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析仪器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TMO)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2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营收增长5%至111.2亿美元,其中有机增长3%,收购贡献1%,外汇带来1%的有利影响 [6][26] - 第三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9%至25.9亿美元,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扩大100个基点至23.3% [6][27]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10%至5.79美元,GAAP每股收益为4.27美元 [6][26]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毛利率为41.9%,同比提升10个基点 [28] - 公司将2025年全年营收指引上调至441亿-445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上调至22.6-22.86美元 [23][36] - 全年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指引上调至22.7%-22.8% [36] - 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为33亿美元,年初至今为33亿美元 [29] - 调整后投资资本回报率为11.3% [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部门:第三季度营收增长8%,有机增长5%,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15%,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提升200个基点至37.4% [31] - 分析仪器部门:第三季度营收增长5%,有机增长4%,调整后营业利润下降5%,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22.6%,同比下降230个基点但环比改善 [32] - 专业诊断部门:第三季度营收增长4%,有机增长2%,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10%,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提升150个基点至27.4% [33][34] - 实验室产品和生物制药服务部门:第三季度营收增长4%,有机增长3%,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12%,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提升100个基点至14.5% [3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制药和生物技术市场:实现中个位数增长,表现由生物生产和分析仪器业务引领 [6][7] - 学术和政府市场:收入低个位数下降,但较上季度略有改善,美国市场状况与第二季度相似 [7][52] - 工业和应用市场:实现中个位数增长,表现由电子显微镜业务引领 [8] - 诊断和医疗市场:收入增长较第二季度改善,但本季度仍低个位数下降,主要受中国市场状况影响 [8] - 北美地区实现低个位数增长,欧洲和亚太地区实现中个位数增长,中国地区中个位数下降 [2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增长战略基于三大支柱:高影响力创新、客户可信赖合作伙伴地位、无与伦比的商业引擎 [9] - 创新方面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临床新一代测序产品、蛋白质组学神经退行性疾病面板、两款新型电子显微镜以及色谱和质谱企业级软件平台 [10][11][12] - 与OpenAI建立战略合作,将先进技术嵌入产品开发、服务交付、客户互动和运营等关键领域,初步聚焦临床研究以加速药物开发 [13][14] - 与阿斯利康生物风险投资中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色谱、分子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领域的创新 [15] - 在北卡罗来纳州梅文开设制造卓越中心,每周可生产至少4000万个实验室移液器吸头,增强美国供应链韧性 [16][1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制药和生物技术客户对其管道充满信心,并对能够有效应对政府政策保持 quietly confident,公司积极参与客户关于新厂址的规划 [46][47] - 学术和政府市场客户对更稳定的资金环境感觉更好,政府停摆增加了客户犹豫,但公司已将其纳入第四季度指引的合理结果范围内 [53][54][55] - 中国市场学术和政府领域面临压力,但制药和生物技术领域本季度实现温和增长,预计全年中国将下降中高个位数 [90][91][92] - 对中期和长期前景保持信心,预计3%-6%的有机增长是合理的假设水平,当前约2%的有机增长包含约1个百分点的疫情相关收入流失影响 [68][69][70]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三季度资本部署活跃,完成了对Solventum过滤和分离业务的收购以及对赛诺菲无菌灌装基地的收购,并在本季度回购了10亿美元股票 [18][19][20] - PPI业务系统继续推动重大影响,与OpenAI的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其影响力 [21] - 公司预计2025年自由现金流约为70亿美元,资本支出预计在14亿-17亿美元之间 [40] - 2025年资本部署指引现为76亿美元,包括40亿美元用于近期收购、30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和6亿美元股息 [40] - 预计全年调整后税率為10.5%,净利息支出约为4.4亿美元 [40]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市场状况和客户对话,以及公司如何从制药业回流美国中受益 [45] - 回答: 制药和生物技术客户对其科学突破感到兴奋,并对能够有效应对政府政策保持 quietly confident,公司积极参与客户关于新厂址的规划,这将有利于公司的渠道业务、生物生产业务和分析仪器业务,新建设施主要在2027-2028年产生影响,而利用公司的制药服务网络将客户更多生产量转移到美国是更快速、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 [46][47][48][49] 问题: 学术和政府市场前景以及政府停摆的潜在影响 [50][51] - 回答: 第三季度学术和政府市场的改善主要来自欧洲,美国和中国市场与第二季度相似,客户对更稳定的资金环境感觉更好,政府停摆增加了不确定性并可能延迟一些支出,但公司已将其纳入第四季度指引的合理结果范围内 [52][53][54][55] 问题: 分析仪器业务强势的具体驱动因素以及年末势头展望 [57] - 回答: 分析仪器业务的强劲表现主要由电子显微镜以及色谱和质谱业务驱动,化学分析业务仍面临工业和环境领域压力,进入第四季度的主要不同点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高个位数增长),但业务基础健康 [58][59][60][61] 问题: 中国诊断业务状况以及对中国市场的假设 [62] - 回答: 专业诊断业务提供高价值医学相关关键检测,公司在中国的诊断业务存在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本季度看到了相对于上一季度的轻微改善,预计中国市场全年将下降中高个位数 [63][64][65][92] 问题: 对2026年及中期增长框架的最新看法 [67] - 回答: 对中期和长期前景保持信心,3%-6%的有机增长是合理的假设水平,当前约2%的有机增长包含约1个百分点的疫情相关收入流失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术和政府市场下降放缓以及中国市场的稳定将推动增长向区间高端移动 [68][69][70] 问题: 临床研究业务趋势和新授权情况 [76] - 回答: 临床研究业务执行良好,第三季度收入增长加快至低个位数,授权非常强劲,公司通过加速药物开发和OpenAI合作等创新举措改善药物开发周期时间和成功率 [77][78][79][80] 问题: 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的需求是否改善 [85] - 回答: 第三季度生物技术领域表现强劲,临床研究业务和制药服务早期活动势头良好,大型制药公司收购生物技术的交易活动也有助于更广泛的生态系统 [86][87] 问题: 中国研究及工业领域的定价动态和风险 [88] - 回答: 中国学术和政府领域受益于一些刺激计划但仍面临压力,制药和生物技术领域本季度实现温和增长,工业领域和制药生物技术领域的定价动态受政府影响较小,更易管理 [90][91][92] 问题: 制药业回流美国对公司的增量机会规模和时机 [94][95] - 回答: 回流将产生真实的增量一次性需求(新设备、初始库存、实验室等),但这不会导致持续耗材业务更快增长,因为全球药品产量不变,只是生产地点变化,公司在新建设施中的份额可能高于现有基地 [97][98][99][100] 问题: 关税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以及第四季度展望 [101][102] - 回答: 第三季度关税及相关外汇影响比先前指引有利,带来0.11美元的提升,鉴于自上次指引以来美国和欧洲之间关税上调,预计第四季度关税假设基本保持不变 [103][104] 问题: 合同研究业务,特别是加速器捆绑计划的进展 [106] - 回答: 加速器计划采用情况非常强劲,在生物技术公司中尤其具有吸引力,因为他们几乎外包所有工作,大型制药公司对其领先的临床试验物理能力也表现出浓厚兴趣,这有助于持续推动份额增长 [107][108][109][110] 问题: 第三季度运营表现强劲但全年指引上调幅度相对较小的原因 [112] - 回答: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超出预期0.30美元,但收购带来0.05美元的稀释,考虑到年末位置、市场状况和新增业务,将指引中点上调0.20美元(低端大幅上调)是一个强劲的态势 [113][114][115] 问题: 并购 appetite 和重点领域 [118] - 回答: 公司今年一直活跃,并购管道繁忙且令人兴奋,在当前环境下有一些在执行力方面遇到困难的好公司,公司将寻找能够产生良好回报并符合战略的机会 [119][120][121] 问题: 2024年第四季度退出增长率以及对2025年加速驱动因素的看法 [123] - 回答: 公司将在年初提供2025年详细展望,预计未来几年增长将随时间推移而建立,对以几个百分点的有机增长率结束今年感到兴奋,为2025年及以后奠定良好基础 [124]
钢研纳克三款高端分析仪器重磅亮相,国产替代再进一步
仪器信息网· 2025-09-27 11:58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 公司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重工业部钢铁工业试验所,现为国资委监管的重要科技型央企,拥有70余年发展历程 [12] - 始终秉承"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工业发展"的初心使命,践行"以技术创新赋能客户"的核心价值观 [12] - 与宝武等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工作室,深化产学研融合,共同攻坚高端仪器"卡脖子"难题 [12] - 推动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替代与创新链、标准链、数据链、产业链"四链"融合 [12] 新产品技术突破与性能参数 - OPA500大尺寸金属构件原位分析仪支持500mm×300mm样品分析,实现大尺寸金属材料表面成分及夹杂物分布的全域、原位、定量表征 [15] - SparkCMOS 8000高精度火花光谱仪分辨率较前代产品提升12.5%,支持铁、铝、铜、镍、钛等十余种金属基体及其合金的快速分析 [17] - CS5500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采用独创"上下双进气-中间吸气"高效除尘方案,支持固体样品中碳硫元素的快速分析 [20] 应用场景与行业价值 - OPA500应用于飞机起落架用钢、国产高铁车轮、超临界管道用钢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与质量评估 [15] - SparkCMOS 8000可广泛应用于冶金、铸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高端领域 [17] - 火花光谱仪实现高含量铬的快速测定,将检测时间缩短至40秒以内,为高温耐热钢工艺控制提供高效手段 [23] - 碳硫分析仪拓展至土壤领域环境检测,体现仪器方法的广泛适应性 [25] 市场影响与行业地位 - 发布会汇聚科研院所与企业单位的两百位现场嘉宾及线上万名观众 [2] - 三款仪器展现中国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持续突破的创新实力 [2] - 新品发布会是中国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30] - 公司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推动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替代、助力制造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1]
7月吸附仪中标盘点:国产表现优秀,高校或成采购主力
仪器信息网· 2025-07-15 13:51
吸附仪市场概况 - 吸附仪主要用于表征材料表面化学性质及催化性能,通过气体吸附原理、程序升温等技术测量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隙体积等参数 [2] - 在催化剂开发、电池材料研究、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2] - 7月1日至7月14日平台共收录4条吸附仪中标公告,高校采购占比超75%,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环境科学等学科突出的"双一流"高校为主 [2][3] 中标项目分析 - **吉林师范大学**采购贝士德BSD-C200全自动化学吸附仪1台,中标金额17.8万元 [3] - **江苏阜锐科技**采购麦克化学吸附仪+质谱联用设备1台,中标金额175万元 [3] - **中国矿业大学**采购精微高博AMI-400C化学吸附仪1台,中标金额38万元 [3] - **华东理工大学**采购Hiden Isochema IGA100智能重量法吸附仪1台,中标金额335.6万元 [3] 主要厂商技术特点 贝士德仪器 - 专注吸附表征领域,产品线覆盖低温氮吸附BET比表面积分析、重量法蒸气吸附、高压气体吸附等 [3] - BSD系列吸附仪为国内知名品牌,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多款仪器填补国际空白 [3] - BSD-C200全自动化学吸附仪支持预处理后直接测试、多步骤连续自动测试及3种分析气体混合 [4] 精微高博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材料表征仪器领先制造商 [5] - AMI-400系列为中美联合研发的全自动化学吸附仪,聚焦精准、易用、安全设计 [5] - 应用领域覆盖化工、环保、材料研究、能源等,可评估催化剂表面化学性质及催化反应机理 [5] Hiden Isochema - 电子微量天平技术开创者,IGA气体吸附系统采用重量法研究材料吸附性能 [6] - 系统可自动测量材料重量变化、压力、温度等参数,生成等温/等压曲线并评估动力学参数 [6] - 客户集中于催化化学、氢能研究、半导体材料等前沿领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