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品牌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工业第一城” 继续“拥抱”传统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3:59
深圳传统产业升级政策 - 深圳推出12条政策措施,目标在3年左右推动全市传统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 [1] - 政策将强化基金赋能,打造“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专业投资机构”的多元投资支撑模式,支持设立并购基金和智能眼镜等产业专项基金 [1] - 深圳将实施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家居、家电、健身器材、眼镜、手表、玩具全面导入人工智能技术,并计划三年内推动100家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2] 深圳传统产业基础与现状 - 深圳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8.2%和58.2% [1] - 深圳高端女装品牌数量、市场占有率、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黄金珠宝行业年工业产值连续多年全国首位,全年黄金提货量约占上海黄金交易所的70%,中高端眼镜产量约占全球50% [2] 其他地区产业与政策动向 - 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标准化试点落地上海,将围绕具身智能训练场制定80余项标准,采用“1+N”模式在全国分训练场推动标准验证 [4] - 上海市印发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目标到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支持符合条件的知名品牌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5][6] - 深圳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细则,对载人航空器适航取证、低空物流、通航航线等项目提供资助,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7] 全国性政策与数据 - 财政部、商务部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支持50个左右城市,中央财政对超大特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4亿元,大城市补助3亿元,其他城市补助2亿元 [8][9] - 2024年末养老基金资产总额28396.52亿元,权益总额23350.03亿元,地方养老基金2024年投资收益额1056.88亿元,投资收益率5.52% [10] - 2024年度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综合排名前五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深圳位列第七 [11][12]
城市24小时 | “工业第一城”,继续“拥抱”传统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3:52
深圳传统产业升级政策 - 深圳推出12条政策措施,目标经过3年左右时间推动全市传统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 [1] - 政策核心路径为深化技术赋能、生态共建、模式创新,探索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路径 [1] - 强化基金赋能,打造“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专业投资机构”的多元投资支撑模式,支持设立并购基金和智能眼镜等产业专项基金 [1] 深圳传统产业基础与转型方向 - 深圳传统产业基础雄厚:高端女装品牌数量、市场占有率、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黄金珠宝行业年工业产值全国首位,全年黄金提货量约占上海黄金交易所70%;中高端眼镜产量约占全球50% [2] - 推动家居、家电、健身器材、眼镜、手表、玩具全面导入人工智能技术,三年内推动100家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2] - 鼓励传统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性能材料、国潮IP等融合,目标至2027年培育打造跨界融合时尚新品和国潮爆款产品100个以上 [3] 深圳整体工业实力 - 深圳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1]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8.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58.2% [1] 其他地区产业与消费政策 - 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标准化试点落地上海,将围绕具身智能训练场制定80余项标准 [6] - 上海市印发《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目标到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 [7] - 深圳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细则,涵盖载人航空器适航取证、低空物流、通航航线等资助项目 [8] - 财政部、商务部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支持50个左右城市,中央财政对超大特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4亿元 [10] 养老基金投资业绩 - 2024年末养老基金资产总额28396.52亿元,权益总额23350.03亿元 [12] - 地方养老基金2024年投资收益额1056.88亿元,投资收益率5.52%;自2016年12月受托运营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4123.59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5.06% [12] 城市人才吸引力 - 2024年度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综合排名前二十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苏州、深圳、南京等 [13] - 大中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前十城市包括海口、珠海、常州、保定、无锡等 [13]
一图读懂: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七部门联合印发《行动计划》
新华财经· 2025-09-30 15:04
政策发布 - 上海市商务委联合市委宣传部 市委金融办等7部门印发《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1] 参与部门 - 联合印发部门包括市商务委 市委宣传部 市委金融办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济信息化委 市市场监管局 市知识产权局[1]
由“品牌集聚地”跨向“品牌策源地” 《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为“品牌强国”建设提供“上海方案”
解放日报· 2025-09-30 09:54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出台《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旨在通过一套系统性政策,为商业品牌打造从萌芽到成熟的完整生态系统,目标是在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提升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 [1][2] 品牌梯度培育战略 - 计划从五个维度建立梯度培育机制:做大做强知名品牌、发展壮大新锐品牌、培育孵化初创品牌、推动老字号焕新发展、加力发展新消费品牌 [2] - 在品牌成长期,鼓励新锐品牌在重点商圈、特色街区、电商平台集聚发展,并协调商铺、流量、专业服务等资源支持 [2] - 对于初创品牌,将打造政企合作的"上品秀场",鼓励商业地产为其提供空间资源以帮助展示推广 [2] - 对于成熟知名品牌,支持其集聚发展,升级首发经济支持政策,支持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上海首创首发,并支持设立全球品牌管理中心和总部,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2] 产业基础与市场优势 - 上海的发展优势在于其1小时都市圈内覆盖了世界级制造产业链与外贸航运枢纽,为品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3] - 上海拥有乐于尝新求变的消费群体,为品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土壤 [3] 人才与金融支持措施 - 在人才方面,为新锐品牌高级管理人才提供"落户直通车",为老字号品牌加强掌门人、传承人与工匠队伍建设,并着力引进国际一流商业品牌管理人才、建立全市专业人才库 [4] - 在金融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知名品牌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利用市融资信用平台为新锐品牌赋能,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初创品牌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其提供担保服务,并推动各类政府投资基金加强对初创品牌的培育支持 [4] 品牌出海支持体系 - 计划搭建"服务矩阵"支持品牌出海,包括提供海外展会的高品质展厅、国际化连锁经营的开店支持、优质品牌资产的并购赋能,以及通过文化传播带动商业品牌出海 [5] - 上海将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应对商标恶意抢注、跨境电商诉讼等纠纷,为品牌出海筑起"防护墙" [5] 政策核心目标 - 政策设计的核心是推动品牌高端化,通过人才培育、金融支持、数智赋能、出海保障等一系列措施,最终指向提升品牌品质、品牌与标准的目标 [6]
上海:到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9:13
行动计划核心目标 - 加强商业品牌建设以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提振和扩大消费 [1] - 到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 [1] - 建立更有效的商业品牌促进机制和支撑体系 [1] - 提升上海商业品牌的集聚度、知名度、美誉度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 [1] 上海商业基础优势 - 商业业态丰富、市场主体多元 [1] - 商业创新活跃、国际市场能见度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