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道路运输
icon
搜索文档
鼓励经营者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国际道路运输管理酝酿新规
第一财经· 2025-08-21 23:12
法规修订背景 - 交通运输部正酝酿修订《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以明确货物运输分类 经营者规定和省级部门职责 并鼓励经营者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1] - 修订草案构建市场准入 运营规范 行车许可证管理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管理制度框架 为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1] - 国际道路运输包括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 后者涵盖普通货物 危险货物和大型物件运输 [1] 行业发展变化 - 运输范围从定点定线方式扩展至与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等7个国家开展全域运输和过境运输合作 [1] - 国际道路货物运输量从2014年0.4亿吨快速增长至2024年1.15亿吨 [2] - 经营主体从边境省份扩展至内陆省份 外方承运人逐步进入非边境省份开展运输 [2] 管理职责调整 - 2019年边境口岸汽车出入境管理明确为中央事权 由中央承担规划决策和监督评价 委托地方具体执行 [2] - 修订草案明确省级交通运输部门需实施交通运输部委托的工作事项 并明确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职责 [2] 经营许可要求 - 从事国际道路旅客运输需取得经营许可并持有行车许可证 [3] - 从事国际道路货物运输需取得经营备案并持有行车许可证或特别行车许可证 且经营范围不得超过国内货物运输经营范围 [3] 行业鼓励方向 - 鼓励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与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 依托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合作 [3] - 鼓励对运输活动开展全过程动态监管以提升安全水平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并提升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韧性 [3]
鼓励经营者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国际道路运输管理酝酿新规
第一财经· 2025-08-21 19:49
国际道路运输合作范围扩展 - 中国已与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等7个国家开展全域运输和过境运输合作 [1] - 运输范围从初期"定点定线"方式扩展至全域运输模式 [1] - 合作国家数量达7个 覆盖中亚和欧洲重要贸易伙伴 [1] 国际道路运输量增长趋势 - 国际道路货物运输量从2014年0.4亿吨增长至2024年1.15亿吨 增幅达187.5% [2] - 近10年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与11个国家签署双边政府间运输协定 [2] - 运输量增长主要受"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推动 [2] 经营主体与市场参与变化 - 参与主体从边境省份扩展至内陆省份 [2] - 外方承运人进入中国非边境省份开展运输业务 [2] - 鼓励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4] 管理规定的修订重点 - 明确国际道路货物运输三大分类:普通货物/危险货物/大型物件运输 [3][4] - 要求经营者遵守国际条约及各国法律法规 [3] - 省级交通运输部门职责增加实施交通运输部委托事项 [3] 许可证管理与监管措施 - 从事旅客运输需取得经营许可和行车许可证 [4] - 从事货物运输需办理经营备案并持有行车许可证 [4] - 口岸管理机构可对外国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监管 [4] 行业发展方向与鼓励措施 - 鼓励国际运输与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 [4] - 支持通过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合作 [4] - 推动全过程动态监管提升安全水平 [4]
吉林国际道路运输资质办理
搜狐财经· 2025-08-11 15:28
现存挑战 - 国际道路运输资质申请材料要求复杂 需提交企业营业执照 税务登记证 运输车辆相关证明及工作人员资格证书等材料 对申请者专业知识和资料准备能力要求较高 [3] - 申请流程耗时较长 审核审批时间影响运输业务开展 材料需反复修改补充时申请周期难以预测 [4] - 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申请者对政策要求理解不足导致材料准备不充分 影响申请效率并增加额外成本 [5] 解决方法 - 通过行业协会举办培训班和讲座提供政策动态与流程指导 提升申请成功率 [6] - 推行电子化申请系统简化流程 在线提交材料并实时跟踪进度 节省时间与人力成本 [7] -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与教育 提升企业合规意识以降低申请风险 [8] 未来发展方向 - 通过行业合作形成资源共享网络 建立行业联盟探讨实践方案 提高整体申请效率 [9] - 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预测市场需求 合理配置资源以提升运输服务质量 [10] - 注重运输方式环保性 降低碳排放并提升社会责任感 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要求 [11]
5小时通关!成都进出口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双向贯通
搜狐财经· 2025-07-03 17:21
业务突破 - 成都铁路口岸首次成功开展TIR出口国际道路运输业务 实现进出口双向贯通 [1] - 该业务创下西南地区跨境物流通关效率新纪录 通关时间仅5小时 [1] - 自5月20日恢复TIR进口业务以来 已累计办理18车业务 形成每周3-4车的常态化运营 [4] 模式优势 - TIR模式基于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 实现"一次申报 一证到底 一车直达"的闭环运输 [3] - 海关原则上不开箱查验 通关效率较传统口岸TIR作业提升3倍 [3] - 货物经阿拉山口出境后最快8天可达莫斯科 较中欧班列最快10天时效压缩20% [3] - 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40% 在时效和成本间找到平衡点 [3] 战略布局 - TIR运输与中欧班列(成渝)协同构建多式联运体系 为"一带一路"贸易提供多元化物流解决方案 [4] - 未来将持续拓展TIR运输线路 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物流合作 [4] - 推动跨境电商 多式联运深度融合 为贸易和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4]
广西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道路运输大通道 合作之“路”越拓越宽
搜狐财经· 2025-06-11 16:57
国际道路运输发展 - 广西依托区位优势强化基础建设、优化通关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道路运输大通道,推动互联互通便利化水平提升[3] - 东兴至越南芒街跨国公交每日一班稳定运行,未来将根据客流增加频次,越方公交企业也将加入运营[4] - 越南河内至中国南宁直达客运班线常态化开行,单程约7小时(含通关),提供包车上门及火车站接驳服务[5] 跨境客运数据 - 2024年1-5月东兴、友谊关口岸完成旅客运输量3.0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75.87万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31.6%、28.62%[5] - 广西至越南直达客运线路1-5月运行648班次运送4638人次,越南至广西线路运行1573班次运送6588人次[6] - 广西已恢复开行南宁—河内等4条直达客运线路,越南恢复河内—南宁等2条线路,并在南宁东站设立接续服务办事处[6] 跨境货运效率提升 - 中国至越南河内新线路使南宁—河内(400公里)、昆明—河内(700公里)运输时间比传统线路节省2天[7] - CBTA证件实现"一车到底"直达运输,单趟时间从5-7天压缩至2天,每车成本降低800-1000元[7][8] - 青岛至越南纯陆运时间节省48小时,物流成本降低约30%[8] 口岸与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1-5月东兴、友谊关口岸货物运输244.67万吨(同比+7.47%),出入境车辆31.46万辆次(同比+28.99%)[8] - 广西规划13条通往越南口岸的高速公路,已建成9条,年底将达10条,峒中等4条高速在建[10] - 龙邦—茶岭等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友谊关智慧口岸中方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10] 国际合作与政策协同 - GMS六国签署备忘录允许持证车辆在议定线路上跨境运输,打破贸易壁垒[8] - 广西与越南间获批30条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客运17条/货运13条),已开行19条(客运11条/货运8条)[11] - 国际货运企业数量从2019年14家增至73家,未来将推动中越公路直达运输常态化及"一箱到底"模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