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TA库销比
icon
搜索文档
PTA近期行情情况及后期展望
2025-10-13 09:0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精对苯二甲酸(PTA)及上游对二甲苯(PX)、下游聚酯(包括瓶片、短纤、长丝)产业链 [1][2][3] 核心观点与论据:市场表现与价格 * 2025年1-9月PTA均价为4,800元/吨,同比下降14.4%,价格波动区间收窄至4,000至5,000元/吨,主要受关税政策和原油价格波动影响 [1][4] * 价格行情集中在四五月份,因关税导致聚酯产业链停摆及原油大幅回撤,五六月份供应商参与度提升使价格重心上移,七月份后逐渐下跌 [1][4] * PTA加工费低迷,主因成本端下行,上游原油价格跌幅达15%,PX加工效益同比压缩28%至200~250美元/吨 [1][5] * PTA加工差自7月起断崖式下跌,7、8、9月平均加工差分别为220、199、161元 [5] * 尽管上半年去库力度达90万吨,但成本端下行及PX加工效益压缩导致实际效益表现不佳,同时仓单注销补充了现货流动性,市场未明显感知缺货 [1][8][14] 核心观点与论据:供应与产能 * 2025年1-9月PTA产量为5,460万吨,同比增长3.3%,平均开工率为77.5%,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受意外检修影响 [1][6][7] * 2025年已投产570万吨新装置,产能增长率约为7%,但独山能源430万吨装置投产推迟 [2][27] * 剔除长期停机产能(约1,000多万吨)后,行业实际开工负荷约为82.7%,在运装置基本满开 [31] * 未来新增产能规模有限,后续新老置换将增加750万吨产能,同时剔除长停装置 [18][27] * PTA装置集中在15年以内运行时间,大部分为2010年后投产,20年以上老旧装置占比较小但面临压力 [13][29] 核心观点与论据:需求与出口 * 终端需求疲弱,1-9月制造业和加弹机开机率分别为60%和80%,较去年同期下降7%-8% [1][10] * 出口方面,土耳其新产能投产减少中国采购量30万吨,叠加海外价格较低,部分供应商不愿低价出口 [1][7] * 印度市场是重要出口机会,但其规划的新装置(总计540万吨)将阶段性影响中国出口 [3][21] * 中国聚酯产品出口竞争力强,加工成本优势明显,且中国企业海外布局聚酯工厂,可能从中国采购PTA原料 [3][18][20] * 2025年进出口差约440万吨,海外老旧装置退出及中国企业海外布局为PTA出口提供机会 [20] 核心观点与论据:下游聚酯行业 * 瓶片产能扩张至2,000万吨,下游需求无法迅速消化,库存压力上升,外单接单量走低至40万吨级别,工厂被迫控减产 [3][11] * 短纤企业表现相对较好,加工费维持在1,000元上下,库存可控在10-15天水平,但其占聚酯产能比例不大,话语权弱化 [3][12] * 聚酯需求韧性强,过去五年平均增速维持在6%以上,四季度聚酯产量预计不会很低,节前促销放量缓解了库存压力 [17][20] 核心观点与论据:未来展望 * 未来五年PX投产将陆续落实(如2026年华锦和九江石化),有望缓解PX强势挤占PTA效益的问题 [18] * PTA库销比自2020年以来持续下降,目前处于不到两周的历史中性偏低水平,未来投产放缓、需求增长预期下,存在继续去库存可能性,为景气度回升奠定基础 [3][22] * 加工效益有望修复,目标水平可能高于三四百元 [22] * 主要PTA企业没有明确协同计划,各企业检修安排因自身情况而异 [23][30] * 海外市场方面,韩国、中国台湾地区PTA装置受中国瓶片出口影响,开停机概率高,日本PTA产能将逐步退出 [25] 其他重要内容 * 关税政策影响显著:2月起加征关税,4月提高至30%导致出口阶段性停止,5月12日调整至10%后市场情绪缓解 [1][9] * 不同PTA技术型号(如P7与P8)成本差异显著,可达几十至100元,主要差异在物耗、能耗及运输包装 [26] * 国内PTA生产相比海外老旧装置(加工费90-100美元)具有成本优势(国内约45美元),但出口欧洲需缴纳6.5%关税,优势不明显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