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基ETF

搜索文档
宋雪涛:谁是市场的增量资金?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8-12 13:14
中央汇金公司的国有资金被视为市场的"定海神针",其主要持有沪深 300 、上证 50 、中证 500 等宽基 ETF 。今年 5 月以来,宽基类 ETF 持续净 流出,而表征市场资金的行业类 ETF 则在 7 月迎来持续净流入。在当前市场点位和成交热度下,国家队下场的必要性有限。 (图3、图4) 7月,A股迎来"自下而上"的牛市氛围,创业板指单月涨幅超过8%,沪深两市日成交额屡屡站上1.5万亿的台阶。 市场火热是资金与情绪共振的结果,情绪改善来自中美关系和关税议题的持续缓和,TACO交易和联储降息预期日趋成熟为美元流动性改善提供支点。在 弱美元带来的宽松环境中,全球权益市场7月表现多数上涨,其中新兴市场整体跑赢发达市场,越南指数上涨近10%。 (图1、图2) 本轮行情由散户情绪升温与外资回流主导,险资提供长期支撑。后续持续性取决于居民理 财迁移进度及弱美元背景下的全球流动性环境。 A股沉浸在牛市气氛里,哪类资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将市场资金分成四类—— 国家队、机构、散户、外资 ,一探究竟。 文:国金宏观宋雪涛 国家队:意料中的缺席 机构:公募加仓动力有限,保险资金稳步入市 自7月以来,单笔挂单超百万元的 ...
量化市场追踪周报:主动权益基金仓位继续上行,宽基ETF连续7周净流出-20250810
信达证券· 2025-08-10 19: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 A 股呈现指数普涨与资金分化并存格局,上证收复 3600 点,周期制造与消费科技板块呈“跷跷板”效应,小盘、价值风格突出;主动权益基金仓位连续 3 周上行,宽基 ETF 近 7 周连续净流出,二者背离或预示新一轮结构性行情酝酿 [5][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市场复盘 - 本周 A 股指数普涨与资金分化并存,上证收复 3600 点,周期制造与消费科技板块“跷跷板”效应,小盘、价值风格突出 [5][14] - 主动权益基金仓位自 7 月中旬低点连续 3 周上行至 87.19%,宽基 ETF 近 7 周连续净流出超 1300 亿元,被动资金转向主题性机会 [5][14] - 本周主要宽基指数分化上涨,中小盘、价值风格突出,上证指数周涨约 2.11%,深证成指约 1.25%等 [15] - A 股市场结构性分化,周期与高端制造板块为主线,消费、科技板块靠后,周涨跌幅居前行业有有色金属等,靠后有医药等 [17] 公募基金 - 最新主动权益基金仓位 87.19%,连续 3 周上行,本周主动偏股型基金净值涨跌幅平均值 1.53%,上涨基金占比 83.75%,前五名基金一周净值涨跌幅在 9.43%-10.80% [5][20] - 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约 90.55%,较上周升 0.21pct,偏股混合型约 87.03%,升 0.19pct,配置型约 85.62%,升 0.41pct,“固收 +”基金约 22.94%,降 0.10pct [2][22] - 4 月以来主动权益基金风格仓位从成长向价值腾挪,近期风格偏好相对稳定,成长占比高位略有下行,截至 8 月 8 日,大盘成长仓位 27.33%,升 2.26pct 等 [3][30] - 本周主动权益型基金配置比例上调较多行业有非银行金融等,下调较多有医药等 [4][34] - 本周宽基 ETF 净流出约 96.04 亿元,境内股票指数 ETF 资金净流出约 47.07 亿元,境外指数 ETF 净流入约 118.01 亿元等 [42] - 本周境内新成立基金 34 只,主动权益型基金 7 只,新发总份额约 30.42 亿份,为近 1 年 88.4%分位 [47] 主力/主动资金流 - 本周小单净买入金额逐日扩大,主力流出幅度边际下行,主力净流入有色,流出医药、计算机 [5][56] - 主动资金主买净额约 -1329.42 亿元,净流入机械、有色,个股方面看好紫金矿业等,卖出宁德时代等,行业方面流入机械等,流出医药等 [6][56] 附录 - 展示本周各类型 ETF 净流入 TOP5 产品信息 [63] - 本周境内新成立 34 只基金,发行总份额 397.40 亿元,新发行 38 只基金 [67][70]
股票ETF失血628亿跌破万亿关口,资金缘何弃宽基投主题?
第一财经· 2025-08-07 17:55
2025.08. 07 本文字数:2520,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 财经 曹璐 近一个月,ETF市场正上演"宽基退潮、行业崛起"的资金流向变化。 随着市场的转暖,股票型ETF近期遭遇明显赎回压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股票型ETF近一个月净流出628亿元资金,最新规模已经降至 9995.31亿份,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跌破万亿份关口。 其中,宽基类产品成"重灾区",尤其是去年曾因跟踪资金最快破千亿的爆款产品,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赎回尤为剧烈,如今38只挂钩ETF中仅1只实 现净流入;与之相反的是,行业主题类ETF却逆势吸金176亿元,红利、银行、煤炭等板块成资金目标。 这片规模达4.64万亿元的市场,同时也是机构"贫富分化"的残酷战场。前十巨头垄断近八成份额,华夏、易方达基金的年内规模激增超千亿,还有多家 规模不足百亿。ETF市场的"马太效应"背后,实则是资源与成本压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ETF业务看似是规模增长的"捷径",实则存在较高的资源和成本门槛。当前,ETF市场同质化竞争普遍存在、热门赛道拥挤,某种程 度上已演变为"消耗战",中小公司在资源有限与高昂盈利门槛前艰难求存。尽管如此 ...
A股入金调查:六类资金担当主力
财联社· 2025-08-05 23:34
沪指上攻3600点,赚钱效应激发入市热情,谈论股票的人越来越多。很显然,新增资金的不断入市推动成交保持放量,不断推动市场向 好。 财联社记者一线调研发现,2月、4月、7月是资金入场的高峰期。整体来看,这其中包括六类资金: 六是外资。 外汇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了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态势。尤其是五六月份,净增持规 模增加至188亿美元。 尽管市场当前有一定程度的"畏高"情绪,比如宽基ETF资金有减仓迹象,但是在市场情绪扭转,增量资金源源不断流入,赚钱效应持续,减 仓资金又会重回A股。 今年尤其是4月以来,市场各参与主体资金入市情况如何?财联社记者进行了全面调研 : 一是国家队。 整体来看,国家队斥资超2100亿增持ETF,稳守A股。4月以来中央汇金以及中央汇金旗下资管公司等国家队大举买入至少8 只宽基ETF,合计增持金额或高达2100亿元。 二是公募与私募权益类基金新发规模显著提升。 从今年前7月来看,全市场公募新发903只,发行份额6007.15亿份,新发规模保持上涨的 同时,结构上权益基金占比提高。 三是险资。 险资大举加仓A股,年内险资举牌21次创五年新高,偏好高股息板 ...
股票ETF赎回加大,创年内次新高,卖宽基ETF买行业ETF新势头起
凤凰网· 2025-08-05 10:29
股票型ETF整体规模与份额变化 - 7月股票型ETF基金份额总额回落至1.96万亿份,环比减少346.77亿份,净赎回份额创年内次新高[1][4] - 尽管份额减少,但由于净值回升,股票型ETF规模站上3.1万亿元,环比增加723.21亿元[1] - 5月以来股票型ETF已连续第三个月净赎回,7月净赎回规模仅次于2月[4] 宽基ETF赎回情况 - 7月宽基ETF合计基金份额减少790.38亿份,规模缩水至2.22万亿元,环比减少61.41亿元[5] - 挂钩A500的宽基ETF被赎回最多,7月21只净赎回超10亿份的宽基ETF中有16只是A500ETF[5] - 38只挂钩A500的宽基ETF6月被净赎回459.46亿份,占宽基ETF总净赎回份额近六成[6] - 嘉实基金A500ETF被净赎回61.1亿份,华泰柏瑞和富国旗下的A500ETF也被净赎回超40亿份[7] 行业主题ETF申购情况 - 行业主题ETF整体在7月继续被净申购,红利主题和低估值板块受青睐[2] - 华宝中证银行ETF被净申购99.87亿份,规模达145.77亿元[8] -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被净申购65.93亿份,规模达83.98亿元[9] - 国泰中证煤炭ETF、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等被净申购超20亿份[10] - 鹏华中证酒ETF被净申购36.84亿份,排名股票ETF申购榜单第三[11] 其他ETF表现 - 易方达基金A500ETF是唯一一只得到净申购的A500ETF,份额增加21.54亿份[7] - 挂钩科创50的ETF整体得到净申购,华夏科创50ETF被净申购超10亿份[7] - 化工、军工龙头、科创AI、光伏、软件等相关ETF也出现较多净申购[11][12]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和华宝中证医疗ETF是被净赎回最多的两只产品[12] 机构观点 - 机构看好资金继续流入ETF,认为增量资金将保持净流入态势[3] - 宽基净流出、行业净流入的ETF格局或将延续,行业类ETF有望继续活跃[12] - 8月景气度较高但相对低位的科技及小盘风格有望占优,推荐科创50、中证1000等指数[12]
港股ETF,获大举加仓!
搜狐财经· 2025-07-30 13:4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强,创业板指领涨,医药板块集体爆发,CPO、PCB等算力硬件股表现强势,多只雅下水电站概念股涨停 [1] - 股票ETF市场总规模达3.84万亿元,当日整体资金净流出39.4亿元 [1] - 港股ETF与商品ETF净流入居前,分别达68.02亿元与8.27亿元 [1] ETF资金流向 - 港股相关ETF净买入达68亿元,香港证券ETF资金净流入17.50亿元,港股通互联网ETF净流入11.93亿元 [1][2] - 游戏ETF、消费ETF、银行ETF分别净流入4.15亿元、2.43亿元、2.39亿元,显示资金对相关行业后市看好 [2] - 宽基ETF净流出106.35亿元,沪深300指数ETF单日净流出28.87亿元 [3] 头部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旗下ETF规模增加60.8亿元,香港证券ETF净流入17.5亿元,恒生科技ETF易方达净流入2.4亿元,2025年以来规模增加948.7亿元至6955.2亿元 [3] - 华夏基金旗下游戏ETF和恒生科技指数ETF分别净流入4.15亿元和3.28亿元,最新规模分别为91.4亿元和319.95亿元 [3] 机构后市展望 - 天风证券预计宏观政策基调延续扩张中性,稳增长、扩内需、稳预期仍是重点,强刺激必要性或下降 [5] - 国盛证券认为促消费、强科技、防风险是政策重点,"反内卷"或成新定调,顺周期板块整理后有望出现新一轮行情,"AI+"或接力表现 [5]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重心为巩固经济良好局面和解决突出问题,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是关键,新发展格局下的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是核心主线 [5]
超44亿,“落袋为安”!
中国基金报· 2025-07-29 15:12
市场表现 - 7月28日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0.12%,深证成指涨0.44%,创业板指涨0.96%创年内新高 [3] - 固态电池、国防军工、保险、医药等板块涨幅居前 [3] - 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出44.17亿元,最新规模达3.81万亿元 [4] ETF资金流向 净流入 - 港股市场ETF净流入34.61亿元,规模上升62.01亿元 [5] - 香港证券ETF、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通非银ETF为吸金主力,单日净流入分别达8.73亿元、8.54亿元、6.70亿元 [7][8] - 科创50ETF单日净流入8.83亿元,规模916.7亿元;恒生科技指数ETF净流入3.43亿元,规模317.61亿元 [5][8] - 易方达旗下ETF单日规模增加28.1亿元,香港证券ETF净流入8.7亿元 [5] 净流出 - 宽基ETF净流出84.87亿元,沪深300指数单日净流出21.03亿元 [5] - 中证1000ETF、上证50ETF、沪深300ETF、中证500ETF为失血大户,单日净流出分别达11.55亿元、8.83亿元、8.55亿元、7.04亿元 [8][9] 行业观点 - 国泰基金看好海外算力链、非银金融、有色、港股红利等板块 [9] - 永赢基金认为人工智能、创新药、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方向是未来重要投资主线 [10]
A股市场资金研究系列(四):千亿险资入市背后的四重追问
平安证券· 2025-07-24 17:47
核心观点 保险资金正成为 A 股重要边际增量资金,低利率环境、资负错配、新会计准则等因素促使险资加大权益配置,政策也在打通险资入市卡点堵点;险资权益配置有新动向,后续入市仍有较大空间,高股息蓝筹将受益,关注红利资产行业再平衡及港股红利洼地配置机会 [3][39] 险资四问:千亿保险资金入市的背后 险资入市背后的核心动力 - 低利率环境加大险企资产端获收益难度,10Y、30Y 国债收益率低位震荡,凸显权益配置重要性,险资倾向红利资产弥补固收收益缺口 [3][7] - 资产端收益下降使资负错配矛盾凸显,久期匹配要求险资在权益端配置注重高股息蓝筹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匹配促使加大权益配置 [3][8] - 新会计准则对险资平滑报表提出挑战,倒逼险资加大对经营稳健、持续盈利和高分红股票投资,增加长期股权投资以降低公允价值波动影响 [3][9] 政策打通险资入市卡点堵点的措施 - 提高权益配置比例,明确大型国有险企每年新增保费 30%投权益,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调高至 50% [3][12] - 优化长周期考核,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考核方式逐步优化为“当年 30%+三年 50%+五年 20%” [3][13] - 设立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已批复 3 批,总规模达 2220 亿元 [3][14] - 创设互换便利新工具,为险资提供低成本杠杆,首期操作规模 5000 亿元 [14] - 优化偿二代政策,调降风险因子,延长过渡期 [15] 险资权益配置的边际新动向 - 权益投资比重提升,2025 年一季度财险和寿险业增持股票近 3900 亿元,2024 年五家上市险企 OCI 股票配置比重提高 [18] - 结构上,一季度增配 A 股交通运输、银行行业,今年南下增持港股趋势明显,举牌中资港股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等行业 [20][21] - 被动投资规模扩张,偏好宽基指数、红利低波策略和部分行业主题类 ETF,加速增持港股 ETF [26] 后续险资入市的想象空间 - 静态视角下,财险和寿险权益类资产配置距离政策上限尚有 2.9 万亿元空间 [29][30] - 动态视角下,A 股上市四家国有险企从 2025 年起每年投资 A 股的增量资金约 3477 - 6598 亿元 [33] 市场映射:险资边际定价权正在提升 - 符合险资投资偏好的银行股持续跑赢大盘,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7 月 22 日银行行业涨幅达 52.4%,沪深 300 涨幅为 20.0% [37][39] - 中长期资金熨平市场波动效应显现,2025 年沪深 300、中证 A500 指数年化波动率为近五年最低 [37] - 高股息蓝筹将持续受益,红利策略有逢低布局价值,关注红利资产行业间再平衡及港股红利洼地配置机会 [39][40]
最热概念,疯狂吸金!
中国基金报· 2025-07-23 13:29
雅江电站概念基金表现 - 雅江电站概念股持续爆发,带动相关基金大涨,建材ETF、基建ETF、基建50ETF等4只龙头产品合计吸金超22亿元 [1][2] - 两只建材ETF在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大涨超17%,昨日上述4只产品涨幅均在6%左右 [4] - 国泰基金旗下建材ETF净流入8.92亿元,富国基金旗下建材ETF净流入7.53亿元,银华基金旗下基建ETF和广发基金旗下基建50ETF净流入位居前列 [3] 股票ETF资金流向 - 全市场1147只股票ETF总规模达3.77万亿元,昨日净流入资金16.24亿元 [1] - 行业主题ETF与债券ETF净流入居前,分别达70.2亿元与21.53亿元 [1] - 建筑材料指数净流入18.22亿元,近5个交易日资金流入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超32亿元,流入建筑材料指数超26亿元 [1] 宽基ETF资金动向 - 昨日宽基ETF净流出达58.28亿元,但受益于市场大涨,宽基ETF规模上升114.52亿元 [6][7] - 中证A500指数单日净流出22.72亿元,中证A500ETF景顺净流出近6亿元,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产品净流出超3亿元 [7] - 科创芯片ETF、中概互联网ETF、港股创新药ETF等热门产品出现净流出 [7] 基金公司旗下ETF表现 - 易方达基金旗下香港证券ETF净流入3.7亿元,证券保险ETF净流入3.2亿元,A500ETF易方达净流入2.6亿元 [5] - 华夏基金旗下游戏ETF和基建50ETF单日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1.84亿元和1.54亿元 [5] - 国泰基金旗下建材ETF、煤炭ETF、证券ETF等产品表现突出 [3][8]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走强,三大指数均创出年内新高,煤炭板块直线拉涨,创新药概念股冲高回落 [1] - 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市场做多思维得到巩固,外部政策环境与流动性进入相对顺风阶段 [9] - 市场成交持续放量,部分公司中报业绩向好提振信心,A股处于新一轮发展窗口期 [9]
最热概念,疯狂吸金!
中国基金报· 2025-07-23 13:20
市场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走强,三大指数均创出年内新高,雅江电站概念股持续爆发,煤炭板块直线拉涨,创新药概念股冲高回落 [1] - 雅江电站概念基金大涨,资金借道建材ETF、基建ETF、基建50ETF等参与雅江电站概念股投资,昨日4只龙头产品罕见跻身资金净流入榜单前列,合计吸金超22亿元 [2] - 昨日上述4只产品涨幅都在6%左右,两只建材ETF在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大涨超17% [6] 资金流向 - 截至7月22日,全市场1147只股票ETF总规模达3.77万亿元,股票ETF总份额增加39.57亿份,净流入资金为16.24亿元 [4] - 行业主题ETF与债券ETF净流入居前,分别达70.2亿元与21.53亿元 [4] - 建筑材料指数净流入居前,达18.22亿元,近5个交易日资金流入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超32亿元,流入建筑材料指数超26亿元 [4] - 宽基ETF净流出达58.28亿元,受益于市场大涨,宽基ETF规模上升114.52亿元,中证A500指数单日净流出居前,达22.72亿元 [9] - 中证A500ETF景顺昨日净流出近6亿元,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产品净流出也超过3亿元 [10] 基金产品表现 - 国泰、富国基金旗下建材ETF分别净流入8.92亿元、7.53亿元,银华基金旗下基建ETF、广发基金旗下基建50ETF净流入位居前列 [5] - 易方达基金旗下香港证券ETF净流入超3.7亿元,证券保险ETF净流入达3.2亿元,A500ETF易方达净流入达2.6亿元 [7] - 华夏基金旗下游戏ETF和基建50ETF单日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1.84亿元和1.54亿元 [7] 机构观点 - 博时基金表示,6月以来A股表现持续强势,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市场做多思维再度得到巩固,建议保持中高仓位,调高进攻权重 [11] - 银河基金表示,在政策积极信号不断释放的背景下,市场成交持续放量,部分公司中报业绩向好,提振市场信心,A股市场处于新一轮发展窗口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