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Development
搜索文档
瞰贵州丨荒山披“铠甲” 绿电送万家
央广网· 2025-11-21 10:23
近年来,黔西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将新兴产业与石漠化荒山有机结合,在定 新、五里、观音洞等乡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让石漠化荒山变成"金山",助力 乡村全面振兴。 日前,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定新乡天高云淡,一处石漠化荒山上,万千光伏板依着山势,如梯田般层层 铺展,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光泽…… ...
宁夏吴忠:“沙戈荒”清洁能源助力绿色发展
人民网· 2025-10-25 11:32
文章核心观点 - 宁夏吴忠市利用“沙戈荒”地区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助力区域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 [1][2][3][4][5] 清洁能源项目发展 - 吴忠市太阳山开发区已建成并网清洁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4044兆瓦 年发电量约57亿千瓦时 [4] - 在建及获批待建清洁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4515兆瓦 [4] - 当地风光资源丰富 年均日照时数3300小时以上 年均风速6.5米/秒以上 [4] 产业带动效应 - 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带动了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落地 形成产业链 [5] - 产业项目为当地民众提供就业岗位 增加收入 [5]
一行两局一会将重磅发声 八大看点抢先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6:29
论坛概况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金融街举办 主题为“创新 变革 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 [2] - 论坛将迎来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重要嘉宾 主论坛包括开 闭幕式等7场议题活动 [2]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 证监会主席吴清等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将在开幕式上做主题演讲 届时系列金融政策将在年会期间发布 [2] 主要活动与发布 - 年会期间将发布一批金融政策 集中揭牌一批重要机构 签署一批国际合作备忘录 推出一批金融科技 绿色发展 产业金融等领域的代表性项目与报告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举办“变局下的国际金融治理与合作”主场论坛和成方金融科技论坛 并在年会期间发布一系列金融标准 [2][7] - 金融监管总局将举办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 中欧保险创新论坛和“安全开发应用人工智能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论坛 并发布数字金融相关实践成果 [3][8][12] 细分领域焦点 - 证监会国际顾委会会议将首次在论坛期间举办 围绕“创新 包容 开放 更好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主题设置多个议题 [3][13][15] - 证监会科技司将承办资本市场金融科技论坛 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资本市场创新”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3][15] - 中欧保险创新论坛将围绕保险车型综合分级 智能驾驶及行业协同发展 绿色保险发展等创新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3][11][12]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国家外汇局将于10月30日下午主办专场活动暨闭幕式 主题为“全球变局下的国际经贸韧性合作” [3][16][18] - 闭幕式活动将围绕“汇聚未来 全球投资格局与发展动力”开展圆桌交流 围绕“构建韧性未来 央行在新全球格局中的角色”开展高峰对话 [3][18] - 论坛积极倡导在先进制造业 数字技术 绿色能源等领域加强贸易投资合作 为全球经贸发展贡献增长点 [19]
China Insight: ‘Western Development’ of Fashion Brands — Thriving in Western China With a Green Agenda
Yahoo Finance· 2025-09-27 04:31
中国西部战略地位提升 - 中国西部地区从边缘地带转变为战略前沿 正重塑全球市场格局[1][3] - 国际品牌将成都定位为"进入中国西部门户" 中国公司利用生态文化资源驱动创新增长[1] - 政府2021-2023年实施超4000亿元税收减免政策 折合563亿美元 刺激国内外企业投资[4] 政策与经济效益 - 税收激励 补贴及绿色发展政策显著改善商业环境 促进就业和消费升级[4] - 投资涌入使西部地区逐步成为时尚生活方式品牌新高地[4] - 国家政策双重重点:增强区域竞争力同时将可持续性融入长期发展[5] 企业战略布局案例 - 洛杉矶时尚品牌Frame在成都太古里开设亚太第二家门店 首次进入中国西南市场[6] - Frame门店融合全球旗舰店视觉识别 重新诠释四川传统庭院建筑风格[7] - 品牌结合成都休闲城市精神与加州慵懒/欧洲现代主义特色 实现全球美学与本地文化共鸣[7] 区域发展特征 - 西部被视为资源丰富但历史上欠发达的机会之地 近年成为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关键区域[3] - 成都-重庆枢纽正构建品牌社群生态[6] - 形成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独特中国战略[2]
CGTN: What's new about China's 2035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Globenewswire· 2025-09-25 10:24
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 承诺将全经济网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从峰值水平降低7%至10% [2]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目标扩大至2020年水平的6倍以上 总装机容量达3600吉瓦 [2] 国内减排与碳市场进展 - 全国碳市场截至2025年8月底达到创纪录的1.89亿吨交易量和181亿元人民币(约25.4亿美元)交易额 [5] - 碳市场推动2024年电力行业碳强度较2018年水平降低10.8% [5] - 2024年启动自愿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国家市场 [5] 生态保护成果 - 2012年至2024年造林面积相当于德国面积的两倍多 [6] - 2024年222个中国城市达到空气质量标准 PM2.5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 [7]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 [7] 国际清洁能源合作 - 自2016年以来动员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支持发展中国家清洁能源和气候适应项目 [9] - 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气候合作协议 共达成54项协议 [9] - 在非洲实施数百个清洁能源和电网项目 包括肯尼亚加里萨太阳能电站(年减碳4.3万吨)和南非德阿风电场 [10] 技术支援与全球治理 - 提供技术咨询、能力建设和卫星工具增强气候韧性 如2022年为汤加火山爆发提供遥感支援 [11] - 强调发达国家应率先履行减排义务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8] - 主张加强绿色技术国际协调 确保优质绿色产品全球自由流动 [13]
济宁微山县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中国环境报· 2025-09-25 09:33
生态保护与修复 - 南四湖水质连续21年改善,建成山东省第一家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并入选全国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科普化典型案例 [3][17] - 实施退渔还湖工程释放湖泊水面40余万亩,建成人工湿地6万亩,修复生态湿地10万亩,累计放流鱼苗5亿余尾以净化水质 [3][17] - 完成矿山生态修复4600亩,新增造林3100亩,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优秀等次 [3][17] - 打造智慧监管体系,建成35个水质监测站实现实时监测预警,创新“河湖长+塘长”机制动态清零黑臭水体 [3][18]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 构建“2+1+N”全域旅游格局,以微山湖旅游区和南阳古镇为核心,首批建成66个景区化村庄,获评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4][19] - 运河湾被评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微山岛环湖路入选国家级精品旅游公路项目典型案例 [4][19] 生态渔业发展 - 生态养殖面积累计达26.2万亩,建成6个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4个省级现代渔业园区,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4][19] - 实施大闸蟹“五统一”工程,微山湖大闸蟹连获7项全国大赛金奖,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2024年全县生态渔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26.2亿元 [4][19] - 打造“育繁推”一体化育种基地,获评国家智慧生态渔业示范区 [4][19] 生态中医药与新能源 - 发展水蛭、蟾蜍等道地药材,水蛭养殖规模、市场占有率及品牌知名度全国前列,获评全省医养健康特色产业集群 [5][20] - 全县光伏装机容量达700MW,年发电量8.3亿千瓦时,推进储能示范电站和抽水蓄能发电项目 [5][20]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构建“济宁礼飨+微山湖”品牌平台,举办节庆活动30余场参与人次超300万,微山湖大闸蟹品牌价值超95亿元 [21] - 创新“按揭渔业”“供应链票据+担保”等金融产品,累计投放担保贷款8.5亿元,首创“内塘螃蟹水文指数保险” [21] - 拥有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3个商标和4个品牌,强化与京东、盒马鲜生等平台合作推出“微湖甄礼”购物小程序 [21] 区域协同环境治理 - 济宁市投入24.03亿元修复矿山5万余亩,秉持“三提一扩”高标准打造矿山修复治理样板 [12] - 兖州区新能源累计装机并网容量预计2025年突破70万千瓦,拥有3家国家级和1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9] - 任城区38家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覆盖60个排放口,278家企业纳入用电智能监管系统 [14]
宁夏石嘴山:储能电站助力绿色发展
人民网· 2025-09-12 10:01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信息高度重复且缺乏具体细节,无法提取关于公司、行业的具体数据、百分比变化或实质性发展内容。文档仅重复提及“宁夏石嘴山:储能电站助力绿色发展”这一主题,但未提供任何具体事实、数据或详细描述。 核心观点 - 宁夏石嘴山地区有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旨在促进绿色发展 [1][2][3] 由于文档未提供其他相关信息,如涉及的具体公司、行业动态、投资规模、性能指标或经济效益等,无法进行更详细的总结。所有文档内容均指向同一概括性陈述,无实质性细节支持进一步分析。
"Double the Sweetness" - A New Chapter for Guangxi's Sugar Industry
Globenewswire· 2025-08-28 14:40
行业核心数据与地位 - 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达1135万亩 同比增加11万亩[1] - 糖产量超过640万吨 占全国总产量60%份额连续20个榨季[1] - 区域被称作"中国糖罐子" 拥有充足日照和降水的自然优势[1] 公司战略与产能提升 - 日处理甘蔗加工能力显著提升 实施"桉退蔗进"策略[2] - 采用全流程机械化种植 推进"二次创业二次发展"战略[2] - 建设绿色高效集群化多元产业新标杆[2] 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 发展模式转向"科技+规模+绿色"高质量路径[3] - 从传统制糖转向智能加工 从"一季甜"变为"全年甜"[3] - 产业链持续延伸 蔗渣发电和蔗副产物深加工新业态快速崛起[3] 经济与社会功能 - 驱动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巩固糖业战略领先地位[2] - 保障供应稳定市场 扩大出口做强产业[3] - 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和区域经济支柱[3]
International Vloggers Road Trip with Green Tech
Globenewswire· 2025-08-05 22:03
活动概述 - 活动名为"Greenwise Xplore Road Trip",由深圳日报组织,旨在展示可持续生活的未来 [1] - 八名国际博主乘坐六辆比亚迪新能源车,使用Timekettle翻译设备,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倡议 [1] 活动路线与亮点 - 旅程从比亚迪全球总部坪山出发,展示其最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5] - 车队前往南山能源生态园,展示废物转化为资源的过程,体现"为环境,为未来"的理念 [6] - 参观深圳-中山跨海通道,象征大湾区交通与绿色发展的加速融合 [6] - 博主们访问珠海桂山岛,近距离观察海上风电项目,了解绿色能源转换 [7] - 广州的110千伏猎桥变电站被设计为"绿色心脏",既是电力设施也是公共艺术空间 [8] 技术与产品展示 -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腾势N9上提供便利与安全性 [12] - 方程豹豹8搭载的灵元系统展示新能源车在智能越野、动态无人机部署等方面的强大功能 [12] - 博主们使用荣耀Magic V5智能手机记录旅程亮点,Timekettle翻译设备帮助消除语言障碍 [13] 参与者反馈 - 中国文化推广大使Lee Barrett对比亚迪灵元系统印象深刻,特别是其与DJI技术的结合 [9] - 深圳全球传播大使Mahmoud Hamdy Mahmoud Ahmed称赞新能源车的安静与充电便利性,认为清洁能源已成为现实 [11] - 深圳全球传播大使Cyntia Midori Yamauchi对中国在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方面的努力表示赞赏 [11] 活动意义 - 活动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在绿色转型中的技术创新与区域合作 [14] - 深圳日报通过此次活动促进可持续发展与跨文化交流,强化深圳作为全球环境进步对话桥梁的角色 [4]
历下区去年软件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齐鲁晚报网· 2025-07-08 11:35
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成效 - 2024年历下区软件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 同比增长15%以上 [1] - 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家 2024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22亿元 近三年平均增速超过10% [3] - 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27.3︰72.7 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92.8% [3]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 重点企业中创中间件成功上市 瑞泉电子、泰华智慧等150余家优质企业入驻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园、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 [2] - 信创产业获评山东省"雁阵型"产业集群 [2] - 中创软件连续九年入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 [3] 现代医药产业布局 - 加快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等特色前沿产业 建成丽山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生物制药生产基地高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 [2] - 配套建设细胞CDMO和公共实验平台 引进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2] - 吸引中源协和、骏腾医疗、华测检测等60家优质企业入驻发展 [2] 产业载体与重点项目 - 以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获批为契机 加快建设长岭智谷、华伟科创大厦、科技创新产业园等重点产业载体 [3] - 推进中兴高达、新华三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3] - 山东省电力工程咨询院获得全国电力工程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瑞泉电子获评省制造业单项冠军 [3] 绿色发展成效 - 全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保持连年下降 [3] - 中石化济南分公司等获评"绿色工厂""无废工厂" [3] - 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22年增加12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