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产业

搜索文档
资源分散型地区如何实现“两山”转化?看看安徽宁国的做法
中国环境报· 2025-07-18 14:40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突破口,针对山区 生态资源碎片化难题,创新推动"小山变大山"山核桃产业改革,打造"皖南川藏线"交旅融合发展示范 带,因地制宜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破解碎片化困局,"小山变大山"规模经营释放多重效应 20世纪80年代,宁国市实施林业生产责任制,将山核桃山场划分到户,形成"一山多户、一户多山"的现 象。山核桃产业因碎片化经营,长期面临三重困境:一是资源碎片化,单个农户的山场分割为多块,有 的甚至超过20块,其中最小的面积不足200平方米;二是管理粗放化,新技术推广难、机械化率低,林 农年均投入高,但难以实现增产;三是效益分散化,经营主体规模小而散,产品多以初级原料形式出 售,产业链条短,品牌溢价低,农民增收受限。 串联零散山水,"皖南川藏线"一条路激活风景链 "皖南川藏线"东起宁国市青龙乡、西至泾县蔡村镇,宁国段沿线散落着青龙湾水库、储家滩湿地、落羽 杉湿地、板桥原始森林等生态资源,独具皖南山水特色。过去,这些景点因交通闭塞、缺乏统筹,难以 形成规模效应,沿线40个村庄年均游客不足千人。 宁国市大力推动交旅融合发展,以道路为纽带,整合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