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穿戴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外骨骼助力爬山:热潮背后的商业逻辑
36氪· 2025-05-09 08:01
外骨骼市场潜力 - 全球外骨骼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10.7万台增长至2028年的30.1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33% [4] - 2030年全球外骨骼市场规模预计达146.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2.2% [4]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1亿,外骨骼有效解决老年人登山痛点 [4] - 年轻群体(20-30岁)使用外骨骼比例显著,"体力焦虑"催生新需求 [6] 技术革新 - 采用碳纤维机身,重量仅1.2公斤,可承受200公斤瞬时拉力 [2] - 多模态传感器(EMG、IMU、压力传感器)实现精准助力,误差<5% [7] - 自适应控制算法0.1秒识别台阶高度差,自动调节助力强度 [7] - 续航能力从早期不足2小时提升至8小时以上 [7] 商业逻辑 - 游客租赁外骨骼价格对标缆车(泰山80元/段,华山200元/天),体验感完胜 [9] - 景区引入外骨骼提升游客满意度,带动二次消费(餐饮、纪念品) [9] - 上游碳纤维材料(中复神鹰)、传感器(柯力传感)需求激增 [11] - 下游企业如探路者与迈宝智能合作开发消费级下肢外骨骼 [11] 产业链与资本动态 - 振江股份子公司海普曼专注外骨骼智能控制算法及仿生设计 [11] - 宏昌科技、振江股份、精工科技等外骨骼概念股近期表现抢眼 [11] 未来展望 - 技术瓶颈包括续航能力、人机交互算法精准度及复杂地形适应性 [12] - 轻量化材料与电池技术需突破以降低成本 [12] - 应用场景有望从景区拓展至买菜、遛狗、通勤等日常生活领域 [12] - 理想外骨骼需具备轻量化(≤1kg)、耐用性、智能辅助、长续航及低价特性 [12]
2024年,可穿戴手环市场蓬勃发展,中国与新兴市场引领增长
Canalys· 2025-03-05 22:22
2024年,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出货量占全球30%,同比增长20%。得益于政府补贴、 产品升级及生态整合等多重因素的推动,第四季度更是激增50%。 Canalys研究分析师Jack Leathem表示:"中国市场表现亮眼,而印度和美国则面临挑战,凸显出不同地区市场表 现的差异。作为全球第二大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由于本土厂商在基础手表的功能和性能升级方面遇到挑战, 并且该品类占印度市场出货量的96%,2024年印度市场出货量下降22%。 2024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实现稳步增长,出货量达1.93亿部,同比增长4%。这是继2022年市场调整 后,连续两年实现增长,展现出复苏的势头。中国及新兴市场的强劲需求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弥补了美国、印 度等成熟市场的下滑。基础手表和基础手环推动了入门级用户的增长,而苹果、小米、华为等头部品牌竞争加 剧,市场格局进一步演变。 中国引领全球增长,增速超越印度和美国 新兴市场推动增长,厂商瞄准新用户 展望2025:创新和市场扩展是增长的关键 Cynthia补充道:"2024年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的持续扩张,凸显了新兴市场对价格亲民设备需求的增长。但成 熟市场面 ...
融资1.9亿!汗液传感可穿戴技术公司完成B轮
思宇MedTech· 2025-02-13 16:11
2025年2月11日,美国 数字健康公司 Epicore Biosystems 宣布完成 2600万美元(约1.9亿人民币) 的 B轮融资 ,以支持其生物可穿戴技术的发展。 此次 B轮融资 由 斯蒂尔希望基金会(Steele Foundation for Hope) 领投。 公司希望通过这笔资金,扩大其云分析平台的应用,并扩展到新的生物标志物 目标,包括肾脏健康、女性健康、营养不良和环境毒素暴露。 Epicore 的技术旨在通过非侵入性的汗液分析,提供关于个人的水分、压力水平、营养和整体健康的实时洞察,并可通过传感器提醒佩戴者热损伤、脱水或营 养不良的风险。 # 研发背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慢性疾病管理需求的增加,健康监测设备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传统的健康监测方法(如血液检测)虽然准确,但属 于有创操作,难以实现连续监测。 而汗液监测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监测手段,能够提供实时、连续的健康数据,满足人们对日常健康监测的需求。 汗液中含有多种生物标志物(如电解质、乳酸盐、皮质醇等) ,这些成分的变化可以反映身体的多种生理状态,包括水分流失、电解质平衡、肌肉疲劳和压力水平 等。例如,囊性纤维化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