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R

搜索文档
Hesai secures $40m LiDAR supply deal with US robotaxi firm
Yahoo Finance· 2025-09-16 17:52
China’s Hesai Technology, a provider of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solutions, has expanded its production agreement with a robotaxi firm based in the US. The agreement, exceeding $40m, ensures product deliveries till the end of 2026. Hesai will supply both long-range and short-range LiDARs to the US firm, whose name was not disclosed. The Chinese LiDAR maker noted that the robotaxi industry is currently undergoing a significant expansion phase, propelled by the progression of Level 4 (L4) auton ...
Aeva Technologies’ (AEVA) Multibagger Momentum Fueled by LiDAR Innovation in $80 Billion Market
Insider Monkey· 2025-09-11 15:3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he greatest investment opportunity of our lifetime. The time to invest in groundbreaking AI is now, and this stock is a steal! AI is eating the world—and the machines behind it are ravenous. Each ChatGPT query, each model update, each robotic breakthrough consumes massive amounts of energy. In fact, AI is already pushing global power grids to the brink. Wall Street is pouring hundreds of billions in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raining smarter chatbots, automating industries, and b ...
大行评级|摩根大通:上调速腾聚创目标价至53港元 评级升至“增持”
格隆汇· 2025-09-11 14:25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摩根大通将速腾聚创评级由"中性"升至"增持" 目标价由28.6港元上调至53港元 [1] - 新目标价相当于未来一年预测市销率5倍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新能源汽车ADAS LiDAR采用加速推动需求增长 [1] - 机器人应用领域(包括机器人割草机、无人驾驶出租车和物流机器人)对LiDAR产生强劲需求 [1] 财务与运营预测 - 2025至2027年LiDAR总出货量预测分别为83.6万、180万、280万单位 [1] - 2025-2027年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达74% [1] - 约30%出货量来自机器人应用领域 [1] - 综合毛利率预计稳定在28%左右 [1] - 2025年预计净亏损约8600万元 [1] - 2026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1.87亿元 [1] - 2027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4.93亿元 [1] 投资价值重估 - 更广泛的LiDAR应用前景和未来上行空间支持估值重估 [1]
小摩:升速腾聚创(02498)评级至“增持” 目标价上调至53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3:51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投资评级由中性升至增持 目标价由28.6港元大幅上调至53港元 相当于未来一年预测市销率5倍 [1] 行业需求前景 - 激光雷达需求在2025年、2027年、2030年预计分别达到310万单位、690万单位、1210万单位 渗透率分别为20%、33%、44% 较今年第二季度的18%有所提升 [1] - 机器人应用领域需求强劲 包括机器人割草机、无人驾驶出租车、物流机器人和矿用卡车 [1] - 公司从机器人割草机单一客户获得重大订单达120万单位 而2024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仅为2.4万单位 [1] 公司财务与运营预测 - 2025年至2027年激光雷达总出货量预计为83.6万单位、180万单位、280万单位 复合年增长率达74% 其中约30%来自机器人领域 [2] - 2025年ADAS及激光雷达出货量预计为58万单位 2026年、2027年将分别增长124%、60%至130万单位、210万单位 [2] - 综合毛利率预计在2025年至2027年稳定在28%左右 [2] - 2026年、2027年调整后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87亿元人民币、4.93亿元人民币 [2] - 2026年至2027年总收入预计分别为32亿元人民币、47亿元人民币 机器人领域占比分别为36%、33% [2] 市场份额与产品进展 - 2025年至2027年各年中国市场份额预计分别为19%、25%、30% [2] - EMX产品将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2] 预期调整与估值重估 - 2026年至2027年激光雷达出货量预估分别上调15%、39% 反映对ADAS、激光雷达和机器人激光雷达需求的更乐观展望 [2] - 2026年至2027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分别较此前高出19%、72% 主要由于毛利率改善优于预期 [2] - 鉴于更广泛的激光雷达应用前景和未来上行空间 公司值得进行估值重估 [1]
小摩:升速腾聚创评级至“增持” 目标价上调至53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1 13:5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投资评级由中性升至增持 目标价由28.6港元大幅上调至53港元 相当于未来一年预测市销率5倍 [1] 行业需求与渗透率展望 - LiDAR需求预计在2025年、2027年、2030年分别达到310万单位、690万单位、1210万单位 渗透率分别为20%、33%、44% 对比今年第二季度的18% [1] - 机器人市场贡献强劲需求 包括机器人割草机、无人驾驶出租车、物流机器人和矿用卡车 [1] - 机器人割草机领域从单一客户获得120万单位重大订单 对比2024年机器人LiDAR出货量仅2.4万单位 [1] 公司出货量与市场份额预测 - 2025至2027年LiDAR总出货量预计为83.6万单位、180万单位、280万单位 复合年增长率74% 约30%来自机器人领域 [2] - 2025年ADAS及LiDAR出货量预计58万单位 2026年、2027年分别增长124%、60%至130万单位、210万单位 [2] - 2025至2027年各年中国市场份额预计分别为19%、25%、30% EMX将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2] - 2026至2027年LiDAR出货量预估分别上调15%、39% 反映对ADAS和机器人LiDAR需求更乐观展望 [2]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5至2027年综合毛利率预计稳定在28%左右 [2] - 2026年、2027年调整后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87亿元人民币、4.93亿元人民币 [2] - 2026至2027年总收入预计分别为32亿元人民币、47亿元人民币 机器人领域收入占比36%、33% [2] - 2026至2027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较此前分别上调19%、72% 主要因毛利率改善超预期 [2] 业务进展与估值驱动因素 - 基于数字化LiDAR平台 在ADAS和机器人领域获得增量设计订单并提高利润率 [1] - 出货量加速增长预计推动2026年实现正净利润 [1] - 更广泛的LiDAR应用前景和未来上行空间支持估值重估 [1]
América Móvil(AMX) - 2025 H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29 06:00
业绩总结 - FY25年运营收入为2390万美元,较FY24年下降3.4%[13] - FY25年EBITDA为346万美元,较FY24年增长19.7%[13] - FY25年总收入为23903万美元,较FY24下降3.4%[68] - FY25年EBITDA为3456万美元,较FY24增长19.8%[70] - FY25现金流来自经营活动为2278万美元,较FY24下降63.5%[68] - FY25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79万美元,较FY24下降53.3%[71] - FY25总资产为60991万美元,较FY24增长14.0%[71] 用户数据 - MetroMap订阅收入达到957万美元,同比增长11.5%[12] - 订阅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40%[12] - FY25年合同数量较FY24年增长9.1%,但平均交易规模下降29%[28] - MetroMap订阅收入自2023年6月以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6.5%[1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FY25年3D收入增长至153万美元,同比增长78.4%[14] - MetroMap的现货和洞察数据收入增长138.2%,达到114万美元[6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FY25年年度合同价值(ACV)为1056万美元,同比增长12.8%[14] - MetroMap年度合同价值(ACV)增长12.8%[65] 负面信息 - LiDAR收入从1415万美元下降至1092万美元,下降22.8%[25][65]
中国汽车零部件:聚焦激光雷达 —— 智能驾驶之眼
2025-08-25 09:38
这份文档是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于2025年8月19日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深度研究报告,核心聚焦于激光雷达(LiDAR)领域。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报告核心研究对象为**激光雷达(LiDAR)行业**,并将其定位为智能驾驶主题下的下一个高增长产品[3] * 覆盖的**主要公司**包括全球前两大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科技(Hesai)** 和**速腾聚创(RoboSense)**,均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分别为35美元和47.80港元[3][6] * 报告亦提及并对比了其他智能驾驶零部件供应商,如**德赛西威(ADAS域控制器)**、**华阳集团(HUD)**、**科博达(照明控制器)** 和**光峰科技(智能座舱)**[6] * 下游客户涵盖主流车企如**理想汽车**、**小米**、**比亚迪**、**吉利**、**极氪**、**小鹏**、**问界(HIMA)** 等[6][173][174][175]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激光雷达市场潜力巨大,增长强劲** * 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13亿美元(95亿人民币)增长至2030年的65亿美元(466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37%[4][9] * 增长主要由三大动力驱动:ADAS渗透率加速提升及单车搭载激光雷达数量增加、自动驾驶出行(robotaxi/robovan)快速发展、激光雷达在机器人(尤其是割草机RLM)中的应用[4] * 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占据全球71%的市场份额[9] **2 价格下行压力可控,渗透率将大幅提升** * 投资者担忧激光雷达价格持续下跌,但报告认为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11] * 入门级ADAS激光雷达价格已从2022年的800美元降至200美元,降幅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和系统集成带来的成本优化,此过程已趋于成熟[11][23] * 200美元的单价已足够经济,能渗透至售价15万人民币以下的经济型车型,因此主机厂要求降价的压力将显著缓和[4][11][74] * 中国新车销售中激光雷达的渗透率预计将从目前的约10%提升至2030年的50%[3][10][22] * 随着ADAS向L3级发展,单车搭载多个激光雷达(如前向主雷达、盲点雷达)的趋势日益明显,将进一步推高需求[80][84][86] **3 中国供应商技术领先,客户基础稳固,将保持全球主导地位** * 分析显示,中国激光雷达公司在技术能力和客户积累上均具有显著领先优势[5] * 禾赛和速腾聚创已开发了多种技术路线的产品,并建立了覆盖多种应用场景的全面产品矩阵[5] * 它们与主流车企建立了深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获得了充足的订单储备[5] * 预计到2030年,中国激光雷达供应商将按出货量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其中禾赛和速腾聚创将合计占据42%的全球份额[5][16] **4 除乘用车ADAS外,自动驾驶出行和机器人成为新增长引擎** * 自动驾驶出行(主要为robotaxi和robovan)和机器人(主要为割草机RLM)的激光雷达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的28亿人民币增长至2030年的109亿人民币,CAGR为31%,占2030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的23%[8][88][89] * 中国robotaxi车队规模预计在2030年代初达到30万辆,且新一代车型(如小马智行第七代)采用更多车规级激光雷达(9个/车),但总成本反而下降[93][96][103][104] * robovan(无人配送车)车队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万辆激增至2030年的40万辆[112] * 激光雷达能显著提升 robotic lawn mower (RLM) 的功能性,其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预计全球RLM激光雷达市场到2030年将达44亿人民币[117][130] **5 技术路线尚未收敛,中国供应商布局全面** * 市场关于激光雷达技术路线(如扫描方式、发射接收模块)的争论仍在继续,预计中短期内多种解决方案将共存[151][155] * 领先的中国供应商(如禾赛、速腾聚创、华为、览沃)已对大多数主流和潜在技术路线进行了研发投入和产品布局(如SPAD接收器),做好了技术储备[152][153][166][167] * 在扫描模块上,转镜方案因高可靠性和点云质量正获得发展势头;发射模块上,VCSEL因成本优势有望逐步主导;接收模块上,SiPM预计仍将主流一段时间[158][162][163][164] 其他重要内容 **估值与投资机会** * 报告认为当前投资者对激光雷达ASP(平均售价)下行的担忧过度,而对ADAS渗透率提升和自动驾驶出行发展带来的销量增长潜力关注不足[8][189] * 与自动驾驶服务提供商和其他智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比,禾赛和速腾聚创的估值存在折价,报告认为其应享有估值溢价,因行业渗透率低、格局集中[194][195] * 参考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智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2021-22年渗透率提升阶段的估值表现(远期PE达35-80倍),报告认为当前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2026E/27E PE为36.6x/28.1x,速腾聚创为97.9x/32.8x)仍有上涨空间[197][198] **风险提示** * 行业风险包括:汽车产量下滑抑制零部件需求、车企盈利压力传导至供应商、竞争加剧带来价格压力、原材料成本上涨、行业整合不及预期、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召回等[215] * 公司特定风险包括:新产品开发快于/慢于预期、客户获取快于/慢于预期、在主要客户(如理想、小米、比亚迪、吉利)中的份额变化等[216][217]
SUNNY OPTICAL(02382)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0 1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达到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6% [5] - 总运营费用增长6.8%,研发投入增加但销售与管理费用有所下降 [5]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增长14% [5] - 毛利率显著改善,主要得益于手机镜头及模组业务的提升 [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手机镜头业务中6P及以上高端镜头收入同比增长超9%,混合镜头收入增长超100% [7] - 手机镜头毛利率区间为20-30%,预计全年将维持在此范围 [8] - 手机摄像头模组高端产品收入增长20%,毛利率维持在8-10%区间 [8] - 车载业务收入高速增长,其中镜头及模组收入增长20% [4][54] - XR业务实现12亿日元收入,智能眼镜市场份额全球领先 [18] - 激光雷达项目总价值超过15亿日元 [12] - 机器人业务收入达20亿日元 [6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手机业务预计全年收入增长5-10% [9][53] - 车载业务预计全年收入增长20% [55] - XR业务中VR相关收入可能下降,但智能眼镜项目推动整体增长 [57] - 海外市场策略灵活,正积极拓展欧洲及日本市场 [47][8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重点发展基于光学感知的智能硬件,并延伸至决策与控制领域 [32] - 在激光雷达、AR/VR、机器人等新兴场景布局技术 [35] - 推动制造智能化,通过AI模型提升良率和效率 [38][39] - 建立开放生态系统,整合资源实现技术突破 [24] - 优化组织架构,成立专项技术团队(小型CTO)聚焦创新 [44] - 海外部署策略灵活,考虑越南以外的生产基地 [4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AI赋能各行业发展,智能硬件、XR、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增长潜力巨大 [17][28][31] - 车载传感器技术(如除雾、除冰、防污)对高级别自动驾驶至关重要 [14] - 行业竞争激烈,但公司通过技术积累和垂直整合保持领先 [13][40] - 制造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智能化转型是必然趋势 [36][37] 其他重要信息 - ESG评级从BB提升至A级 [48] - 公司正逐步退出光电业务,聚焦核心产品 [86] - 在上海临港投资XR及蚀刻设备产线,但量产时间未明确 [88][90] - 波导技术被认为是AR眼镜的主流技术,但微LED等难题仍需解决 [2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非手机业务的盈利贡献及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49] - 非手机业务盈利贡献占比低于50%,手机业务仍是主要利润来源 [50] - 未来增长点包括XR、智能硬件、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50] 问题: 全年业绩指引更新 [49] - 手机镜头毛利率预计全年维持在25-30% [51] - 手机模组毛利率维持在8-10% [52] - 车载业务收入预计增长20% [55] - XR业务全年收入将适度增长 [57] 问题: 车载业务收入拆分及激光雷达发展势头 [58] - 未提供具体拆分,但激光雷达、HUD等产品均在增长 [59] - 激光雷达技术路线逐渐清晰,公司聚焦量产能力 [60] 问题: 手机业务量利平衡及下半年市场展望 [64] - 更关注技术驱动的高附加值产品,而非出货量 [65] - 高端产品(如潜望式摄像头)推高ASP和产能利用率 [68][69] 问题: 与大客户(如苹果、Meta)的合作进展 [74] - 与国际大客户合作顺利,但量产需要时间 [75] - 组织架构调整旨在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76] 问题: 海外车载业务进展及毛利率影响 [78] - 海外订单增长是长期趋势,但毛利率取决于产品结构而非区域 [79][80] - 欧洲及日本是重点海外市场 [81] 问题: XR业务毛利率情况 [82] - AR/VR毛利率整体不高,不同部件毛利率差异大 [83][84] 问题: 手机模组毛利率差异原因及光电产品展望 [85] - 产品结构导致毛利率差异,IoT和车载模组毛利率更高 [86] - 公司正逐步退出光电业务 [86] 问题: 上海临港XR产线订单及量产时间表 [88] - 订单取决于国际客户进度,暂无明确时间表 [88][90] - 波导技术是长期方向,但需产业链协同突破 [90][92]
禾赛科技-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点评:毛利率提升、销售及管理费用下降,毛利和净利超预期;买入-Hesai Group (HSAI)_ 2Q25 Earnings Review_ GP_NP beat on higher GPM and lower SG&A; Buy
2025-08-18 09:00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禾赛科技(Hesai Group, HSAI)[1][12] * 行业涉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机器人技术[12]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业绩超预期 * 第二季度产品收入为7.06亿人民币,超出预期5%,主要得益于激光雷达出货量达35.2万台,较预期高出17%[1] * 毛利率达42.5%,较预期高出3.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ATX产品通过物料清单(BOM)成本持续降低和规模扩大实现了优于预期的毛利率[1] * 销售与营销费用为4200万人民币,较预期低21%,显示出更好的成本控制和在客户中的品牌认可度[1] * 非GAAP净利润为7300万人民币,较预期高出87%[1] 业务运营与客户进展 * 关键客户小米和 Leapmotor 在第二季度的汽车总销量分别为13.4万和8.2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52%和174%,远高于新能源行业批发销量35%的同比增长[1] * 在国内,禾赛科技获得了包括理想汽车、小米、Leapmotor、比亚迪、吉利银河、长城、奇瑞在内的多个国内品牌的新设计定点,并获得了五家中国合资车企的设计定点,包括通用汽车、奥迪、福特、大众以及新近获得的广汽丰田,后者目标于2026年量产[13] * 在全球市场,禾赛科技与一家顶级欧洲车企的设计定点已达到C样品阶段,正按计划迈向2026年全面生产;在5个概念验证(POC)项目中已完成2个,并已进入采购阶段,管理层预计最终获得设计定点将不超过一年[9][10] * 禾赛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ADAS主激光雷达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并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排名第一[9][13] 未来展望与预期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激光雷达总出货量将达到100万台,同比增长182%,客户多元化增强,对单一大型车企客户的依赖度降低[3]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毛利率为40.5%,高于此前38.4%的预期,原因是ATX产品通过成本和规模优化实现了优于预期的毛利率[3] * 预计运营利润率将从第二季度的3.2% sequential 改善至2025年下半年的9.7%,并实现年度GAAP净利润盈亏平衡目标[3] * 基于更高的激光雷达出货量和更好的ATX毛利率,将2025-2027年非GAAP净利润预测上调7%-18%[4] * 重申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26.3美元(原为23.3美元),意味着有13%的上涨空间[4][11] 其他重要内容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 * 第二季度末净现金为21亿人民币(对比第一季度末为23亿人民币,2024年第二季度末为22亿人民币)[5] * 现金转换周期缩短至145天(对比第一季度为196天,2024年第二季度为242天)[5] * 应收账款天数缩短至141天(对比第一季度为170天,2024年第二季度为140天)[5] * 应付账款天数延长至131天(对比第一季度为120天,2024年第二季度为141天)[5][7] * 库存天数缩短至135天(对比第一季度为146天,2024年第二季度为243天)[7] * 总负债与权益比为17%(对比第一季度为14%,2024年第二季度为13%),总负债与资产比为30%(对比第一季度为27%,2024年第二季度为33%),略有恶化但仍处于健康水平[7] 投资主题与估值 * 禾赛科技是领先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2023年全球收入市场份额为37%[12] * 公司有望受益于2025年开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领航辅助驾驶(NOA)普及加速,以及低成本产品的推出[12] * 公司正进入其下一代ATX产品的收获期,该产品周期为三年,从2025年开始,将推动规模增长和运营杠杆效应,实现收入增长加速和强劲的利润复合年增长率[12] * 当前交易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20倍,低于全球智能电动汽车供应商平均30倍的2026年预期市盈率,估值具有吸引力[14] * 关键催化剂:新设计定点、搭载激光雷达的车企新车型发布、季度业绩[14] * 关键风险:激光雷达采用速度放缓、竞争加剧、客户定价压力、政策风险[14][15] 机器人业务 * 第二季度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为4.9万台,同比增长744%,环比基本稳定[13]
Innoviz Reports Second Quarter 2025 Results
Prnewswire· 2025-08-13 19:0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5%至970万美元 上半年收入2710万美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1][2][4] - 经营费用同比下降20%至1850万美元 现金消耗环比大幅改善至730万美元[2][4][6] - 与全球前五乘用车OEM签署开发协议 为2027年L3自动驾驶量产项目定制 InnovizTwo激光雷达[2][6][7] - 推出工业级激光雷达InnovizSMART 并快速集成NVIDIA Jetson Orin平台 拓展非汽车应用场景[2][7] - 上调2025年NRE预订目标至3000-6000万美元 年内已实现超2000万美元预订额[6][9]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97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670万美元增长45% 主要来自NRE服务和激光雷达单元销售[4] - 经营费用1850万美元同比下降20% 其中股权激励费用降至230万美元[4] - 毛利率转正达156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亏损23.7万美元[17] - 流动性维持7940万美元 包括现金及等价物、短期存款和有价证券[5] - 上半年经营现金流改善至-2506万美元 第二季度现金消耗降至730万美元[6][22] 战略进展 - 与全球前五乘用车OEM签署开发工作声明(SODW) 为2027年L3自动驾驶量产项目提供定制化激光雷达解决方案[2][6][7] - Fabrinet大批量产线正式出货 支持L3/L4自动驾驶及非汽车应用需求[2][6][7] - 推出工业级激光雷达产品InnovizSMART 应用于安防、交通管理、机器人等领域[2][7] - 与Cogniteam、Sparsh CCTV、CronAI建立合作 并完成NVIDIA Jetson Orin平台集成[2][7] 2025年目标更新 - 维持全年收入目标5000-6000万美元 较2024年实现两倍以上增长[6][8] - NRE预订目标从2000-5000万美元上调至3000-6000万美元 年内已实现超2000万美元[6][9] - 预计新增1-3个量产项目订单 延续与顶级OEM的合作势头[6][8] - 持续扩大客户基础 满足新旧客户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增长需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