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投资
搜索文档
银行理财规模再现跨季回落 含权产品逆势增长风景独好
证券时报· 2025-10-17 03:01
行业规模变动 - 14家主要理财公司9月末合计管理规模为24.19万亿元,较8月末下降约8300亿元,这是继二季度末回落约9500亿元后,三季度末跨季时再次出现整体回落 [2] - 13家理财公司9月末规模环比下降,合计减少约8700亿元,其中仅有华夏理财当月录得375亿元的增长 [1][2] - 6家国有行理财公司单月合计下降约6540亿元,占13家下降公司合计降幅的75%,农银理财、工银理财和建信理财单月下降规模均超1000亿元,中银理财单月降幅也近1000亿元 [2] 产品结构变化 - 固定收益型中的纯债类产品规模降幅最大,14家理财公司环比8月末减少约6700亿元,其中国有行理财公司合计下降约4400亿元 [1][2] - 现金管理类产品TOP14合计余额为5.67万亿元,较8月末减少约2800亿元,较年初减少约5700亿元 [3] - 受9月份股市提振,含权益资产的理财产品规模增长,12家有权益增强型固收产品的理财公司9月规模合计增长约1100亿元,混合类产品规模接近7300亿元,较年初增长约2200亿元 [1][3] 渠道拓展趋势 - 14家银行理财公司行外代销规模合计超6.94万亿元,其中4家公司行外代销规模占比接近或超过50% [4] - 交银理财和光大理财的行外代销规模占比分别高达78%和68%,较2023年同期分别提升20个和23个百分点,华夏理财、兴银理财和浦银理财的占比分别为58%、49%和45% [4] - 部分国有行理财公司对行外代销重视较弱,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和农银理财的行外代销占比均低于10%,而中银理财的占比提升至27% [4] 权益投资布局 - 9月以来已有23家理财公司参与上市公司调研,调研总次数达168次,创业板和科创板的上市公司更受关注,占比超过一半 [5] - 今年以来理财公司含权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放量增长,存续权益产品49只,远超去年全年的2只,混合类产品达1056只,去年全年仅为169只 [5] - 理财公司加速布局IPO投资,例如中邮理财参与奇瑞汽车港股IPO基石投资,获配份额2000万美元,年内银行理财市场共有7款名称中含有"打新"的理财产品新发,其中9月以来就有4款 [5][6]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共同推动理财公司布局权益市场,内地新政赋予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同等的IPO优先配售待遇,香港也优化上市制度 [6] - 低利率环境推动理财资金寻求收益增强,"固收+"策略中权益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6] - 未来银行理财探索和布局多资产、多策略产品将是必然方向,以打造收益来源更多样、风险更可控的产品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