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行业马太效应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ETF有多火?规模涨超五成,百亿ETF军团扩至119只
第一财经· 2025-10-08 20:32
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截至9月末全市场ETF规模突破5.63万亿元,年内增幅超过50% [1][2] - 前三季度ETF市场规模逐季跃升,单季扩容规模分别为684.37亿元、5060.48亿元和1.32万亿元 [2] - 百亿级“巨无霸”ETF数量快速扩容至119只,较年初激增八成,其中股票型产品有59只,占比近半 [1][2] 资金流向与配置偏好 - 股票型ETF结束连续4个月的净流出状态,9月单月净流入471.55亿元 [1][2] - 资金在宽基与行业主题ETF间分化显著,行业主题ETF成为资金主阵地,9月吸金941.32亿元,较8月增加九成以上,较6月增加十余倍 [1][3] - 宽基类产品整体仍承压,规模指数ETF净流出状态持续5个月,例如科创50和沪深300ETF在9月分别有247.22亿元和146.46亿元资金撤离 [3] - 部分资金调仓至中证A500ETF,近一个月吸引超160亿元资金,其中富国和中证A500ETF华泰柏瑞分别净流入82.12亿元和59.92亿元 [3] 行业主题ETF的资金布局特征 - 资金配置逻辑兼具“逆向布局”与“顺势追涨”,证券行业板块ETF9月平均跌幅为4.72%,但同期吸金额合计达248.97亿元 [4] - 电池、新能源板块表现亮眼,相关ETF涨幅超过39%,同期净流入额达到306亿元 [4] - 投资者情绪提升,偏好弹性更大的行业与主题指数来参与A股市场 [4] 行业竞争格局与“马太效应” - 行业“马太效应”鲜明,前十大ETF巨头合计规模超过4.29万亿元,控盘76%的市场份额 [1][5] - 头部机构华夏基金ETF规模达9035.09亿元,与尾部43家基金公司的合计规模近乎持平 [5] - 基金公司实现ETF业务盈利的整体规模门槛可能在1000亿元以上,目前仅15家基金公司跨过此“生存线” [5] 行业参与者动态与战略选择 - 以主动权益投资见长的公司如交银施罗德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相继布局ETF赛道 [5] - 业内机构对ETF业务态度复杂,一方面看好其低成本、高透明度的特性及政策导向下的扩容必然性,另一方面受高投入壁垒制约 [6] - 部分公司因头部化竞争太强、性价比不高而放弃该赛道,亦有公司选择押注细分赛道,通过深度研究产业趋势进行差异化布局 [6][8] 行业未来竞争展望 - 头部机构凭借规模效应享受成本摊薄和较高经营杠杆,占据显著优势 [7] - 未来ETF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向头部集中,中小机构因产品同质化及头部在资源、渠道、品牌上的优势难以实现弯道超车 [8] - 部分追赶者认为,聚焦细分赛道、提前布局未充分挖掘领域仍是可行的差异化路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