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技术推广
icon
搜索文档
对付假专家须打出组合拳
经济日报· 2025-08-19 05:17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假农技专家通过短视频平台以农技指导和公益助农名义推销高价劣质农资 对农业技术完全外行但精通流量生意 利用算法推荐和专家权威性获取信任 唯一目的是带货挣钱[1] - 假专家三大特征包括夸大承诺 用高大上概念包装并吹嘘神奇效果 身份模糊 白大褂只写农业研究所无具体单位和证书 文案雷同 账号背后由推广机构操作 从人设到内容均无含金量[2] - 农民受骗后损失不仅是购买农药肥料的钱 很可能是一年的收成 反映农业科技服务存在有效供给不足 与农户需求脱节 基层农技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2] 解决方案与措施 - 平台需加大对真正农业专家和助农达人的流量倾斜与扶持力度 帮助扩大传播声量 同时响应清朗专项行动 整治内容以假乱真和缺失资质等问题 让假专家现形受罚[1][3] - 鼓励市场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企业发展 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 科技小院和专家大院等公益性服务模式 千方百计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2] - 涉农高校院所需转变考核评价体系 体现为农业服务的实质贡献 农技推广体系需适应移动互联趋势 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效能 主力军需有效挺进主阵地[3] - 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打击力度 健全农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从源头上净化市场环境 斩断假专家非法牟利产业链条 形成震慑效应[4] 市场需求与机遇 - 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存在强烈渴求 新型经营主体愿意花钱购买农业科技服务 亿万农民通过手机上网 用短视频平台找答案成为普遍方式[2][3] - 真正农业专家需把技术送到地头 到网上做指导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成果送到产业中 但目前真专家拍摄视频存在叫好不叫座情况 粉丝数量较少[3]
服务里程新增12万公里!“农友圈”6月排行榜公布
南方农村报· 2025-07-10 19:03
平台运营数据 - 截至6月"农友圈"平台累计服务登记64079次,服务里程达114万公里,服务245845人次,解决问题需求76359个 [7][8][9] - 6月单月新增服务里程12万公里,服务次数新增29782人次,登记解决需求近万次 [9] - 6月常态化服务4360次解答7090问题,技术攻关型服务323次推广555个品种技术 [21][22] - 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6月防灾救灾服务302次,指导帮扶459个需求 [3][4] 区域服务表现 - 东莞、广州花都、梅州梅县蝉联县区排行榜前三,深圳南山区排名从13跃升至6 [10][11] - 十五大县区中东莞以839次居首,广州花都730次,梅县526次 [79] - 广州市花都区农业技术管理中心以640次位列农技推广机构榜首 [80] - 社会化服务组织中梅州市志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464次领先 [81] 服务模式与效率 - 平台实现线上"下单"线下"接单",48小时内响应农户需求 [16][17] - 汇聚全省超2万名农业技术推广员,覆盖农业生产全领域 [15] - 6月典型村服务998次覆盖482村,能力提升活动11场培训683人次 [23][24][25][26] 典型案例分析 - 韶关南雄柑橘炭疽病防治:剪除病叶+药剂防控 [28][29][30][31][32] - 茂名电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间隔7-10天喷药2-3次 [36][37][38] - 珠海金湾鱼塘雨后管理:二氧化氯消毒+增强饲料营养 [43][44][45][46] - 江门新会水稻赤枯病:土壤改良+增施叶面肥 [48][49][50][51][52] - 广州增城夏季养鸡:遮阳通风+调整饲料配比 [56][57][58][59] - 梅州大埔果实日灼预防:套袋+留草降温+涂白 [63][64][65][66][67][68]
服务总里程超100万公里!“农友圈”5月排行榜公布
南方农村报· 2025-06-06 19:31
平台概述 - "农友圈"是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打造的农业技术推广需求精准对接平台,依托"粤农技"微信小程序运营,实现线上"下单"、线下"接单"服务模式,被称为农业"滴滴"平台[7][8][9] - 平台汇聚全省超过2万名体制内外农业技术推广员,网络覆盖全省各县区,涵盖农业生产各领域与环节[10][11] - 平台响应迅速,农户通过手机下单后48小时内安排专家服务,大幅缩短解决问题时间成本[12][13] 运营数据 - 截至5月累计开展服务登记58,690次,服务里程达102万公里,服务216,063人次,解决问题67,309个[16][17][18] - 5月单月登记农技服务4,730次,服务19,007人次,解决问题7,350个[19][20] - 5月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开展防灾救灾服务160次,指导帮扶216个需求[20][21] - 5月技术攻关型服务284次,集成推广434个主导品种主推技术[21][22] 服务案例 - 汕尾陆河县水稻黄叶问题:专家诊断土壤酸性过强导致硫化氢中毒,建议排水晒田并撒施土壤调理剂[30][31][32][33][34] - 珠海金湾区荔枝树管养:专家建议高接换种优质品种或重回缩至1.2-1.5米高度重新形成树冠[36][37][38][39][40] - 佛山南海区黄骨鱼苗车轮虫感染:专家建议加强水质监测,选择苦驱虫药物防治并添加免疫多维类添加剂[42][43][44][45][46][47][48][49][50][51] 区域排名 - 5月服务登记前三县区:东莞(509次)、梅州梅县(428次)、广州花都(248次)[58] - 十大农技推广机构首位:广州市花都区农业技术管理中心(380次)[59] - 十大社会化服务组织首位:梅州市志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455次)[60] - 十大服务个人首位:东莞市瑞派宠友宠物医院有限公司汪震(125次)[61]
榜样力量!广东4名农技人员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南方农村报· 2025-04-30 11:30
全国劳动模范评选 - 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1670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3] - 农技人员共有21人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3] - 广东省有4名农技人员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4] 广东获奖农技人员 - 佛山市高明区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副主任仇志杰(食品检验高级工程师) [5][44] - 惠州市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古幸福(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6][45] - 台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良种示范场场长谢文青(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7][46] - 饶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林伟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高级技师) [8][47] 广东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 围绕"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发展、乡村人才培育"三大任务深化"百千万工程"建设 [9][10] - 创新"田头滴滴"农技需求精准对接平台 [11] - 全省农技服务人才库超2万名,包括3200余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和1.1万名农村乡土专家 [17] 广东农技服务成效 - 2022年以来开展专题活动超1150场次 [18] - 专业人员参与超57000人次,服务农户超30万人次 [19] - 技术指导服务面积超236万亩 [19] 全国农技劳模代表 - 哈尔滨市双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冷玲(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22][23][24][25] - 宁波市奉化区农业技术服务总站副站长陈妙金(高级农艺师) [28][29][30] - 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科科长朱瑞华(同时获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