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ment

搜索文档
中国多资产_供给侧改革 2.0 推进- 中国应对价格战之役China Multi-Asset_ Supply-Side Reform 2.0 Unfolding—China‘s War on Price Wars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制造业、太阳能、钢铁、水泥、煤炭、铝、电池、锂、化工、汽车、食品、纺织、制药等行业 - **公司**:宝钢(Baosteel)、通威(Tongwei)、海螺水泥(Conch Cement)、鞍钢(Angang)、中建材(CNBM)、宁德时代(CATL)、中国宏桥(Hongqiao)、中国铝业(Chalco)、GCL科技、大全新能源、特变电工、新特能源、OCI、瓦克化学、晶科能源、加拿大太阳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麦克斯韦中环、福莱特玻璃、信义光能、南玻A、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杭州第一应用材料、深圳燃气、海优新材、赛伍技术、信义能源、三峡能源、正泰电器、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马钢、中国建筑、江西铜业、紫金矿业、洛阳钼业、招金矿业、中国巨石、正海磁材、方大炭素、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国轩高科、杉杉股份、亿纬锂能、三星SDI、松下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经济与供给侧改革2.0 - **改革背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有韧性但房地产市场疲软,产能扩张与需求疲软致价格承压,PPI持续为负,中美贸易摩擦使问题更复杂,企业盈利能力和产品质量受影响,贸易争端增多 [1] - **改革必要性**:当前PPI通缩已持续33个月,25个工业行业PPI为负,工业企业连续三年利润下滑,亏损企业数量创新高,制造业利润率降至4.6%,2024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达198起,化工和钢铁行业贸易摩擦多 [38] - **改革目标**:解决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的“内卷”问题,推动价格和盈利能力回升,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质量升级 - **改革措施预期**:实施产能削减/控制、加强监管、取消产业政策支持等措施,不同行业措施不同,如钢铁、煤炭、水泥等国企主导行业可能采取行政性产能控制,太阳能等行业可通过行业协会协调自愿减产 [63] - **改革影响**:预计改革将推动价格和盈利能力回升,但影响可能小于2015 - 2018年的供给侧改革1.0,对劳动力市场影响较小,预计2025年下半年有500亿人民币准财政刺激 [2] 各行业情况及投资建议 - **太阳能行业** - **现状**:因政策变化,预计2025年下半年中国太阳能装机量环比下降超50%至100GW左右,低效企业可能停产,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产品价格下降,企业财务压力大 [75] - **政策关注**:政府强调规范低价竞争、提升产品质量和有序淘汰落后产能,行业自律措施效果不佳,需更多监管行动 [82] - **投资建议**:预计行业整合将在下半年发生,推荐成本领先的通威 [94] - **钢铁行业** - **现状**:预计2025年产量同比削减5%,部分钢厂已收到减产通知,行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受影响 [118] - **投资建议**:看好宝钢,在牛市情景下看好鞍钢等弹性较大的公司 [5] - **水泥行业** - **现状**:合规产能重新评估,产能置换进展缓慢,行业协会要求企业上报过剩产能,2026年起对产能置换有更严格要求 [126] - **投资建议**:看好海螺水泥等成本领先企业 [5] - **其他行业** - **煤炭行业**:虽价格2025年因供应增加而疲软,但企业利润率仍较高,且稳定供应对能源安全重要,预计不是供给侧改革2.0的重点 [12] - **铝行业**:受益于2017年产能控制改革,预计未来企业将增加分红,看好中国铝业等 [12] - **电池和锂行业**:在牛市情景下可能成为改革目标,电池行业竞争和贸易摩擦激烈,锂行业面临采矿许可证检查等监管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供给侧改革阶段和市场反应**:中国供给侧改革通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价格和利润率下降,政策预期使相关板块股价先上涨;第二阶段政策细节明确但部分投资者质疑效果,股价表现取决于政策执行情况;第三阶段产能控制有效,需求上升,股价持续表现良好 [11] - **行业产能定义和识别**:2015年供给侧改革1.0时,低效/落后产能较易识别,如地条钢、小立窑水泥生产线和存在安全事故的煤矿等;当前新兴行业产能情况复杂,识别低效/落后产能更困难 [107] - **政府资金支持**:供给侧改革1.0时政府安排1000亿人民币专项资金支持煤炭和钢铁企业,此次太阳能行业整合初步计划由大企业自筹资金,政府直接资金支持可能性有限 [110]
天山股份: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2 00:13
业绩预告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41,368.9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1]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90,000万元至120,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68,639.54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1125元/股至0.1406元/股,上年同期亏损0.3940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 - 水泥销售价格同比上升,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成本同比下降,经营效益同比上升 [1] - 公司推进管理精细化,降本控费,价格修复与成本优化双向发力 [1] 行业情况 - 2025年1-5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6.59亿吨,同比下降4%,降幅较1-4月扩大1.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收窄5.8个百分点 [1] - 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稳中趋缓,水泥行业需求降幅收窄 [1] - 水泥价格呈现前高后低走势,行业效益有所改善 [1] 其他说明 - 业绩预告数据为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结果,未经会计师事务所预审计 [1] - 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 [2]
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策略-反内卷信息提振 A 股市场情绪
摩根· 2025-07-11 10: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府“反内卷”表态使A股投资者情绪改善 但短期内离岸市场波动或上升 指数呈区间波动 目前更看好A股 [1] - 多项即将到来的事件可能引发全球投资者短期内获利回吐 鉴于A股年初至今表现滞后且估值较离岸市场更合理 其风险回报比更佳 [12] - 中国政策制定者加强“反内卷”表态 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良好开端 但该倡议尚处早期 诸多方面需进一步明确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市场表现 - 加权MSASI和简单MSASI较7月2日分别提升7个和8个百分点 至78%和65% [2] - 创业板和A股日均成交额较6月26 - 7月2日分别下降11%和7% 至4050亿元和1.383万亿元 股票期货和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较上一周期分别增长7%和9% [2] - RSI - 30D较7月2日提升3个百分点 [2] - 7月2 - 9日南向资金净流入27亿美元 年初至今和当月净流入分别达958亿美元和5亿美元 [3] 政策与宏观经济 - 中国政策制定者加强“反内卷”表态 涉及太阳能、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和电商平台等竞争激烈行业 该倡议尚处早期 诸多方面需进一步明确 [4] - 6月PPI环比下降0.4% 通缩加剧 主要受黑色金属、水泥及纺织品、消费电子等出口型行业拖累 食品、能源和核心价格均小幅上涨 带动CPI同比从5月的 - 0.1%升至0.1% [5] 短期风险因素 - 8月多个全球贸易和关税关键日期将至 增加全球宏观前景不确定性 可能抑制市场风险偏好 [14] - 7 - 8月的二季度财报季可能引发对盈利的新担忧 [14] - 6 - 9月限售IPO股份解禁 加上电商价格竞争加剧和“618”促销期后电商消费可能放缓 可能抑制消费投资主题的市场情绪 [14] - 7月政治局会议出台重大刺激政策的可能性有限 可能令投资者失望 [14] MSASI方法论 - 摩根士丹利A股情绪指标(MSASI)于2019年3月13日推出 基于九个定期监测的指标编制 旨在提供衡量市场情绪水平的量化指标 [15] - 九个指标包括保证金交易未平仓量、新投资者注册数量、A股成交额、创业板成交额、北向资金成交额增长率、股票指数期货成交额增长率、RSI - 30D、涨停A股数量和盈利预测修正广度 [16][17][18] 估值方法论 - 港交所(0388.HK)目标价500港元 采用概率加权 25%牛市情景、65%基础情景、10%熊市情景 反映金融风险触底后更高的日均成交额和更多资金流入预期 [68] - 基础情景为2026年预期市盈率35倍 牛市情景为40倍 熊市情景为32倍 [69]
高盛-中国大宗商品:供应端工作预期 —— 改革或缓解
高盛· 2025-07-07 2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多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基础材料行业中,钢铁和水泥产能过剩达30 - 50% [11] - 政策有抑制过度竞争和控制产出的倾向,或旨在扭转价格通缩趋势、避免产能过剩和盈利能力低下风险 [12] - 政策讨论或为现有供应计划执行创造有利环境,尤其利好中国钢铁和水泥行业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能过剩情况 - 中国多个行业长期受产能过剩困扰,基础材料行业中,钢铁和水泥产能过剩为30 - 50%,其他全球重要行业如太阳能、锂电池、电动汽车等为30 - 40% [11] - 2025E各行业产能过剩情况:铝29%、钢51%、水泥32%等 [3] 政策动态 - 过去一年及近期,政策有抑制过度竞争和控制产出的举措,如养猪和钢铁行业,旨在扭转价格通缩和避免产能过剩及低盈利风险 [12] - 多数供应政策聚焦短期供需平衡,通过限产或价格支持等方式,但无法实现产能淘汰和长期供应整合,产能退出的政策讨论或带来政策转变 [12] 钢铁行业 - 执行5000万吨钢铁减产目标可能性增加,若7月开始执行,2025年下半年粗钢产量将比上半年平均水平低12%,同比低6%,造成供应缺口 [13] - 2021年下半年类似减产情况使国内钢铁市场出现近10%供应缺口,螺纹钢价格上涨6%,单位现金利润率提高 [18] - 螺纹钢期货隐含价差显示,钢铁减产可能性约70%,且有近200元/吨的利润扩张空间 [16] 水泥行业 - 截至2024年底,水泥行业已对产能进行分类,估计未经授权的过剩熟料产能超4亿吨,占行业近18% [13] - 最低利用率和能源强度要求或使2.77 - 3.77亿吨熟料产能退出,潜在产能关闭可使产能利用率从50%提升至70%,平均毛利润达80元/吨或更高 [13]
瑞银:中国水泥行业-专家电话会议要点:“躺平” 不利于长期整合
瑞银· 2025-07-07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中国水泥行业维持谨慎看法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水泥协会“反内卷建议”文件无新意且无行政权力调控价格和供应 [2] - 水泥降价因需求低迷致供应过剩而非无序价格竞争,预计结构性需求下降持续至2030年,供应持续过剩 [3] - 未来2 - 3年不太可能出现重大并购事件,海螺收购新疆资产非行业整合拐点,良好利润率或阻碍边际企业淘汰 [4] - 投资者可能高估反内卷举措带来的价格上涨潜力,忽视需求疲软和行业整合障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反内卷建议文件解读 - 中国水泥协会7月1日发布的“反内卷建议”文件内容无新意,是对2024年第三季度工信部文件的重申,且协会无行政调控权力 [2] 水泥价格下降原因 - 长三角水泥价格仍高于区域龙头现金成本水平,价格下降是需求低迷导致供应过剩,而非无序价格竞争 [3] 行业需求与供应展望 - 预计结构性水泥需求下降持续至2030年,从2024年/2025年预期的18/17亿吨降至15亿吨,供应持续过剩 [3] 行业并购与整合情况 - 海螺收购新疆资产非行业整合拐点,未来2 - 3年重大并购事件能见度低,良好利润率或阻碍边际企业淘汰 [4] - 改善区域整合的替代方式有托管或股权交换,可能在华南/华北发生,但华东和西南不太可能 [4] 股票影响 - 投资者可能高估反内卷举措带来的价格上涨潜力,忽视需求疲软和行业整合障碍,对中国水泥行业维持谨慎看法 [5]
海螺集团:各地企业攻坚克难 奋力跑赢“上半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5 20:29
生产经营提质增效 - 四川达州海螺水泥通过产品差异化和融合销售策略,自主研制低碱、铁标、缓凝等特种水泥,精准把握市场机遇,经营利润稳中有升 [2] - 江西新余分宜海螺水泥发挥"水泥+骨料+商砼"一体化运营优势,水泥熟料产量、水泥及骨料销量、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2] - 江苏太仓海螺水泥优化托盘袋装水泥机器人发运线,1-5月发运量同比增长53% [2] - 印尼西巴布亚省海螺水泥实施59项技改技措,累计节约费用1000多万元,熟料和水泥综合成本大幅降低 [2] 新业态与市场拓展 - 海南昌江海螺塑品公司转型绿色环保包装,1-5月出口包装袋2700万条,出口额3500万元 [5] - 陕西咸阳礼泉海螺水泥通过全产业链优势优化销售策略,1-5月干混砂浆销量计划兑现率达120% [5] - 海螺资源公司成功获取水泥、能源、电力行业头部企业脱硝催化剂订单,提前锁定全年SCR销售任务 [5]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 - 广东英德海螺水泥推进年产200万吨骨料项目,破碎站、分料系统等设施已完工,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7] - 肇庆交投绿色石场有限公司海螺项目进入收尾阶段,负荷试机工作持续进行中 [7]
FLSmidth signs agreement to divest its Cement business to become a pure-play supplier of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to the mining industry
Globenewswire· 2025-06-20 18:2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宣布将水泥业务出售给太平洋大道资本伙伴的关联公司,旨在释放水泥和矿业业务潜力,使公司专注于核心矿业业务,交易预计下半年完成,会对财务产生一定影响 [1][4] 交易信息 - 公司与太平洋大道资本伙伴的关联公司达成协议,以7500万欧元(约5.5亿丹麦克朗)的初始对价出售水泥业务,另有最高7500万欧元(约5.5亿丹麦克朗)的有条件递延现金对价 [1] - 交易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需满足惯例成交条件,包括相关监管部门批准 [6] - 交易涵盖所有相关员工、资产、知识产权和技术,部分遗留合同和空气污染控制资产由公司保留,对矿业业务影响不大 [5] 战略背景 - 2023年初公司宣布矿业和水泥业务的新纯业务战略,简化并调整业务规模,提升市场地位和业绩 [2] - 2024年1月29日公司宣布探索水泥业务的剥离选项,目标是释放水泥业务潜力,加强矿业业务的市场领先地位 [3] 各方表态 - 公司董事长认为此次剥离是释放矿业和水泥业务潜力的关键一步,水泥业务未来有望成功 [4]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剥离使公司专注核心矿业业务,有望为利益相关者创造长期价值 [4] - 太平洋大道资本伙伴的合伙人认为收购的水泥业务在行业有重要地位,产品创新将助力行业脱碳 [4] - 太平洋大道资本伙伴创始人称荣幸成为交易伙伴,水泥部门适合其投资组合,期待支持业务增长 [5] 财务影响 - 剥离净现金收益需最终调整,预计交易后有有限净现金收益,递延现金对价最高7500万欧元取决于未披露目标的实现 [7][8] - 2025年第二季度中期财务报告中,水泥业务将被归类为待售和终止经营业务,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调整将导致约7亿丹麦克朗的减值费用,无现金影响 [9] - 2025年全年财务指引仅反映矿业业务,预计收入约150亿丹麦克朗,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在14.0% - 14.5%,不包括约2亿丹麦克朗的转型和分离成本 [10] - 撤回水泥业务2026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约8%的长期财务目标,矿业业务2026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13 - 15%的目标不变 [11] 后续安排 - 交易完成前,水泥业务将继续执行GREEN'26战略,公司将在交易完成期间及之后一段时间继续提供支持和服务 [12] - 2025年6月20日13:30 CEST,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将主持电话会议解读公告,随后有问答环节,演示文稿将在会议结束后发布 [13][14] 公司及收购方介绍 - 公司是全球矿业的全流程技术和服务供应商,有可持续发展目标,致力于2030年实现矿业零排放和自身运营碳中和 [16] - 太平洋大道资本伙伴是总部位于洛杉矶的私募股权公司,专注企业剥离和复杂交易,管理资产超21亿美元 [17]
FLSmidth signs agreement to sell its corporate headquarters for a total net cash gain of DKK 730 million
Globenewswire· 2025-06-17 18:4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与Nrep和AG Gruppen签订股份购买协议出售子公司全部股份,预计交易结束后获约7.3亿丹麦克朗净现金收益和约6.9亿丹麦克朗会计收益,交易待丹麦消费者与竞争管理局批准,不改变2025年全年财务指引 [1][2][3] 交易信息 - 公司与Nrep和AG Gruppen签订股份购买协议,出售子公司“Matr. No 2055 A/S”全部股份,该子公司拥有丹麦瓦尔比Vigerslev Allé 77号的土地和建筑物 [1] - 交易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末完成,需获丹麦消费者与竞争管理局批准 [2] 财务影响 - 出售预计净现金收益约7.3亿丹麦克朗,会计收益约6.9亿丹麦克朗 [2] - 净现金收益将按公司一般资本分配优先级及用于一般公司用途,不改变2025年全年财务指引 [2][3] 公司背景 - 公司自1899年起位于哥本哈根瓦尔比的Vigerslev Allé,标志性红砖建筑1956年落成,现作为公司总部 [1] - 2022年公司宣布计划迁至哥本哈根Havneholmen的新总部,预计2025年末搬迁 [1] - 公司是全球矿业和水泥行业的全流程技术和服务供应商,有到2030年实现矿业和水泥零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4]
高盛:中国基础材料-中国大宗商品 -更新盈利预期
高盛· 2025-06-09 09: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水泥、铜维持积极看法,对钢铁和铝的看法逐渐转为积极,对煤炭和锂维持消极看法;对软商品,因供应管控改善,对2025年下半年生猪定价和利润率前景持积极态度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刷新对中国大宗商品(包括基础材料和农业)的盈利预测,以反映2025年上半年按市值计价的价格变化,目标价格变化在 -13% 至 +12% 之间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材料 钢铁 - 因马鞍山钢铁2025年第一季度单位毛利润表现好于预期,将其2025年亏损预测下调11%;将宝钢和鞍钢的盈利预测上调1% - 4% [10] - 维持对马鞍山钢铁H股和A股的中性/卖出评级,维持对宝钢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从每股8.5元上调至8.8元,维持对鞍钢H股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不变 [10] 煤炭 - 预计2025年动力煤市场基本平衡,但需求将因可再生能源扩张而下降,且2024/25年暖冬导致库存高于预期,去库存困难,价格可能下跌 [11] - 将2025 - 2027年QHF5500现货价格预测从650 - 706元/吨下调至600 - 666元/吨,QHD5500混合价格预测从676 - 692元/吨下调至600 - 681元/吨 [11] - 下调神华、中煤和兖矿2025年盈利预测2% - 11%,2026 - 2027年下调10% - 27%,并将12个月目标价下调2% - 5% [12] - 维持对中煤H股和A股、兖矿A股的卖出评级,对神华H股和A股、兖矿H股维持中性评级 [12] 水泥 - 将2025年水泥单位毛利润预测从之前的50 - 86元/吨下调2 - 6元/吨,但因供应管控加强,对2025年下半年水泥市场维持积极看法 [13] - 因2025年上半年单位利润趋势,将中国建材、西部水泥、金隅集团H股和A股、海螺水泥H股和A股、华润水泥的盈利估计下调6% - 18%,维持2026 - 2027年盈利基本不变 [14] - 维持对海螺水泥H股和A股的买入评级,目标价分别从29.0港元/29.0元下调至27.0港元/27.0元;维持对中国建材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从4.6港元下调至4.4港元;维持对华润水泥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从2.1港元下调至2.0港元 [15] - 维持对金隅集团H股的中性评级,目标价从0.8港元下调至0.7港元;维持对西部水泥的中性评级;维持对金隅集团A股的卖出评级,目标价从1.25元下调至1.10元 [15][16] 铝 - 因中国铝行业价差预测提高,将中国宏桥2025 - 2027年的盈利估计上调5% - 27%,预计2025年上海期货交易所铝行业价差将维持在4,852元/吨,2026 - 2027年维持在4,700元/吨 [17] - 维持对中国宏桥的中性评级,目标价从每股11.5港元上调至12.5港元;将中国铝业2025 - 2027年的盈利上调4% - 5%,维持对中国铝业H股和A股的买入/中性评级,目标价不变 [17] 铜 - 根据2025年上半年定价和全球大宗商品团队对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的预测变化,调整基准铜价预测,将五矿资源H股和A股、江西铜业H股和A股、MMG的2025 - 2026年盈利估计下调1% - 18%,维持2027年盈利基本不变 [18] - 维持对五矿资源H股和A股、江西铜业H股和A股、MMG的买入评级 [18] 黄金 - 因金价按市值计价以及收购藏格后的盈利贡献,将紫金矿业2025 - 2027年的盈利预测上调1% - 2%,部分被卡莫阿铜矿生产中断导致的铜产量下降所抵消;维持对紫金矿业H股和A股的买入评级,目标价分别从24.0港元/26.5元上调至24.5港元/27.0元 [19] - 将招金矿业2025 - 2027年的盈利估计上调1% - 4%,维持对招金矿业的买入评级 [19] 锂 - 因锂化学品和锂辉石价格按市值计价,将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永兴材料2025年的盈利估计下调3% - 4%;基于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锂价持平预测,将永兴材料2027年的盈利下调37% [20] - 将华友钴业和格林美的2025 - 2027年盈利估计上调3% - 5%,以反映镍/钴价格和正极材料价差按市值计价 [21] - 维持对赣锋锂业H股和格林美的中性评级,微调目标价;维持对华友钴业的卖出评级,目标价从27.0元上调至28.7元;维持对赣锋锂业A股、天齐锂业H股和A股、雅化集团、永兴材料和青海盐湖的卖出评级 [22] 造纸 - 因箱板纸和印刷纸近期单位毛利润趋势,将玖龙纸业的盈利预测上调3% - 4%,将太阳纸业的盈利下调3% [23] - 维持对玖龙纸业的中性评级,维持对太阳纸业的卖出评级 [23] 农业 生猪和饲料 - 将2025年生猪基准价格预测下调至16.2元/公斤,因供应管控改善,对2025年下半年定价前景持积极态度,主要生产商利润率持续,2025年单位净利润为0.5 - 3.0元/公斤 [27] - 将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大北农2025年的盈利下调1% - 5%,维持2026 - 2027年盈利基本不变;因养殖利润提高,将海大集团2025 - 2027年的盈利上调1% - 2% [27] - 维持对牧原股份和海大集团的买入评级,对温氏股份维持中性评级,对新希望维持卖出评级,目标价从7.3元/股下调至7.1元/股 [27] 动物保健 - 因在主要生产商中的渗透率提高和生猪养殖需求改善,将瑞普生物2025 - 2027年的盈利上调3% - 4% [28] - 因2025年上半年定价按市值计价,结合丙烯和天然气成本降低,将国内蛋氨酸价格 - 能源和丙烯成本价差上调2%至10,900元/吨,但行业供应扩张可能从2025年下半年带来下行风险 [28] - 将安迪苏2025年的盈利上调8%,2026 - 2027年下调4%;维持对瑞普生物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从20.5元/股上调至23.0元/股;维持对安迪苏的卖出评级 [28] 传统种子 - 考虑到近期销售趋势、竞争和库存压力,将登海种业和隆平高科2025 - 2027年的盈利下调4% - 8% [29] - 维持对隆平高科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从11.5元/股下调至11.0元/股;维持对登海种业的中性评级,目标价从9.0元/股下调至8.6元/股 [29]
摩根士丹利:Investor Presentation-中国材料行业
摩根· 2025-06-05 14: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观点为有吸引力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内看好黄金、钢铁和水泥,下半年金属投资机会更多 [1][6] 覆盖的大中华区材料股 - 涵盖钢铁、有色金属、煤炭、造纸、传统材料、新材料、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的众多公司 [9] 摩根士丹利大宗商品预测与市场共识对比 |金属类型|2025e(MS与共识差异)|2026e(MS与共识差异)|长期实际(MS与共识差异)| | ---- | ---- | ---- | ---- | |铝|1%|6%|1%| |铜|-2%|-2%|10%| |镍|-3%|-2%|5%| |锌|7%|4%|0%| |铅|0%|1%|16%| |氧化铝|-19%|-8%|9%| |黄金|15%|10%|-18%| |白银|9%|8%|-7%| |铂金|1%|8%|15%| |钯金|-5%|-12%|3%| |铁矿石|0%|4%|9%| |硬焦煤|-11%|2%|2%| |动力煤|-8%|0%|23%| |钴|47%|2%|-17%| |碳酸锂|-11%|-14%|-4%| |铀|-12%|0%|-12%| [11] 中国各金属消费指数及需求驱动因素 钢铁行业 - 2025年中国钢铁需求驱动因素包括机械(30%)、基础设施(17%)、住宅物业(14%)等 [17] - 2025年钢铁消费指数预计为 -1.6%,表观消费量受各驱动因素影响波动 [19] 铜行业 - 2025年中国铜需求驱动因素包括电力(47%)、白色家电(15%)、汽车(10%)等 [21] - 2025年铜消费指数预计为 2.6%,表观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23] 铝行业 - 2025年中国铝需求驱动因素包括房地产(22%)、乘用车(18%)、电力(20%)等 [25] - 2025年铝消费指数预计为 1.6%,表观消费量有一定波动 [27][29] 基础设施相关情况 基础设施投资 - 2025年1 - 4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8%,其中公用事业投资同比增长25.5%,交通运输投资同比增长3.9% [34] - 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受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等因素影响,不同月份有不同变化 [33] 基础设施资金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LGSB)发行中,基础设施相关部分2025年预计为5020亿元,占比32% [41] - LGSB发行年初至今高于去年同期,不同省份发行情况有差异 [42][44] 基础设施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 基础设施部分抵消了房地产新开工放缓的影响,建筑施工国有企业新订单与钢铁、水泥表观消费量有一定关联 [46][48][50] 各金属行业的生产、库存、出口等情况 钢铁行业 - 近期钢厂每吨毛利下降,中国钢铁协会成员平均每日粗钢产量有一定波动 [52][54] - 2015 - 2030年中国钢铁供需模型显示,产量、进出口、库存等指标有不同变化趋势 [57] - 钢铁库存包括贸易商和钢厂的库存,不同类型钢材库存有不同表现 [59][60][62] - 全国高炉和电弧炉产能利用率有一定波动,2025年年初至今钢铁出口目的地主要包括亚洲、中东、拉丁美洲等 [72][74][77] 水泥行业 - 各地区水泥价格有不同程度变化,全国平均价格年初至今有所下降 [90] - 水泥平均销售价格(ASP)和每吨毛利近期呈下降趋势,库存年初至今有所增加 [99][104] 铜行业 - 中国电网投资有一定增长,国家电网变压器招标容量同比有变化 [108][113] - 全球铜总库存有一定波动,铜精矿现货加工费(TC)有变化 [111][114] - 铜冶炼盈利能力在现货和长期合同精矿价格下有不同表现 [115][117][118] 铝/氧化铝行业 - 2025年预计有新的铝和氧化铝产能投产,中国铝供需模型显示供应、消费等指标有不同变化趋势 [123][124][132] - 铝土矿和氧化铝供应紧张支撑铝价高位,中国铝土矿生产和进口有一定特点,氧化铝净进口为负 [134][135][146] 锂行业 - 中国锂供应和需求有一定增长,库存有一定波动,全球锂供应来源多样 [162][166][168] - 中国碳酸锂(LC)和氢氧化锂(LiOH)价格呈下降趋势,产量有不同表现 [182][184][186] 铀行业 - 铀价历史受福岛事故、俄乌冲突等事件影响,长期供应存在风险 [194][195][197] - 多个国家有核动力发展计划,中国批准了一定数量的核电站项目,铀购买情况有一定变化 [200][204][208] 稀土永磁体行业 - 2020 - 2025年电动汽车对钕铁硼(NdFeB)的需求复合年增长率为37%,风力发电对NdFeB的需求复合年增长率为5% [216] - JL Mag市场份额将增加,稀土成本可转嫁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