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存储
icon
搜索文档
从易会满任期的上市潮,到易会满被查的退市潮
搜狐财经· 2025-09-08 09:32
辩论完后发现,我们两个其实并没有观点上的冲突,只不过他强调的是易会满任期内IPO过多,抽干了资金蓄水池,股民损失惨重;而星空君强调的是易 会满任期内修订了证券法搞了注册制和退市新规,让A股进出通畅了,有了牛市的基础,如果没有这番改造,A股就是一个大赌场,绝没有成为国际级资 本市场的可能。 周末的时候和朋友激烈辩论了一场,唾沫星子满天飞,辩论的对象,是易会满。 事实上这两者并不矛盾,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一码是一码。 这也让星空君再次自我提醒:情绪稳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技能。你只有在情绪稳定的时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像对易会满,很容易被股民一巴掌拍 死。 长期以来,A股存在只进不出(甚至有段时间不进不出)的弊端,导致优秀的上市公司只能去海外上市或者借壳上市。 而原来的退市规则非常容易实现保壳,很多上市公司砸锅卖铁卖点血,搞一下非经常性损益就可以保壳成功,导致A股充斥着大量的垃圾股,上证指数徘 徊不前。 2019年底公布的新证券法明确了注册制,2021年公布的退市新规明确了上市公司不达标自动退市。另外,还把原来罚款上限60万改为按照募资额两倍罚 款,足以把造假上市的公司罚到倾家荡产。上市标准也做了修订,允许亏损高科 ...
速递|黄仁勋“钦点”的AI存储新王计划2026年IPO:Vast Data订单增长300%,估值升至300亿美元
Z Potentials· 2025-08-28 11:51
英伟达对数据存储行业的影响 - 英伟达通过向新兴云服务提供商供应AI芯片重塑云计算市场 其影响力正延伸至数据存储领域 [2] - 英伟达多次投资Vast Data并公开称赞其技术 黄仁勋在主题演讲中演示利用Vast构建运行于英伟达芯片的AI Agent [3] Vast Data业务表现与增长 - 截至1月31日的12个月内签约订单金额增长约300% 达到近8亿美元 [3] - 目标在2026年1月结束的财年实现20亿美元订单签约额 [3] - 2023年收入预计超过1亿美元(2022年的三倍多) 年底年收入有望达2亿美元 [4] - 2023年底获英伟达认证为适用于大型芯片集群的"企业级"存储系统 [8][12] 技术优势与客户群体 - 软件可在客户自有或租用的英伟达芯片服务器上运行 不自主研发硬件 [6] - 设计使客户快速访问大量数据 将非关键数据卸载至低成本闪存 为GPU保留高速闪存存储 [11][12] - 客户包括xAI、Zoom、特斯拉、高频交易公司、CoreWeave及对冲基金/研究机构/政府机构 [3][7][10][12] - 2023年新增生成式AI开发企业客户 学术机构客户用于药物研发/欺诈分析/数据恢复 [12] 行业竞争与估值 - 正以约300亿美元估值融资(较2023年底90亿美元显著上升) 远超上市竞争对手Pure Storage/NetApp [5] - 英伟达同时投资竞争对手Weka(估值16亿美元) 其年度经常性收入突破1亿美元但增速不明 [7] - 通过数据库产品直接竞争Snowflake/Databricks等数据库供应商 [10] 战略合作与生态布局 - CoreWeave(英伟达支持的重要云服务商 市值450亿美元)是Vast关键客户 利用其存储支持AI开发与训练 [9][10] - 英伟达通过扶持Vast/CoreWeave等企业 构建替代传统云巨头(亚马逊/谷歌/微软)的生态链 [10] - 黄仁勋称期待与Vast"未来80年继续合作" 突显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13]
冲击300亿美元估值,AI存储独角兽被谷歌、英伟达相中
36氪· 2025-08-28 08:09
融资动态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投资机构CapitalG与英伟达正就参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企业Vast Data新一轮融资进行谈判 [1] - 若融资成功 Vast估值有望达到300亿美元 或成为以色列科技公司史上最大规模融资 使之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之一 [1] - Vast正在从科技巨头 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方处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 融资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落地 [1] 资金用途 - 融资资金可能用于支持收购行动 尽管Vast历来以自主研发软件著称 [1] - 公司可能加大研发力度 开发更高效的数据传输技术 帮助客户打通本地数据中心与公有云区域之间的连接 [1] 融资战略意图 - 估值本身即是一种战略信号 300亿美元的估值将成为市场重要参考基准 既可能影响未来潜在收购方出价 也为可能IPO奠定基础 [3] - 高估值充分反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有助于增强客户信任感 并在人才招聘中树立领先形象 [3] - 估值是Vast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关键筹码 传统存储企业如Pure Storage市值178亿美元和NetApp市值202亿美元在市值规模上已明显被Vast超越 [3] 公司定位 - Vast不将自己定位于单纯存储公司 业务覆盖AI基础设施 数据管理等多个高价值领域 [3] - 更高估值有助于市场将其与Snowflake市值684亿美元和Databricks约620亿美元等数据平台巨头置于同一竞争维度 凸显差异化价值 [3] 财务表现 - Vast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完成多轮融资 包括2018年A轮融资4000万美元 2019年B轮融资4000万美元 2020年C轮融资1亿美元 2021年D轮融资8300万美元 2023年E轮融资1.18亿美元 [4] - 在E轮融资时 Vast已连续12个季度保持正现金流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3倍 毛利率接近90% [4] - 截至目前Vast已筹集约3.8亿美元资金 2023年最后一轮融资中估值达到91亿美元 [4] 上市计划 - Vast此前表示未来若时机成熟将考虑启动首次公开募股IPO [4] - 尽管目前暂无明确上市时间表 但投资者与投行人士普遍认为公司已具备未来冲击IPO潜力 [4] 商业模式 - Vast与客户签订5-7年长期合约 而非行业常见短期协议 这一策略使其客户流失率保持在极低水平 业务稳定性显著高于同行 [6] - 客户群覆盖多个领域头部机构 包括美国空军 能源部 Booking Holdings Zoom 皮克斯动画 波士顿儿童医院 以及埃隆·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 [6] 行业地位 - 凭借在人工智能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 Vast已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收购目标 [6] - 英伟达不仅是Vast早期投资者 同时也是其客户与技术推广者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Computex主题演讲中称Vast为大规模部署AI模型的关键推动者 [6]
智立方:产品可应用于数据存储行业等功能模块及器件制造环节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18:44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产品可应用于数据存储行业[1] - 产品可应用于AI智能终端[1] - 产品可应用于数据中心及数据传输等功能模块及器件制造环节[1]
兴民智通发布公告 拟收购中科信维50.29%股权
北京商报· 2025-08-14 07:12
公司收购 - 兴民智通拟发行股份购买中科信维50 29%股权 初步作价约11 06亿元 [1] - 公司拟向控股股东青岛创疆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9 23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中科信维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 [1] 标的业务 - 中科信维在完成对PCPL的收购后将主要从事HDD精密零组件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客户为希捷 西部数据和东芝等知名机械硬盘制造商 [1] 战略意义 - 上市公司将得以进入前景广阔的数据存储业务领域 [1]
拟购金泰克或其存储业务资产控制权,开普云8月11日起停牌
北京商报· 2025-08-08 22:07
收购计划 - 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或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深圳市金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或其存储业务资产的控制权 [1] - 公司股票自8月11日开市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经初步测算 本次交易可能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1] 交易细节 - 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不构成重组上市 [1] - 截至8月8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65.8元/股 总市值44.43亿元 [1] 标的公司情况 - 金泰克专注数据存储20余年 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自主品牌产品营销于一体的专业存储方案提供商 [1]
Iron Mountain (IRM) Q2 Earnings: Taking a Look at Key Metrics Versus Estimates
ZACKS· 2025-08-06 22:30
财务业绩总览 - 公司季度营收达17.1亿美元 同比增长11.6%[1] - 每股收益1.24美元 较去年同期0.42美元大幅提升[1] - 营收超市场预期1.68亿美元 达成2.1%的正向差异[1] - 每股收益超市场预期1.19美元 达成4.2%的正向差异[1] 业务板块表现 - 存储租赁收入10.1亿美元 超六位分析师平均预估9.9044亿美元 同比增长9.8%[4] - 服务收入7.0196亿美元 超六位分析师平均预估6.8541亿美元 同比增长14.2%[4] - 全球数据中心业务总收入1.894亿美元 略低于四位分析师平均预估1.8973亿美元 但同比增长24%[4] - 全球数据中心存储租赁收入1.8828亿美元 超三位分析师平均预估1.8735亿美元 同比增长27.7%[4] - 全球数据中心服务收入112万美元 远低于三位分析师平均预估352万美元 同比下滑78.9%[4] - 企业及其他业务总收入1.9875亿美元 超三位分析师平均预估1.7464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51.6%[4] 细分市场表现 - 全球RIM业务服务收入5.2022亿美元 略低于三位分析师平均预估5.2228亿美元 同比增长5.3%[4] - 全球RIM业务总收入13.2亿美元 与三位分析师平均预估持平 同比增长5.9%[4] - 企业及其他业务服务收入1.8062亿美元 超三位分析师平均预估1.593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56.9%[4] - 全球RIM业务存储租赁收入8.0358亿美元 超两位分析师平均预估7.9852亿美元 同比增长6.2%[4] - 企业及其他业务存储租赁收入1813万美元 超两位分析师平均预估1718万美元 同比增长13.4%[4]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过去一个月回报率-4.1% 同期标普500指数回报率+0.5%[3] - 目前获Zacks评级第二级(买入) 显示近期可能跑赢大市[3] - 稀释后每股收益出现150,000美元亏损 远低于五位分析师平均预估310,000美元盈利[4]
NAS行业深度报告:供需合力,蓝海正启
搜狐财经· 2025-08-05 16:18
行业需求背景 - 个人数据存储量激增 单张照片和1分钟视频内存较2015-2018年分别增长4-10倍和6-10倍 [1][9][17] - 内容创作者规模扩大推动存储需求 2024年主要平台万粉以上创作者达1493万人 [9][17] - 87%被调研人群面临存储空间不足警告 83%存在删除文件焦虑 超过50%符合数据囤积症用户定义 [1][9][19] NAS产品优势 - 具备大容量 高安全性 高效传输及多设备互联优势 [1][9] - 相比更换大容量手机更经济 例如iPhone 16 Pro Max 1TB版与256GB版差价达4000元 而绿联DXP2800加2块2TB硬盘仅需2859元 [9][30] - 较公共网盘隐私性更强 速度更快 百度网盘传输速度仅几百KB/s 而NAS可达几百MB/s [9][30] - 比移动硬盘/U盘容量更大且不易丢失 还支持Docker和虚拟机拓展功能 [1][9][35]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头部五家厂商全球份额约64% 包括群晖 威联通 Buffalo 华芸科技和天顶星 [1][10][43] - 传统产品定位专业用户 使用门槛高 42%被调研者对NAS陌生 [1][10][38] - 国内新势力如绿联 极空间通过优化软件系统和提升硬件性价比推动普及 [1][6][10] 市场表现与增长 - 2025年1-5月国内线上NAS市场销额同比增长62.4% 销量增长32.4% [1][10][59] - 绿联NAS在2025年618京东 天猫 抖音三平台实现销额和销量双第一 [1][10][59] - 海外众筹金额达668万美元 创品类全球记录 [1][10][59] 市场规模预测 - 2024年全球NAS存储器销额约15.78亿美元 [1][11][30] - 预计2025-2031年复合增速达24% [1][11] - 2024年全球销量约220万台 替代网盘和外接硬盘分别有10倍和3.4倍空间 [1][11] 产品竞争要素 - 竞争核心在于产品易用性 考验厂商持续研发迭代能力 [1][11][49] - 绿联2024年全年系统更新19次 2025年6月单次更新覆盖相册 影视中心 同步备份等多个板块 [54] - 四盘位产品配置领先 绿联DXP4800价格1700元 极空间Z4 Pro价格2079元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