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推动建立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10-11 18:36
政策核心内容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1] 科技装备支撑 - 强化科技装备支撑 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支撑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 组建农业科技服务团队 提升社会化科技服务能力[1] - 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效能 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购买先进适用 生态环保 安全可靠的农业机械[1] - 加快急需适用农机研发应用 推动农机装备迭代升级[1] 数字化与智能化 - 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利用物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以及遥感 航拍 北斗导航等技术设备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 智能化水平[1] - 推动建立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整合各类涉农服务资源 为广大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体化服务[1] - 逐步实现服务供需线上对接 农机作业实时记录 服务费用电子结算[1]
陕西安康:“庄稼医院”开诊了
陕西日报· 2025-09-28 13:53
服务模式创新 - 安康市首家“庄稼医院”农技惠客厅启动运营,标志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从“零散式、阶段性”服务向“系统化、全周期”转变 [1] - 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涵盖从作物“把脉问诊”到农资选配、生产技术指导及农业品牌打造 [1] - 服务形式包括现场咨询、电话专线、抖音账号线上求助,实现“小问题线上解决,复杂问题预约专家实地看” [1] 服务功能与内容 - 农技惠客厅设有咨询服务区、抖音直播区、特色农产品展示区、绿色防控区和种子肥料区五个功能分区 [1] - 中心提供“全链条”响应服务,专家名录涵盖粮油、茶叶、魔芋等10个专业领域 [2] - 中心陈列高效低毒杀虫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设备,并推广适宜本地种植的油菜、水稻、玉米优良品种及六大粮油单产提升技术 [2] 线上服务与产销对接 - 通过抖音直播进行农技教学与政策解读,首场助农直播持续3小时,累计吸引近万人次观看,收获点赞5万余次,带动农产品销售100余单 [2] - 未来将升级直播带货、品牌推介等产销服务,帮助农户拓宽销售路径,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优价特色农产品 [3] - 农技惠客厅旨在成为推动农业科技落地的“主阵地”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强引擎” [3]
邯郸树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6 06:4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邯郸树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 - 法定代表人为张晓雨 [1] - 注册资本为1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一般项目包括肥料销售、化肥销售、农副产品销售、化工产品销售等 [1] - 服务项目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等 [1] - 许可项目为农药批发和农药零售 [1]
中经评论:对付假专家须打出组合拳
经济日报· 2025-08-19 08:02
农业科技服务行业现状与问题 - 假农技专家通过短视频平台以"农技指导"和"公益助农"名义推销高价劣质农资 对农业技术完全外行但精通流量运营 [1] - 假专家三大特征:夸大承诺(吹嘘神奇效果) 身份模糊(无具体单位及证书) 文案雷同(推广机构统一策划) [2] - 农民受骗后可能损失全年收成 反映农业科技服务存在有效供给不足 与实际需求脱节 基层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 [2] 行业需求与解决方案 - 新型经营主体愿意付费购买农业科技服务 需鼓励市场化服务组织发展 [2] - 需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 科技小院 专家大院等公益性服务模式 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2] - 农技推广体系需适应移动互联趋势 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效能 当前官方农技推广软件用户数不足且触达率低 [3] 平台治理与政策响应 - 平台需倾斜流量扶持真农业专家和助农达人 扩大其传播声量 [1][3] - 响应"清朗"专项行动 整治"内容以假乱真""缺失资质""伪专业信息"等问题 [1][3] - 需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打击力度 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从源头净化市场 [4] 学术与推广体系改革 - 涉农高校院所需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认可线上线下实际为农服务的贡献 [3] - 真专家面临"叫好不叫座"困境 拍摄专业视频但粉丝数量有限 [3] - 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作为公共服务机构 需履行公益性职责并有效挺进主阵地 [3]
对付假专家须打出组合拳
经济日报· 2025-08-19 05:17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假农技专家通过短视频平台以农技指导和公益助农名义推销高价劣质农资 对农业技术完全外行但精通流量生意 利用算法推荐和专家权威性获取信任 唯一目的是带货挣钱[1] - 假专家三大特征包括夸大承诺 用高大上概念包装并吹嘘神奇效果 身份模糊 白大褂只写农业研究所无具体单位和证书 文案雷同 账号背后由推广机构操作 从人设到内容均无含金量[2] - 农民受骗后损失不仅是购买农药肥料的钱 很可能是一年的收成 反映农业科技服务存在有效供给不足 与农户需求脱节 基层农技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2] 解决方案与措施 - 平台需加大对真正农业专家和助农达人的流量倾斜与扶持力度 帮助扩大传播声量 同时响应清朗专项行动 整治内容以假乱真和缺失资质等问题 让假专家现形受罚[1][3] - 鼓励市场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企业发展 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 科技小院和专家大院等公益性服务模式 千方百计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2] - 涉农高校院所需转变考核评价体系 体现为农业服务的实质贡献 农技推广体系需适应移动互联趋势 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效能 主力军需有效挺进主阵地[3] - 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打击力度 健全农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从源头上净化市场环境 斩断假专家非法牟利产业链条 形成震慑效应[4] 市场需求与机遇 - 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存在强烈渴求 新型经营主体愿意花钱购买农业科技服务 亿万农民通过手机上网 用短视频平台找答案成为普遍方式[2][3] - 真正农业专家需把技术送到地头 到网上做指导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成果送到产业中 但目前真专家拍摄视频存在叫好不叫座情况 粉丝数量较少[3]
农技服务奋勇争先!“农友圈”7月登记情况公布
南方农村报· 2025-08-14 15:31
平台运营数据 - 截至7月全省农技专家累计服务登记69,005次 服务里程达125万公里 服务266,540人次 需求问题解决84,334个 [9][10] - 7月单月登记农技服务4,345次 服务18,728人次 需求问题解决6,958个 [11] - 平台汇聚全省超过20,000名农业技术推广员 覆盖农业生产各领域与环节 [26][27] 服务类型与成效 - 农业科技特派员7月开展防灾救灾服务466次 指导帮扶674个需求 [16][17] - 常态化技术服务登记3,605次 指导解答5,855个问题 [17] - 技术攻关型服务274次 集成推广429个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18] - 典型村服务登记936次 覆盖428个典型村 服务4,933人次 [19][20] 服务机制与特点 - 平台通过"粤农技"微信小程序运营 实现线上需求下单与线下专家接单模式 [23][24][25] - 农户需求一般48小时内安排专家响应 大幅缩短问题解决时间成本 [28] -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定期发布排行榜并制定激励措施 营造全省服务氛围 [13][14] 具体服务案例 - 深汕合作区百香果病虫害问题得到专家团队现场诊断 提出灰霉病与炭疽病解决方案 [2][5][6] - 韶关南雄市柑橘炭疽病防治通过现场剪除病叶与药剂防控结合处理 [32][33][34] - 珠海金湾区强降雨后鱼塘管理采用二氧化氯消毒与体质强化措施 [46][47][48] - 江门新会区水稻赤枯病通过土壤改良与增施叶面肥解决 [50][53][54]
一亩田集团与张佳宝院士工作站、中向旭曜联合发起“沃土计划”
证券日报网· 2025-06-03 21:13
战略合作与沃土计划 - 一亩田集团与张佳宝院士工作站、中向旭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起"沃土计划",旨在整合资源应对土壤退化问题,助力种植户每亩增收10% [1] - 合作将实现张佳宝院士技术在全国农业生产者中的普及,帮助改良土壤、增加产量 [2] - 计划面向全国农业生产者免费提供土壤检测服务、土壤改良解决方案咨询服务、种植品类大数据服务三项服务 [2] 土壤问题现状与挑战 - 中国19.18亿亩耕地中,13亿亩是中低产田,占补平衡中新整治的补充耕地缺乏肥沃耕作层 [1] - 土壤板结、盐碱化、肥力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农作物产量与品质提升 [1]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多项关键举措,要求强化重点区域土壤治理,推动差异化修复 [1] 技术研发与资源投入 - 张佳宝院士团队与中向旭曜自2016年起联合开展基于天然优质腐殖质材料快速构建优质耕作层的技术研究 [1] - 中向旭曜在海外开发3.6亿吨天然优质腐殖质材料矿产,在国内投入8亿元建设工厂 [2] - 应用诸多国内首创的开发技术及设备,确保从原料到产品每个环节的完善 [2] 服务模式创新 - 一亩田APP将开设张佳宝院士及其团队专业课程专栏,突破传统农技推广时空限制 [2] - 构建"检测-诊断-改良-增效"闭环链路,助力破解土壤退化难题 [3] - 利用一亩田"AI+大数据"系统帮助农户把握市场需求,优化种植选择 [2] 未来发展规划 - 以"沃土计划"为起点,依托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拓展农业科技服务边界 [3] - 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助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3] - 目标让"每一亩田更有价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