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县域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超级县”崛起:昆山、江阴GDP破5000亿,义乌增速夺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2:46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冉黎黎 北京报道 近日,2025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的《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显 示,2024年,"千亿县"总数增至62个,GDP总量达到10.6万亿元。同时,《研究》中公布了"2025赛迪百强县",其中,江苏省、 浙江省、山东省三省表现突出,分别占25席、15席和12席。 在"千亿县"之外,《研究》显示,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达到21个,800亿元以上县域数量超过100个,700亿元以上县域 接近150个。 同时,《研究》中公布了"2025赛迪百强县"。从百强县的分布上看,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三省表现突出,分别占25席、15 席和12席。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独占6席,并包揽前3位。 另外,江苏省百强县人均GDP超过全部百强县GDP平均水平。2024年,百强县人均GDP均值为14.4万元/人,仅江苏省百强县人 均GDP均值领先于这一水平,湖北、福建两省百强县人均GDP稍落后于这一水平,山东、浙江、湖南三省百强县人均GDP水平 在13万元/人左右。 7个"超强县"比肩中等地级市 此外,《研究》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共 ...
“强县强省”,为何广东例外?
搜狐财经· 2025-07-24 21:26
"城尾乡头"的县城,2024年发展得如何? 日前,赛迪顾问发布2025赛迪百强县榜单,全面衡量了中国县域的经济实力、工业水平、城镇发展等。 报告指出,我国县域经济整体呈现出"强县强省"的特征,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表现突出,分别占25 席、15席和12席,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独占6席,并包揽前3位。不过,在"强县强省"特征下,经济第 一大省广东仅有三地入选。 从榜单看,我国县域经济"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多改变,陕西、贵州、江西、云南只 有"一根独苗",除去4个直辖市,还有10个省份"无缘"本次百强县。 | 排序 | 所属省(区) | 县(市、旗) | 排序 | 所属省 | 县(市) | | --- | --- | --- | --- | --- | --- | | Ti | 江苏省 | 昆山市 | 51 | 福建省 | 围候留 | | 2 | 江苏省 | 江阴市 | 52 | 湖北省 | 仙桃市 | | 3 | 江苏省 | 张家港市 | 53 | 湖北省 | 大冶市 | | 4 | 福建省 | 雷江市 | 54 | 安徽省 | 肥西县 | | 5 | 江苏省 | 常熟市 | 55 | 浙江省 ...
全国百强县名单发布,湖北八地上榜,四地进位
搜狐财经· 2025-07-23 14:45
湖北此次进入全国百强县的数量和去年持平,也是连续第4年有8地上榜。相较去年,今年入围的8个百强县有4个县的名次均有所提升。仙桃、 大冶分别前进两位,仙桃排序52,大冶排序53;枣阳排序前进一位,排序73;天门排序前进一位,排序99。 今天(7月23日),2025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赛迪顾问发布2025赛迪百强县市榜单,其中湖北8地上榜,包括:仙桃(52位)、 大冶(53位)、宜都(62位)、潜江(71位)、枣阳(73位)、枝江(77位)、汉川(82位)、天门(99位)。 榜单显示,百强县中,东部地区占67席,中部地区占18席,西部地区占12席,东北地区占3席。湖北入围数量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仅次于 江苏(25个)、浙江(15个)、山东(12个)。 | 排序 | 所属省(区) | 县(市、旗) | 排序 | 所属省 | 县(市) | | --- | --- | --- | --- | --- | --- | | 1 | 江苏省 | 昆山市 | 51 | 福建省 | 闽侯县 | | 2 | 江苏省 | 江阴市 | 52 | 湖北省 | 仙桃市 | | 3 | 江苏省 | 张家港市 | 53 | 湖北 ...
四川首部县域经济蓝皮书发布
四川日报· 2025-04-19 11:56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8日发布的四川首部县域经济蓝皮书对183个县(市、区)经济进行多维度分析展现发展格局,还推出“3 + 6”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1][2] 分组1:蓝皮书基本信息 - 4月18日数智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首部四川县域经济蓝皮书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1] - 发布会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西南财经大学、成都锦城学院、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主办 [1] - 发布的蓝皮书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3 — 2024)》 [1] 分组2:蓝皮书分析维度及结论 经济总量 - 四川县域GDP前十强中8个席位来自成都市,且在各项人均经济指标中领先 [1] - 甘孜州和凉山州部分县域在增速指标中表现亮眼,但总量和人均产值仍落后 [1] 经济结构 - 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排名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表现突出 [2] - 阿坝州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上处于领先地位 [2] - 第二、三产业方面,成都市领跑全省 [2] 民营经济 - 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表现较好的县域分布在达州市、凉山州等地 [2] - 成都平原经济区在民营经济第二、三产业占据主导 [2] - 成都市郫都区和阿坝州壤塘县等地的民营经济在一二三产业平均增速上领先 [2] 分组3:蓝皮书作用及应对措施 - 蓝皮书是对四川县域经济工作的系统总结和未来参考,能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2] - 推出“3 + 6”系统化支持体系,通过闭环设计探索三大路径,编制报告、评选榜单、搭建平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