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
搜索文档
刘润年度演讲2025:进化的力量(演讲全文)
吴晓波频道· 2025-10-27 08:29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商业环境面临系统性"生态位干旱化",企业需通过"大迁徙"来应对内卷困境,实现增长[18][31][32] - "大迁徙"包含三个层面:品类大迁徙(重新定义需求)、价值大迁徙(从功能到情绪)、模式大迁徙(从产品到能力)[56][139][193] - 迁徙路径需遵循"停下笔、换卷子、答新题"三步法,核心是从爱上产品转向爱上用户需求[81][82][83][107] 品类大迁徙 - 烤匠麻辣烤鱼通过黑金风格门店、花椒冰淇淋等设计,从功能价值迁徙到情绪价值,满足年轻人解压需求[46][48] - AirBuggy因日本新生儿数量从2016年1883万降至2024年68.6万,将婴儿车制造能力平移到宠物推车,售价达600美元[53][55] - 武汉养殖户黄锦峰通过"吊水"20天将6斤花鲢饿瘦至5斤,价格从36元升至80元,实现从"有肉"到"安全"的需求迁徙[61][63][65] - 德施曼智能锁通过AI技术赋予门锁"看听说"能力,从安全堡垒迁徙为生活枢纽,解决收快递、远程开门等新需求[76][77][79] 价值重排与迁徙 - 麦肯锡报告显示全球超三分之一消费者在一个品类节俭以便在另一品类挥霍,中国43%消费者担忧物价但其中近三分之二仍计划挥霍型消费[128][129] - 消费者出现"该省省、该花花"心理,为生存锱铢必较,为热爱一掷千金,如5.9元咖啡与99元Labubu形成鲜明对比[120][122][138] - 东阿阿胶2024年营收近60亿、净利润超15亿,通过"保健品零食化"将阿胶制成软糖,满足年轻人夺回掌控感的需求[143][144][146] - Labubu、《哪吒2》等反传统审美产品流行,反映年轻人"软反抗"情绪,企业需停止说教、开始共鸣[151][152][154] 模式大迁徙 - 京都纹付在和服市场从1975年2万亿日元跌至2023年约2000亿日元背景下,将极致深黑染色技术应用于二手服装复兴,完成百年转型[170][176][185] - 富士胶片面对行业衰退,将胶原蛋白、纳米、抗氧化三大胶片技术应用于护肤品,推出艾诗缇品牌开启第二段生命[201][204][206] - 味之素将味精生产中的副产品ABF绝缘膜应用于半导体芯片,获得超过99%市场份额,实现从食品到科技的跨界[208][210][212] - 艾德维特通过深井废浆注入技术,既收掩埋费又卖碳减排指标,与微软签订17亿美元合同,验证"受益者即客户"的新模式[213][217][219]
《进化的力量》刘润2025年度演讲六大核心迁徙体系精炼(附演讲全文)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26 12:34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经济与市场进入调整期,企业面临生态位系统性干旱化,风口消失、预算削减、客群收缩[4] - 企业需通过有方向地放弃旧优势,迁移到新的需求、能力、市场、组织与技术秩序来求生并重建增长,即开启大迁徙[4] - 决定企业能否活下去并获得增长的六大核心迁徙为:品类大迁徙、价值大迁徙、模式大迁徙、出海大迁徙、智能大迁徙、人口大迁徙[4] 01 大迁徙(开篇:为何要迁徙) - 企业处境如同角马面对马拉河,要么原地内卷被饿死,要么冒险过河寻找新草场,应学习迁徙思维:告别守旧与内卷,选择迁徙与重生[5] - 企业需列出生存难题清单(客源、价格、成本、政策、人口变动),把活下去作为第一优先级,识别是否到达必须迁徙的临界点[6] 02 品类大迁徙(从旧题到新题) - 品类僵化源于对旧需求的过度优化与对新需求的迟钝反应,创新首先是重新定义问题而非在老问题上优化[6] - 方法论为停下笔(拒绝旧问题)、换卷子(发现新抱怨)、答新题(满足新需求)[153][154][156][157][158] - 典型案例包括黄锦峰通过将花鲢饿瘦20天卖安全感,价格从36元提升至80元[114][115];德施曼AI锁从防盗功能迁徙为生活枢纽,解决快递、保洁等门口混乱场景[148][151];无骨沙发通过抽掉骨头压缩90%体积,解决大件物流痛点[170];恩雅智能吉他降低学习门槛,满足普通人创造音乐的需求[181][188] 03 价值大迁徙(消费心理重排) - 消费进入价值重排时代,同一消费者在某些品类节俭(功能/生存类),在另一些品类大方(情绪/意义类),心价比替代纯粹性价比[8][222][224] - 中国43%消费者对物价担忧,但其中近三分之二(27%)仍计划进行挥霍型消费,体现该省省该花花的心理[234][236] - 三个可抓住的情绪解药为夺回掌控感(如阿胶零食化,东阿阿胶2024年营收近60亿,净利润超15亿[266])、共鸣软反抗(如哪吒、Labubu等非传统审美角色流行)、创造小满足(如地铁卡设计成玉玺、令牌等增加仪式感)[256][286][287][292] 04 模式大迁徙(从产品到能力) - 当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核心能力仍可迁移创造新价值,能力而非单品是可持续护城河[10][308][343] - 成功迁徙关键三步为能力盘点(如京都纹付极致深黑染色技术)、市场扫描(如二手服装时尚需求)、模式验证(如借船出海与伊势丹合作)[325][326][333][339] - 其他案例包括富士胶片从胶卷制造迁徙到护肤科技艾诗缇ASTALIFT,味之素从食品副产物迁徙到芯片绝缘膜ABF材料占据99%市占率[14] 05 出海大迁徙(从国内困境到全球机会) - 出海是系统性迁徙策略,需了解目标市场文化、需求与运营规则,进行能力与产品本地化再定位[15] - 出海应视为能力放大器而非短期营收补丁,先在小市场验证能力再扩张,立体化策略包括市场研究、渠道合作、合规与本地化团队[20] 06 智能大迁徙(人—机共生) - AI/智能是认知外骨骼,迁徙方向从人用AI(提效)到人机协作(增智)再到AI为组织节点(重塑组织)[16][17] - 企业需将AI视作能力放大器,建立AI员工治理,关注人机协作流程设计,把复杂任务拆成人擅长与机擅长两类[21] 07 人口大迁徙(人口结构与用户规模变化) - 人口变化如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城市化是长期需求重排器,如日本2025年宠物数达1590万只,超过15岁以下儿童总量,推动AirBuggy从婴儿车迁徙到宠物推车,售价600美元[18][103][105] - 企业必须把人口趋势作为战略变量,设计跨生命周期产品,出海时把人口结构作为选地第一筛选条件[22][24] 08 第四百万零一种活法(个体结语) - 在宏大迁徙与不确定中,个体可基于自身能力、场景与心理选择独特生活方式,拥抱迁徙思维,识别个人能力,选择新生态,设计微型仪式,以意义为导向进行消费与工作选择[22] 总体结论与行动清单 - 当生态干旱,迁徙优于内卷,核心能力与用户情绪是下一阶段竞争决定因子,AI与人口变迁是放大或重构机制[23] - 立即可执行的六项企业行动包括举行渡河会议回答三问、做能力盘点列出3项可迁徙能力、在产品线试验功能线与意义线、出海决策优先过滤人口与需求差异、启动人机协作流程重设计、设计小满足情绪化触点提升复购[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