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hicle Autonomy

搜索文档
AEVA or LAZR: Which LiDAR Stock's Decline Looks Less Risky?
ZACKS· 2025-08-28 21:51
核心观点 - 两家激光雷达公司Aeva Technologies(AEVA)和Luminar Technologies(LAZR)均专注于下一代汽车和工业传感解决方案 但技术路径和优势各异 近期股价表现疲软但投资者关注度仍高 [1][2] - AEVA凭借FMCW激光雷达技术优势获得欧洲OEM认证和商业合作 但财务压力显著 收入实现时间较晚 [5][6][8] - LAZR已实现激光雷达在量产车中的首次标准化集成 并拓展商业和国防市场 但收入不及预期且现金流紧张 [10][11][13] - 估值方面AEVA远期市销率达30倍 显著高于同行 LAZR仅1.6倍 反映市场对两者预期差异 [14] - LAZR在2025年和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改善幅度达51%和30% 高于AEVA的19%和9% [15][17] 公司比较:AEVA - 技术采用FMCW激光雷达 可同时测量距离和速度 精度高于传统方案 已获得欧洲OEM供应链认证 [5]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创纪录达550万美元 超出预期 未交付订单超过4亿美元 主要项目预计2026年放量 [6] - 合作网络包括戴姆勒卡车(价值约10亿美元)、LG Innotek(提供5000万美元资本支持)及梅赛德斯-奔驰 并拓展至物流和智能基础设施等工业领域 [7] - 第二季度净亏损2450万美元 现金仅5000万美元 存在资金压力 已通过1.25亿美元股权融资缓解 但稀释风险较高 汽车收入需到2026年后才具规模 [8] 公司比较:LAZR - 技术已集成于沃尔沃EX90和ES90 成为全球首款标准配置高性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 合作伙伴包括日产和梅赛德斯-奔驰 [10] - 拓展商业和国防市场 1550纳米激光雷达用于军事和无人机应用 单位经济效益优于乘用车 [11] - 将制造从墨西哥转移至泰国以降低成本 重组措施预计从2026年起每年节省2300万美元 流动性超过5亿美元(含现金、信贷和股权计划) [12] - 第二季度收入1560万美元 同比下降5%且低于预期 2025年收入指引从8200-9000万美元下调至6700-7400万美元 毛利率为负且长期债务达4.3亿美元 [13] 财务指标 - AEVA远期市销率为30倍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4] - LAZR远期市销率为1.6倍 反映执行困难及长期潜力折价 [14] - AEVA的2025年和2026年每股收益预计改善19%和9% 但仍为亏损 [15] - LAZR的2025年和2026年每股收益预计改善51%和30% [17] 市场表现 - 过去一个月AEVA股价下跌23% LAZR下跌41%并触及52周低点 [2][9]
Can Ouster Tap $20B Automotive LiDAR Boom With Scalable Solutions?
ZACKS· 2025-07-11 00:16
行业机会与市场潜力 - 激光雷达(LiDAR)在汽车行业存在20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覆盖robotaxis 自动驾驶卡车 接驳车 公交车和消费级ADAS等领域 [1] - 行业增长驱动力包括安全标准提升 消费者对高级安全功能需求增加 以及主机厂对L3+自动驾驶的采用加速 [1] - 电动汽车趋势推动LiDAR采用 制造商通过该技术实现安全与性能差异化 [3] - 商业应用场景(如无人配送 货运和共享出行)带来数十亿美元增量需求 [3]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通过可扩展的软硬件一体化平台(如Gemini)实现硬件销售与软件数据服务双重收入 [3] - 技术路线受益于固态化 数字化架构转型 并通过合作伙伴关系与灵活制造强化执行力 [4] - 尽管面临中国厂商激烈竞争 但集成技术栈和平台战略构成差异化优势 [4] 主要竞争对手动态 - Aeva Technologies (AEVA)采用4D FMCW技术 其Atlas传感器具备长距探测与速度检测能力 已获得一级供应商订单 [5] - Luminar Technologies (LAZR)与沃尔沃 奔驰等主机厂合作 Iris和Halo传感器在ADAS领域保持领先 [6]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年内上涨1016% 跑赢行业平均水平 [7] - 当前市销率达74倍 显著高于行业166倍的平均水平 价值评分为F级 [10] - 2025年全年EPS预期60天内上调52% 2026年预期同期上调23% [11] - 2025年Q2/Q3 EPS预期60天内无变化 但较90天前亏损收窄 [12] 分析师评级与预测 - 公司获Zacks评级2(买入) [13] - 2025-2026年营收与盈利预期均呈现同比增长趋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