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强国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夏粮稳产丰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产业提质增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18 05:45
粮食生产 - 夏粮产量2994.8亿斤,为历史第二高产年 [2] - 早稻已收六成左右,秋粮面积预计稳中略增,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 [2][3] - 全国3.4亿亩冬小麦中八成以上有水浇条件,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增强生产韧性 [2] 菜篮子产品供给 - 上半年肉蛋奶、果菜鱼等供给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97.9% [4] - 夏季可能面临阶段性高温多雨,将采取跨区域联动保供机制应对 [4] 农业科技装备 - 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完成311万份土壤样品测试 [5] - 农机装备研发取得进展,高性能播种机保有量近18万台,出苗率提升5个百分点 [5]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三大主粮机械化率分别超97%、91%、88% [7]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 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3283.3万人,累计帮扶680万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 [8] - 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开展就业攻坚行动,但发展后劲不足问题仍存 [8] 农民收入与农村经济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实际增长6.2% [9] -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增长4.9% [9] 乡村建设与公共服务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4%,行政村100%通宽带,90%以上通5G [10] - 建成超1.6万家农村敬老院,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 [10] - 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超30万个,落实资金超1000亿元 [10] 农村治理与资金监管 - 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整治,追回资金6.98亿元,移交问题线索3.6万件 [11]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期货日报网· 2025-07-18 00:11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呈现七个特点: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 "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农业科技装备条件持续改善 农民收入、农业投资和农村消费保持增长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1] - 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强化措施落实 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1] 生猪生产情况 - 6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8% 预示7-8月份生猪出栏量将减少 有利于猪价稳定和养殖盈利 [2] - 农业农村部已提前释放市场预警信息 指导头部企业合理调减产能 控制出栏节奏 [2] 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措施 - 调产能:加密发布市场预警信息 引导有序出栏 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 适应性调整产能 促进供需均衡 [2] - 稳政策:落实地方生猪稳产稳价责任 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措施 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 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 [2]
农业农村部: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证券日报网· 2025-07-17 20:50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夏粮稳产丰收,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1] - 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农业科技装备条件持续改善,农民收入、农业投资和农村消费保持增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1] 夏粮生产情况 - 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两成多,主要是口粮小麦,25个有夏粮生产任务的省份中20个播种面积增加 [2] - 夏粮亩产375.6公斤,比去年增加0.1公斤,是第二高产年份,克服了局部较重旱情影响 [2]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3/4,完成全年1.4万亿斤粮食产量目标任务关键看秋粮 [2] 生猪生产情况 - 生猪养殖连续14个月保持盈利,近期猪价存在下行压力,已指导头部企业合理调减产能,控制出栏节奏 [2] - 6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量环比降低0.8%,预示7、8月份生猪出栏量将减少 [3] - 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为正常保有量3900万头的103.7%,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限 [3] "菜篮子"产品供应 - 肉蛋奶、果菜鱼等"菜篮子"产品供应总量充裕,价格运行平稳,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3] - 下一步将压实责任,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市场运行监测发布 [3] - 稳定生产,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抓好蔬菜生产和畜禽水产养殖 [3] - 畅通流通,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推动产区和销区"点对点"对接 [3] - 加强监管,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力度 [4] 下一步工作重点 - 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4] -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 [4]
农业强国建设步履铿锵(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7-13 06:10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 山东沂南县竹泉村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和传统手工艺品销售,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至4万元,实现产业兴旺和收入提升 [1]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2994.8亿斤,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1] - 我国累计建成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3] 现代农业与粮食安全 - 山东博兴县庞家镇通过农机合作社联合社统一调度35台收割机,1.2万亩麦田不到一周完成收获,实现从粮田到粮仓一站式服务 [3] - 张庄村800亩耕地统一种管收后面积净增10%以上,村民亩均年分红超1000元,同时可务工增收 [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 云南昭通市细沙河村从偏远落后山村转型为生态竹乡,新建宜昭高速和采笋道,引进竹笋加工厂,改善基础设施和产业条件 [4] - 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14051元增长至2024年17522元,增速连续4年快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4] 农业科技创新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慧农业机器人研究所启用,自主研发的农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控制器已应用于国内外农场 [5] -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6]
以再加力姿态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论稳扎稳打、踏踏实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
大众日报· 2025-05-25 08:34
农业经济表现 - 山东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8万亿元 居全国首位 [2] - 粮食总产量1142亿斤创历史新高 肉蛋奶总产量1679.87万吨可满足1.6亿人需求 [2] - 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67家 总数达11406家占全国1/10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培育"济麦44"、"登海206"等自主种源 实现盐碱地"三级利用"改造 [2] - 发展海洋牧场建设"蓝色粮仓" 推广"吨半粮"高产模式 [2] - 乡村振兴片区覆盖1.5万余村庄 通过"接二连三"模式提升农产品价值链 [3] 政策与治理机制 - 省市县三级建设1598个乡村振兴片区 整合资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3] - 淄博推行"上门问事、下沉议事、一线办事"工作法 青岛莱西实施"一统领三融合"治理模式 [3]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粮食安全、农业新质生产力、县域富民产业等方向 [4] 区域发展模式 - 传承升级"寿光模式"、"潍坊模式" 探索片区化推进新路径 [3] - 通过产业联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 [3] - 计划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 打造强带动力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4]
大禹节水订单充沛保障业绩 2025年至2027年营收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9 19: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9亿元,同比增长26.83%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12.79万元,同比增长61.81% [1]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97亿元,同比转正大幅改善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15.68%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8.09万元 [1] - 2024年新签订单53.14亿元,订单规模稳居行业内同类民营企业首位 [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受益于国家"节水优先"战略持续推进及农业现代化、智慧水利行业政策红利 [2] - 全产业链布局和全国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2] - 水利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投资领域,2024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达1.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连续三年保持订单获取规模在50亿元体量,订单充沛保障业绩确定性 [2] - 2025年至2027年有望保持营收快速增长并迎来业绩释放期 [2] 应收账款管理 - 清欠计划内5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清欠比例达到96% [2] - 解决20多个项目遗留问题,全年推动回款突破40亿元创历史新高 [2] 海外业务拓展 - 已在东南亚、中亚、中东、拉丁美洲、非洲等地设立海外公司或办事处 [3] - 在哈萨克斯坦、沙特、赞比亚、巴基斯坦等国设立常驻点 [3] - 全球建立超过15家经销商渠道,覆盖中亚、中东、东南亚、非洲等重点市场 [3] - 海外市场毛利相对较高,已有综合项目开始落地转化 [3] 行业政策环境 - 水利行业连续三年每年投资超过1万亿元 [2] -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年-2035年)》出台 [3] - 农业和水利两个万亿级市场深度激活并加速融合,释放巨大政策红利与市场潜力 [3] 未来发展战略 - 以创新为翼,深度融入国家农业强国建设和水利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 [3] - 提供更前沿技术、更完善全产业链服务、更智慧解决方案 [3]
专访中央党校尹建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如何与美丽中国建设一体推进?
中国环境报· 2025-04-29 07:22
农业绿色转型核心观点 - 绿色低碳发展是农业强国建设的核心底色,通过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清洁化、结构优化[5] - 农业绿色转型当前处于系统深化阶段,强调科技赋能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与污染防治、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协同推进[8][9] - 绿色转型将分两阶段实施:2024-2027年聚焦基础能力建设,2027-2035年实现全面突破[12][13][14] 资源保护与布局优化 - 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严守18.65亿亩红线,推进盐碱地治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5] - 发展木本粮油、生态渔业等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优化农业资源布局并增强产业链韧性[5] - 2024-2027年将实施"耕地质量提升三年行动",重点治理东北黑土区等退化耕地[13]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推进秸秆、畜禽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6] - 通过碳汇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收益,开发"农业生态产品目录"纳入黑土地碳汇等[6][14] - 计划在粮食主产区建设零碳农场,集成生物质供热、CCUS技术实现农场碳中和[14] 技术创新体系 - 重点攻关种业、智能农机装备等关键技术,推动农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6] - 启动"农业绿色科技攻关计划",研发生物固氮、废弃物纤维化等核心技术[13] - 构建"三阶递进"技术体系:前端智能育种、中端精准作业、后端循环利用[14] 产业融合路径 - 发展农产品加工、生物科技等高附加值产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延伸产业链[6] - 创造生态农业技术员等新型就业形态,促进农民技能提升与收入增长[7] - 发展气候韧性农业,推广耐旱玉米等品种并配套气象指数保险[14] 政策制度创新 - 将耕地保护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完善生态补偿与碳汇交易制度[10] - 出台农业碳汇核算标准,开展粮食主产区碳汇交易试点[13] - 建立"绿色金融支农专项",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节水灌溉等项目[13]
双融日报-20250428
华鑫证券· 2025-04-28 09:37
核心观点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62分,处于“较热”状态,市场逐渐进入上涨态势,情绪值低于或接近30分时市场获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 [6][10] 热点主题追踪 - 跨境支付主题:中国央行等印发方案,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扩大CIPS网络覆盖范围,相关标的有跨境通(002640)、青岛金王(002094) [7] - 虚拟电厂主题: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指导意见,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2000万千瓦以上,2030年达5000万千瓦以上,相关标的有国能日新(301162)、科华数据(002335) [7] - 农业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规划,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相关标的有大北农(002385)、丰乐种业(000713) [7] 资金流向 个股 - 主力净流入前十个股:拓维信息(002261.SZ)167446.45万元、新易盛(300502.SZ)52842.49万元等 [11] - 主力净流出前十个股:贝因美(002570.SZ)-58317.02万元、润泽科技(300442.SZ)-32407.62万元等 [13]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招商蛇口(001979.SZ)20086.02万元、比亚迪(002594.SZ)19354.36万元等 [13] - 融券净卖出前十个股:四川长虹(600839.SH)778.40万元、长江电力(600900.SH)496.30万元等 [14] 行业 - 主力净流入前十行业:SW计算机307495万元、SW公用事业142194万元等 [17] - 主力净流出前十行业:SW国防军工-27084万元、SW环保-38157万元等 [18] - 融资净买入前十行业:SW汽车38363万元、SW医药生物37593万元等 [19] - 融券净卖出前十行业:文档未明确列出具体数据 [21] 市场情绪策略建议 - 过冷:股价普遍下跌,市场前景不明朗,是找价值投资机会时期,但需注意风险控制 [20] - 较冷:市场波动较小,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应谨慎操作,关注基本面良好股票,避免追高 [20] - 中性:市场波动适中,投资者情绪稳定,可根据个股表现和市场信息投资,保持灵活性 [20] - 较热:市场活跃,投资者信心较强,可适度增加投资,但需警惕市场过热风险 [20] - 过热:市场极度活跃,投资者情绪极度乐观,应考虑适时减仓,避免在市场高点买入,关注市场泡沫风险 [20] 指标说明 - 融资净买入:表明投资者对市场或股票持乐观态度,但融资余额过高可能存在过度投机风险 [21] - 融券净卖出:表明投资者对市场或股票持悲观态度,是高风险交易策略 [21] - 期间净买入额=融资净买入 - 融券净卖出 [21]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从指数涨跌幅、成交量等6大维度搭建,属于摆荡指标,适用于区间震荡行情,出现趋势时可能钝化 [21] - 市场情绪综合评分:过冷(0 - 19)、较冷(20 - 39)、中性(40 - 59)、较热(60 - 79)、过热(80 - 100) [21]
重要农产品务必保持合理自给水平
经济日报· 2025-04-15 06:09
文章核心观点 强调农产品适当进口是发展所需但保持合理自给水平更关键,我国应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做足国内产能文章,以强大农业产能和合理自给率参与国际竞争 [1][4] 分组1:政策规划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农业强国建设“三步走”主要目标和任务清单 [1] 分组2:现状分析 - 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保障水平总体较高,2024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高于国际安全标准线,但部分农产品对外依存度攀升,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最高,奶类和牛肉次之 [2] 分组3:风险考量 - 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购买农产品,关键时候可能遭遇买不到、买不起困境,重要农产品被“卡脖子”会带来严重后果,单一品种对外依存度过高会给本国相关产业带来隐患 [2] 分组4:自给率标准 - 国家要求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对动物性食品提出明确目标,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 [3] 分组5:应对措施 - 要一手抓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手抓提高农产品海外供应链稳定性,推进进口多元化和提高关键物流节点掌控力 [3] - 在大食物观背景下,统筹做好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 [4] - 发挥价格机制作用,推动价格保持合理水平,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运用价格、补贴、保险等手段强农惠农富农 [4]
政策跟踪 | 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4-14 19:42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 -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核心目标 强调巩固战略互信 深化发展融合 共同维护地区稳定 扩大交往交流 [2] - 重点任务包括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 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开展安全和执法合作 便利人员往来 [2] 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靠前发力推动政策落地 根据形势需要推出增量政策 [3][4] - 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 加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 加快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3][4] -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解决账款拖欠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提供更好发展环境和政策服务 [3][4] 中美关税反制措施 -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从34%逐步提高至125% 并实施出口管制和实体清单措施 [6][7] - 商务部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管控名单 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6][7] 金融政策应对措施 - 上调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5% 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 [8][9] - 央行支持中央汇金增持股票指数基金 提供再贷款支持 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8][9] - 国资委推动央企加大增持回购力度 提升上市公司价值 [8][9] 央企增持回购行动 - 中国诚通 中国国新增持央企股票和ETF 计划持续大额增持科技创新类股票 [10][11] - 中央汇金加大增持各类ETF力度 均衡增持结构 [10][11] - 多家央企上市公司宣布增持计划 规模从10亿至30亿元不等 [10][11] 农业强国建设规划 - 目标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龙头企业 [12][13] - 推动农业与旅游 教育 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 [12][13]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 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 对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 [14][15] - 强化就业指导 健全求职招聘体系 完善帮扶援助机制 [14][15] 就业市场分析 - 初中学历失业群体占35% 本科生和研究生占比持续提升至15.5%和2.2% [18] - 计算机通信 电气机械等行业对美进口依赖度高 用工人数占比达11.9%和7.9% [19] - 第三产业就业占比提升至33.8% 灵活就业岗位如网约车司机 外卖员等快速增长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