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村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破立并举,走活江门农村集体经济一盘棋
南方农村报· 2025-10-16 12:03
文章核心观点 - 江门市通过“破立并举”策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重点解决资源闲置、产业分散、人才短缺、治理低效和路径依赖五大困境,并建立新机制、新格局、新体系、新模式以实现乡村振兴 [4][5][6] 资源盘活与产权改革 - 江门市农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资产资源占比较高,需唤醒“沉睡资源” [11][12] - 通过“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资源,例如鹤山市宅梧镇漱云村利用闲置林地、耕地、水库发展生态旅游,使村集体年增收约185万元 [13][14][15] - 建立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实现集体资产资源“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台山市水步镇下洞村通过公开竞价与招标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16][17][18] - 奇榜村因集体经济发展,年终分红超6000万元 [8] 产业整合与融合发展 - 江门农村产业存在“小、散、弱”问题,难以对接大市场且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24][25][26] - 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产业,开平市金鸡镇统筹5个薄弱村资金联合建设现代化养鸡场,吸引上下游产业集聚并创造就业 [27][28][29] - 推动三产融合,新会区会城街道茶坑村打造陈皮全产业链(种植、加工、文化、旅游、康养),带动超3000人创业就业 [31][32][33] - 培育区域品牌如新会陈皮、鹤山红茶、台山鳗鱼,并发展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业态 [34][35] 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 - 农村面临青年人才外流、留守人员老龄化、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36][37][38] -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育本土人才如实施“乡村头雁”工程,并吸引大学生、退伍军人、企业家等参与集体经济发展 [39][40][41] - 构建多元化人才支撑体系,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扶持“乡村创客”计划并健全激励机制 [42][43][44] - 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80后”女支书黄梅芳通过直播带货推广杜阮凉瓜,带领全村冲刺千万元集体经济目标 [45][46][47] 治理机制与数字化创新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治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部分村集体资产管理混乱、收益分配不公 [49][50][51] - 完善治理结构,明确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职责权限,并执行“村财镇管”加强审计监督 [52][53][54][55] - 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数字化治理,鹤山市鹤城镇万和村推行线上“积分制管理”(9大类62项积分)提升治理效率 [56][57][58][59] - 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收益分配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 [61][62][63][64][65][66][67][68] 多元化发展模式探索 - 部分地方发展集体经济存在路径依赖,如单纯依靠资源出租或政策扶持,缺乏可持续性 [69][70][71][72] - 创新多元化发展模式,包括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产业发展型和服务创收型 [73][74][75] - 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城郊村发展物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农业村侧重特色种养和加工,旅游资源丰富村主打文旅融合 [76][77] - 成功案例如台山市海宴镇五丰村发展养殖业、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开发碉楼旅游、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打造侨乡文化体验地 [78][79][80]
新职业!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是做什么的?
新华社· 2025-08-06 19:57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职业发展 -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成为人社部发布的17个新职业之一,为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提供重要路径[1] - 该职业指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从事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等经济活动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员[1] - 职业设立解决了乡村人才反哺家乡缺乏途径的问题,北京大学教授刘承芳指出其搭建了人才返乡平台[1] 农村集体经济规模与需求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达98万个,成员9.3亿人,总资产规模9.6万亿元[1] - 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后凯强调资产保值增值与效应发挥是当前乡村经营的核心问题[1] - 浙江、广东等省份已通过社会招聘引入专业人才,显著提升经济社会效益[1] 典型案例与成效 - 浙江永安村"乡村CEO"刘松推动水稻品牌化经营,村集体收入从2019年73万元跃升至2024年609万元[2] - 北京韭园村吕志富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实现元曲诗意的场景化体验开发[2] - 专业经营人才在资产增值、品牌建设、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等方面作用显著[2]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农业农村部刘涛指出该职业推动乡村从"熟人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型,助力治理现代化[2] - 国家将完善职业标准、培训体系及支持政策,依法开展培育工作[2] - 行业进入注重乡村经营的新阶段,人才需求聚焦"爱乡村、会策划、懂经营、善管理"特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