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rade Flows
icon
搜索文档
瑞银:中国工业_美国对华关税变化下追踪贸易流向
瑞银· 2025-06-06 10:37
ab Global Research owered by UBS Evidence Lab YES P Last week's spot container freight rat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increased +58%/ +46% WoW on the West coast and East coast, respectively.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flights rose 21% YoY last week, similar to 22% YoY in week 21. 2 June 2025 China Industrials Tracking trade flows amid changing US tariffs on China (week 22) Key highlights from high frequency data on trade flows We gather weekly data from UBS Evidence Lab,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 and ot ...
瑞银:中国工业-追踪美国对华关税变动下的贸易流向
瑞银· 2025-05-29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通过高频数据跟踪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后的贸易流动情况,涵盖航运、造船、港口、陆路运输等领域,以及轮胎和聚酯制造商的行业观察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港口数据 - 中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20/21周同比分别增长7%/6%,5月累计同比增长5% [3][7] - 洛杉矶港第24周进口量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1%,第23周环比增长48%,同比下降3% [3] 航运价格与航班 - 上周中美现货集装箱运费率环比上涨7%,美西/美东海岸分别环比上涨6%/5% [4] - 上周国际货运航班数量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22%,第20周同比增长26% [4][33] 行业观察 - 第21周中国汽车轮胎制造商开工率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5][28] - 中国聚酯制造商在关税暂停后,营业利润环比每吨回升64元,但仍处于每吨亏损46元的状态 [5] 其他国家出口情况 - 越南5月上半月出口同比增长15% [3][14] - 韩国5月11 - 20日出口同比增长20% [3][18]
高盛:宏观热点_美国日益加剧的财政问题、追踪贸易流动、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方面
高盛· 2025-05-22 13: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股票在3个月和12个月的资产配置中保持中性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财政担忧加剧,预计共和党和解方案将使明年赤字增加约2750亿美元,占GDP的0.8%,但关税收入增加可能抵消部分赤字,不过联邦债务占GDP比重仍呈上升趋势 [1] - 贸易方面,美国进口前置现象将在未来几个月消退,预计美国贸易逆差将下降,未来几个季度总商品进口将大幅下降 [8] - 全球人口老龄化担忧过度,人们寿命延长且健康状况改善,工作时间可能延长,有助于缓解老龄化经济弊端,且生育率虽下降但人口仍将增长 [9] - 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表现良好,美国多空股票对冲基金年初至今保持1%的回报率,共同基金中50%的大盘基金表现优于基准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财政担忧加剧 - 预计众议院共和党和解方案将使明年美国赤字增加约2750亿美元,占GDP的0.8%,主要因个人减税幅度超预期 [1] - 关税预计明年将带来约4000亿美元收入,占GDP的1.25%,未来几年赤字将略小于年初预期,但联邦债务占GDP比重仍将上升,预计到2035年将从目前的约100%升至120% [1]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若财政或通胀担忧加剧,利率可能进一步上升,股票消化高利率的能力取决于利率变动速度和驱动因素 [2] 贸易:前置现象消退 - 美国关税前进口前置导致3月商品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预计未来几个月将缓解,5月美国与中国贸易逆差可能大幅下降 [8] - 4月美国实际商品进口增长3%,5月下降4%,4月和5月实际商品出口均增长约2%,4月年化商品贸易逆差约1.6万亿美元,5月降至1.5万亿美元 [8] - 短期内从中国进口将反弹,但未来几个季度总商品进口将因前置结束和高关税影响而大幅下降 [8] 其他关注事项 - 全球人口老龄化担忧过度,人们寿命延长且健康状况改善,工作时间可能延长,有助于缓解老龄化经济弊端,且生育率虽下降但人口仍将增长 [9] - 美国多空股票对冲基金年初至今保持1%的回报率,尽管宏观和市场环境具有挑战性,但选股能力强;对冲基金净杠杆率低,但总杠杆率因ETF和单只股票空头兴趣增加而创历史新高 [11] - 共同基金表现良好,50%的大盘基金表现优于基准,尽管环境具有挑战性且大盘基金“主动份额”低,表明与历史相比阿尔法潜力较低 [11] 关键经济和市场预测 |类别|2025年GDP增长(%)|2026年GDP增长(%)|10年期利率(%)|汇率|标准普尔500指数|回报率(%)|市盈率| | ---- | ---- | ---- | ---- | ---- | ---- | ---- | ---- | |全球|1.8(Q4/Q4),2.3(CY)|2.3|4.48(美国)|1.13(欧元/美元)|6100|9.4(12个月),1(年初至今)|22.9x| |美国|1.0(Q4/Q4),1.5(CY)|1.6|4.50(2025E),4.56(2026E)|1.12(3个月),1.20(12个月)| - | - | - | |中国|3.7(Q4/Q4),4.6(CY)|3.8|2.60(德国)|1.34(英镑/美元)| - | - | - | |欧元区|0.6(Q4/Q4),0.9(CY)|1.1|1.52(日本)|145(美元/日元)| - | - | - | |政策利率(%)|2025年|2026年|大宗商品|信用利差(bp)|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失业率|工资增长率(%)| |美国|4.13|3.63|65(布伦特原油,美元/桶)|88(投资级)|3.1(2025年),3.1(2026年)|4.5(2025年),4.4(2026年)|3.8(Q1)| |欧元区|1.75|1.75|37.16(荷兰TTF天然气,欧元/兆瓦时)|110(投资级)|2.1(2025年),1.8(2026年)|6.4(2025年),6.5(2026年)| - | |中国|1.30|1.10|9523(铜,美元/吨)| - |0.0(2025年),1.0(2026年)| - | - | |日本|0.50|1.00|3262(黄金,美元/盎司)| - | - | - | - | [23]
高盛:中国数据洞察-利用航运数据实时预测中国贸易流量
高盛· 2025-05-19 10: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出口导向型增长是中国过去两年经济的关键驱动力,2024年两位数的出口量增长占中国5%实际GDP增长的一半以上,跟踪出口增长对评估政策立场和经济势头很重要 [2][3] - 由于前置、改道和美国关税的影响,中国贸易流量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及时监测贸易流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可利用航运数据对中国贸易流量进行即时预测 [2][4] - 建立了通过两步法进行月内跟踪,发现Elane的数据能相对准确地跟踪进出口值的同比增长,5月的月内跟踪显示出口增长有韧性、进口增长在恢复,未来三个月中美贸易谈判的大幅关税削减和90天关税暂停为中国出口带来可观上行空间 [2][23][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运贸易对中国的重要性 - 集装箱船吨位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这两个航运数据系列与海关实际数据吻合,有实时监测贸易流量的潜力,4月中国对美出口在高峰后下降,但整体出口增长仍稳健 [5] - 海运进口占美国和欧盟从中国进口总量的67%和60%,高于从其他地区的进口占比,中国对美出口的海运份额从2017年的62%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69%,高价值商品更多通过空运,其他制成品和大宗商品主要通过海运,近年来更多电子产品转向海运 [9][10] 高频航运数据概览 - 中国海关每月公布贸易数据有长达两周的滞后,港口统计和船舶交通数据可实现每日和每周贸易跟踪,延迟极小,但港口统计无法区分国内外贸易及进出口,船舶交通数据有噪声和测量问题 [15][16] - 投资者常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跟踪中国出口,自2022年5月起每周发布,有一天滞后;Bloomberg监测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船,自2023年起每日发布,有一天滞后,但报告15天移动总和增加了延迟;IMF和Elane提供按船型分类的船舶交通数据,IMF每周发布有一周滞后,Elane每日发布有一天滞后,但不区分国内外航运 [20] 船舶交通数据能及时跟踪贸易流量 - 通过两步法建立月内跟踪,第一步通过OLS回归估计官方月度贸易统计数据与高频数据的相关性并评估跟踪性能,第二步将估计的相关性应用于当月和上一年对应月份的月内数据来计算同比增长 [23][26] - 与其他两个高频航运数据集相比,Elane的数据在2019 - 2024年能相对准确地跟踪进出口增长,总体上船运数据对进口增长的跟踪不如出口增长准确,但Elane的数据对中国进口增长的拟合效果比其他系列更好 [27] 月内跟踪:出口有韧性,进口在恢复 - 使用Elane的数据进行月内跟踪,截至5月15日,显示5月出口增长适度下降,进口增长在恢复 [32] - 未来三个月,中美日内瓦贸易谈判的大幅关税削减和90天24个百分点的互惠关税暂停为中国出口带来可观上行空间,可能受美国补货、第三季度旺季需求和90天暂停期结束前的前置影响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