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品牌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工业第一城” 继续“拥抱”传统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3:59
深圳传统产业升级政策 - 深圳推出12条政策措施,目标在3年左右推动全市传统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 [1] - 政策将强化基金赋能,打造“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专业投资机构”的多元投资支撑模式,支持设立并购基金和智能眼镜等产业专项基金 [1] - 深圳将实施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家居、家电、健身器材、眼镜、手表、玩具全面导入人工智能技术,并计划三年内推动100家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2] 深圳传统产业基础与现状 - 深圳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8.2%和58.2% [1] - 深圳高端女装品牌数量、市场占有率、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黄金珠宝行业年工业产值连续多年全国首位,全年黄金提货量约占上海黄金交易所的70%,中高端眼镜产量约占全球50% [2] 其他地区产业与政策动向 - 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标准化试点落地上海,将围绕具身智能训练场制定80余项标准,采用“1+N”模式在全国分训练场推动标准验证 [4] - 上海市印发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目标到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支持符合条件的知名品牌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5][6] - 深圳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细则,对载人航空器适航取证、低空物流、通航航线等项目提供资助,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7] 全国性政策与数据 - 财政部、商务部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支持50个左右城市,中央财政对超大特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4亿元,大城市补助3亿元,其他城市补助2亿元 [8][9] - 2024年末养老基金资产总额28396.52亿元,权益总额23350.03亿元,地方养老基金2024年投资收益额1056.88亿元,投资收益率5.52% [10] - 2024年度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综合排名前五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深圳位列第七 [11][12]
城市24小时 | “工业第一城”,继续“拥抱”传统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3:52
深圳传统产业升级政策 - 深圳推出12条政策措施,目标经过3年左右时间推动全市传统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 [1] - 政策核心路径为深化技术赋能、生态共建、模式创新,探索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路径 [1] - 强化基金赋能,打造“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专业投资机构”的多元投资支撑模式,支持设立并购基金和智能眼镜等产业专项基金 [1] 深圳传统产业基础与转型方向 - 深圳传统产业基础雄厚:高端女装品牌数量、市场占有率、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黄金珠宝行业年工业产值全国首位,全年黄金提货量约占上海黄金交易所70%;中高端眼镜产量约占全球50% [2] - 推动家居、家电、健身器材、眼镜、手表、玩具全面导入人工智能技术,三年内推动100家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2] - 鼓励传统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性能材料、国潮IP等融合,目标至2027年培育打造跨界融合时尚新品和国潮爆款产品100个以上 [3] 深圳整体工业实力 - 深圳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1]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8.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58.2% [1] 其他地区产业与消费政策 - 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标准化试点落地上海,将围绕具身智能训练场制定80余项标准 [6] - 上海市印发《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目标到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 [7] - 深圳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细则,涵盖载人航空器适航取证、低空物流、通航航线等资助项目 [8] - 财政部、商务部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支持50个左右城市,中央财政对超大特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4亿元 [10] 养老基金投资业绩 - 2024年末养老基金资产总额28396.52亿元,权益总额23350.03亿元 [12] - 地方养老基金2024年投资收益额1056.88亿元,投资收益率5.52%;自2016年12月受托运营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4123.59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5.06% [12] 城市人才吸引力 - 2024年度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综合排名前二十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苏州、深圳、南京等 [13] - 大中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前十城市包括海口、珠海、常州、保定、无锡等 [13]
一图读懂: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七部门联合印发《行动计划》
新华财经· 2025-09-30 15:04
资讯编辑:刘佳惠 021-26093916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跃进 021-26093100 为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近日,市商务委、市委宣传部、市委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 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 ...
由“品牌集聚地”跨向“品牌策源地” 《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为“品牌强国”建设提供“上海方案”
解放日报· 2025-09-30 09:54
记者 吴卫群 到了品牌成熟期,《行动计划》又提出支持具有较强领先优势的国内外知名品牌集聚发展,升级首 发经济支持政策,支持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潮流在上海首创、首发;支持知名品牌企业设立全 球品牌管理中心和品牌总部,加快向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上海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中商数据联合 创始人周长青认为,上海培育品牌的底气就在于1小时都市圈内覆盖世界级制造产业链与外贸航运枢 纽,为品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而乐于尝新求变的消费群体,又为品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土壤。《行动计划》将加速上海消费价值链闭环的形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精准施策"人和钱"布局 品牌竞争的核心,始终是要素支撑的竞争。《行动计划》在人才与金融领域的布局,恰是直击品牌 发展痛点的精准施策。 对新锐品牌急需的高级管理人才,"落户直通车"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对老字号品牌,加强掌门人、 传承人与工匠队伍建设。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将着力引进国际一流商业品牌管理人才、建立全市专业 人才库。 品牌强,则企业强;品牌兴,则城市兴。昨天,《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 ...
上海:到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9:13
行动计划核心目标 - 加强商业品牌建设以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提振和扩大消费 [1] - 到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 [1] - 建立更有效的商业品牌促进机制和支撑体系 [1] - 提升上海商业品牌的集聚度、知名度、美誉度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 [1] 上海商业基础优势 - 商业业态丰富、市场主体多元 [1] - 商业创新活跃、国际市场能见度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