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次元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新二次元”的金钱游戏
虎嗅· 2025-07-02 21:17
二次元文化代际划分 - 新老二次元以1980年前后生人与05后为主要分界 存在显著代际差异 [2] - 区分标准从传统ACG受众转向消费行为 如"吃谷"成为新二次元身份标识 [3][4] - 反二次元吧关注人数突破80万 反映圈层内部冲突加剧 [1] 二次元消费特征演变 - 2023年五一期间全国举办近200场漫展 下沉至县城市场 [7] - 谷子经济规模两年内飙升 购买周边从个体行为升级为圈层鄙视链标准 [12][13] - 低龄用户出现贷款购谷现象 部分家庭冲突后转为家长陪同消费 [14] 社交行为模式变迁 - 新二次元通过漫展集邮/无料交换强化社交连接 单月至少参与1场线下活动成为常态 [21][23] - 扩列行为催生"投厕"霸凌现象 涉及隐私泄露与侮辱性创作 [26] - 社交平台运营压力导致交友焦虑 不互动可能面临圈层排斥 [25] 内容创作生态变化 - 专业COS成本显著提升 形成毛娘/妆娘/道具师配套产业链 [8] - 低龄用户同人创作能力下降 转向消费主义表达方式 [35] - 平台更迭导致B站等传统社区衰落 新用户缺乏专属内容阵地 [31] 行业监管动态 - 上海2023年2月出台新规 禁止向8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二次元衍生品 [17] - 行业规模膨胀推动商家重塑用户习惯 消费主义渗透身份构建 [5][16] - 漫展等线下场景推动二次元社交化 模糊与现充群体的界限 [20][22]
《中国城市二次元产业活力指数报告》在沪发布
新华财经· 2025-05-11 21:04
中国城市二次元产业活力指数报告发布 - 《中国城市二次元产业活力指数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 对近20座城市二次元产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1] - 城市分为四个梯队 上海和北京位于第一梯队 成都 广州 深圳 武汉位于第二梯队 [1] - 评价指标包括产业基础 消费空间 活动载体 传播能级四个维度 [1] 各城市二次元产业发展特点 - 北京在产业基础方面领先各大城市 [1] - 上海在消费空间 活动载体以及传播能级方面领先 [1] - 北京二次元活动内容丰富 形态多样 [1] - 上海二次元活动专业性较强 垂类发展程度较深 [1] - 上海在二次元主题商场 "谷子"门店 社交媒体平台讨论热度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1] 二次元产业发展趋势 - 报告探讨了二次元与企业创新 城市空间拓展 文旅商体展联动 城市形象塑造四个维度的关系 [1] - 预估中国城市二次元产业将在技术创新 产品研发 小微企业生态培育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持续突破 [1] 相关配套活动与计划 - 同步发布《"青春小店"主理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杨浦区跨次元品牌集聚区建设工作方案》 [2] - "上海国际跨次元产业联盟"宣告成立 [2]
“对8岁以下禁售!”网友:必须支持
新浪财经· 2025-03-21 09:03
二次元产业发展现状 - 二次元产业快速发展,"谷子经济"(二次元相关产品)逐渐成为热潮,在商场、购物中心等场所随处可见二次元商品和顾客 [1] - 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包括基于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等开发的周边产品,以及主题快闪活动、二次元主题店、主题餐饮、电商、直播带货、动漫展等场景下的经营活动 [4] - 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持续增长,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不断演进,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 [5] 上海黄浦区市场监管政策 - 上海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发布《黄浦区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经营合规指引》,推动二次元新兴产业在合规框架内健康发展 [2] - 《指引》规定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时需确认取得监护人同意 [2] - 经营者需确保商品和服务内容符合未成年人保护要求,避免涉及暴力、恐怖、色情等不良内容 [2] 行业问题与监管措施 - 行业存在虚假宣传、商业混淆、不正当竞争等问题,消费纠纷显著增长 [5] - 2024年黄浦区涉及二次元领域的消费者投诉中,企业不按约定时间发货、无故拖延或无理由拒绝履行三包义务、售后服务不到位占投诉总量的一半以上 [5] - 市场监管部门制定"合规指引"帮助企业分清责任边界、规避经营风险,推动市场从"野蛮生长"转向"有序繁荣" [5] 社会反响 - 话题上海黄浦区对8岁以下禁售二次元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6] - 网友对相关政策表示支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