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S倍数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估值框架
2025-09-28 22:5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创新药行业,公司提及信达生物、百利神州、同仁医药等创新药企业[2][8] 核心观点与论据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自2024年初以来出台一系列利好创新药发展的政策,标志着行业进入新的知识周期,为估值重塑提供条件[2][4] * 医保基金运行稳健,结余状态和结余率保持健康,支付压力不大,为国内创新药市场提供广阔前景[2][4] * 2018年至2024年间,医保谈判新增创新药销售额超过5400亿,占总基金支出比例约为2%,未来提升空间巨大[4] 国际表现与BD交易 * 中国创新药在2025年ACR和ASCO等国际学术会议上的成果展示数量创历史新高,提升了国际影响力[2][4] * 中国BD交易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交易数量仅次于美国,越来越多产品授权给海外公司[2][5] * 重磅交易(总包超过10亿美金)数量和金额占全球比例接近20%,2025年上半年已接近30%[5] * 中国企业通过授权可获得销售金额10%左右的净利润分成,未来十年将获得可观收益[2][5] * 交易金额和首付款呈现增长趋势,例如同仁医药的PCE双抗首付款达7亿美金,总包可能达几十亿美元[5] * 出现“6扣形式”等新交易形式,有助于中国公司解决短期现金流问题[7] 企业发展与盈利前景 * 信达生物2024年业绩非常好,百利神州等创新药企业预计在2025年实现盈利,预示着整个创新药赛道将进入盈利周期[2][8] * 进入盈利周期后利润增长速度会非常快,可能获得更高估值倍数[8] * 中国企业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将持续产出优质资产,引发海外MNC收购或投资[8][10] * 中国创新药企业双向出海已成为确定性事件,是稳定赚钱业务并可给予合理估值[10] 估值框架与方法 * 当前国内创新药企业可以以5倍PS倍数作为基准进行估值调整,相较于过去3倍的基准有所提高[3][17] * 利润率和确定性较高的产品可获得更高估值溢价,可达5倍甚至更高,而跟随型创新产品PS倍数会较低[3][17][18] * 创新药公司核心资产处于临床开发阶段,传统PS、PE方法不适用,绝对估值法(RPV)或峰值PS倍数法更为合理[9] * PS倍数受关键因子影响:利润率P越高、放量速度K越快、永续增长R较慢下滑、折现率R下降,则PS倍数越高[11][12][13] * 行业积极变化支撑5倍PS的合理性:预期利润率提升、放量速度加快、新药研发成功率上升、折现率下降[14][15][16] * 评估创新药企业估值需考虑三部分:产品的销售峰值(市场规模)、产品研发成功的确定性、行业PS倍数水平的变化[17] * 临床前或一期阶段公司若所处赛道市场空间巨大且成功概率高,也能吸引大量资金投入,投资者关注市场空间和研发成功率[19]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在ADC、双抗、单抗、基因治疗及GLP-1类资产等领域走在世界前沿,相关BD交易主要集中于这些资产[2][5] * 新药研发通过从单抗到双抗ADC等基础升级改造,进行迭代创新,规避了原始创新风险,提高成功概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