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与储能电池

搜索文档
中国动储上市企业财务健康指数排行榜|独家
24潮· 2025-05-19 00:3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动力与储能电池行业正经历严重洗牌,中国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数量从2017年81家降至2023年36家,降幅达55.56% [1] - 2024年中国动储上市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8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7.27%,连续两年大幅下滑 [2] - 全球范围内多家知名电池企业陷入困境,包括蜂巢能源暂停德国工厂建设、韩国三大电池厂商合计亏损8400亿韩元、美国Ambri Inc申请破产等 [3][4] 产能过剩与市场风险 - 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六大核心赛道企业产能规划均远超2025年市场需求预测上限,未来三年行业洗牌不可避免 [1] - 2024年中国登记异常状态的储能企业数量接近3万家,其中3200余家仅成立一年 [2] - 欧洲电池企业ACC暂停两家工厂建设,Northvolt因现金流断裂申请破产 [4] 财务健康评估体系 - 采用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全部债务资本化率)和偿债能力(速动比率、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等)两大维度8个核心指标评估企业财务健康度 [5] - 指标体系权重分配:资本结构稳健力占50%(资产负债率60%、全部债务资本化率40%),资产偿债能力占50%(包含速动比率等6项指标) [8][9] 企业财务健康排名 - 永兴材料(98.67)、盐湖股份(97.64)、藏格矿业(97.33)位列财务健康指数前三名 [11] - 宁德时代排名第39位(55.56),处于"安全"区间但接近压力阈值 [12] - 榜单后20%企业(如安达科技、永太科技等)评分低于20分,被标记为"危险"级别 [14][15] 细分指标表现 - 资本结构最优企业:藏格矿业、永兴材料、盐湖股份均获100分满分 [15] - 偿债能力最佳企业:永兴材料速动比率100分,盐湖股份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100分 [21] - 债务压力最大企业:ST百利全部债务/EBITDA和经营现金流净额得分均为0分 [27][31] 行业深度内容 - 配套发布《中国动储产业年度十大排行榜》《工商储血战2025》等深度研究报告 [33]
港股锂电双雄决战产业寒潮|独家
24潮· 2025-04-03 06:53
锂电双雄2024年财报对比 - 中创新航2024年营业收入277.52亿元,是瑞浦兰钧的1.56倍,但瑞浦兰钧营收增速达29.30%,远超中创新航的2.76% [2] - 中创新航储能业务收入增长72.40%至82.01亿元,超越瑞浦兰钧的72.59亿元,而瑞浦兰钧动力电池业务收入增速达73.84%,中创新航该业务下降12.13% [2] - 中创新航综合毛利率15.89%,扣非净利润6.32亿元,远优于瑞浦兰钧的4.14%毛利率和11.63亿元亏损 [2][5] - 中创新航研发投入14.18亿元(增长42.94%),规模是瑞浦兰钧7.79亿元(下降21.39%)的1.82倍 [5][6] 国际化布局 - 瑞浦兰钧海外收入26.63亿元(增长153.41%),远超中创新航6.4亿元(下降1.98%) [5] - 瑞浦兰钧在印尼规划8GWh产能,中创新航葡萄牙项目获批152亿元投资,规划15GWh产能 [3] - 中创新航泰国基地布局东盟,并斩获沙特7.8GWh和欧洲4.4GWh储能订单 [3] 产能规划与资金状况 - 瑞浦兰钧计划2025年实现150GWh产能,中创新航规划2025年500GWh、2030年1TWh [3] - 中创新航资金净值-80.66亿元(同比下降5787.59%),瑞浦兰钧12.14亿元(下降80.89%) [3][6] - 中创新航总负债744.19亿元(增长26.04%),资产负债率60.76%;瑞浦兰钧负债282.17亿元(增长15.27%),负债率73.22% [6]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63家动储上市公司净利润预计下降42.44%-59.41%,剔除宁德时代后整体亏损149-221亿元 [7] - 中国储能电芯2024年产能利用率不足35%,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或超8000GWh,但需求预测仅2000GWh [7] - 2025年2月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价格降至0.30-0.31元/Wh,部分企业报价已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5% [7]
港股锂电双雄决战产业寒潮|独家
24潮· 2025-04-03 06:53
锂电双雄2024年财报对比 - 中创新航2024年营业收入277.52亿元,是瑞浦兰钧177.96亿元的1.56倍,但瑞浦兰钧营收增速29.30%显著高于中创新航的2.76% [1] - 瑞浦兰钧动力电池业务收入增速达73.84%,中创新航该业务下降12.13%;中创新航储能业务收入增长72.40%,瑞浦兰钧仅增长3.92% [1] - 中创新航综合毛利率15.89%,扣非净利润6.32亿元;瑞浦兰钧毛利率4.14%,扣非亏损11.63亿元 [2] 研发与国际拓展 - 中创新航研发投入14.18亿元(增长42.94%),瑞浦兰钧7.79亿元(下降21.39%),研发人员数量下降34.88% [2] - 瑞浦兰钧海外收入26.63亿元(增长153.41%),中创新航海外收入6.4亿元(下降1.98%) [2] - 瑞浦兰钧计划在印尼建设8GWh产能基地,中创新航葡萄牙15GWh项目获批并将于2025年开工 [2][3] 产能规划与资金状况 - 瑞浦兰钧计划2025年实现150GWh产能,中创新航规划2025年超500GWh、2030年达1TWh [4] - 瑞浦兰钧2024年末资金净值12.14亿元(下降80.89%),中创新航资金缺口80.66亿元(下降5787.59%) [4] - 中创新航总资产1224.73亿元,资产负债率60.76%;瑞浦兰钧总资产385.39亿元,资产负债率73.22% [6] 行业整体状况 - 2024年63家动储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下降59.41%-42.44%,剔除宁德时代后整体亏损149-221亿元 [8] - 2024年中国储能电芯规划产能1000GWh,实际出货300GWh,产能利用率不足35% [8] - 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规划或超8000GWh,而需求预测仅2000GWh左右,产能空置率可能达60% [9][10] 价格战与竞争格局 - 2025年2月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价格0.38元/Wh,储能电池价格0.30-0.31元/Wh [10] - 赣锋锂电在招标中报价0.285元/Wh,较中创新航低近0.1元/Wh [10] - 二线厂商铁锂电芯成本约0.37元/Wh,三线厂商可能超0.4元/Wh,多数处于亏损状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