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业
icon
搜索文档
转战港股上市又失败?八马茶业:非未通过聆讯,系招股书失效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7:30
公司上市进展 - 八马茶业2025年1月17日递交的港股招股书因6个月有效期届满于2025年7月17日自动失效 公司可在3个月内更新财务数据后重新提交申请 [1] - 公司强调招股书失效是资本市场常见现象 近一个月内有近2000则类似新闻 属于上市正常流程 [1] - 证监会7月17日发布备案通知书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913 34万股境外普通股 106名股东拟将4398 6875股境内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 [5]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17 44亿元 18 18亿元 21 2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63亿元 1 66亿元 2 06亿元 [5] - 2024年前九个月收入同比增长0 98%至16 4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 6%至2 08亿元 [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共有3498家线下门店 其中直营店274家(2022-2024年累计减少136家) 加盟店3224家(同期累计增加1021家) [5] 商业模式与行业挑战 - 加盟模式发展乏力 门店数量增长和采购额下滑 下沉市场扩张受阻 全品类战略未形成核心竞争力 [4] - 家族化治理结构受质疑 王氏家族合计持股45 66% 与安踏 七匹狼等存在复杂关联交易 [3][4] - 行业层面 传统茶企普遍面临资本市场信心不足 澜沧古茶破发且股价持续下跌 中国茶叶曾终止IPO [3] 历史上市历程 - 2013年首次尝试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未果 2015年新三板挂牌后于2018年摘牌 [4] - 2021年4月申请创业板上市 2022年5月撤回 同年8月转战深交所主板 2023年9月再次撤回 [4] - 2025年1月转战港股市场 为第四次冲击IPO [5]
福建省宁德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25年第4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8 16:50
转自:宁德市人民政府网站 宁德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25年第4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等规定,现将我局组织的2025年监督抽检信息公 告如下: 本期公告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涉及水产制品、速冻食品、罐头、方便食品、蔬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等6大类食品,共计229批次,全部合格。 特别提醒消费者,如购买或在市场上发现公告所列的不合格食品,请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进行投诉举报。 特此公告。 | 食品监督抽检合格产品信息表-第4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任 | | | | | | | | 被 抽 | | | | | | 公 | 务 来 | | | | 序 | 标称生产企 | | 被抽检单位 | 检 | | | | 分 | 公 | 告 | 源 | 备 | | 抽样编号 | 号 ...
助力乡村振兴 深圳龙岗企业携手湘西保靖县共推黄金茶产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4:15
行业动态 - 保靖黄金茶在深圳龙岗企业赋能下叩响全球市场大门 [1] - 保靖黄金茶作为中国绿茶中的珍品,以其"四高四绝"的独特品质闻名,是保靖县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 [5] - 保靖黄金茶种植面积已达15.8万亩,综合产值26亿元,带动上万茶农增收致富 [9] 企业合作 - 深圳龙岗企业龙和千万俱乐部提供从品牌策划到跨境贸易的全链条支持,每月举办精准对接会促成数十次跨界合作 [5] - 深圳花室茗健康生活馆与保靖县黄金茶产业发展协会签约合作,助力保靖黄金茶深度融入都市生活场景 [5] - 湘西籍企业家袁兰兰作为推荐官现场为家乡乡村振兴助力 [5] 产品创新 - 保靖黄金茶被誉为"四高四绝"(高氨基酸、高茶多酚、高水浸出物、高叶绿素;香绝、绿绝、鲜绝、醇绝)的茶中珍品 [7] - 花室茗研发的7款保靖黄金茶新品以时尚走秀形式亮相,巧妙融入现代审美与消费需求 [7] 市场拓展 - 保靖黄金茶通过深圳龙岗企业的资源整合与平台构建能力,深化区域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5] - 龙岗龙和千万俱乐部、花室茗、有家好文化共同构建打通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拓宽全球销路的关键力量 [9]
从智能窖藏到东方纳帕,解码传统茶业的破局新生
第一财经· 2025-07-28 14:01
景迈山茶文化核心价值 - 景迈山是全球唯一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拥有2.8万亩连片古茶林,展示茶树驯化文明序列[1][9] - 作为普洱茶核心产区,其"林下茶"种植技术实现茶林与森林共生,形成多民族共生的活态文化传承[9] - 布朗族将茶升华为生命信仰,通过茶祖节、茶魂树等仪式延续千年茶脉,奠定世界遗产的文明底气[9] 中国茶产业现状与挑战 - 2023年中国茶叶内销增速仅0.3%,出口量价连续两年双降,而立顿茶年营收达17.4亿欧元(约137亿元)[10] - 国际话语权失衡:绿茶受制于日欧标准,红茶由英国主导,缺乏国际品牌[10] - 普洱茶因陈化价值稀缺性和标准化潜力,或成中国茶争夺国际话语权突破口[10] 茶马古窖技术创新 - 采用AI茶纹识别+区块链技术构建普洱茶全生命周期溯源体系,解决28.6%年份造假问题[14] - 建立科学窖藏转化模型,部署150组机器人实现无人化仓储管理,APP实时监控窖藏环境[15] - 一期5000个智能茶窖将实现万吨级仓储,千万饼茶叶上链,推动价值评估从经验转向数字科学[18] 产业生态构建 - 对标纳帕谷模式,打造"普洱茶+"生态体系,规划"产-文-旅-医-养-康"六维融合[21] - 形成三大增长极:智能窖藏平台(产业层)、双IP文旅体验(安缦酒店等)、梯度康养服务体系[22] - 整合MASASTUO、LPA、KHA等12个国际顶级设计团队,构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24] 全球化文化输出 - 2024年"万国茶会"吸引60余国上千人参会,涵盖产业领袖、艺术家等多元主体[10][27] - 推出数字茶饼Teaken1号,建成1800人户外剧场孵化茶文化剧目,强化国际传播[29][30] - 纽约时代广场普洱茶外交、谭盾音茶共生等事件突破地理边界,塑造"和合"文化符号[30][31]
利川茶产业有了“信用身份证” 53家茶企结盟共筑诚信防线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1:51
茶产业信用体系建设 - 利川市成立茶产业信用同盟,53家茶企代表签署信用承诺书并建立"红黑榜"制度,失信企业将面临行业联合惩戒 [1][3] - 21家茶企获评"诚信茶企"称号,湖北飞强茶业连续三个季度保持A级信用评级,其"利川红"茶叶订单量增长20% [1][2] - 全市850家茶企纳入"茶信码"数字化评级体系,信用等级每月更新,实现从茶园到销售的全程动态监管 [2] 信用合规管理创新 - 首创茶产业信用合规管理体系,梳理36类风险点,建立覆盖生产全流程的"诚信清单" [2] - 实施《茶产业信用合规管理指引》团体标准,茶叶抽检合格率从92%提升至98.6%,投诉量下降40% [3][4] - "茶信码"实现"一码通办",湖北硒楚园茶业凭A级评级获得500万元信用贷款及利率优惠 [2] 市场影响与产业升级 - 消费者对"诚信认证"产品支付意愿高出普通产品30%,利川市硒源茶业追加200万元升级质量追溯系统 [3] - 信用体系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茶企从"单打独斗"转为"抱团守诺",定期组织信用合规培训 [3] - 计划将"茶信码"与旅游、电商深度融合,打造利川茶叶的诚信品牌形象 [4]
中国抹茶迎来labubu时刻
36氪· 2025-07-28 08:09
行业趋势 - 抹茶作为"超级食物"在欧美年轻群体中快速走红,社交平台推动其全球热度 [1][12][17] - 中国抹茶年产量已超过日本,2025年预计达5000吨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1][10] - 抹茶有望成为咖啡(2237亿美元)和巧克力(1250亿美元)市场的替代品,1%份额即代表可观规模 [14][15] 市场表现 - 喜茶借Lisa社交效应在美国售罄三倍厚抹茶,全球推买一送一活动强化品牌关联 [1] - 2024年茶饮品牌上新73款抹茶产品,占含茶饮品的6.3% [10] - 日本宇治抹茶因气候炎热供应短缺,京都碾茶价格同比上涨1.7倍至56.8美元/公斤 [1][12] 供应链建设 - 贵州铜仁建成6万亩抹茶基地+41条生产线,浙江余杭建立6000亩有机/欧标茶园 [7][9] - 贵茶实现2000吨年产能并通过欧盟认证,浙茶自主研发生产线效能达日本设备3倍 [7][9] - 抹茶生产需18道工序,从遮阴种植到低温研磨形成完整技术体系 [6] 产品特性 - 国产抹茶被国际爱好者评为"烘焙级",存在颜色不够翠绿、苦味偏重等差距 [9] - 中国消费者偏好浓苦风味,形成"苦抹党"细分市场 [9] - 企业注重海苔香气与回甘口感平衡,开发微苦清甜的低糖产品 [9] 企业策略 - 喜茶/奈雪/库迪等品牌通过国潮标签强调原料国产化 [4][11] - 贵茶采用"欧标抹茶"定位,浙茶通过九宇子公司布局高端市场 [7][9] - 参考泡泡玛特模式:依托中国供应链实现高性价比全球扩张 [15] 发展机遇 - 国产抹茶契合本土口味偏好,形成规模化生产基础 [10] - 可借鉴费列罗发展路径:从替代品升级为高端产品线 [15][16] - 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优势可复制特斯拉降价逻辑 [19]
科技特派员组团下沉,助力涧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7-25 18:33
科技特派员助力茶产业 -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驻河源市东源县涧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开展技术帮扶 [2][3] - 团队聚焦绿色低碳生态茶园提质增效集成技术和茶叶加工与品质控制两大主题 [4][5] - 通过技术培训、现场示范与产业问诊为茶产业注入科技新动能 [4][6] 生态茶园建设 - 科技特派员团队在示范基地推广"茶草共生"生态模式,播撒白三叶、紫云英等绿肥作物抑制杂草生长 [8][9] - 配合施用复合菌肥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通过水肥监测实现精准管理 [9][10] - 技术措施综合应用使茶园生态系统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为茶树营造理想生长环境 [11] 茶叶加工技术升级 - 团队引入先进加工与品质控制技术,聚焦绿茶杀青、红茶发酵等关键工序 [12][13] - 推广机械化、数字化手段实现规范化精细化加工,全方位质量控制使茶叶品质稳定性大幅提升 [13][14] - 技术升级提高了茶叶附加值和品牌市场竞争力,为茶农增收奠定基础 [14][15] 技术培训模式 - 采用"问题清单+现场答疑+实操演练"模式,将课堂搬到茶园和车间 [17][18] - 培训内容涵盖茶树良种筛选、生态栽培、加工环节及质量安全控制等全链条技术 [18][19] - 理论与实践结合使茶农快速掌握先进技术,生产技能水平切实提升 [19][20] 未来发展规划 - 以涧头镇为轴心辐射带动周边茶农共建生态茶园 [20][21] - 构建"生态种植—低碳加工—品牌增值"全链条服务体系 [21]
福建三兄弟卖茶,要IPO了
创业家· 2025-07-25 18:04
公司概况 - 八马茶业起源于清朝百年制茶世家,先祖发现铁观音并创立"信记茶行",品牌名称源自清朝运茶马队编号"八马"[7] - 1997年由福建安溪王文礼三兄弟在深圳创立,首店30平方米,初期月销售额不足万元[7][8] - 通过推出3克独立茶包实现标准化转型,2007年启动"直营+加盟"模式,2012年门店近1000家[9][10] - 2024年9月门店总数达3498家(加盟店占比90%),覆盖乌龙茶等全品类及茶具、茶食产品[16] 财务与运营 - 2022-2023年营收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6.47亿元[18] - 同期归母净利润1.66亿元、2.06亿元、2.08亿元,净利润率从9.1%提升至12.6%[18] - 销售费用占比超30%(2024年前三季度31.55%),广告宣传累计超6亿元,研发投入不足1%[19] - 存货达4.61亿元(占资产26%),平均周转天数167天[19] 资本路径 - 2012年获IDG、天图等机构1.5亿元投资,投后估值7亿元[21] - 2015年新三板挂牌,2025年初获新希望旗下基金6900万元Pre-IPO轮融资[10][21] - 曾三次冲击A股失败(2013年中小板、2021年创业板、2022年主板),2025年转战港股[24][25] 行业背景 - 传统茶企上市艰难,澜沧古茶港股上市后亏损3.08亿元,天福茗茶市值腰斩[26] - 行业痛点:家庭作坊式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品牌溢价不足[27] - 新茶饮IPO热潮:蜜雪冰城港股市值超1900亿港元,古茗/沪上阿姨等相继上市[28] - 当前港股IPO窗口期涌现老乡鸡、伯希和等消费公司排队[28] 品牌战略 - 三大品牌矩阵:主品牌"八马"、"信记号"高端普洱茶、"万山红"年轻化产品[16] - 早期通过沃尔玛店中店模式快速扩张,后被同行效仿[17] - 核心客群定位中小企业主,主打"茶叶奢侈品"和"礼节茶"概念[10] - 家族控股55.9%,通过联姻与安踏、七匹狼等泉州富豪圈形成商业网络[22]
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培训,助力紫金县上义镇茶产业升级
南方农村报· 2025-07-24 18:30
科技特派员助力茶产业升级 - 华南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多位专家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农旅规划、品牌推广等帮扶活动 [2][3][4] - 张凌云教授针对茶树栽培与加工技术瓶颈进行专题培训 覆盖8个村委会的茶企和茶农 [7][8] - 培训重点包括冬季基肥施用 春季追肥时机 多茶类生产提高效益 以及防草布应用等实用技术 [9][10] - 详细讲解红茶绿茶加工技术参数 展示正确操作方法及品质控制要点 [11][12] 茶产业现状与发展 - 上义镇茶产业已形成规模化种植 品牌化运营与农文旅融合的综合体系 [23] - 当前茶叶种植规模达1500亩 2024年成品茶产量约4万斤 年产值800万元 [24] - 主要种植客家小叶种 金萱 梅占等品种 拥有42家合作社和13家家庭农场 [25][26][27][28][29] 产业融合发展 - 专家团队与镇政府讨论产业融合 农产品提升及撂荒土地复耕等议题 [17][18] - 戴良辉介绍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耕保+帮扶"网格的对接情况 [18][19] - 专家考察星空民宿 就运营发展及景观改造提供专业建议 [20]
八马茶业转战港交所:加盟边际效应减弱、高端品牌形象不稳 递表前低价转让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7-23 17:15
公司上市历程 - 八马茶业于2024年1月1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申请主板挂牌上市,由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天风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曾多次尝试在A股上市,包括2013年冲击深交所中小板、2015年新三板挂牌、2018年摘牌谋求转板、2021年申请创业板上市、2022年瞄准深交所主板,但均未成功 [1] - 2023年9月,公司再次撤回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结束长达十年的A股上市尝试 [1] 业务模式与经营状况 - 公司采用加盟店直销模式,截至2025年1月10日拥有3501家线下门店,其中92.2%为加盟店 [3] - 2019-2023年总营收从10.23亿元增长至21.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0%;净利润从9087.61万元提升至2.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8% [5] - 2024年1-9月总营收16.47亿元,同比仅增长0.6%;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6.1% [5] - 加盟店单店月均销售额从2019-2023年的3万元左右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2.82万元 [6] 产品结构与市场定位 - 公司定位高端茶叶市场,2022-2024年前三季度高端茶叶销售收入占总营收77.9%、82.7%、81.4% [8] - 代表性产品包括1600元/75g的"赛珍珠"铁观音、2380元/10g的世间少有系列白茶、近3万元/357g的班章和冰岛系列普洱茶 [8] - 2023年公司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份额约为1.7%,位居行业第一 [10] 供应链与研发投入 - 公司部分产品采用OEM方式生产,2019-2022年前三季度定制成品茶采购额占比51.9%、47.4%、47.9%、52.1% [10] - 2024年前九个月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达79.9% [11] - 研发费用率长期低于1%,2023年才突破千万元级别 [11] 营销策略 - 2022-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3.9%、32.1%、31.6% [11] - 同期广告及宣传开支累计6.66亿元,占销售及营销开支比例从33.9%升至39.5% [11] - 营销活动包括在30多个国家举办线下活动、23个线上营销计划,并聘请明星曾黎和宋佳为品牌大使 [11] 股权结构与融资情况 - 公司为家族企业,控股股东一致行动集团合计持有55.9%投票权 [13] - 2012年获得IDG资本等机构投资,投后估值7.28亿元;2020年估值升至21亿元 [15] - 2024年9-12月完成三笔股权转让,上市前估值约22.99亿元,四年仅增长不到2亿元 [16] 行业与市场前景 - 预计2028年中国高端茶叶市场规模达1404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6.0% [10] - 港股现有三家茶企表现不佳:天福股价较发行价低38.3%,英记茶庄集团市值蒸发81.9%,澜沧古茶交易活跃度低迷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