容为独立观点 未获得任何公司报酬 与提及上市公司无商业关联 [3]
全球经济评论:对我们全球预测的技术更新-Global Economics Comment_ Technical Updates to Our Global CAIs
2025-09-04 23:08
这份文档是高盛对其专有的当前活动指标(CAI)进行技术更新的全球经济学评论 以下是详细的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文档涉及高盛公司的专有经济分析工具——全球当前活动指标(CAI)[1][5] * 分析覆盖全球多个发达市场(DM)和新兴市场(EM)经济体 包括美国 英国 日本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本次未更新) 印度 巴西等[5][6][10][14] 核心观点和论据 * **CAI指标的优势**:CAI采用基于相关性的方法 从广泛的月度活动和调查数据中推断共同增长信号 相比GDP其波动性更小 更不易被修订 且更及时[2][3][5][6] * **技术更新的三大内容**: * 替换已停用的输入指标 并为受影响的经济体(主要是新兴市场 但也包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发达市场)重新估算各指标的权重[5][6] * 统一在估算CAI活动信号与GDP关系时排除的疫情受影响时期 将2020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三季度的数据从所有经济体的估算样本中一致地排除[5][7] * 利用疫情后的数据微调了商业调查与GDP之间的非线性历史关系估计[5][8] * **更新的效果**:对于大多数经济体 这些更改仅导致CAI小幅修订 全球 DM和EM的CAI历史数据基本保持不变 对于修订可见的经济体(如澳大利亚 爱沙尼亚 匈牙利 拉脱维亚 波兰 罗马尼亚和韩国) 其与历史GDP的相关性普遍有所提高 因此这些更新被视为对全球CAI的适度改进[5][9][14][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CAI未更新**:本次更新未包含中国CAI 因为高盛中国经济团队已在2023年更新了其方法论[10] * **详细的指标权重附录**:文档附录包含了多个经济体CAI的详细指标及其具体权重 例如阿根廷的货物进口权重为14 工业产值权重为13 澳大利亚的NAB商业信心指数权重为18.4 进口值权重为15.1 美国的ISM制造业指数权重为3.8 非农就业人数权重为3.5等[20][21][24][38][180] * **风险披露**:文档包含大量标准化的法律与监管披露声明 指出投资者应将此报告仅视为其投资决策的单一因素 并说明了潜在的利害冲突(例如分析师薪酬部分基于高盛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4][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