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器械与生命科学仪器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这个区一年增加6家上市公司,背后有怎样的增长“密码”?
证券时报· 2025-09-10 22:44
宝安区IPO加速表现 - 大行科工(02543 HK)上市首日盘中大涨近40% 收盘涨幅约14% 公众认购超额达7558倍成为港股新"超购王" [1] - 2024年宝安区新增6家上市公司居深圳首位 占全市13家上市企业的近四分之一 A股4家上市企业中宝安占2家 [1][3] - 目前宝安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82家位居全市第三 其中A股上市公司64家数量全市第二 [2] 上市企业培育体系 - 2018年提出"上市公司倍增"计划时仅有36家上市企业 通过"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形成清晰上市梯队 [2] - 现有IPO申报及辅导备案企业45家 新三板挂牌52家 前海股交"专精特新"专板企业162家(规模全市首位) 动态储备拟上市后备企业800多家 [3] - 拥有27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参会企业中三成以上营收增速高于30% [3] 产业基础与配套优势 - 制造业企业在全深圳占比超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深圳2/5 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四 [7] - 2024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宝安有29家上榜 深圳100家上榜居全省榜首 [7] - 高端制造基础雄厚 能提供有经验的产业工人和技术配套 满足高精密加工需求 [5] 政府服务与场景支持 - 政府对企业诉求响应迅速 解决租金压力、客户资源对接等实际问题 [3] - 计划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100+开放场景 推出1000+项新技术新方案 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城区、低空经济打造标杆 [4] - 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放五大场景 预计撬动新场景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 链接千万家企业 [5] 金融支持体系 - 投融资大会促成9家银行为12家企业授信 5家VC/PE计划投资12家企业 [8] - 平安资管300亿元私募子公司、泰景宏诚100亿元并购基金、君联资本20亿元创新基金、鼎晖投资10亿元空天产业基金等重点项目落地宝安 [8] - 现场签约金额超500亿元 金融资源持续流入为产业发展提供动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