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技术普及
搜索文档
中国全面拥抱 eSIMs:苹果引领智能手机新时代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11-20 12: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工信部于2025年10月批准全国范围智能手机eSIM试点,标志着eSIM技术正式进入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 [6] - 苹果公司率先推出仅支持eSIM的iPhone 17 Air,成功在中国高端市场获得战略优势,并推动整个行业加速采纳eSIM技术 [7] - 中国市场的加入将显著加速eSIM技术在全球尤其是亚洲的普及进程,预计2026年eSIM手机将占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48% [9][11] 中国eSIM政策演变 - 出于监管能力和数据安全的担忧,中国此前在智能手机上未引入eSIM技术,所有手机号必须绑定实名身份,eSIM仅用于智能手表和物联网设备 [4][5] - 中国的eSIM推进处于高度管控之下,用户必须到运营商线下门店进行身份证实人核验才能激活,中国联通允许在线预约但仍要求到店核验 [6] - 中国政策在亚洲引发连锁效应,由于中国品牌在印度、越南等市场占据主导,其坚持双SIM卡设计使得非eSIM机型成为区域主流 [5] eSIM技术的影响与优势 - eSIM集成在主板中,无需SIM卡槽,可为更大电池、更强影像模组或更好的散热系统腾出空间,同时提升防水防尘能力,使手机更轻薄耐用 [7] - 统一全球机型降低了制造复杂度,更具环保效益,并为手机厂商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空间 [7] - 苹果推出仅支持eSIM的iPhone 17 Air,有助于其全球销售同一机型,无需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特供版本,简化了生产流程 [7] 市场现状与未来展望 - 目前eSIM仍属高端配置,支持机型集中于高端旗舰如iPhone、三星Galaxy S系列、华为Mate系列 [9] - 2025年eSIM手机将占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37%,预计2026年将提升至48% [11] - 2025年上半年,苹果在中国高端(600美元以上)市场的份额达15%,显示出市场对eSIM转型的快速响应 [11] - 未来在中国上市的大多数新机型将同时支持eSIM与实体SIM,为全面迈向eSIM时代做准备,这将使中国厂商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显著优势 [11]
苹果带火eSIM,iPhone17 Air中国预售在即,安卓阵营2026年或全面跟进
凤凰网· 2025-10-15 16:04
产品发布与市场意义 - 仅支持eSIM的iPhone17 Air即将在中国区开启预售,其上市的关键环节是国内三大运营商eSIM服务的落地[1] - 苹果在主力机型上全面取消实体SIM卡槽,推动eSIM技术从可穿戴设备等边缘场景迈向主流的手机市场[1] - iPhone17 Air进入中国市场被视为eSIM技术从海外成熟市场迁入国内高端主力机型的转折点[3] 产品设计与技术逻辑 - iPhone17 Air厚度仅5.6mm,较17标准版减薄2.31mm,其主板设计从双层叠板改为局部双层与单层结合,移除SIM托与防水胶圈腾出的空间用于加大电池与影像模组[2] - 取消实体SIM卡槽可减少主板开孔、简化防水结构,从而提升整机IP防护等级,同时天线走线与射频模块需重新布局以保证信号稳定[2] - eSIM技术不仅优化了手机结构,还涉及通信安全调整,可通过远程安全下载与统一密钥认证机制减少风险,并为多号管理和全球网络切换预留技术空间[3] - eSIM方案可释放主板空间,为电池与天线系统提供更灵活布局,虽然节省的零部件成本不多,但带来了更大的设计自由度[4] 供应链影响与机会 - 产品设计调整带动了供应链企业的机会窗口,包括提供高密度互连板的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提供eUICC安全芯片的紫光国微、华大电子,以及调整装配测试流程的代工厂如立讯精密[2] - eSIM技术触发了供应链的新分工,模组厂需适配安全元件,运营商要接入远程配置平台,测试环节也需升级网络写卡流程[4] 运营商进展与挑战 - 在监管批复后,国内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几乎同时启动eSIM手机业务商用,中国联通eSIM手机业务预约人数已超过6万,中国电信已在全中国31个省市开放办理,中国移动则明确了业务规则[5][6] - eSIM手机业务对运营商核心网并发能力与实名验证系统提出更高要求,三家运营商的SM-DP+平台并发能力较早期穿戴设备阶段已提升近十倍[7] - 在eSIM时代,运营商的竞争重点正从资费转向激活效率与系统稳定性,首批iPhone eSIM用户的激活体验将成为高端市场竞争的分水岭[7] - 目前三大运营商的eSIM平台仍处于独立测试阶段,尚未形成统一接入标准,例如中国联通采用国密SM4算法,而中国移动基于GSMA SGP.22标准,导致跨运营商配置文件无法通用[8] 安卓阵营的跟进与挑战 - 在苹果推动下,华为、小米、OPPO等安卓品牌均已具备eSIM技术储备,但商用节奏各不相同,华为在海外市场持续升级,小米相关功能仅面向海外机型,OPPO和vivo在手机端进展有限[7] - 业内分析认为,苹果的eSIM-only战略若在中国顺利落地,安卓阵营预计将在2026年后全面跟进,安卓手机eSIM渗透率有望从目前的不到15%提升至2026年的35%左右[8] - 安卓厂商因主板设计分散(如骁龙、天玑、麒麟平台),eSIM模组需针对不同芯片组重新布局安全元件与射频接口,其量产验证和测试线要求比苹果体系更复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