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T
icon
搜索文档
剑桥科技发布首份ESG报告,斩获AA评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14:32
ESG表现与评级 - 公司ESG表现获顶尖AA评级,在覆盖的超12000家公司主体中占比不足2% [2] - AA评级定义为企业管理水平高,ESG风险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2] - 评级成绩凸显公司在国内ESG领域的领先地位 [2]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公司全球研发团队达630人,占员工总数超50% [3] - 2024年研发投入高达4.09亿元,占营收11.19% [3] - 实现800G/400G光模块量产、1.6T光模块原型开发 [3] - 完成25G GPON产品小批量发货、Wi-Fi 7网关北美商用等重大突破 [3] 环境可持续发展实践 - 与第三方合作开展温室气体盘查,制定并推进碳减排目标 [4] - 实施节能改造项目如仓库照明、空压机和SMT车间加湿改造 [4] - 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确保污染排放达标 [4] - 强化水资源管理,采用可回收包装材料 [4] 社会责任履行 - 为员工提供良好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 [4] - 建立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与所有供应商签订包含ESG内容的协议 [4] - 在四川、广西等地贫困山区学校捐赠物资,改善教育条件 [4] 公司治理体系 - 构建完善治理体系,确保三会运作规范高效、决策科学透明 [4] - 建立自上而下的三层ESG治理架构 [4] - 制定全面内部政策,加强风险内控 [4] - ESG报告经由国际权威机构德国莱茵(T V)独立鉴证 [4]
新华三助力神农架国家公园开展物种保护
经济观察网· 2025-05-22 22:15
公司行动 - 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让AI有爱——ICT技术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二期落地神农架国家公园 [1] - 新华三集团向神农架国家公园捐赠市场价值超过30万元的智能设备,包括H3C高性能无线控制器、H3C无线接入点及H3C Book等 [2] - 新华三集团将持续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探索ICT技术在生态保护中的更多应用场景,并逐步投入更多智能产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3] 项目背景 - 神农架国家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重要湿地,2023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称号 [1] - 神农架国家公园拥有9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470种野生鸟类和138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1] - 当前神农架国家公园面临部分区域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影响濒危物种研究与保护及管理效率提升 [2] 技术应用 - 捐赠的智能设备将提升神农架国家公园的数字化能力,支持巡护人员更高效地开展物种保护 [2] - 智能设备的引入将显著提升对生物多样性和中国特有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丝猴的监测与研究能力 [3] 政策响应 - 项目响应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1] - 行动是对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提出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积极响应 [2] - 行动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相呼应,该计划强调了科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关键作用 [3]
广汽+华为联合发布!围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广东军团”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21:01
广汽与华为合作 - 广汽传祺与华为联合创"新"计划首款车型传祺向往M8乾崑亮相文博会,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与鸿蒙智能座舱,支持7屏互联全场景智能交互 [2][3] - 广汽传祺成为首个在轿车、SUV、MPV全领域搭载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智能技术的品牌 [2] - 广汽+华为组合瞄准高端市场,依托新能源、B级以上市场、自主品牌三个千万级细分市场规模突破的行业背景 [3]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 2024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61.78万辆,同比增长43%,占全国总产量的25% [4][5] - 2024年广东汽车产业营业收入12812.73亿元,利润总额318.06亿元,汽车总产量570.74万辆连续八年全国第一 [5] - 深圳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293.53万辆,年增115万辆,增速64.4%,跃居全国榜首 [5] 产业链与技术优势 - 广东拥有全球最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超1.2万家企业覆盖上游原材料至下游充换电、电池回收全生态 [4][6] - 2024年广东省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研发强度3.6%,高新技术企业7.7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6] - 汽车与ICT产业深度融合,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6] 政策支持 - 广东省出台《发展汽车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目标2025年汽车制造业营收超1.35万亿元,新能源车产量超300万辆占全国18% [7] - 广州市推出最高1.5亿元年度奖励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7] - 税收优惠、购置税减免及充电设施优惠等政策覆盖全产业链 [7] 国际化布局 - 2023年广东电动汽车出口25.8万辆,同比增37.3%,价值403.8亿元,同比增39.1% [8] - 广汽埃安在泰国、印尼设厂(泰国年产能5万辆),比亚迪布局东南亚及欧洲,形成"整车+零部件+服务"立体出海模式 [8][9] - 比亚迪ATTO 3在泰国销量连续多月第一,小鹏XNGP智能驾驶系统进入欧洲市场 [9][10] 技术反向输出 - 比亚迪刀片电池向特斯拉、丰田供货,广汽埃安弹匣电池技术进军欧洲 [10] - 速腾聚创激光雷达供应奔驰、沃尔沃,巨湾技研计划2025年前建成1000个超充站并拓展东南亚、欧洲 [10] - 小鹏与大众合作开发下一代智能电动车,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技术出海的升级 [10]
“茅五”再相会,谈了什么? | 锐评
搜狐财经· 2025-05-21 14:53
行业现状与共识 - 茅台与五粮液高层座谈交流,共同探讨行业"三期叠加"(宏观经济周期、白酒行业周期、产品自身周期)的深度调整现状 [2] - 双方强调需以攻坚克难精神和团结一心合力应对周期性调整,并将完善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 [4] - 行业龙头企业被视为"定盘星",其动向引发广泛关注 [2]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茅台提出应以客观理性视角看待周期调整,践行长期主义与协同发展,培育理性消费生态 [5] - 五粮液主张共塑竞合生态,扛起龙头企业责任,避免"内卷、内战、内耗",守护市场秩序 [5] - 双方共识包括"共筑稳健发展、共育创新动能、共创转型范式、共护绿色环境、共塑竞合生态" [6] 合作模式与行业影响 - "茅五"选择以竞合替代内卷,在年轻化、国际化、数字化、生态化领域加强协作 [6] - 会谈提振行业信心,为白酒"经典产业"焕发生机提供可能 [6] - 茅台跨界与比亚迪、华为交流,探索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融合 [7][8] 跨行业学习与创新 - 茅台3月考察泸州老窖和珍酒,学习酒旅一体化建设经验,强化酒旅康养主业布局 [7] - 4月拜访比亚迪,借鉴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经验,推动白酒与科技融合 [7] - 与华为合作聚焦数字化转型,应用前沿科技提升智能化水平 [8]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未来竞争将转向生态系统综合实力角力,超越单一企业竞争维度 [8] - 茅台主导的跨香型、跨领域交流为行业穿越周期提供转型经验 [8]
利用数字技术促进税收征管(英)2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企业数字化与国内税收收入呈正相关,企业数字化水平越高,税收与GDP的比率越大,企业使用更多ICT投入生产更可能纳税且纳税更多,但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12][13] - 企业数字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大小取决于政府数字技术(GovTech)水平,一个标准差的企业数字化提升,可使税收与GDP比率最多提高3个百分点,企业纳税与营业额比率最多提高0.12 - 0.32个百分点 [17] - 企业数字化增强国内税收动员主要通过提高合规性,对合规风险较高的企业影响更明显,奥克萨卡 - 布林德分解表明,服务业中未解释部分(包括合规成本渠道)占数字化与纳税关系的40 - 70% [17] - 企业数字化和GovTech存在显著协同效应,政府在税收管理中成熟运用数字技术时,企业数字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更强 [17] - 应采取双管齐下的数字化策略,同时推动GovTech和企业数字化,以提高税收收入,数字化投资成本可能被未来税收增加抵消 [14][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政府数字化(GovTech)对税收征管的好处已得到认可,新ICT技术应用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但企业数字化对税收收入的作用研究较少 [9][10] - 论文通过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分析,研究企业数字化、GovTech与税收收入的关系,提出三个问题:企业数字化进展是否有助于税收征管、通过哪些渠道增强税收征管、企业数字化和GovTech是否存在协同效应 [11] 文献综述 - 企业数字化有诸多好处,如提高企业增长、工资水平和抗冲击能力,相关研究还探讨了促进企业数字化的政策 [16][18][19] - 公共行政数字化对国内税收动员很重要,相关研究表明数字化与税收收入有强关联,采用数字工具可增加税收收入 [19] - 关于企业数字化对税收征管的作用证据不足,一些研究指出企业数字化不足是充分利用GovTech提高税收合规性的制约因素 [20] 实证分析 国家层面证据 - 采用世界银行数字采用指数(DAI)衡量企业数字化,联合国电子政务指数衡量政府数字化,还选取了其他国家层面控制变量 [23] - 企业数字化程度高的国家税收收入更高,回归分析证实了税收收入与企业数字化的正相关关系,且企业数字化对税收收入的预测能力强于电子政务和家庭数字化 [24][35] - 企业数字化与税收收入关系的幅度较大,一个标准差的企业数字化指数提升,可使税收与GDP比率提高3个百分点,若低收入国家达到发达经济体的企业数字化水平,税收与GDP比率预计增加约7个百分点 [37] - 企业数字化与税收收入的关系在电子政务水平高时更强,表明企业数字化和GovTech存在互补性 [40] - 估计国家特定的边际“效应”,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和电子政务存在协同效应,且该结果对多种衡量政府数字采用的代理变量具有稳健性 [41][43][46] - 一些国家尤其是低收入国家,若不同时在GovTech和企业数字化两方面努力,可能无法充分获得数字化的财政收益 [47][48] 企业层面证据 - 采用Orbis数据集,以企业所在行业使用ICT投入的份额衡量企业数字化,样本涵盖56个国家约3600万家非金融企业 [49] - 企业数字化与纳税概率和纳税额呈正相关,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EMDEs)中,企业数字化对扩大税基的边际影响更大,对税收合规性的影响也更显著 [58] - 与国家层面结果相比,企业层面数据估计的数字化对纳税的影响较小,说明更细致的数据有助于控制潜在的国家层面混杂因素 [58] 机制:企业数字化的异质性效应 - 探讨企业数字化与税收关系的异质性,估计企业ICT与企业规模、非正规程度和税收管理数字化三个方面异质性的交互项 [63] - 企业数字化和GovTech存在正协同效应,在EMDEs中,税收机构ICT支出增加时,企业数字化对纳税概率的影响显著;在发达经济体(AEs)中,税收机构ICT支出增加时,企业数字化对纳税额(相对于营业收入)的影响显著 [68][70] - 企业数字化对小企业或非正规程度高的国家的纳税影响更大,表明提高合规性是税收增加的主要渠道 [74] 平均纳税差异的分解 - 采用奥克萨卡 - 布林德分解量化企业数字化的合规效应,用企业息税前利润(EBIT)和其他特征估计企业所得税负债,计算实际与潜在纳税差距 [78][79] - 分解结果表明,服务业中未解释部分(包括合规成本渠道)占数字化企业比非数字化企业多纳税的40 - 70%,制造业中企业数字化对纳税的积极影响主要由可观察差异解释 [84] 结论 - 企业数字化与税收收入呈正相关,但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85] - 企业数字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大小取决于GovTech水平,若低收入国家达到发达经济体的企业数字化水平,税收与GDP比率差距将接近减半 [86] - 企业数字化通过提高合规性增加税收收入,对小企业和非正规程度高的企业影响更明显 [87] - 企业数字化和GovTech存在显著协同效应,两者相互促进,提高税收收入 [88] - 应采取双管齐下的数字化策略,同时推动GovTech和企业数字化,数字化投资成本可能被未来税收增加抵消 [89][90] - 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差异,发展中国家需创造有利环境,解决制约因素,以实现企业数字化和GovTech的协同效应 [92]
如何释放AI新质生产力?华为在广东加速行业智能化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11:29
核心观点 - 华为在广东推动人工智能和算力等新ICT技术应用 旨在通过AI技术深度融入千行万业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并推动业务范式创新和价值空间增长 [1][2][3] 行业数字化转型挑战 - 广东省作为制造业大省 中小企业面临不想转 不敢转 不会转的数字化转型难题 主要因缺乏技术储备和数字化专业素养 以及企业主对数字化技术应用了解不足 [1] - 企业普遍缺乏数字化转型信心 认为成本高 周期长 难度大 在数字化转型项目上投入谨慎 扩大生产时主要依靠扩厂房和招人力 [1] 政企合作与平台建设 - 花都区携手华为等多方政企共建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 通过AI和数字化技术赋能中小企业 实现全流程数据管理并促进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 降低企业数智化转型门槛 [1] -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以华为智算实验室方案为基础构建数智基座 基于昇腾算力打造千亿级中医垂直领域大模型中医横琴大模型 促进中医传统经验式诊疗向数智化转变 [2] 战略合作与行业拓展 - 华为与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等标杆行业代表联合签约 在科研创新和应用拓展层面展开深度合作 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 [2] - 华为与英码科技 数聚红芯 国创中心 灵泽万川 汉为信息 高能计算机等昇腾和鲲鹏的广东伙伴发布多款新产品 覆盖工控 AI审合同 HPC等多个领域 [2] 技术支撑与算力发展 - 华为昇腾计算以集群技术创新实现DeepSeek大规模专家并行 实现兼具低时延与高吞吐的推理系统 以长稳可靠的算力底座支撑中国AI持续创新并加速行业智能化 [2] - 全球大模型呈现技术摸高+工程创新并行发展趋势 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2] 未来发展规划 - 华为将以AI为基础通过多元场景实践助力大湾区智能时代创新加速 未来通过技术持续升级和应用场景拓展深化与广东省各行业协同合作 释放更大数智潜能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3]
紫光股份(000938)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表
2025-05-13 22:40
业务布局与发展规划 - 持续完善大模型一体机产品组合和竞争力,秉持“算力 x 联接”理念发布超节点智算集群,全线产品支持液冷技术;存储方面发布 X20000 存储产品,优化存储性能并减少数据迁移工作 [1] - 聚焦技术和产品领先性,打造一体化 AI 赋能平台,发布百业灵犀私域大模型系列产品,推动大模型在多行业普及应用,持续聚焦行业客户需求深化场景应用 [2] - 凭借全栈智算中心一体化解决方案参与国家算力枢纽地区智算中心建设,增强“云 - 网 - 安 - 算 - 存 - 端”全栈业务布局,联合生态伙伴形成多层次解决方案能力矩阵,探索开展 To B、To C 小颗粒算力服务 [2][3] - 以“算力 x 联接”战略为内核,把握技术趋势,夯实全栈业务布局和内生智能,强化智算技术创新和大模型行业应用探索,推进算力多元化与联接标准化 [3] - 拟发行不超过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约 10%的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意向收购等,会同中介机构推进相关工作 [3] 业绩情况与增长因素 - 控股子公司新华三 2024 年营业收入 550.74 亿元,同比增长 6.04%,国内政企业务收入增长 10.96%,得益于 AIGC 热潮、Deepseek 影响、互联网客户采购和各地政府智算中心建设 [3][4]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207.90 亿元,同比增长 22.25%,得益于 AIGC 带来的算力需求增长,带动计算存储和网络产品线收入增长 [4] - 新华三海外业务收入 2024 年达到 29.16 亿元,同比增长 32.44%,H3C 海外自主渠道业务收入增长 69.35% [1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4 年研发投入 51.02 亿元,同比下降 9.6%,围绕“云—网—安—算—存—端”持续投入,研发人员占比达 40%,掌握核心技术,截至 2024 年末专利申请总量超 16,000 件,90%以上为发明专利,形成成熟管理体系 [5][6] - 推出内置大模型的高端旗舰防火墙 M9000 - X,构建智能化安全分析与报告生成体系,提升安全分析准确性和时效性 [6] - 推出“全景运维地图”联动“灵犀大模型”的解决方案,提升运维交互和分析效率,已在金融客户落地 [7][8] - 推出业界首个“智算 - 算法 - 治理”深度耦合的 DeepSeek 大模型一体机 LinSeer Cube,解决大模型易部署和适配问题 [9][10] - 在数据中心液冷领域推出创新方案,全栈液冷解决方案规模部署,优化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技术,联合产业链推动标准化,整合方案提升液冷业务占比 [11][12] - 发布紫鸾 6.0 及紫鸾知识平台,紫鸾 6.0 提供全栈智能服务,紫鸾知识平台聚焦私域知识管理与 AIGC 落地应用,已在多行业实践落地 [13][14] 市场策略与运营管理 - 坚持精细化管理推进降本增效,通过信息化、数据化、标准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过程管控、激发组织活力 [8] - 与海外合作伙伴开展 OEM 业务,发展自主品牌和自主渠道,扩大海外市场覆盖,聚焦重点国家重点行业服务海外客户 [12] - 针对中小企业市场,以“大平台、小前端、携伙伴、耕网格”理念,采用“自主”与“自助”双轮驱动,打造云管平台矩阵满足多元需求 [14] 其他方面 - 多款产品通过全球高标准认证,新华三入选 2025 年 Gartner 数据中心交换机魔力象限,将持续推出适配国际市场产品和解决方案 [8] - 图灵小镇迈入价值变现阶段,打造一站式算力服务平台和销售体系,形成商业闭环,未来将扩大推广与复制,探索开展 To B、To C 小颗粒算力服务 [10] - 国内智算中心建设预计带动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需求,公司推出灵犀智算解决方案,形成多层次智算解决方案能力矩阵 [15] - 新华三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将技术成果融入产品升级,拓展市场应用范围,推动成果转化 [15][16] -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亏损,因收购新华三股权使用银行贷款产生利息支出,以及对剩余股权期权负债计提利息和汇兑损益 [16] - 重视股东回报,保持稳定分红政策,未来将通过分红保障股东利益 [12]
长虹佳华:文化“引擎”驱动发展“巨轮”
中国新闻网· 2025-05-12 14:21
公司业绩与增长 - 公司连续17年业绩增长,业务规模达400亿港元,2024年实现营收399.86亿港元同比增长7.58%,净利润3.79亿港元同比增长5.19% [1][5] - 2024年登榜上市公司品牌500强第276位,位列四川服务企业百强第9位、四川数字经济企业百强第5位 [1][5] - 荣获长虹控股集团2024年度经营卓越奖,评分位列第一 [5] 企业文化体系 - 创新文化孵化出"智能商业"数智化解决方案,生态文化构建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伙伴,激励文化催生行业领先的人效比 [1] - 三大文化体系相互赋能,成为公司穿越周期、持续增长的核心优势 [1] - 人才成长机制通过战略锚定、梯队搭建、价值分配等环节激发潜能,形成"以人兴业"的发展模式 [5][6] 数智化产品与服务 - 电商服务平台"虹易通"实现全流程一体化处理,与主流快递物流平台无缝对接,仓配一体化模式提升运营效率 [1][2] - 构建覆盖数智生态链接、交易、供应链、渠道营销等领域的完整产品矩阵,包括采虹链、虹智联、Metamall平台等 [2] - 拥有1700余个技术认证资质,450余位工程师提供全栈技术服务,覆盖25个行业 [3] 生态合作与创新应用 - "虹易通"打通京东、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构建一站式电商解决方案 [2] - 在智算中心、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领域深化合作,开发"虚实融合多人交互教学平台"和低空智联网算力方案 [3][5] - 与阿里云合作推出无影云服务,支持云游戏体验,挖掘AI算力应用潜力 [5] 行业定位与战略方向 - 定位于"新时代数字智能综合服务商",从传统分销商向数智生态建设者转型 [1][5] - 以数智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6] - 技术能力覆盖ICT软硬件、云计算、信息安全等领域,提供全周期综合技术服务 [3]
紫光股份(000938)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21:20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90.24 亿元,同比增长 2.22%;归母净利润 15.72 亿元,较 2023 年下降 5.31 亿;经营现金流 24.41 亿元,大幅改善;四项期间费用同比下降 7.17% [2] - 子公司新华三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550.74 亿元,同比增长 6.04%;净利润 28.06 亿元;国内政企业务收入 442.39 亿元,同比增长 10.96%;国内运营商业务收入 79.19 亿元;国际业务收入 29.16 亿元,同比增长 32.44%,其中 H3C 品牌自主渠道业务收入 9.59 亿元,同比增长 69.35% [3]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7.90 亿元,同比增长 22.25%;扣非归母净利润 4.09 亿元,同比增长 19.3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改善;新华三一季度营业收入 152.95 亿元,同比增长 26.07%,其中国内政企业务收入 122.55 亿元,同比增长 37.49%;国际业务收入 10.51 亿元,同比增长 71.83% [3] 重点业务推进 智算中心 - 推出灵犀智算解决方案,具备全栈能力,形成多层次智算解决方案能力矩阵,2024 年打造多个样板 [4] - 网络方面,800G CPO 交换机 S9827 系列应用于头部互联网企业;推出新一代无损网络解决方案及 S12500AI 系列交换机、ER 25.6T 大单机路由器 [4][5] - 算力和存储方面,发布 G7 系列服务器、傲飞算力平台 3.0、UniStor Polaris 系列存储,推出液冷散热方案 [5] 大模型垂直行业应用 - 坚持"1+N"策略,发布百业灵犀私域大模型系列产品,全栈产品内嵌 AI;百业灵犀大模型获信通院卓越级评分 [5] - 灵犀使能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大模型与多行业结合,形成多个场景应用并示范落地 [5] - 与数十家生态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5] 业务布局 国产化业务 - 2024 年加大研发投入,全面布局云、网等领域,推出全系列国产化 ICT 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多行业落地应用 [6] - 2025 年随着政策支持,将加强与产业链合作,构建完善生态系统 [7] 海外市场 - 2024 年增设 5 家子公司,全球设 22 个分支机构;发布 147 款海外新品,多款通过全球认证 [8] - 坚持"渠道优先"战略,东南亚和欧洲市场布局有进展,在中亚等区域推动重大项目突破,新华三路由器海外应用良好 [8] 产品进展 - 今年春节后发布 LinSeer Cube 大模型一体机(DeepSeek 版),共 12 款产品,覆盖 14B 至 671B 规模模型,已在多行业实现本地私有化部署及场景落地 [9] 财务相关 财务费用增加原因 - 2024 年收购新华三 30%股权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贷款,2024 年 9 - 12 月和 2025 年一季度财务费用增长 [11] - 新华三剩余 19%股权作为期权远期安排形成金融负债,在上述时间段产生财务费用 [11] 存货增加原因 - 原材料增加因 AI 驱动下元器件采购及备货需求增长 [11] - 库存商品增加因运营商和互联网客户直签业务发货到验收周期长,业务增长致库存增加 [11] H 股上市 - 2025 年希望借 H 股上市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技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打造国际化品牌,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 [10][11] - 2025 年 4 月 28 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时机上市,目前正与中介商讨,具体细节未确定 [12][13]
赋能行业智能化 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在穗举办
广州日报· 2025-04-29 23:45
当AI时代来临,赋能行业智能化成为重要课题。在这当中,制造业成为AI+深耕的重要行业,如何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有哪些解决方案?这些话题都 备受业界关注。记者从4月28日于广州举行的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上了解到,由创新驱动,人工智能目前在制造业加快落地生根,汽车、机械电 子、医药、重工业、轻工业等制造行业是最快落地的重要细分行业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制造业的智能化又有新进展,本次峰会上,广汽集团与华为 联合发布了智能化研发平台解决方案,并宣布智能化研发平台样板点建设正式启动。 创新引擎拥抱AI+制造发展新阶段 目前,千行万业被推向智能化跃迁的临界点,以大模型为引领,技术突破与行业融合加速,进入了应用深度普及的人工智能新时代。制造业以其海量数 据、复杂流程和标准化场景,不仅为大模型落地提供了丰富场景,更为行业发展注入全新动能。在本次以"加速行业智能化"为主题的峰会上,国家制造强 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副主任、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主任苏波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制造在过去十年中以坚定的战略定力、创新的技术突破和协同的产业生态, 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为中国智能制造注入澎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