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LA具身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创业不能只泡在实验室,“先用起来比什么都关键”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5:13
"人形机器人要形成生产力,不能满足于娱乐化和遥控操作。" "做机器人不适合'掀桌子式'的创业,一定要在真实场景中迭代,不能只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 "没有短期落地,就没有机会、没有资格去谈长期布局。" 8月12日结束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商业化的迫切性被创业者频频谈起,场景落地已成为 具身智能创业公司的"必答题"。 尽管赛道上存在所谓"运动派"和"实操派"的分野,但这不意味着前者只表演不卖货。从"运动派"公司创 始人的表态来看,他们并非意识不到"干活"才是真谛,也并非不清楚科研教育、导览表演等市场的"天 花板",更多是对商业化的短期打法存在不同判断。不可否认,主打提供情绪价值的"运动派",确实从 流量红利中挣到了实实在在的订单。 人形机器人"干活"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具身智能模型能力不足。这几乎是这条充满非共识赛道上的一 项共识。但对于如何提升模型能力,业内的关注重点显现差异。主流声音认为,数据不足是模型能力难 以泛化的短板。但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则在WRC期间反思称,现在最大的卡点是模型问题而非数据 问题,"具身智能机器人模型架构都不够好"。 创业公司背后的投资机构亦愈发强调商业化能力。首程 ...
热捧与嘲讽交织中 人形机器人公司“顶流”摸索短期出路
南方都市报· 2025-06-09 22:08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成为北京智源大会"顶流",受到观众热捧但也面临质疑,公司被调侃为"CG动画公司",其人形机器人被称为"遥控玩具"[1] - 深圳众擎机器人同样因"炫技"视频被归入"影视公司"行列,创始人赵同阳表示不回避外界质疑,甚至将负面评价展示给工程师看[1] - 行业面临的核心争议包括"花拳绣腿"是否有意义、汽车产线落地是否过早、具身智能数据短缺如何解决[1] "炫技"的商业价值 - 由于具身智能研究尚处早期,硬件和运动控制优势的公司选择将"炫技"作为现阶段传播卖点[2] - 众擎机器人宣布将于12月举办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并计划推出1.8-2米新款机器人[4] - 松延动力因半程马拉松表演已卖出超2000台机器人,合同销售额过亿元,客户主要来自科研教育和展览展示领域[5] 汽车产线应用探索 - 优必选与多家汽车厂商合作,20多台Walker S机器人已"入职"东风柳汽生产线[6] - 银河通用与极氪、现代汽车达成合作,现代汽车付费请其进行概念验证[8] - 天奇股份与优必选、银河通用成立合资公司,已在数家整车厂、电池厂完成定制化应用场景验证[8] 汽车产线应用挑战 - 人形机器人在汽车车间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和成本过高问题,裸机价格达50万,而工厂可接受价格约为20万[9] - 巨一科技认为物料分拣和输送是最易切入的场景,但机器人适应不同工况和数据迁移仍是挑战[9] - 中兴通讯指出工业领域要求机器人成功率和稳定性高,不能需要专人"伺候"[10] 具身智能数据挑战 - 具身模型面临训练数据短缺问题,数据积累被认为是决胜点[11] - 智元等公司兴建大型数据采集场,但实采数据可能无法满足泛化需求且难以跨本体[12] - 银河通用高度依赖仿真合成数据,其GraspVLA模型基于百亿级合成数据训练[12] 商业化落地案例 - 银河通用与美团合作,机器人已在北京7家无人药店"上岗",年内将扩展至100家,可识别5000款药品[13] - 银河通用轮式双臂机器人Galbot G1售价70万元,公司认为只要低于三年人工成本70万就能打开市场[13] - 无人药房的抓放任务面临药品包装尺寸和材质差异带来的操作准确率挑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