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
搜索文档
从“硬联通”到“软联通” 中国—东盟3.0版开启区域经济合作新篇章
央视网· 2025-11-01 14:15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后,全国多地积极推动数字科技赋能、产供链畅通和绿色标准对接 [1] - 3.0版聚焦物流、数字基础设施等“硬联通”以及单一窗口、电子提单等“软联通”合作,旨在提高系统兼容性并降低企业成本 [6] 郑州-吉隆坡“空中丝路”货运成果 - 郑州-吉隆坡“空中丝路”开通一年来,货运航班已加密至每天一班,累计运货近万吨 [1] - 近期一批30多吨的椰子和榴莲通过该航线从马来西亚吉隆坡运抵中国郑州 [1] - 通过该航线,东南亚榴莲、山竹、凤梨、黄鳝等生鲜产品进口至中国,同时大量河南的跨境电商产品出口至东盟国家 [6] 海关通关便利化措施 - 郑州机场海关开辟生鲜产品“绿色通道”,实施“7×24小时”全时段通关保障 [3] - 实施“两段准入”机制,需实验室检测的生鲜产品可先行提离口岸,大幅节省企业在仓储、运输方面的综合成本 [3] 原产地证书及关税优惠 - 甘肃兰州企业通过“单一窗口”提交申请,仅用不到半天时间即可自助打印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 [8] - 凭借该原产地证书,企业出口花牛苹果至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可分别享受减免12%和5%的关税优惠,实现零关税进入东南亚市场 [8]
“假日经济”驱动,苏州市场水产品供销两旺
苏州日报· 2025-10-04 08:45
水产品节日销售概况 - 水产品日均交易量稳定在1300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0% [1] - 鱼、虾、蟹等水产品迎来销售热潮,成为销售“明星”,市民购物热情不减 [1] - 部分水产品价格略有上涨,但依然供不应求 [1] 螃蟹销售表现 - 螃蟹供应量达到150吨/日,较节前日供应量翻了一番 [2] - 十一假期螃蟹销量较平时增长约20% [1] - 螃蟹在家庭聚会与礼品需求双重驱动下热销,成为节日市场亮点 [1] 产品结构与价格 - 四大家鱼、鳜鱼、河虾、黄鳝等传统水产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1] - 以帝王蟹、波龙为代表的高端海鲜档口生意火爆 [1] - 最畅销规格为3两母蟹和4两公蟹,3至3.5两母蟹批发均价约150元/公斤,4-4.5两公蟹批发价为101元/公斤,价格保持稳定 [2] 渠道与客户需求 - 梭子蟹销售表现突出,单个档口日销量达二三十吨 [1] - 主要客户涵盖各大饭店、酒楼及农贸市场 [1] - 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食品需求攀升,螃蟹成为节日消费热点 [1]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六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2 16:56
| 98 带鱼 | / | 2025-07-23 | 缙云县市场 | / | / | 缙云县咏杰水产店 | 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购进日 | 监督管理局 | | | (个体工商户) | 格 | | | | 期) | | | | | | | | | 2025-07-23 (购进日 | 缙云县市场 | | | 缙云县东杰水产店 | 合 | | 99 明虾 | / | 期) | 监督管理局 | / | / | (个体工商户) | 格 | | | | 2025-07-19 | 缙云县市场 | | | 缙云县东杰水产店 | 合 | | 100 黄鳝 | / | (购进日 期) | 监督管理局 | / | / | (个体工商户) | 格 | | | | 2025-07-23 | | | | | | | 101 花蛤 | / | (购进日 | 缙云县市场 | / | / | 缙云县东杰水产店 | 合 | | | | 期) | 监督管理局 | | | (个体工商户) | 格 | | 102 夹心肉(猪 | / | 2025-0 ...
全国百强县名单发布,湖北八地上榜,四地进位
搜狐财经· 2025-07-23 14:45
2025赛迪百强县市榜单 - 2025赛迪百强县市榜单发布 湖北8地上榜 包括仙桃(52位) 大冶(53位) 宜都(62位) 潜江(71位) 枣阳(73位) 枝江(77位) 汉川(82位) 天门(99位) [1] - 百强县地区分布 东部占67席 中部18席 西部12席 东北3席 湖北入围数量居中部第一 全国第四 仅次于江苏(25个) 浙江(15个) 山东(12个) [1] - 湖北连续第4年有8地上榜 相较去年 仙桃 大冶均前进两位至52 53位 枣阳 天门各前进一位至73 99位 [2] 县域经济表现 - 仙桃是湖北唯一千亿县 连续5年全省首位 拥有全国最大非织造布生产加工基地和黄鳝繁养基地 [3] - 大冶2024年GDP首次突破900亿 增长8%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14% 固定资产投资增13.5% 9项经济指标增速全省百强县第一 [4] - 枣阳2024年GDP达874.58亿 增长7.2% 规上工业总产值增14.4% 连续两年获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县称号 [5] - 天门2024年GDP增6.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12.7% 固定资产投资增9.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19.8% 三项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6] 评选标准 - 评选设置双门槛 GDP≥600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 从经济实力 发展潜力 智造能力 城镇活力 富裕合力五大维度设置35个指标 [6]
安徽省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31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0 18:52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8类食品108批次样品,合格104批次,不合格4批次[3] - 不合格产品包括黄鳝、精品香蕉、芒果和螺丝椒,主要问题是恩诺沙星、噻虫胺和吡唑醚菌酯超标[3][4][5][6] - 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相关生产经营者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并整改[6] 不合格产品详情 - 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大军水产店销售的黄鳝恩诺沙星含量938µg/kg,超标8.38倍[3] - 霍邱县睿鸿水果店销售的精品香蕉噻虫胺含量0.13mg/kg,超标5.5倍[4] - 六安市裕安区洋果庄园水果店销售的芒果吡唑醚菌酯含量0.19mg/kg,超标2.8倍[5] - 七里站菜市场张友宝销售的螺丝椒噻虫胺含量0.081mg/kg,超标0.62倍[6] 合格产品情况 - 抽检合格产品包括食用农产品、粮食加工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等8大类[7][8][9][10] - 合格产品涉及多家本地企业如金寨县文玉茶叶专业合作社、安徽方达茶业有限公司等[7][8] - 部分外地企业产品也通过检测,如河南恒旭食品有限公司、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8][9]
湖北支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打造10个全国知名“特色之乡”
长江商报· 2025-07-08 08:35
湖北省"特色之乡"行动方案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出台《高质量打造"特色之乡"行动方案》,旨在发挥地域名片作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1] - 目标到2030年打造10个全国知名和20个全省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之乡",促进地域名片与特色产业协同发展 [1] - 采取"重点支持一批、积极培育一批、整合优化一批"的思路推进实施 [1] 仙桃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仙桃作为"中国黄鳝之都",拥有全国最大黄鳝繁育基地和产地贸易市场,2024年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26.71亿元 [2] - 黄鳝产业已形成"种、养、加、销、安"一体化全链条发展模式,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 [2] - 仙桃同时是全国首个"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产品拓展至32大类130多个品种,集聚上下游企业2700多家 [2] "三个一批"分类实施策略 - 重点支持12个"特色之乡"包括潜江小龙虾、秭归脐橙、随州香菇等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3] - 积极培育19个如鄂州武昌鱼等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之乡 [3] - 整合优化32个如赤壁青砖茶等内涵趋同的特色之乡 [3] 八项重点任务 - 明确分类路径、提升发展规模、打造特色链条、推进融合发展等八大任务方向 [4] - 计划建成特色产业优势区和示范带,采取"龙头企业+种养基地"模式扩大产业规模 [4] - 重点引进培育"链主"企业,形成"龙头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产业梯队 [4] 产业发展具体措施 - 绘制产业链图谱,突破种质资源保护、关键工艺升级等技术瓶颈 [5] - 实施"特色产业+数字技术"融合工程,建设智慧农场、智能工厂等数字化设施 [5] - 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精品线路 [5] - 组织企业参加重点展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打造著名消费品牌 [5]
小暑节气,也要吃饺子?
中国新闻网· 2025-07-06 15:36
小暑节气的民俗活动 - 小暑节气标志着"三伏天"即将来临,民间有"头伏吃饺子"的广泛习俗 [1][2] - "吃伏羊"是古老民俗,认为羊肉可补充阳气应对湿热天气 [3] - "食新"习俗包括吃新米、尝新酒并祭祀祖先,反映丰收与能量补充需求 [4][5] 节气与气候特征 - 小暑字面意为"小热",实际湿热程度低于后续的大暑节气 [2] - 三伏天计算方式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 [2] - 大暑与三伏天重合度更高,通常比小暑更炎热 [2] 饮食文化的象征意义 - 饺子在北方民俗中具有仪式性,象征团圆美满,出现于头伏、冬至等多场景 [3] - "小暑黄鳝赛人参"说法流行,认为此时鳝鱼最滋补 [5] - 莲藕等时令食材的食用体现"顺应天时"的养生智慧 [1][5] 非特定民俗活动 - 晒衣晒书画属梅雨后防霉措施,非小暑独有习俗 [1] - 部分地方存在小暑吃饺子习俗,但普及度不及头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