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米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擦亮“稻乡”金字招牌——从黑龙江五常实践看大米产业进阶之路
新华社· 2025-11-13 21:41
"我们要持续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育种成果转化,从源头擦亮五常大米金字招牌。"乔文志说,在 此基础上,他们还将探索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粮食加工技术,持续提高粮食产量和产品品质。 《建议》提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在五常市,一粒好米的价值,不仅在于"吃得香", 更在于"体验深"。在龙凤山镇民利村,十万人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边,20余座小木屋温馨雅 致,游客可以品尝农家饭菜,观赏田园风光。 "通过我们建设的文旅设施,游客可以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亲身感受五常大米的品质。"合作社理事长赵 维石说,这进一步提高了客户的转化率。 产业发展的红利,最终惠及万千农户。在民乐朝鲜族乡振兴村,红扬有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 了1.3万亩水稻,为拓宽大米销路,合作社已与京东等多家电商平台合作。"自9月下旬以来,我们已销 售了500多吨大米,目前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以交付眼下这笔100多吨的大米订单。"合作社理事长于殿 红说。 初冬时节,霜染黑土,"中国优质稻米之乡"黑龙江省五常市的250余万亩稻田已完成秋收,黑土地在默 默积蓄能量,等待明年春耕时被"唤醒"。遍布全市的水稻加工车间却一片忙碌,正将黑土地的馈赠"变 ...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擦亮“稻乡”金字招牌——从黑龙江五常实践看大米产业进阶之路
新华社· 2025-11-13 16:41
"我们要持续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育种成果转化,从源头擦亮五常大米金字招牌。"乔文志说,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将探索先进的种植技术 和粮食加工技术,持续提高粮食产量和产品品质。 初冬时节,霜染黑土,"中国优质稻米之乡"黑龙江省五常市的250余万亩稻田已完成秋收,黑土地在默默积蓄能量,等待明年春耕时被"唤醒"。遍 布全市的水稻加工车间却一片忙碌,正将黑土地的馈赠"变身"为餐桌上的醇香美味。 "这台色选机搭载的高性能相机实时给大米拍照,机器可精准识别异色粒并自动分拣,保证大米的品质。"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加工 车间内,工作人员指着高速运转的设备介绍道。 车间另一端,机器人抓取一箱箱包装好的大米码垛,转运至等候的货车。借助溯源系统,消费者扫描大米包装上的"一品一码",从育种、种植到 加工的全流程信息便清晰呈现。 "一粒好米,首先得有好种。"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文志说,他们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成功培育 出"中科613"等优良品种,筑牢"种源根基"。 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水稻加工车间。新华社记者孙晓宇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
大米产业:破局"稻强米弱"困境 强化区域品牌建设
长三角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 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的大米品质实现跨越式提升,已迈入"吃好米"时代,1400万亩水稻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升级 [1] - "宁香粳9号""南粳46"为代表的优质软米成为市场新宠,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企业年采购量超万吨,消费者回购率持续走高 [1] - "水韵苏米"等粳米品牌辐射西南、华南等地,打破传统籼稻市场格局 [1] 产业链升级与挑战 - 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企业尝试"品种专属化种植",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开发低糖米、富硒米等功能性大米提升附加值 [2] - 稻谷有托市价支撑而大米完全市场化竞争,存在品种外观稳定性不足、产业链协同弱、品牌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2] - 推动稻米精深加工,发展米蛋白、米糠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强化区域品牌 [2] 育种创新与市场导向 - 江苏种业集团将整合资源,推动科研育种与米业需求深度融合 [3] - 大华种业提出"七围绕"育种策略,聚焦消费群体、栽培模式、抗性、高产稳产、节本、农民需求及"洁田稻"等痛点 [3] - 针对高收入人群培育极端优质食味品种,针对工薪阶层培育高档优质米,针对普通大众培育高产优质米,针对特殊人群培育功能性大米 [4] 技术协同与产业整合 - 推广"因种栽培",根据品种特点制定栽培技术,研发标准化生产技术降低高温、肥害风险 [2] - 水稻品种需适应集约化、机械化、轻简栽培和优质生产需求,强化品种稳定性攻关 [4] - 加强科技赋能与产业链整合,深化种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协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