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icon
搜索文档
KLA (KLAC) Upgraded to Buy: Here's Why
ZACKS· 2025-05-03 01:05
核心观点 - KLA被上调至Zacks Rank 2(买入)评级,反映其盈利预期的上升趋势,这是影响股价的最有力因素之一 [1] - 盈利预期的变化与短期股价走势高度相关,机构投资者利用盈利预期计算公司股票的合理价值 [4] - KLA的盈利预期改善表明其基本面业务正在改善,投资者可能推动股价上涨 [5] - Zacks Rank评级系统基于盈利预期的四个因素将股票分为五类,其中Zacks Rank 1股票自1988年以来平均年回报率为+25% [7] - KLA被上调至Zacks Rank 2,表明其盈利预期修订表现优异,位于Zacks覆盖股票的前20%,可能在短期内跑赢市场 [10] 盈利预期修订 - 对于截至2025年6月的财年,KLA预计每股收益为32.04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 [8] - 过去三个月,Zacks对KLA的共识盈利预期上调了2.1%,分析师持续上调其盈利预测 [8] Zacks评级系统 - Zacks评级系统的唯一决定因素是公司盈利预期的变化,跟踪当前和未来年份的卖方分析师EPS共识预期 [1] - Zacks评级系统对个人投资者非常有用,因为它避免了华尔街分析师评级的主观性 [2] - Zacks评级系统保持其覆盖的4000多只股票中“买入”和“卖出”评级的平衡比例,仅前5%的股票获得“强力买入”评级,接下来的15%获得“买入”评级 [9]
Does Lam Research (LRCX) Have the Potential to Rally 26.77% as Wall Street Analysts Expect?
ZACKS· 2025-05-02 23:00
股价表现与目标价分析 - Lam Research(LRCX)股价过去四周上涨10%至71.73美元 华尔街分析师平均目标价90.93美元隐含26.8%上行空间 [1] - 27个短期目标价的标准差为12.03美元 最低目标价70美元(隐含2.4%跌幅) 最高目标价125美元(隐含74.3%涨幅) [2] - 分析师目标价存在过度乐观倾向 部分源于机构业务关系带来的利益冲突 [8][9] 盈利预测修正 - 过去30天内11个盈利预测上调 零下调 推动Zacks共识预期上调6.4% [12] - 盈利预测修正趋势与短期股价走势存在强相关性 近期分析师对公司盈利前景乐观情绪升温 [11] - 公司当前Zacks评级为2(买入) 位列全市场前20% 该评级基于盈利预测等四项要素 [13] 目标价的有效性 - 学术研究表明分析师目标价误导投资者的频率高于指导作用 实际预测准确性存疑 [7] - 低标准差显示分析师对股价方向共识度高时可作为研究起点 但不应单独作为投资依据 [9][10] - 尽管目标价本身可靠性有限 但其暗示的价格方向仍具参考价值 [13]
Here's Why Lam Research (LRCX) is a Strong Momentum Stock
ZACKS· 2025-05-02 22:55
Zacks投资工具概述 - Zacks Premium提供多种投资工具,包括每日更新的Zacks Rank和Zacks Industry Rank、Zacks 1 Rank List、股票研究报告和高级股票筛选器,帮助投资者更自信地决策[1] - Zacks Style Scores是独特的股票评级系统,基于价值、增长和动量三个投资类型,与Zacks Rank结合使用可提高选股成功率[2] Zacks Style Scores分类 - **价值评分**:通过P/E、PEG、Price/Sales等比率评估股票是否被低估,适合价值型投资者[3] - **增长评分**:关注公司财务健康状况和未来前景,通过历史及预测的盈利、销售额和现金流评估可持续增长潜力[4] - **动量评分**:利用一周价格变动和月度盈利预期变化等指标,识别趋势性投资机会[5] - **VGM综合评分**:整合价值、增长和动量评分,加权计算后选出最具吸引力的股票,与Zacks Rank协同效果显著[6] Zacks Rank与Style Scores协同效应 - Zacks Rank基于盈利预期修正评级股票,1(强力买入)股票自1988年以来年均回报率达+25.41%,超过标普500两倍[8] - 每日有超过200家公司获1评级,600家获2(买入)评级,结合A/B级Style Scores可进一步筛选高潜力股票[9] - 即使股票获3(持有)评级,若Style Scores为A/B仍具上行潜力,而4(卖出)或5(强力卖出)评级股票即使评分高也应避免[10] 案例公司:Lam Research (LRCX) - 公司为半导体行业提供晶圆制造设备及服务,并覆盖CMOS图像传感器和MEMS等衍生市场[11] - 当前Zacks Rank为2(买入),VGM评分为B,动量评分达A级,股价过去四周上涨10%[12] - 2025财年10位分析师60天内上调盈利预期,共识预期提升$0.24至$3.97/股,平均盈利惊喜达6.1%[12]
ASML: World-Class Yet Undervalued
Seeking Alpha· 2025-05-02 21:29
公司研究 - ASML Holding NV是人工智能发展领域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但去年股价表现不佳 [1] - 公司专注于识别具有卓越品质的企业 这些企业需具备资本再投资能力以实现可观回报 [1] - 目标公司市值需低于100亿美元 以提供充足增长空间 [1] - 理想情况下 这些公司应展示长期资本复合增长能力 具备足够高的复合年增长率 可能带来十倍甚至更高回报 [1] 投资策略 - 采用长期视角投资这些公司 认为相比市场指数能产生更高回报 [1] - 主要采取保守投资策略 但偶尔会追求风险回报比有利的机会 这些机会潜在上行空间大而下行有限 [1] - 对这类投资机会会谨慎考虑并在投资组合中按比例配置以保持整体稳定性 [1]
UCTT INVESTOR ALERT: Kirby McInerney LLP Reminds Ultra Clean Holdings, Inc. Investors of Looming Lead Plaintiff Deadline in Class Action Lawsuit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5-02 08:00
NEW YORK, May 01, 2025 (GLOBE NEWSWIRE) -- The law firm of Kirby McInerney LLP notifies investors of the approaching May 23, 2025, deadline to seek the role of lead plaintiff in a federal securities class action filed on behalf of investors who acquired Ultra Clean Holdings, Inc. (“Ultra Clean” or the “Company”) (NASDAQ:UCTT) securitie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ay 6, 2024, through February 24, 2025 (“the Class Period”). [LEARN MORE ABOUT THE CLASS ACTION] On February 24, 2025, Ultra Clean published fourth q ...
Cohu(COHU)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2 05: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约9700万美元,符合指引,经常性收入占比63% [5][11] - 第一季度非GAAP毛利率约44.2%,符合指引 [5][12] - 第一季度运营费用略低于指引,为4860万美元,因2月下旬开始的重组行动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12] - 第一季度净利息收入(扣除利息支出和少量外汇损失)为140万美元,录得360万美元的税收优惠,非GAAP净亏损约80万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亏损0.02美元 [12] - 第一季度现金和投资减少6100万美元至2.01亿美元,主要用于收购Tignis、回购股票和运营支出;总债务增加约900万美元,因使用循环信贷融资购买马来西亚马六甲的设施;资本支出为1100万美元,主要用于购买马六甲设施 [13] - 预计第二季度营收约1.06亿美元,上下浮动70万美元,毛利率约45% [15] - 预计第二季度运营费用约4800万美元,比第一季度低50万美元;利息收入(扣除利息支出和外汇影响)约90万美元;非GAAP税收拨备约160万美元;基本股数约4670万股 [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系统收入在汽车和消费领域环比增长,但被计算、工业和移动领域的下降所抵消 [6] - 经常性订单环比增长28%,显示了非资本设备收入流的价值 [7] - 第一季度获得三个新的处理器设计机会,包括中国一家支持当地汽车行业的领先封装和测试分包商;在欧洲一家通信IC无晶圆厂供应商处获得Diamond X测试仪的选型,该测试仪将运往亚洲的测试分包商进行生产;从一家欧洲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获得Cohu功率探针卡的资格认证和初始订单,用于测试碳化硅IGBT产品 [7][8] - 第一季度收到HBM检测系统的重复多单元订单,继续扩大在内存市场的渗透率;两个客户扩大了Diamond X的应用,多个客户扩大了接触器的使用 [8][9] - 第一季度是将新收购的Tignis和Cohu的DICORE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合并的第一个季度,签署了三个新的演示机会,以证明AI过程监控平台的价值 [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3月份测试单元利用率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72% [7] - IDM利用率约为70%,OSAT利用率约为73% [4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月下旬实施重组计划,通过将部分制造业务转移到亚洲工厂并减少美国和欧洲的相关费用,以降低制造和运营成本,大部分效益将从第二季度开始显现 [5][6] - 持续努力将供应链转型,以尽量减少修订后的美国关税计划的影响 [16] - 计划改进测试单元利用率的细分方法,以提高按市场细分利用率的准确性 [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设计赢单、经常性订单回升以及拓展新市场领域的业务前景持乐观态度,第二季度开局积极,客户对系统的兴趣增加,且目前未看到关税对客户购买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10] - 预计2025年将是公司同比增长的一年,但在对第三季度及以后的情况做出更多预测时持谨慎态度,需观察利用率和经常性订单的持续回升情况,以确认资本设备需求增加的趋势 [24][4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参加未来两个月内的多个投资者会议,包括5月21日在洛杉矶举行的B. Riley证券机构投资者会议、5月28日在纽约市举行的TD Cowan TMT会议、6月3日在波士顿举行的Stifel跨行业会议以及6月4日在纽约市举行的Baird消费和技术会议 [84][8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第二季度营收增长中系统和经常性收入的贡献比例 - 约各占一半 [19] 问题: HBM检测系统订单是否增加全年目标,以及拓展新客户的潜力 - 预计今年HBM业务收入约800万美元,已开始与第二个客户进行讨论,但处于探索阶段,预计2026年该业务收入将增长 [20] 问题: 经常性收入回升与设备需求增加的关联及时间点 - 预计经常性收入回升后,利用率将自然提高,需观察下一季度利用率是否上升、与经常性收入回升的市场细分是否匹配以及回升幅度,以确认资本设备需求增加的趋势;本季度是约三年半以来首次季度营收同比增长,是积极信号,但需更多数据支持才能确定为稳定趋势 [24][25] 问题: 经常性订单回升主要出现在哪些市场 - 主要出现在非移动市场 [28] 问题: 经常性订单回升是集中在少数客户还是广泛分布 - 较为集中 [29] 问题: 功率探针卡设计赢单的情况及收入机会 - 该产品于2024年下半年推出,拥有独特的专利技术,用于高压芯片的多站点测试;此次是第二个客户赢单,还有一个客户正在跟进;每个客户每年的收入机会约200万美元,由于时间、资格认证和生产爬坡等因素,今年该客户的收入只是其中一部分 [31][32] 问题: 在中国赢得的处理器业务的情况 - 是中国汽车领域的一个优质客户,将业务外包给中国的测试厂;第一季度所有设计赢单的订单预计全年发货额为650万美元,潜在年收入约1800万美元 [35] 问题: 客户对下半年系统和经常性产品的需求预期 - 第二季度开局积极,客户对系统的兴趣和订单增加,但由于关税影响不确定,对第三季度及以后持谨慎态度,预计今年是同比增长年,目前认为市场对下半年的共识预期较为合理;系统的交货期除少数特定配置外,一般在一个季度内,客户通常一次只透露一个季度的需求 [40][43] 问题: 现有监测行业利用率的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 目前利用率按IDM和OSAT统计分别为70%和73%,公司试图将利用率细分到汽车、工业、计算、移动和消费等应用领域,但现有方法较为粗略,正在改进,改进后不会影响总利用率以及按IDM和OSAT统计的利用率 [45][47] 问题: Tignis收购的整合情况及未来展望 - 目前整合时间不到一个季度,客户对该业务的兴趣较高;第一季度的业务仍与收购时的项目有关;预计到第三季度财报发布时能提供软件业务的具体数据 [49][53] 问题: 经常性订单回升的可持续性及对宏观层面的影响 - 在移动市场,预计发货后利用率将提高,随后系统订单和收入将增加;从更广泛的经常性收入来看,需要在汽车、工业和消费等领域看到类似趋势才能确定可持续性;认为这不是关税拉动的订单,因为从时间窗口和发货时间来看,难以在关税变化前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59][60] 问题: 今年剩余时间系统和经常性收入的比例 - 下半年两者比例可能接近60:40,与目前的63:37相差不大 [63] 问题: OSAT和IDM客户在测试单元利用率方面的订单模式差异 - 购买需求的增加通常由利用率决定,但在行业周期中,OSAT往往在下行周期中率先降低利用率,在复苏周期中也率先回升,这与它们服务的无晶圆厂客户有关,而传统的工业和汽车客户往往滞后 [67] 问题: 汽车市场的复苏情况及未来预期 - 汽车市场已经好转,但预计仍将滞后于移动市场;大型汽车半导体制造商认为行业低谷在2024年第三季度或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利用率和经常性订单将开始增加,但复苏速度目前较慢 [68][69] 问题: 重组后运营费用在不同营收水平下的支持能力 - 重组全面生效后,营收为1亿美元时,预计运营费用约4700万美元;营收增长到1.3亿美元时,预计运营费用约4900万美元 [75] 问题: 第一季度税收优惠的情况及未来税率预期 - 第一季度有360万美元的非GAAP税收优惠;第二季度预计有少量利润,但在盈亏平衡点附近有效税率较高,约为90%,预计下半年也维持该税率,下次电话会议将更新指引 [76][77] 问题: 资本配置方面是否有其他战略收购机会或加速回购计划 - 对收购机会的审查是公司的常规流程,会持续进行;2025年的回购目标是抵消股权补偿计划的稀释,第一季度已完成该目标,目前第二季度暂停回购,后续可能会改变 [79][80]
Cohu(COHU)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2 04: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约9700万美元,非GAAP毛利率约44%,净亏损约80万美元,非GAAP每股亏损0.02美元 [5][13] - 第一季度运营费用为4860万美元,低于指引,主要因2月底开始的重组行动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13] - 第一季度利息收入(扣除利息支出和少量外汇损失)为140万美元,税收优惠为360万美元 [13] - 第一季度现金和投资减少6100万美元至2.01亿美元,主要用于收购Tignis、回购股票和运营支出;总债务增加约900万美元,主要因用于为马来西亚马六甲工厂的购买提供资金的循环信贷安排 [14] - 预计第二季度营收约1.06亿美元(±700万美元),毛利率约45%,运营费用约4800万美元,利息收入约90万美元,非GAAP税收约160万美元,基本股数约4670万股 [15][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中,经常性收入占63%,系统收入在汽车和消费领域环比增长,但被计算、工业和移动领域的下降所抵消 [6][12] - 3月份测试单元利用率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72%,经常性订单环比增长28% [7] - 第一季度在处理机、测试仪、功率探针卡等方面获得多个设计机会,在HBM检测系统方面获得重复多单元订单,多个客户扩大了产品应用 [7][8][9][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市场系统收入环比增长,预计利用率将开始上升,经常性订单也将增加,但恢复速度较慢 [6][66][67] - 移动市场经常性订单增长,预计利用率将随之上升,随后系统订单和收入也将增加 [5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月底实施重组计划,将部分制造业务转移至亚洲工厂,以降低制造和运营费用,大部分效益将从第二季度开始显现 [5][6] - 计划改进测试单元利用率的细分方法,以提高按市场细分利用率的准确性 [7] - 持续评估收购机会,目前收购流程仍在进行中;2025年股票回购的目标是抵消股权补偿计划的摊薄影响,第一季度已完成,目前暂停回购 [7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二季度开局积极,客户对公司系统的兴趣增加,目前未看到客户购买模式因关税而发生重大变化 [11] - 预计2025年将实现同比增长,目前市场对下半年的共识预期较为合理 [41] - 认为移动市场将率先复苏,其次是工业和汽车市场 [5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参加未来两个月内的多个投资者会议,包括B. Riley证券机构投资者会议、T. D. Cowan TMT会议、Stifel跨行业会议和Baird消费与技术会议 [80][8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第二季度营收增长中,经常性收入和HPM检测出货量的贡献各是多少? - 约各占一半 [20] 问题2: 多单元检测订单是否会提高全年700万美元的目标?是否能提供更多发货可见性?该产品和应用增加客户的潜力如何? - 预计今年HBM业务收入约800万美元;已与第二个客户开始讨论,但处于探索阶段;预计2026年该业务收入将增长 [21] 问题3: 客户出货量好转与公司业务的联系,以及设备业务积压订单改善的时间信号? - 经常性收入增加有望带动利用率提高,需关注下一季度利用率变化,以确认资本设备需求是否增加;这是约三年半以来首次季度营收同比增长,是积极信号 [24][25] 问题4: 经常性订单增长主要出现在哪些细分市场?是广泛的还是集中在少数客户? - 主要在非移动市场;较为集中 [28][29] 问题5: 功率探针卡设计获胜的情况,包括如何赢得业务以及今年和明年的收入机会? - 产品于2024年下半年推出,具有独特专利技术;目前是第二个客户获胜,还有第三个客户正在跟进;每个客户每年约有200万美元的机会,今年该客户的收入将是其中一部分 [31][32][33] 问题6: 在中国赢得的处理机业务代表什么,是市场份额的胜利吗?如何看待该应用? - 是中国汽车领域的优质客户,将业务外包给中国的测试厂;第一季度所有设计机会的订单预计今年发货额为650万美元,潜在年收入为1800万美元 [36][37] 问题7: 展望第二季度之后,客户对系统和经常性产品的需求如何?生产设施需要为未来做哪些准备? - 第二季度开局积极,客户对系统的兴趣和订单增加;目前市场谨慎,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下半年共识预期合理;系统交货期通常在一个季度内,客户一般一次只透露一个季度的需求 [40][41][42] 问题8: 监测行业利用率的系统存在什么问题?试图改进什么?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 利用率在第一季度末为72%,IDM约为70%,OSAT约为73%;试图细化利用率按汽车、工业、计算、移动、消费应用的分布;目前方法较粗略,正在改进,但不影响总利用率和按IDM、OSAT划分的利用率 [44][45][46] 问题9: Tignis收购的整合情况如何?未来几个季度和2026年该业务的预期如何? - 目前整合不到一个季度,客户兴趣较高;预计约六个月后,即第三季度财报时讨论软件业务的具体数字 [48][50][51] 问题10: 经常性订单增长的可持续性如何?移动市场客户的意图是什么?是否是关税拉动? - 在移动市场,预计发货后利用率将提高,随后系统订单和收入将增加;从更广泛的经常性收入来看,需要在汽车、工业、消费等领域看到类似趋势;认为不是关税拉动,因为时间窗口和发货时间不匹配 [57][58] 问题11: 今年剩余时间里,系统收入和经常性收入的占比预计如何变化? - 下半年两者占比可能接近60:40,与目前的63:37相差不大 [60] 问题12: OSAT和IDM客户在测试单元利用率方面的订单模式是否不同?哪个在周期中需求上升更早? - 购买行为通常由利用率决定;过去的行业周期中,OSAT往往在下降周期中率先降低利用率,在上升周期中也率先开始;这是因为无晶圆厂公司更多依赖OSAT,而传统工业和汽车领域有自己的工厂,恢复和下降都相对滞后 [65] 问题13: 如何看待汽车市场的好转?是否期望类似的强劲势头持续到6月? - 不认为移动市场必须先复苏,汽车市场后复苏,但预计汽车市场将滞后;汽车半导体制造商认为周期低谷在2024年第三季度或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利用率和经常性订单将开始增加,但恢复速度较慢 [66][67] 问题14: 重组后,在复苏情况下,当前费用水平能支持的营收水平是多少? - 营收为1亿美元时,预计运营费用约470万美元;营收增长至1.3亿美元/季度时,预计运营费用约490万美元 [72] 问题15: 第一季度税收优惠的具体情况是什么?第二季度预计160万美元的税收是否可作为固定运行率? - 第一季度有非GAAP税收优惠360万美元;第二季度预计有小额利润,盈亏平衡点附近的有效税率较高,约为90%,建议在下半年也按此计算,下次电话会议将更新指引 [73][74] 问题16: 资本配置方面,是否还有战略收购机会?是否考虑加速回购或提高回购规模? - 收购评估是公司正常流程,仍在继续;股票回购目前暂停,目标是抵消股权补偿计划的摊薄影响,第一季度已完成 [76]
ASML:40年来,中国购买的光刻机设备,超过1400台了
新浪财经· 2025-05-02 01:24
ASML市场地位 - ASML垄断全球光刻机市场85%以上份额 在极紫外线EUV光刻机市场份额达100% 在浸润式DUV光刻机份额超过98% [1] 中国采购情况 - 中国从1988年开始进口ASML光刻机 合作近40年 [1] - 1986年至今中国累计购买ASML设备超过1400台 是全球拥有ASML设备最多的地区之一 [3] - 平均每年采购约300台设备 早期以低端为主 近年增加高端DUV光刻机采购 但无法获得EUV光刻机 [7] 采购原因分析 - 中国本土光刻机技术仍落后 主要停留在90纳米低端节点 需依赖进口中高端设备 [5] - 中国芯片产业快速发展 光刻机作为芯片制造关键设备需求量大 [7] 未来趋势 - 中国从ASML采购量将逐步减少 高端设备受禁令限制 低端设备将进行国产替代 [9] - 中国已研发65纳米分辨率光刻机 技术向中高端突破 [9] - ASML预计中国营收占比将从2024年36%降至2025年20% [9]
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 Q1 Earnings Beat Estimates, Revenues Up Y/Y
ZACKS· 2025-05-02 00:1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1.23美元 超出Zacks共识预期18.27% 同比增长112.1% [1] - 季度收入4.046亿美元 超出共识预期5.1% 同比增长23.5% 主要受数据中心新项目和半导体业务强劲推动 [1] - 非GAAP毛利率37.9% 同比提升280个基点 非GAAP营业利润率14.6% 同比扩大940个基点 [8] - 运营现金流2920万美元 较2024年第四季度8270万美元下降 季度股息支付380万美元 [9] 终端市场表现 半导体设备 - 收入2.222亿美元 占总收入54.9% 同比增长23.5% 超共识预期0.96% [3] - 新一代eVoS/eVerest/NavX产品需求加速 季度出货350台认证设备 同比增5倍 环比超250台 [4] 数据中心计算 - 收入9620万美元 占总收入23.8% 同比飙升129.6% 超共识预期67.99% [6] - 环比增长8.5% 受益于多个超大规模新项目启动 [6] 工业与医疗 - 收入6430万美元 占总收入15.9% 同比下降22.9% 低于共识预期18.6% [5] - 环比下降16.3% 因渠道库存削减和即时收入减少 [5] 电信与网络 - 收入2190万美元 占总收入5.4% 同比下降1.8% 但超共识预期5.49% [6] - 环比下降5.2% [7] 业绩指引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1.30美元(±0.25美元) 收入4.2亿美元(±2000万美元) [10] 行业动态 - 半导体和数据中心市场需求强劲 但工业/医疗/电信领域疲软可能影响收入 [11] -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13.5% 表现逊于Zacks计算机与科技板块10.8%的跌幅 [11]
The Gross Law Firm Reminds Ultra Clean Investors of the Pending Class Action Lawsuit with a Lead Plaintiff Deadline of May 23, 2025 - UCTT
Prnewswire· 2025-05-01 17:45
公司事件概述 - Ultra Clean Holdings Inc (UCTT) 面临股东集体诉讼 涉及2024年5月6日至2025年2月24日期间购入股票的投资者 [1][2] - 诉讼指控公司向投资者提供关于中国市场需求及财务表现的误导性信息 包括夸大中国OEM及本土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 [2]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2024年财报显示中国市场需求疲软 主因客户认证周期延长及库存调整 导致收入增长预期被打破 [2] - 2025年2月24日财报发布后 股价单日暴跌28% 从36 06美元跌至25 90美元 [2] 诉讼核心指控 - 公司隐瞒关键客户合作问题及中国市场需求修正的真实情况 导致投资者误判业务前景 [2] - 公司此前宣称中国区收入翻倍且无放缓迹象 但实际面临需求萎缩和库存压力 [2] 法律程序时间线 - 股东参与集体诉讼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23日 可通过指定链接登记索赔 [3] - 登记股东将获得案件进展监控服务 无需承担参与成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