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仪器

搜索文档
诺奖技术国产化,光镊、光电镊如何重塑抗体开发、辅助生殖等医疗场景?
36氪· 2025-07-11 10:30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激光物理学领域的三位科学家。其中,时年96岁的阿瑟·阿什金 (Arthur Ashkin)凭借"光学镊子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荣 膺该奖,成为史上最年长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光学镊子"(Optical Tweezers,OT)简称光镊,顾名思义就是用光做成的镊子。光是它的材质,镊是它的作用。虽然光镊的名字里带"镊",但与传统镊 子需通过物理接触夹持物体不同,光镊是一种非机械接触式操控技术。其通过高度聚焦的激光束产生的力,像无形的镊子一样,精准操控细胞、病毒、 DNA等微小物体。 光镊的操控原理在于激光束产生的梯度力和散射力。梯度力如同磁铁吸引铁屑,将微小物体拉向光束中光强最强的中心区域;而散射力则像水流推动浮 萍,将物体沿着光束传播方向轻微推移。正是这两种力的精妙配合,使得光镊能够隔空"抓取"并移动目标对象。 光镊的突破启发了更多创新。2005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吴明教授团队受光镊启发,将光控电场引入微粒操控领域发明了光电镊技术(OET),并于 2011年创立Berkeley Lights公司开始光电镊技术的产业化,2020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被仪器巨头布鲁克( ...
ACCSI2025高清医学与临床诊断新智技术论坛成功举办——多学科深度碰撞,解锁临床转化新路径
仪器信息网· 2025-05-15 17:13
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高清医学与临床诊断新智技术",聚焦精准诊断创新工具与临床检验实验室技术需求 [2][4] - 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等机构支持,吸引精准诊断上游工具制造商、检验医学专家等从业人员参会 [2][4] - 论坛主持人包括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颜光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徐军 [4][6] 高清医学技术发展 - 现代医学已从传统发展(1628年)、循证医学(1991年)、精准医学(2015年)演进至高清医学时代,融合多学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8] - 高清医学需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涵盖六大暴露组(压力、生物、物理、化学、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暴露),有效控制可延缓衰老减少疾病 [8] - 数字健康孪生是技术发展目标,通过电化学传感器、智能穿戴设备等十大技术突破推动精准家庭医疗模式 [8] 体外诊断(IVD)国际化 - 中国IVD产业从"在中国为中国"转向"在中国为世界",国际化布局需涵盖海外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等多要素 [10] - 国产企业具备产能、成本、物流等六大优势,但国际化运营和售后服务能力仍需提升 [10] 测序仪产品创新 - 测序仪在医院开机率不足30%,主要因凑样检测、成本高、速度慢及性能稳定性要求高 [11] - 研发需明确市场定位(科研/临床)、标杆定位(对标市场销量最佳产品)和需求定位(内外结合提升创新力) [11] 多模态医学数据分析 - 疾病信息分散于宏观、介观、微观数据中,需通过多模态跨尺度分析构建数据加知识系统模型 [14] - 技术应用包括大模型医学图像识别(肾小球识别、炎症药物疗效预测)、超微成像设备无创检测等 [14] 三维可视化技术 - 医疗三维可视化结合神经渲染与虚拟现实技术,通过360全景相机捕捉环境光,AI优化光传输模型实现医学影像实时高清渲染 [16] - 手术导航采用AI计算机识别技术,以头戴式设备替代传统双摄像头提升定位效率与精度 [16] 行业展望 - 论坛从高清医学变革、IVD出海、测序仪创新等多维度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产学研合作将推动技术落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