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R替代美元
搜索文档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美元的两难选择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机遇!四种有潜能的挑战货币
搜狐财经· 2025-10-11 11:09
美元的两难选择 - 美国面临美元汇率目标的矛盾:既希望美元走弱以促进制造业回流和改善贸易平衡,又希望维持美元作为国际主导储备货币的地位,包括其低债务成本和作为制裁工具的能力[6] - 分析指出美元难以实现“既要又要”的目标,可能不得不让出部分全球主导货币的地盘[6] - 美元实现两者兼得的前提是国际货币体系中没有其他货币敢于且有能力挑战美元的现状[7] 贸易争端与货币的关联渠道 - 全球贸易关税争端通过两个主要渠道与货币及国际货币体系相连[1] - 第一个渠道是传统的汇率及国际收支平衡,但汇率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的作用有限,特朗普当局希望美元汇率保持更低以增强制造业能力和出口竞争力[1] - 第二个渠道是储蓄率的外溢,全球贸易不平衡与亚洲特别是中国过高的国内储蓄率有关,导致大量贸易顺差和对外投融资,并通过国际货币体系转换[2] - 2008年金融危机时,伯南克从储蓄过量的角度分析,认为亚洲高储蓄资金涌入美国压低了利率和美国家庭储蓄率,尽管美国有经常项目逆差,但资本流入使美元保持强劲[4] 潜在挑战货币分析 - 欧元是SDR货币篮子中第二大货币,欧盟/欧元区有足够经济实力,但存在欧元区未来关系不明确、欧洲央行职能受限、缺乏对应财政主体和债务工具、资本市场一体化未解决等问题,需练好内功[8]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波动前行,从2008年危机后推动本币互换开始,2014年正式提出,2016年加入IMF的SDR货币篮子,目前作为贸易融资和结算货币分别排全球第二和第三位,但在全球金融交易和外汇储备中占比仅排第六位[9] - 若美国采取显著保护主义政策,人民币有机会发挥更大作用,但这需要中国在货币改革上有更大手笔,如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自由使用程度,并将“拥有强大的货币”作为金融强国核心要素之一[10] - 打人民币牌的主要担忧是资本外流,但这是阶段性的,需通过加强研究讨论厘清分析框架以取得共识[11] - SDR作为一篮子货币可发挥更大作用替代美元,符合多边主义和世界多极化,使体系更安全稳定抗干扰,尽管目前只是记账单位,但事在人为可通过改变使其成为货币[12] - SDR作为记账单位也具有重要性,可避免以美元为100%参照基准时,美元自身波动被体现为其他货币波动的问题,并减少以美元为基准的衍生品风险管理工具可能出现的偏差[13] - 数字货币中的稳定币被视为货币,但必须“咬住”某一货币如美元,因此是扩大美元地盘而非替代美元,目前不够分量替代美元功能[14] 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条件探讨 - 一国向境外输出本币不一定需要大幅贸易赤字,中国作为贸易顺差国可通过金融账户的投资、贷款、金融市场交易输出人民币,以及通过央行间货币互换实现本币输出[17][18] - 储备货币需能提供稳定的安全资产,美元国债当前看似最稳定,但人民币因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具有很强购买力,尽管目前用于贸易结算多而储备少,国外持有者临支付才兑换[19] - 储备货币的留存和保值受三个维度影响:广泛用于购买、对应安全金融或实物资产、全球大量金融交易采用该货币[20] - 替代美元作用的规模需厘清,全球美元资产量大(2007年海外美元资产1.2万亿美元,2024年飙升至26.2万亿美元)很大程度上反映美国财政赤字积累的国债,并非全部是储备货币需求量,真正需求是保证国际贸易支付和国际偿债的需要[20][21]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机遇 -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带来新机会,当前美元面临两难境况可能是对现行体制提出挑战的新机会,需评估美国是否继续让美元充当超过其经济规模和国力的角色[13] -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发挥其他货币替代部分美元的作用,关键在于取得共识、推动改革的时机和动力,包括美国自身的利弊权衡[15] - 对问题的认识、评估和选择取决于所采取的分析框架,需加强研究讨论以提升分析框架,为变革时的选择提供支持[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