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

搜索文档
建项目、治沙海、富百姓 鄂尔多斯以工代赈书写乡村振兴 “多赢”答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22:03
以工代赈政策实施成效 - 鄂尔多斯市构建"工程建设+就业增收+能力提升"三位一体实施体系,形成市级统筹、旗县创新、群众参与的全链条机制,持续提高劳务报酬发放占比 [1] - 2025年以来全市实施68个以工代赈项目,覆盖2178名农牧民,发放劳务报酬3458万元,通过苗木采购等方式额外创收3.1亿元 [6] - 计划为79个嘎查村5745名有务工需求农牧民开展岗位对接,进一步提升项目带动力 [6] 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 - 乌审旗采用"五同步"机制和"两前置"原则,以工代赈资金占比超过内蒙古标准,实现项目进度与惠民效益统一 [2] - 通过"施工企业+合作社+农户""施工企业+村集体"等多元合作模式,整合农业资源带动合作社增收,激活村集体经济 [4] - 2019年以来累计带动1500余人参与工程,发放劳务报酬超1500万元,形成农田建设与民生增收良性循环 [4] 生态治理与民生协同路径 - 达拉特旗创新"党支部+企业+农户"机制,村民通过沙障铺设等工程获取劳动收入,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参与收益分配 [5] - 科学设定治沙工程劳务报酬比例,形成"生态治理-就业增收-能力提升"闭环,村民月收入可达近万元 [5] - 典型案例显示农牧民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收入较以往零工显著提升 [5] 长效工作机制建设 - 建立用工需求与务工需要"两个清单"调度机制,精准匹配项目建设与劳务用工 [6] - 推广"党建引领"模式,强化工程建设与群众增收的核心关联 [6] - 目标通过提高以工代赈比例持续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