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dge compute
icon
搜索文档
Ericsson(ERIC)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14 1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562亿瑞典克朗,有机销售额同比下降2%,报告销售额下降9%,受42亿瑞典克朗的负面汇率影响[13] - 知识产权许可收入同比下降4亿瑞典克朗,第三季度为31亿瑞典克朗,剔除追溯收入影响后年化运行率仍约为130亿瑞典克朗[13] - 调整后毛利润为270亿瑞典克朗,受约20亿瑞典克朗汇率逆风影响,调整后毛利率提升至48.1%[13][14] - 运营费用(不包括重组费用)降至193亿瑞典克朗,同比减少约20亿瑞典克朗,其中约一半来自成本削减措施,其余主要受汇率影响[14][15] - 调整后EBITDA为82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4亿瑞典克朗,受12亿瑞典克朗负面汇率影响,EBITDA利润率提升约2个百分点至14.7%[16] - 并购前现金流为66亿瑞典克朗,由盈利驱动,净营业资产基本稳定,净现金同比增加158亿瑞典克朗,达到519亿瑞典克朗[16][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网络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11%至354亿瑞典克朗,有机销售额下降5%,受28亿瑞典克朗负面汇率影响,东北亚市场区域(主要受日本驱动)和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区域实现有机增长[16] - 网络业务调整后毛利率提升至50.1%,四季度预计在49%至51%之间[16][20] - 网络业务调整后EBITDA降至72亿瑞典克朗,受11亿瑞典克朗负面汇率影响,EBITDA利润率稳定在20.3%[16] - 云软件和服务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3%至153亿瑞典克朗,有机增长9%,受9亿瑞典克朗负面汇率影响[17] - 云软件和服务业务调整后毛利率表现强劲,达到43.6%,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滚动四季度的调整后毛利率达到41.3%[17] - 云软件和服务业务调整后EBITDA增至19亿瑞典克朗,利润率为12.5%[17] - 企业业务销售额下降20%,有机销售额下降7%,全球通信平台下降9%,预计第四季度有机基础上趋于稳定[18] - 企业业务调整后毛利率下降至51.6%,受iConnective剥离驱动,全球通信平台和企业无线解决方案的利润率均有所改善[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洲市场区域销售额同比下降8%,北美和拉丁美洲均出现下滑,主要因去年同期向多个大客户交付量较高[10][11] - 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区域销售额同比增长3%,非洲表现非常强劲,部分由埃及和摩洛哥的新5G发布驱动,中东和欧洲销售额下降[11] - 东南亚、大洋洲和印度市场区域销售额同比增长1%,印度投资水平仍然较低但环比增长,东南亚竞争激烈[11] - 东北亚市场区域销售额增长10%,由日本更高的网络投资和交付驱动,公司在日本市场份额明显增加[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通过结构性改善成本基础(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改变工作方式)和提升运营效率,以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实现弹性利润率,并为增长回归时的运营杠杆效应做好准备[3][5][6] - 公司专注于技术创新,为行业下一个关键驱动力——人工智能的广泛采用做好准备,随着人工智能工作负载向边缘转移,对网络的需求将显著增加[3][23] - 为满足人工智能应用对超低延迟、高可靠性、保证上行链路和极高安全性的新需求,运营商需要投资并迁移至5G独立网络,公司是高性能可编程网络的领导者[4][22] - 公司战略是通过固定无线接入、关键任务通信以及向开发者开放网络API等方式,扩大网络的货币化机会,以捕捉连接创造的价值[9][22] - 公司在核心移动基础设施业务中,在日本市场签署了新客户协议,并在英国通过与沃达丰的八年合作伙伴关系增加了份额[7][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先进移动连接需求增长持乐观态度,因人工智能开始部署,但预计市场将保持平稳,因此将继续实施与过去几年相似水平的成本措施[3][5][6] - 管理层认为人工智能应用和设备将成为未来网络投资的关键驱动力,但承认外部环境动态,存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RAN市场长期持平的情况[23][24] - 管理层预计第四季度销售增长将与三年平均的环比季节性表现大致相似,企业销售额在有机基础上同比趋于稳定[20] - 管理层指出存在不确定性,包括关于关税的持续讨论可能对公司或客户产生影响[5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季度末现金状况充裕,由强劲的经常性现金流和iConnective出售驱动,因此存在通过额外股息和/或股票回购计划增加股东回报的空间[6] - 公司与大型运营商合资的网络API公司Arduna于上一季度完成交易,收入仍然很小,但Vonage API业务的吸收开始显现[10] - 2025年的重组费用预计将保持较高水平,在研发支出持平的情况下,降低成本仍是明年的重要杠杆[20]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可持续利润率水平以及成本削减和产品成本如何使毛利率在不同区域动态下保持稳定[26] - 回答: 公司多年来致力于结构性改善供应链运营和服务交付方式,这些改进减少了对地域组合的依赖,尽管在软件、服务和硬件方面仍存在组合依赖性,未来将通过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和改变工作方式在运营费用方面做得更好[27][28][29][30] 问题: 关于边缘人工智能是否是运营商当前已经行动的未来网络投资驱动力[32] - 回答: 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投资集中在数据中心用于模型开发和训练,市场正逐渐转向推理阶段,这将更依赖延迟敏感度并开始向边缘转移,虽然尚未有运营商进行大规模投资,但已出现需要边缘计算的应用,预计随着新设备形态的出现,对网络新能力的需求将推动投资,但这并非短期现象[33][34] 问题: 关于云软件和服务业务的加速增长以及5G核心部署是否会触发5G Advanced升级并对组合和毛利率产生积极影响[37][38] - 回答: 5G核心发展良好,业务组合的其他部分正在稳定,第三季度的增长部分得益于第二季度的缓慢,运营商需要迁移到5G独立网络以提供5G的全部能力,目前只有约五分之一的网络完成升级,公司在5G核心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将受益于未来几年的迁移过程[39][40][41][42] 问题: 关于“经常性现金流”的含义以及是否因更好的成本基础导致现金流波动性降低[44] - 回答: 公司通过改善成本基础、逐步改变产品销售方式(增加软件收入占比和高级服务的新模式),使得对未来现金流生成能力的稳定性更有信心,这源于成本结构和商业模式的改变,尽管项目业务仍可能导致个别季度的波动,但公司正积极通过条款和条件来支持更稳定的现金流并减少波动性[47][48][49] 问题: 关于第四季度增长指引与不确定性增加的关系,以及不确定性来源[51] - 回答: 第四季度的指引是基于当前可见度,业务在季度后端较为集中,所指的不确定性更多是长期性的,包括可能影响公司或客户的关税讨论,并非指第四季度本身会有变化[52][53] 问题: 关于云软件和服务业务中经常性收入的大致百分比[54] - 回答: 公司不透露具体协议份额,但正逐步转向更多经常性收入以及与网络利用率挂钩的模式,这区别于历史上的固定价格模式,将支持未来收入[55] 问题: 关于运营费用(尤其是研发费用)的演变思路,第四季度及更长期的展望[58] - 回答: 第四季度运营费用预计会有正常的季节性环比增长,去年同期的激励金计提影响了比较基数,长期来看,在研发支出持平的市场中,需要持续应对通胀(包括薪资上涨)以保持费用稳定,这意味着需要继续进行成本削减活动,公司员工人数同比减少约6000人,这项工作明年仍需继续[59][60] 问题: 关于北美市场频谱收购增加是否会转化为无线接入网设备需求[62] - 回答: 频谱是行业的生命线,频谱部署的增加通常有助于整体市场发展和客户体验,具体影响取决于新频谱是否与现有频谱相邻(可能使用现有设备)或是新频谱(需要更多硬件和软件升级),其他运营商为匹配竞争通常也需要增加投资,从而推动整体市场资本支出,但具体策略应由运营商评论[63][64] 问题: 关于研发支出削减如何确保不过度投资并避免未来竞争问题[67] - 回答: 研发支出下降主要受汇率影响,网络业务的研发支出剔除汇率后相对稳定,云软件和服务业务因产品组合优先级调整和过渡期额外成本(现已减少)而有所变化,公司持续评估研发支出组合,退出部分非核心竞争领域,地缘政治局势导致资源重新平衡和重复研发支出的消除,公司以中国竞争对手为基准,不会损害技术领导地位,如有风险将重新评估[68][69][70][71] 问题: 关于云软件和服务业务的中期利润率预期范围,以及5G独立部署与6G的匹配是否会更好[73] - 回答: 公司目标是在云软件和服务业务实现坚实的两位数利润率,这是首要步骤,5G非独立网络延续了4G+的商业模式,而5G独立网络才能提供新能力,运营商需要建设5G独立网络以实现网络切片、低延迟等功能,这将为6G铺平道路,5G独立阶段的货币化模式开发对于6G也至关重要[75][76][77][78] 问题: 关于云软件和服务业务的强劲表现是否受一次性因素影响,以及8%的利润率运行率是否可持续[80] - 回答: 该季度表现正常,没有重大一次性项目,产品组合总有波动,公司不提供细分市场的利润率运行率指引,但过去几个季度的毛利率提升和成本稳定为未来奠定了良好基础,已达到新的水平[80][82] 问题: 关于“稳健净现金头寸”的参数定义,以及是否会用于并购[86] - 回答: 稳健的净现金头寸是基础,旨在确保维持研发和技术领导力、赢得客户信任、履行长期合同承诺以及应对市场波动,目前状况下存在超额现金,董事会正在研究通过额外股息和/或回购来管理,并购策略未变,可能进行产品组合或地理范围上的小型补强收购,但无重大并购计划[87][88] 问题: 关于德国市场清除华为和中兴设备的进展更新[91] - 回答: 立法要求在2029年前更换高风险供应商,但目前进展缓慢,法规允许高风险供应商在2029年后继续存在于5G网络中[91]
ASML (ASML)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3-06-01 04: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半导体行业 - 公司:ASML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趋势与业务增长 - 核心观点:公司预计今年营收增长约25%,EUV业务增长约40%,非EUV业务增长约30%,安装基础管理业务增长约5% [4][5] - 论据:逻辑市场需求强劲,特别是汽车、工业和成熟逻辑领域;中国市场需求旺盛;EUV和非EUV业务持续增长,但安装基础管理业务中的升级业务因客户等待周期恢复而增长受限 EUV业务 - 核心观点:虽上季度EUV订单略低于预期,但公司对下季度订单回升持乐观态度,且订单积压仍能支撑未来业务 [7][11] - 论据:过去8 - 9个季度订单强劲,虽近期订单从峰值80亿美元降至38亿美元,但积压订单达390亿美元,是今年发货量的两倍;客户对明年设备需求增加,随着供应链改善,仍有时间填补明年订单空缺 逻辑需求 - 核心观点:成熟逻辑市场具有长期增长潜力,需求可持续多年 [14][15] - 论据:分布式计算、边缘计算、电动汽车转型等驱动成熟逻辑市场增长;该市场过去依赖二手设备,现转向300毫米,需购买新设备,欧洲、美国和中国均有产能增加 AI对公司的影响 - 核心观点:AI是长期趋势,对领先逻辑工具设备支出有积极影响,公司长期看好,但短期客户持谨慎乐观态度 [20][21] - 论据:公司在长期模型中对芯片尺寸的假设调整,增加了设备需求,部分可能归因于AI;客户仍处于学习阶段,AI处于发展阶段尚待确定 领先逻辑和代工厂 - 核心观点:成熟逻辑需求强劲,先进节点如3纳米需求旺盛,2纳米和3纳米需求也较强,虽2 - 7纳米利用率有波动,但市场恢复后需求将回升 [23][24] - 论据:客户为技术转型持续订购EUV设备;部分客户因智能手机和PC市场出现利用率疲软,但预计市场恢复后将改善 DUV业务 - 核心观点:DUV供应缺口从之前的40% - 50%缩小至20%,公司今年将交付约375台DUV工具,其中25%为浸没式 [25][27] - 论据:公司增加产能,且中国市场愿意接收其他客户推迟的设备,满足了部分需求 中国市场 - 核心观点:中国市场需求真实,代表着长期增长趋势 [29][30] - 论据:公司过去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供应不足,新增了近十几个中国客户,他们购买设备用于成熟逻辑市场;中国在汽车IC市场份额较大且增长,欧洲和美国也在增加产能以服务该市场 美国限制政策影响 - 核心观点:美国限制政策对公司业务短期和长期影响不大 [33][36] - 论据:EUV工具此前已受限无法向中国发货;2022年10月的限制对约5%的积压订单有间接影响,但客户仍接收光刻设备;2023年3月的三边协议涉及先进浸没式工具,公司需申请出口许可证,但成熟浸没式工具预计可获许可发货 平均销售价格 - 核心观点:公司在应对通胀方面取得一定成效,通过与客户协商提高了ASP,预计未来还会有一定提升,且今年毛利率影响已得到中和 [37][38] - 论据:通胀导致运输等成本上升,公司与客户协商将部分无附加值成本转嫁,成功提高了ASP 交货期 - 核心观点:光刻设备交货期仍较长,对市场风险有一定的绝缘作用,但较疫情期间有所缩短 [41][42] - 论据:疫情前DUV工具交货期为6 - 9个月,EUV为12 - 15个月;疫情期间延长,现随着供应链改善和产能增加,交货期有所缩短,但低NA EUV仍需一年多,DUV为9个月 - 1年;客户因交货期长,在市场供需平衡时仍会下单 高NA业务 - 核心观点:高NA工具订单有一定积压,预计2025年开始发货,公司计划到2027年将产能提升至20台 [44][46] - 论据:公司几年前开始接受高NA工具订单,目前已向多个客户预订了多台工具;2025年高情景收入预计为5台设备,但实际发货将更多 低NA与高NA共存 - 核心观点:高NA工具对低NA工具的蚕食作用有限,两者将在不同层面共存 [51][52] - 论据:EUV对深紫外的影响类似,虽EUV在某些特定应用上有蚕食,但整体深紫外设备发货量未减少;高NA用于低NA EUV需要多通道光刻的关键层,低NA将保留在其适用层 新技术趋势影响 - 核心观点:栅极环绕技术、新材料、小芯片等新技术趋势对公司有利,将增加EUV需求 [53][56] - 论据:栅极环绕技术可使逻辑节点每节点光刻支出增加约30%,DRAM增加约20%,NAND增加约10% - 15%;新材料和小芯片等有助于提高客户成本效益,刺激设备需求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长期模型基于第三方预测,行业长期模型往往偏保守;公司在ASP建模时使用长期平均ASP,而非峰值ASP [62][63] - EUV安装基础管理采用输出型模型,与DUV的维修模式不同,已实现预期收入增长,且利润率持续提升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