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序仪

搜索文档
招商证券国际:医疗器械行业扰动因素逐步改善 关注国产替代与出海拓展两大主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7:04
行业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收入同比下降3.8%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8%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4.5% [1][2]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同比下降5.5%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3%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5.0% [2] - 上半年53%的公司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增速超20%的公司占比16% 增速0-20%区间公司占比37% [2] - 行业整体毛利率为50.7% 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34.3% 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2] 财务指标变化 - 销售费用率16.7% 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8.6% 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9.3% 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2] - 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下降5.4% 二季度同比下降3.8% 应收及合同资产微增0.6% 预收及合同负债略降0.8% [2]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呈现结构性复苏与分化并存态势 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将步入新发展阶段 [1][3] - 国内集采规则持续优化 采用非最低价中标和复活机制 避免恶性竞争并稳定企业盈利预期 [3] - 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政策加码 叠加专项债资金支持 直接提振医疗设备采购需求 [3] 国际化拓展 - 中国医疗器械全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迈向技术优势与性价比优势结合 [4] - 海外拓展从贸易输出升级为渠道深耕与本地化运营 在欧美高阶市场和非美新兴市场同时取得突破 [4] -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增强了行业抗周期能力 [4]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医疗设备领域受招标复苏和国产替代双轮驱动 重点关注联影医疗、微创机器人、华大智造、澳华内镜 [8] - 高值耗材领域集采影响边际减弱 手术量回升 创新产品开始放量 重点关注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归创通桥等企业 [8] - 体外诊断领域海外市场成为增长主引擎 国内集采利空出尽 行业格局优化 重点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等企业 [8] 业绩复苏预期 - 2024年受行业政策和库存出清影响 部分企业业绩基数较低 [5] - 医院招标采购活动自2024年四季度起呈现回暖迹象 预计2025年三季度开始报表端将体现明确环比改善 [5] - 行业有望于2025年下半年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拐点 [1] 重点关注公司 - 迈瑞医疗作为平台型巨头 海外渠道深厚 当前估值具备高安全边际 [6] - 新产业作为化学发光出海标杆 海外收入占比及增速领先 国内业务有望触底回升 [6] - 联影医疗是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龙头 微创机器人图迈腔镜机器人海外注册推进中 惠泰医疗是电生理与血管介入耗材国内龙头 华大智造测序仪全球份额持续提升 [6][7]
预算1.30亿元!海关总署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9-14 11:58
摘要 :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6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预算总额达1.30亿元。 | 采购 | | 预算 | 采购 | | --- | --- | --- | --- | | | 需求概况 | | | | 项目 | | 万元 | 时间 | | 海关总署 2025 年 | 主要用于人类及动植物病原、食品微生物、转基 因、濒危物种及其他物种鉴定等核酸检测。采购 | | 2025 | | | | 2602 | 年9 | | PCR 仪采购项目 | 数量68台,合同签订后30日内到货,质保期验收 | | 月 | | | 合格后1年。 | | | | 海关总署 2025 年 X | 主要用于矿产类、金属类、油品类等产品中多元 | | 2025 | | 射线荧光光谱仪采购 | 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采购数量21台,合同签订 | 2905 | 年9 | | 项目 | 后30日内到货,质保期验收合格后1年。 | | 月 | | | 主要用于转录组测序、表达谱分析、扩增子测 | | 2025 | | 海关总署 2025 年测 | 序、拷贝数分析、双端配对测序等应用和研 ...
每周股票复盘:安图生物(603658)化学发光装机量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9-07 03:20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价40.55元 较上周下跌0.05% [1] - 本周最高价41.66元(9月2日) 最低价39.91元(9月4日) [1] - 当前总市值231.71亿元 在医疗器械板块市值排名8/126 A股市场排名796/5152 [1] 政策环境影响 - 集采落地导致化学发光产品价格下调 DRG全面推行使整体检测量减少 [1] - 安徽集采落地和DRG全面执行将对2025年下半年市场环境形成压力 [1][6] - DRG/DIP控费政策对低级别医院影响较大 高级别医院影响相对较小 [4] - 政策影响预计在2024年底或2025年初陆续出清 [2][6] 业务发展状况 - 2024年化学发光装机量创历史新高 销量实现一定增长 [1][6] -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utolumo 6000系列单机年化产出约50万元 [4] - 生化业务受江西集采降价和DRG落地影响 全年销售额预计下降 [7] - 流水线推广市场竞争加剧 公司已调整市场政策和考核指标 [5] 新产品进展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已获证 配套试剂将陆续获批 [1][6] - 测序仪预计近期获证 现阶段主要面向非临床领域销售 [2][6] - 配套试剂获证周期较长 短期对业绩贡献有限 [1][2] 财务表现与资产状况 - 分子检测仪器项目进展较慢 导致二季度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3][6] - 研发支出处理逐步转向资本化 参考同行业做法加强精细化管理 [2] 检测项目影响 - 不同检测项目受DRG拆套餐影响幅度不同 [2] - 肿瘤标志物项目受DRG影响较大 为今年受影响较重的检测项目 [2][6] 市场表现预测 - 政策出清后未来3-5年化学发光业务将保持平稳增长 [2][6] - 终端医院诊疗量变化不大 但检测量有所下降 [4] - 发光业务渠道库存相比一季度末变化不大 [5]
华大智造(688114):25H1利润大幅改善 关注加速装机驱动业绩回升
新浪财经· 2025-08-31 10: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4亿元 同比下降7.90% 归母净亏损1.04亿元但同比收窄65.28%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6.59亿元 同比下降2.93% 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实现同比大幅增长130.62% [1] - 扣非净亏损呈现收窄趋势 H1扣非净亏损2.03亿元同比收窄37.55% Q2扣非净亏损0.58亿元同比收窄48.17% [1] 业务板块表现 - 测序业务营收8.94亿元同比下降12% 其中仪器设备收入2.98亿元下降23% 试剂耗材收入5.55亿元下降6% [2] - 智能自动化业务营收1.1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多组学业务营收0.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 [2] - 测序仪总销量超700台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60% 其中临床领域新增553台增长73% 科研领域新增91台增长30% [2] 区域市场动态 - 国内市场测序仪新增销售超600台同比增长82% 但受价格竞争影响测序业务营收5.93亿元下降14% [3] - 海外市场测序业务营收3亿元下降9% 其中欧非区营收1.4亿元增长3% 北美区营收0.7亿元增长15% [3] - 亚太区营收0.79亿元下降29% 美洲区整体营收0.8亿元下降3% 海外新增测序仪销售近100台 [3] 研发与产品创新 - 研发投入3.2亿元占营收比重达29% 持续推动产品矩阵升级 [3] - 推出全球首款24小时产出Tb级数据的桌面式测序仪T1+ 以及AI赋能的闪速测序仪G10-FR [3] - 发布干湿协同多智能体系统PrimeGen 升级智能实验室管理平台αLab Studio [3] 战略布局与产能建设 - 美国工厂已投入运营 有助于对冲关税等地缘政治风险 [3] - 纳米孔测序仪新增销售近50台 国内招标份额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2] - 全球累计测序仪销量超5300台 装机量增长为试剂耗材放量奠定基础 [2] 行业环境与竞争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装机数创历史新高 但地缘政治紧张和实验室项目推迟导致行业短期承压 [2] - 国内市场厂商价格竞争加剧 同时迎来国产替代关键窗口期 [2][3] - 公司通过多机型拓宽终端应用场景 强化长期增长动能 [2]
测序仪销量新高收入却下滑!华大智造连亏两年后今年上半年续亏,毛利率大降
仪器信息网· 2025-08-26 11:5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1.14亿元 同比下降7.9%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04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98亿元同比减亏 [2] - 期间费用(不含财务费用)8.27亿元 同比下降17.04%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2.11% 管理费用减少9.62% 研发费用减少26.98% 财务费用减少3438.97% [2] - 毛利率52.85% 同比下降8.03个百分点 [4] 核心业务运营 - 测序仪新增销售量超700台 同比增长60.35% 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全读长测序业务收入8.94亿元 同比下降12.15% [3] - 仪器设备收入同比下降23.18% 试剂耗材收入同比下降6.30% [3] 市场环境与战略调整 - 商务部将Illumina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禁止其对华出口测序仪 [4] - 公司为抢占市场调整价格策略 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导致短期承压 [4] - 存货规模处于较高水平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
华大智造: 监事会关于修订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事项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3 00:48
核心观点 - 公司修订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 旨在更有效地执行现阶段战略计划 激励核心团队推动测序仪在非关联方客户中的份额提升 增强市场覆盖与长期竞争力 [1][2] 激励计划修订内容 - 公司对《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摘要进行修订 修订事项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监管规定 [1] - 公司同步修订《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以保持内容一致性 使股权激励考核体系更科学合理 [2] 员工持股计划修订内容 - 公司对《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及摘要进行修订 修订事项符合《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等监管规定 [2] - 公司同步修订《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以保持内容一致性 使持股计划考核体系更科学合理 [2] 战略目标 - 本次修订旨在推动测序仪产品在非关联方客户中的份额提升 增强市场覆盖与长期竞争力 [1][2] 合规性声明 - 所有修订事项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1][2]
华大智造: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8-23 00:48
员工持股计划核心内容 - 华大智造推出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 旨在建立员工与股东利益共享机制 提升公司凝聚力和竞争力 [3][11] - 计划总筹集资金上限3778.68万元 对应股份规模不超过144.5万股 约占公司总股本41563.76万股的0.35% [4][5][18] - 受让价格定为26.15元/股 相当于草案公告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52.30元的50% [4][15] 参与对象与分配 - 参与员工总人数不超过35人 包括7名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4][13] - 核心业务人员拟认购103.5万股 占比71.63% 高管团队拟认购41万股 占比28.37% [18][19] - 单个员工累计持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1% 全部持股计划合计不超过股本总额10% [5][18] 股票来源与资金安排 - 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的A股普通股 截至2024年5月31日已回购股份支付资金总额2.83亿元 [14] - 资金来源为员工合法薪酬和自筹资金 公司不提供垫资、担保等财务资助 [4][13] - 每份认购份额为1.00元 员工最低认购1份(1元) 须为1元整数倍 [14] 存续期与解锁安排 - 计划存续期为48个月 自最后一笔股票过户之日起计算 可分两期展期 [6][19] - 分两批解锁:满12个月解锁50% 满24个月解锁剩余50% [6][20] - 锁定期内不得买卖股票 包括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等敏感期 [21] 业绩考核机制 - 以2023年非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营业收入27.09亿元为基数 考核2024-2025年增长率 [22] - 同步考核基因测序仪销量增长率 以2023年剔除关联方的532台销量为基数 [22] - 个人考核分S/A/B/C/D五档 对应100%/100%/100%/50%/0%解锁比例 [23] 管理机构设置 - 由持有人会议选举管理委员会 负责日常管理和股东权利行使 [25][26] - 管理委员会可聘请专业机构提供服务 并代表持股计划签署协议 [6][30] - 公司董事会保留计划解释权和修改权 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具体事宜 [35] 会计处理影响 - 股份支付总费用预计3394.31万元 2024-2026年分别摊销1697.16/1357.72/339.43万元 [45] - 费用摊销对期内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但预计将提升员工积极性和经营效率 [45] 特殊情形处理 - 持有人离职时未解锁权益将被收回 按原始出资金额返还 [41][42] - 因工身故或丧失劳动能力者 权益可由继承人继承或继续参与计划 [42] - 实际控制权变更或公司合并分立时 董事会可决定终止计划 [39]
被禁售,Illumina大中华区Q2财报反超预期
仪器信息网· 2025-08-20 11:55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10.6亿美元,同比下滑2.8%,环比增长1.7% [4] - 第二季度毛利率65.6%,较去年同期68.0%有所下滑,非公认会计准则毛利率为69.4% [4][7] - 第二季度净利润2.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6600万美元大幅增长 [7] - 运营现金流2.3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2.04亿美元 [4] - 公司以约85美元均价回购450万股,授权剩余约8亿美元 [4] 区域收入 - 大中华区收入6300万美元,同比下滑16%,其中仪器设备销售同比下降40%,试剂服务下降5% [4] - 欧洲营收3.1亿美元,同比增长7.3% [4] - 美洲营收5.86亿美元,同比下降5.5% [4] - AMEA(亚太、中东及非洲)营收1亿美元,同比下降7.4% [4] 业务细分 - 第二季度测序仪销售额约9600万美元,NovaSeq X出货量约50台 [5] - 测序耗材收入7.4亿美元,同比持平,环比增长6% [5] - NovaSeq X耗材环比增长超10% [5] 战略转型 - 公司推进从单一测序向多组学+临床+数据与软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战略转型 [5] - 6月宣布收购SomaLogic以实现蛋白组学领域扩展 [5] 业绩指引 - 全年营收预期从41.8亿~42.6亿美元上调至42.3亿~43.1亿美元 [6] - 大中华区全年营收预期从1.65亿~1.85亿美元上调至1.90亿~2.10亿美元 [4][8] - 预计第三季度大中华区收入在3500万至4500万美元之间 [4]
正走出谷底?14家国产生命科学仪器上市公司营收榜
仪器信息网· 2025-06-10 16:17
行业整体表现 - 14家生命科学领域企业营收呈现"7增7降"格局,增长阵营中泰林生物实现29.33%双位数增长,5家为个位数增长,下降阵营中4家呈双位数下降 [1][4] - 大部分企业降幅较2023年收窄,行业显现回暖态势 [1][4] 细分领域表现 测序仪领域 - 华大智造2024年营收30.12亿元同比增长3.48%,测序仪新增销售装机量1270台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8.59%,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28.2% [4][5] - 纳米孔测序仪新增装机90台,国内招标市场份额超10%,累计销售装机总数超4500台 [5] 低温存储领域 - 海尔生物2024年营收22.83亿元同比微增0.13%,低温存储业务Q4实现同比正增长,剔除疫苗方案后收入与去年持平 [6] - 中科美菱营收2.96亿元同比下降2.32%,但低温存储设备营收1.29亿元同比增0.65% [6] 制药设备领域 - 泰林生物营收3.49亿元同比大增29.33%,无菌生产与污染控制设备系列收入占比47.03%且同比增长52.56%,制药行业贡献90.04%营收 [7] 光学显微镜领域 - 舜宇光学总营收382.95亿元增20.87%,但光学仪器业务收入4.3亿元同比下降18.4%,受海外市场疲软及国内设备更新政策延迟影响 [8] - 麦克奥迪显微镜业务收入4.35亿元同比下降16.45%,永新光学显微镜业务收入3.56亿元同比下降13.92% [8] IVD行业 - 迈瑞医疗体外诊断板块营收137.65亿元同比增10.82%,首次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其中国际业务增长超30% [10] - 安图生物营收44.71亿元同比微增0.62%,科华生物营收17.59亿元同比降27.55% [10] 业绩下滑企业 - 新芝生物营收1.68亿元同比下降11.90%,生物样品处理产品收入0.97亿元降19.38% [9] - 博迅生物营收1.22亿元降14.14%,高压灭菌器系列收入0.39亿元降12.21% [9] - 易瑞生物营收2.24亿元降11.75%,主要受食品安全检测业务拖累 [9]
ACCSI2025高清医学与临床诊断新智技术论坛成功举办——多学科深度碰撞,解锁临床转化新路径
仪器信息网· 2025-05-15 17:13
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高清医学与临床诊断新智技术",聚焦精准诊断创新工具与临床检验实验室技术需求 [2][4] - 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等机构支持,吸引精准诊断上游工具制造商、检验医学专家等从业人员参会 [2][4] - 论坛主持人包括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颜光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徐军 [4][6] 高清医学技术发展 - 现代医学已从传统发展(1628年)、循证医学(1991年)、精准医学(2015年)演进至高清医学时代,融合多学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8] - 高清医学需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涵盖六大暴露组(压力、生物、物理、化学、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暴露),有效控制可延缓衰老减少疾病 [8] - 数字健康孪生是技术发展目标,通过电化学传感器、智能穿戴设备等十大技术突破推动精准家庭医疗模式 [8] 体外诊断(IVD)国际化 - 中国IVD产业从"在中国为中国"转向"在中国为世界",国际化布局需涵盖海外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等多要素 [10] - 国产企业具备产能、成本、物流等六大优势,但国际化运营和售后服务能力仍需提升 [10] 测序仪产品创新 - 测序仪在医院开机率不足30%,主要因凑样检测、成本高、速度慢及性能稳定性要求高 [11] - 研发需明确市场定位(科研/临床)、标杆定位(对标市场销量最佳产品)和需求定位(内外结合提升创新力) [11] 多模态医学数据分析 - 疾病信息分散于宏观、介观、微观数据中,需通过多模态跨尺度分析构建数据加知识系统模型 [14] - 技术应用包括大模型医学图像识别(肾小球识别、炎症药物疗效预测)、超微成像设备无创检测等 [14] 三维可视化技术 - 医疗三维可视化结合神经渲染与虚拟现实技术,通过360全景相机捕捉环境光,AI优化光传输模型实现医学影像实时高清渲染 [16] - 手术导航采用AI计算机识别技术,以头戴式设备替代传统双摄像头提升定位效率与精度 [16] 行业展望 - 论坛从高清医学变革、IVD出海、测序仪创新等多维度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产学研合作将推动技术落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