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与逆变器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策略聚焦专题会:两个关键时点
2025-03-24 16:1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股、港股、科技、新能源(储能与逆变器)、消费、顺周期、钢铁煤炭 - **公司**:字节跳动、小米、Rokid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整体情况** - **A股和港股处于尴尬位置**:A股震荡,港股虽满足牛市三特征,但外资对估值敏感、美股核心公司估值下修、机构资金流动及其他市场影响,使其吸引力下降[2] - **港股估值优势不再**:与美股互联网公司估值趋同,仅CSP厂商有小幅折价,南下资金日均净流入下降,投机性趋势资金可能回流A股[8][9] 2. **2025年关键决策时点** - **科技板块切入时机**:宏观和科技叙事逻辑不变下仍有机会,需关注风险点和催化因素[4] - **核心资产配置时机**:中美周期同步及政策加码后,进入政策和经济同步共振上行阶段,打开核心资产估值上行空间[4] 3. **四月海外风险及国内产业机会** - **海外风险**:4月1日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和4月2日对等关税调查结果,可能带来关税扰动[5] - **国内产业机会**:外需恶化国内可能刺激内需,科技板块虽易受宏观环境影响调整,但独立产业趋势使其仍具交易价值[5] 4. **科技行情催化因素** - **端侧AI是重要催化**:带动整体科技行情,年内产品发布、重点公司财报和国内政策是事件型催化,如四月字节跳动AIoT大会、五月小米眼镜发布会等[6] 5. **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同步影响** - **带来战略性配置机会**:2025年策略范式调整,产业逻辑更重要,中国可能推出新一轮投资政策,实现中美同步,为核心资产带来配置窗口[10] - **影响市场风格**:自2021年以来中美周期错位压制中国核心资产和绩优成长股,同步共振上行是理想状态[11] 6. **中美宏观经济共振上行意义** - **为核心资产带来机会**:历史数据显示,共振上行阶段大盘股跑赢小盘股,核心资产有显著超额收益[12] 7. **年中强化大盘绩优成长股配置优势因素** - **资产走出经营拐点**:茅指数和宁组合约45%资产业绩下行,年中更多公司将走出拐点[13] - **机构重视质量因子**:公募考核改革方案落地,资金流入使机构更重视质量因子[13] - **核心资产合理定价**:A股核心资产赴港上市完成后获合理定价,消除担忧[14] 8. **短期内投资方向** - **科技领域**:端侧AI方向,如AI眼镜产业链相关消费电子公司,四月有密集新品发布催化[15] - **新能源领域**:储能与逆变器板块,有短期政策预期催化,如德国振兴计划和中国供给侧改革文件政策[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四月和六月关键时间节点**:四月风险落地后新产业催化可能带动行情,六月是风险点但可能带来中美政策共振,更偏好中国核心资产[16] - **美国刺激措施预期**:未来几个月美国有关税调整及财政减支,目的是推动降税与降息,中国内需政策更具优势,看好中国核心资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