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穿戴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季度可穿戴市场需求回升 AI赋能有望加速市场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5-23 23:42
可穿戴设备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出货量达4660万台 [1] - 基础手环、基础手表和智能手表三大品类均实现增长,推动市场扩张 [2] - 出货量前五品牌为小米、苹果、华为、三星和佳明 [2] TWS耳机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TWS耳机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18%至7800万台,创2021年以来最高增速 [2]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2021-2022年售出超6亿副设备进入更换期、头部品牌新品发布、中国家电补贴政策等 [3] - 预计2025年用户换机潮将逐步兑现,成为行业基本盘重要驱动因素 [3] 行业转型趋势 - 可穿戴设备市场正从"硬件驱动"向"生态驱动"转型,厂商加速开发平台和服务 [2] - TWS耳机厂商通过地域和价格层级双重扩张策略推动增长 [2] - 高端TWS耳机厂商将软件功能差异化作为产品战略 [3] AI技术赋能 - AI与可穿戴设备结合成为行业发展推动力,多家上市公司加速布局 [4] - 恒玄科技Q1营收9.95亿元同比增52.25%,智能手表芯片销售占比提升 [4] - 龙旗科技与全球互联网头部客户开拓AI眼镜配件类业务 [4] - 预计AI技术成熟后,医疗保健功能突破将转化为市场动能 [4] 产品创新方向 - TWS耳机将加快应用生成式AI、语音交互助手、生理分析等功能 [5] - 产品差异化战略将成为消费者存量替换推动力 [5] - 智能穿戴设备可能向智能戒指形态转移 [4]
2025年Q1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增长13%,生态与服务成竞争关键
环球网· 2025-05-23 14:46
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出货量达4660万台[1] - 增长加速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市场需求回升[1] - 基础手环、基础手表和智能手表三大品类均实现增长,成为市场扩张主要动力[1] 厂商市场份额及表现 - 小米以1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同比增长44%[2] - 苹果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6%,同比增长5%[2] - 华为位列第三,市场份额15%,同比增长36%[2] - 三星排名第四,市场份额11%,同比增长74%[2] - Garmin排名第五,市场份额4%,同比增长10%[2] 小米的市场策略 - 小米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成为出货量最高厂商[2] - 通过丰富产品组合和HyperOS实现更优整合[2] - 升级Mi Band和Redmi Watch系列,带来全新设计和先进数据功能[2] - 将全面功能下放到各个价格段,提升产品价值主张[2] 行业发展趋势 - 可穿戴设备市场从硬件主导转向生态系统驱动[2] - 厂商加速平台和服务开发以提升经常性收入和用户留存率[2] - 小米在中国利用HyperOS深化设备整合和用户参与度[2] - 华为通过华为健康应用构建闭环健康生态系统[2] - 全球范围内轻量级厂商如Oura和Whoop优先发展服务,利用订阅模式提升用户价值[2] 消费者需求特点 - 价格、电池续航和健康追踪是消费者购买可穿戴设备时最看重的三大功能[3] - 市场教育改善和硬件普及率提升后,软件和生态系统整合将带来更大附加值[3]
Canalys: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出货量达4660万台 同比增长13%
智通财经网· 2025-05-23 13:54
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达4660万台 同比增长13% 主要受益于基础手环 基础手表和智能手表三大品类的增长 [1] - 市场增长加速源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及需求回升 [1] 厂商竞争格局 - 小米以19%市场份额重回全球第一 出货量870万台 同比增长44% 主要依靠红米手环5热销及HyperOS生态整合 [2][8] - 苹果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16% 出货量760万台 同比增长5% 预计下半年新品将推动增长 [3][8] - 华为位列第三 市场份额15% 出货量710万台 同比增长36% 得益于GT/Fit系列表现及健康App推广 [3][8] - 三星出货量490万台 同比大增74% 采用"双轨制"战略覆盖新兴与发达市场 [3][8] - 佳明出货量180万台 增长10% 通过Connect+平台提升复购率 [3][8] 产品与战略分析 - 小米通过亲民价位产品焕新设计及数据功能下放提升价值 新兴市场定价策略支撑增长 [2] - 苹果依托健康生态系统保持优势 但策略相对保守 [3] - 华为生态战略从中国向海外拓展 三星侧重基础手环抢占发展中市场 [3] - 传音通过本地化策略在东南亚扩大影响力 [2] 行业趋势 - 市场从硬件驱动转向生态驱动 厂商加速开发平台服务提升用户留存 [4] - 小米深化HyperOS设备集成 华为构建健康生态闭环 佳明/Oura等侧重订阅服务 [4] - 消费者最关注价格 电池续航和健康监测三大要素 健康功能成研发重点 [5] - 未来竞争将聚焦生态系统实力与服务深度 无缝连接与订阅模式成关键 [7] 数据统计 - 其他厂商合计出货量1650万台 同比下降10% 市场份额从443%降至354% [8] - 表格数据与文字描述存在单位差异(文字用百万台 表格部分用万台)需注意换算 [2][8]
机构:Q1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 出货量达4660万台
快讯· 2025-05-23 13:18
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 [1] - 出货量达4660万台 [1] - 增长加速主要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市场需求回升 [1] 主要产品品类表现 - 三大主要产品品类(基础手环、基础手表、智能手表)均实现增长 [1] - 这些品类成为推动市场扩张的主要动力 [1]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增长13%,小米跃居榜首
Canalys· 2025-05-23 13:04
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出货量达4660万台,主要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市场需求回升 [1] - 基础手环、基础手表和智能手表三大品类均实现增长,成为推动市场扩张的主要动力 [1] - 新兴市场仍是关键增长引擎,传音通过本地化策略和高性价比定位在东南亚市场持续扩大影响力 [1] 厂商表现 - 小米以870万台出货量重回全球第一,同比增长44%,市场份额达18.7%,主要受益于红米手环5热销和广泛产品组合 [3][6] - 苹果以760万台出货量位居第二,同比增长5%,市场份额16.3%,预计下半年将通过新品更新重拾增长 [3][6] - 华为以710万台出货量稳居第三,同比增长36%,市场份额15.1%,生态战略正从中国拓展至海外 [3][6] - 三星出货量同比大增74%至490万台,市场份额10.6%,采用"双轨制"战略覆盖不同市场 [3][6] - 佳明出货量增长10%至180万台,市场份额3.9%,通过差异化产品和Connect+平台提升用户复购率 [3][6] 行业趋势 - 市场正从"硬件驱动"向"生态驱动"转型,厂商加快平台和服务开发以提升用户留存和可持续营收 [2] - 小米利用HyperOS深化设备集成,华为通过健康APP构建闭环健康生态系统 [2] - 健康监测、健身指导等核心应用场景持续优化,设备无缝连接和订阅服务模式成为提升用户粘性关键 [5] - 厂商需在创新功能与核心卖点间取得平衡,价格、电池续航和健康监测是消费者最关注的三大因素 [3] 竞争策略 - 小米通过自研手机芯片加快"人×车×家"战略下的生态整合布局 [3] - 苹果依托成熟健康生态系统保持竞争优势 [3] - 三星一方面通过大众产品扩大新兴市场用户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智能手表保持高端定位 [3] - 厂商通过生态系统实力和服务深度展开竞争,而非仅依赖硬件本身 [5]
Garmin推出Connect+战略转型或将撼动市场格局
Canalys· 2025-05-12 14:51
Garmin推出Connect+订阅服务 - Garmin推出Connect+订阅服务,定价每月6.99美元,现有用户可免费试用,标志着公司从硬件销售向"硬件+服务"模式的战略转型 [1] - Connect+提供高级功能和个性化洞察,旨在与苹果、小米等科技巨头的订阅模式看齐,但需平衡用户忠诚度与商业化需求 [1] - 服务面临核心挑战:免费与付费功能边界模糊,可能引发用户对品牌信任的担忧 [2] 订阅服务的行业趋势与挑战 - 硬件市场饱和促使厂商转向软件层变现,形式包括差异化服务、连接订阅等,如智能戒指品牌Oura已采用订阅为核心模式 [2] - 成功关键:付费功能需提供明确差异化价值,Garmin的AI驱动洞察是否真正提升体验仍需验证 [3] - 风险点:若将现有免费功能转为付费可能削弱品牌信任,行业已有类似负面案例 [3] 用户社区与付费墙的平衡 - Garmin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硬件性能及用户社区生态,付费墙可能削弱社交互动功能,影响用户参与度 [4] - 行业教训:Fitbit取消社区功能导致用户活跃度下滑,Garmin需避免重蹈覆辙 [4] - 当前Connect+限制部分挑战徽章仅对订阅用户开放,已引发部分用户不满 [4] 市场竞争与定位调整 - Connect+使Garmin直接竞争Strava等运动追踪应用,需明确一站式服务定位以形成差异化价值 [5] - 苹果、三星、小米等品牌加剧市场竞争,品牌忠诚度不再是护城河,Garmin需强化订阅服务与硬件组合的独特价值 [5] - 未来需构建完整价值体系,以应对性价比或低价策略的竞争对手 [5] 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 维持用户信任需透明公开功能调整计划,并保持核心社区功能免费 [7] - 投资者将重点关注Connect+订阅采纳率及与其他产品的交叉销售表现 [7] - 行业趋势不可逆,但成功需兼顾核心优势与持续的用户价值创造 [7] 可穿戴设备市场分析服务 - Canalys提供全球30+市场、40+厂商的可穿戴设备出货数据追踪,结合渠道数据支持客户策略制定 [10] - 服务包括季度预测和专属分析师沟通会,帮助客户把握市场趋势与增长机会 [10] - 研究覆盖新兴技术、企业技术等领域,以渠道深度理解为核心优势 [11]
飞来峰丨以“稳进之势”彰显应对底气
搜狐财经· 2025-05-12 09:23
浙江省一季度经济表现 - 浙江省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速达6.0%,好于预期,实现"开门稳""开门好" [1] - 一季度浙江省进出口同比增长7.3%,对全国增长贡献率达66.4%,居全国首位,其中出口增长11.1% [1] 内需回暖表现 - 春节假期浙江省人均旅游消费金额1455元,为近年来历次长假最高水平 [2] - 春节档浙江省电影票房和总出票数分别同比增长45.3%、40.5% [2] - 智能手机等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1倍 [2] - 浙江省1364个"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中,新建项目开工率近70%,拉动一季度项目投资增长11.5%,较去年全年加快4.4个百分点 [2] - 一季度浙江省新设民营企业数同比增速较去年实现"扭负为正" [2] 创新驱动发展 - 一季度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1%,制造业技改投资和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分别增长15.9%和9.2% [3] 稳企业稳出口措施 - 推出个性化助企纾困政策,加大金融助企力度 [4] - 加力开拓新市场,强化展会拓订单功能,巩固欧洲、日韩市场,开拓中东、拉美市场 [4] - 有序引导推进"出口转内销" [4] 促消费扩内需举措 - 挖掘县镇村消费潜力,优化人居环境、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就业 [5] - 聚焦智能新潮品,引进和培育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消费级机器人等项目 [5] - 完善社区"15分钟达"冷链仓、县域无人机配送节点等即时零售物流体系 [5]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 加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培育"人工智能+"领域新长板 [6] - 推动"六小龙""八大金刚""十八罗汉"等创新主体涌现 [6] - 鼓励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助力新技术产业化 [6] 高水平开放战略 - 依托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杭州、宁波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探索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 [7] - 实施入境旅游跃升计划,推广落地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推动54个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试点项目 [7] - 引育专业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应对"出海陷阱" [7]
外骨骼助力爬山:热潮背后的商业逻辑
36氪· 2025-05-09 08:01
外骨骼市场潜力 - 全球外骨骼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10.7万台增长至2028年的30.1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33% [4] - 2030年全球外骨骼市场规模预计达146.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2.2% [4]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1亿,外骨骼有效解决老年人登山痛点 [4] - 年轻群体(20-30岁)使用外骨骼比例显著,"体力焦虑"催生新需求 [6] 技术革新 - 采用碳纤维机身,重量仅1.2公斤,可承受200公斤瞬时拉力 [2] - 多模态传感器(EMG、IMU、压力传感器)实现精准助力,误差<5% [7] - 自适应控制算法0.1秒识别台阶高度差,自动调节助力强度 [7] - 续航能力从早期不足2小时提升至8小时以上 [7] 商业逻辑 - 游客租赁外骨骼价格对标缆车(泰山80元/段,华山200元/天),体验感完胜 [9] - 景区引入外骨骼提升游客满意度,带动二次消费(餐饮、纪念品) [9] - 上游碳纤维材料(中复神鹰)、传感器(柯力传感)需求激增 [11] - 下游企业如探路者与迈宝智能合作开发消费级下肢外骨骼 [11] 产业链与资本动态 - 振江股份子公司海普曼专注外骨骼智能控制算法及仿生设计 [11] - 宏昌科技、振江股份、精工科技等外骨骼概念股近期表现抢眼 [11] 未来展望 - 技术瓶颈包括续航能力、人机交互算法精准度及复杂地形适应性 [12] - 轻量化材料与电池技术需突破以降低成本 [12] - 应用场景有望从景区拓展至买菜、遛狗、通勤等日常生活领域 [12] - 理想外骨骼需具备轻量化(≤1kg)、耐用性、智能辅助、长续航及低价特性 [12]
阿尔特曼宣布OpenAI本周将发布大量新产品;苹果被曝准备推出新款Vision Pro | 全球科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4 08:08
苹果Vision Pro新产品 - 苹果正在筹备两款新的Vision Pro头显 一款更轻更便宜 另一款可连接Mac [2] - 新产品旨在解决现有Vision Pro价格高和重量大的问题 并拓展企业应用场景 [2] - 此消息可能提振苹果股价 增强投资者信心 同时对可穿戴设备板块产生积极影响 [2] Safe Superintelligence融资 - AI初创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获得20亿美元融资 由Greenoaks领投 估值达320亿美元 [3] - 该公司由OpenAI前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领导 目前未公布任何产品信息 [3] - 此融资可能增强投资者对AI领域的信心 尤其对AI安全板块形成积极影响 [3] 奈飞AI搜索引擎 - 奈飞正在测试一款由OpenAI支持的AI搜索引擎 帮助用户通过具体术语搜索节目 [4] - 该功能允许用户根据心情等个性化条件搜索 提供更精准的推荐 [4] - 这一创新可能显著改善用户体验 增强用户粘性 推动流媒体行业在个性化服务上的竞争 [4] OpenAI新产品发布 - OpenAI宣布本周将发布大量新产品 包括超强Agent编程产品A-SWE [5] - A-SWE可构建应用程序 处理拉取请求 进行质量保证 修复错误和编写文档 [5] - 同时可能发布满血版o3 o4-mini及o4-mini high等产品 [5] Nate欺诈事件 - AI购物应用Nate创始人被指控欺诈 该公司从投资者处筹集超5000万美元 [6] - 实际严重依赖菲律宾人工承包商手动操作 而非其宣称的AI技术 [6] - 此事件可能引发对AI行业诚信的质疑 短期内拖累科技板块表现 [6]
2024年,可穿戴手环市场蓬勃发展,中国与新兴市场引领增长
Canalys· 2025-03-05 22:22
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达1.93亿部,同比增长4%,连续两年增长展现复苏势头 [1] - 中国及新兴市场强劲需求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弥补了美国、印度等成熟市场的下滑 [1] - 基础手表和基础手环推动入门级用户增长,头部品牌竞争加剧导致市场格局演变 [1]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出货量占全球30%,同比增长20%,第四季度激增50%,得益于政府补贴、产品升级及生态整合 [1] - 印度市场出货量下降22%,因本土厂商在基础手表功能和性能升级方面遇到挑战,该品类占印度市场96% [1] - 中东地区同比增长55%,东南亚增长45%,拉丁美洲增长21%,中东欧增长20%,主要由价格亲民的基础设备驱动 [2] 产品类别动态 - 基础手表2024年增长8%,华为和小米合计占据41%市场份额,产品向商务化、高级运动及医疗导向转型 [3] - 基础手环第三季度增长7%,第四季度加速增长49%,小米、三星和华为分别增长46%、18%和17% [3] - 智能戒指流行趋势反映市场对极简可穿戴产品偏好增长 [3] 厂商竞争格局 - 苹果2024年出货量34.5百万台,市场份额17.9%,同比下降3% [6] - 小米出货量29.3百万台,市场份额15.2%,同比增长42.2% [6] - 华为出货量26.5百万台,市场份额13.7%,同比增长54.2% [6] - 三星通过推出Galaxy Fit 3重新进入基础健身手环市场,旨在吸引新用户加入其健康生态系统 [4] 未来发展趋势 - 新兴市场对价格亲民设备需求增长,但成熟市场因升级周期长和创新停滞面临挑战 [5] - 未来增长取决于平衡创新与价格亲民特性,扩展全球市场份额,利用智能戒指、高级健康追踪等新兴趋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