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NA存储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我学者提出全新DNA存储系统
科技日报· 2025-05-20 07:32
技术突破 - 天津大学吴华明教授团队开发出全新DNA存储系统HELIX,专门用于存储生物医学数据,成功实现60MB时空组学图像的存储与恢复 [1] - HELIX系统包含3个核心模块:图像压缩、图像纠错编码和图像复原,优化了现有压缩算法并引入深度学习技术增强信息恢复能力 [1] - 在湿实验中,团队将两张60MB图像编码为13万条、每条183个碱基的DNA序列,并通过DNA合成与测序技术恢复图像数据 [2] 技术优势 - 每克DNA能够存储数百艾字节的数据,在无需电力情况下可保存长达数千年 [1] - 系统具备强大鲁棒性,仅需约5.8倍测序深度即可恢复图像绝大部分信息 [2] - 针对生物医学数据特点,HELIX系统在存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表现卓越 [2] 应用前景 - DNA存储技术被视为未来大规模数据存储的解决方案之一,尤其适合高分辨率、长周期存储需求的生物医学数据 [1] - 该成果在推动DNA信息存储技术走向实际应用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为技术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2] - 生物医学图像数据因其高分辨率、长存储周期和强相似度特点,在DNA存储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1]
北京大学“科学故事会”让公众窥见未来
环球网资讯· 2025-05-10 10:18
前沿科学领域研究进展 - 北京大学举办"乘'新'而上——北大科学yeah"活动,展示多学科前沿科研成果,包括光伏材料、AI数学研究、生物统计、医学健康和DNA存储技术等领域 [1][3] - 活动由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和科学研究部联合主办,已举办两期,通过专家讲解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故事,首期聚焦六大科研领域并吸引超百万在线观众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欢萍教授介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展示新一代光伏材料技术 [3] -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董彬教授团队在构建小模型和训练语言大模型方面取得最新研究进展,胡懿娟教授团队从事人体微生物组学数据研究 [3] - 基础医学院付毅研究员讲解中国心血管疾病现状和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原因 [3] - 计算机学院张成副研究员介绍具有明显优势和应用空间的DNA存储技术 [3] 科研活动影响与反馈 - 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播出,带领师生和公众了解北大前沿科学成果及"北大方案"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学生反馈表示活动拓展了光伏材料、人工智能和生物医学等跨学科知识,激发了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的兴趣 [3] - 数学科学学院学生认为新型光伏材料和DNA存储技术展现了人类未来的无限可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