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高德空间智能助力交旅融合,推动智慧旅游新发展
财经网· 2025-10-30 14:39
活动概述 - 活动主题为“智慧旅游让生活更美好”,旨在探索AI时代文旅行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1] - 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无锡市人民政府等政府与行业机构联合主办 [1] 公司技术应用 - 公司介绍了“高德扫街榜”数据具有真实、动态、多维的特征 [1] - 公司技术应用实现从“被动响应”到“动态治理”的转变,具体包括景区热点预判与流量疏导、景区短板识别与资源优化、景区服务消费升级与体验提升三大场景 [1] 行业合作与发展 - 公司未来将持续深化与各地文旅部门的合作,联合打造更多切合具体场景需求的定制化产品 [1] - 公司致力于助力文旅行业实现数据驱动的“动态治理”,为智慧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 [1]
九绵高速催生“快旅慢游”新体验 四川加快推进交旅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10-30 14:34
九绵高速催生"快旅慢游"新体验 四川加快推进交旅融合 中新网成都10月30日电 (记者 王鹏)金秋10月,九寨沟的彩林层林尽染,碧水与山色交织成一幅动人的 画卷。游客们沿着崭新的九绵高速自驾而来,穿山越岭、一路打卡,昔日"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如今已 成为"快旅慢游"的风景大道。 2025年9月29日,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简称"九绵高速")全线通车,川西北正式迈入"一脚油门达秘 境"的新时代。一个月来,九绵高速累计车流量已超155万辆,自驾游占比超过七成。成都至九寨沟车程 由8小时缩短至4小时,"周末自驾游九寨"成为现实。 "过去多数游客直奔九寨沟景区,看完即走,如今一路打卡游玩,全域旅游资源被激活。"谈及九绵高速 带来的巨大变化,九寨沟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局长王剑说。 九绵高速通车,串联起李白故居、九皇山、王朗自然保护区、白马藏族村寨、九寨沟等沿线景区, 让"山水各美其美"的川西北形成了"景区+公路"的新格局。 图为九绵高速。(资料图)蜀道集团川高公司 供图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九绵高速交出亮眼"成绩单":平武接待游客36.576万人次,旅游收入1.68亿元,同 比分别增长24%、36%;九寨沟景区迎来 ...
前三季度投资猛增59% 青海交通“加速度”!
搜狐财经· 2025-10-30 11:15
旅客快捷便利抵达机场(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大桥连通两地群众,激活地区发展(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央广网西宁10月30日消息(记者汪晓青)秋日的青海高原上,一条条公路如银链穿梭于雪山草原间。今年前三季 度,青海省交通运输建设交出亮眼答卷:全省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同比增长59%,完成年度指导 目标的93%,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交通建设"加速度"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样的增长速度,是全体交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在项目推进上不断优化流程,确保各个环节紧密衔 接。"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重点项目方面,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建设,确保规划6个领域和28项具体指标全面落地 落实。老城关经西宁至上新庄公路大通段、机场东进场路等重点项目建成通车。"机场东进场路的建成,极大地 提升了前往机场的便利性,我们也可以更快捷地把乘客送到机场。"出租车司机曹全德说。 今年前三季度,青海省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央广网发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此外,湟源至西海、小柴旦湖至老茫崖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五个1号"交旅融合生态景观大道加力打造,拉脊 山 ...
“超级工程”携手文旅释放新机遇、新活力 “交旅融合”进入发展新轨道
央视网· 2025-10-27 17:52
央视网消息: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经过近一年筹备,深中通道西人工岛10月25日开始文旅试运 营。 登上西人工岛中庭,大家立即被海天一色的壮美景观吸引。 从这里向西看,深中大桥更加壮观雄伟,深中通道蜿蜒的身姿充满韵律感。川流不息的车流或钻出隧道爬上大桥,或驶下大桥潜入海底隧道。 向东看,不远处的深圳前海高楼林立,宝安国际机场飞机繁忙起降,充满生机活力。 岛上观光的核心环节还有参观"粤港澳大湾区跨海通道科普基地"。在科普互动区,可以通过游戏了解交通工程。在户外展区,游客可以与超级 工程零距离接触。 深中通道"海上会客厅"什么样?怎么玩? 下午两点多,90多名市民分别从深圳、中山两地出发,乘坐专线巴士,穿越海底隧道、跨越海上大桥到达西人工岛。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是深中通道桥隧转换的关键枢纽,就像一只鲲鹏展翅在伶仃洋上。在13.7万平方米的西人工岛上,这座大楼是最醒目的主体 建筑。楼里除了交通指挥、应急救援等功能设施外还有什么看点? 试运营期间,文旅运营单位还将在中山和深圳分别增加出发点和车辆班次,持续完善餐饮、导览等服务,西人工岛预计于2025年12月正式开 放。 西人工岛:深中 ...
深中通道启动文旅试运营 多个“交通工程” 携手文旅打造 “新地标”
央广网· 2025-10-26 09:04
央广网北京10月26日消息(记者孔颖)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深 中通道桥隧转换的关键枢纽——西人工岛25日开始文旅试运营,主要围绕岛上的粤港澳大湾区跨海通道 科普基地开展研学、观光。今年以来,多个交通领域"超级工程"携手文旅产业,打造"交旅融合"新地 标。 游客:很壮观、很宏伟。作为贵州人的自豪。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韩元军认为,超级工程文旅开发既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体验,也让超级 工程背后的科技和精神内涵得以传播,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韩元军:超级工程文旅开发具有巨大的综合效应,既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应,更能带来巨大的社会 效应。将科技等元素融入项目,通过开展旅游活动,激发广大中国老百姓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25日启动文旅试运营,该文旅项目运营企业运营管理部部长陈海亮介绍,眼下进 行为期一个月的运营前压力测试,逢周一到周五定点面向企业和研学团体开放预约,周六、周日面向社 会公众个人开放预约。 陈海亮:一方面,在户外展区其实放置了很多海底沉管隧道的钢壳的试验段,配套我们的图文解 说,可以直观了解到这些核心技术。另外,这里沉浸式的VR和AR互动内容展示,可以很直观和生 ...
【省交通运输厅】铺就三秦幸福路 奋楫笃行新征程
陕西日报· 2025-10-21 06:43
投资规模与项目进展 - 前九个月全省综合交通投资完成591亿元,为全年700亿元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 - 高铁建设进入“五线并进”高潮,西延、西十等5条高铁干线齐头并进,截至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174.5亿元 [2] -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6750公里,“十四五”以来有13个项目相继通车,尚有9个项目加紧推进 [3] 高铁网络建设 - 西延高铁将在年内通车运营,西康、西十高铁目标2026年建成,延榆、康渝高铁目标2028年建成 [2] - 高铁建设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推动形成贯穿关中和陕北的“钢铁动脉” [2] 航空枢纽与水道复兴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5航站楼落成投运,巩固其全国航空枢纽地位 [3] - 府谷、定边机场预计2026年建成,宝鸡机场主体工程年内开工,加速形成“骨干+网络”机场格局 [3] - 汉江安康至丹江口段成功复航,结束30年断航历史,旬阳、蜀河水电站通航设施升级 [3] 中欧班列与货运枢纽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占全国总量四分之一以上,2024年以来开行已突破3000列 [5][6] - 西安联合银川入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28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工,11个项目已完工 [5] -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建成后承担经哈发往欧洲的30%运力,跨里海班列实现“天天班”稳定运行 [5] 客货运网络拓展 - 中欧班列(西安)形成18条国际干线覆盖亚欧全境,“+西欧”线路拓展至26条 [6]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实现中亚“五国七城”全覆盖,“一带一路”航线通达27国54城 [6] - 陕西省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48.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0.2% [6] 城乡交通与民生服务 - “十四五”以来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成规模超600公里,约1500公里项目加速推进 [8] - 累计创建18个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78个省级示范县,完善提升农村公路5万公里以上 [8] - 西安成为全国第7座地铁环线城市,“绿巨人”动车组实现10个地级市全覆盖 [8] 智慧绿色交通建设 - 铁路货运量达5亿吨,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达57.7%,巩固大宗货物“公转铁”成果 [12] -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西咸新区无人驾驶入选全国先导应用试点 [12] - 低空物流开辟5大场景9条试点线路,其中第一批3条线路已常态化运营 [12] 交通融合与新业态 - 累计创建24个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主要快递品牌实现建制村按址投递全覆盖 [9] - 西安绕城高速“一天一块钱”包缴政策实施,“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减免通行费超200亿元 [9] - 108国道、留坝旅游环线形成“快进+慢游+深体验”旅游交通网络,交旅融合入选交通强国试点 [12]
一条路如何带火云端村——河南省旅游公路助力乡村振兴样本观察
河南日报· 2025-10-14 07:03
雨后初霁,熹微晨光爬上伏牛山。九曲山路蜿蜒如带,薄雾轻笼山涧。国庆中秋假期,来自郑州的摄影发烧 友周明哼着乡村小调,背上设备又一次踏上他心中最美"天路"。 "每次放假都得来拍几张,景色真美呀!"站在山巅,周明不无感慨。脚下32.974公里长的生态伏牛一号旅游 公路栾川段石张线,犹如一条游龙,在群峰间腾挪盘旋。也正是这条农村公路,近年来彻底改写了"中原海拔 第一村"——杨树坪村命运图谱。 平均海拔1400米,耕地少、气温低、通行困难,曾经,"男孩成年招下山,姑娘长大嫁下山,老头老太困在 山"是杨树坪村的真实写照。如今,旅游公路让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昔日年轻人争相逃离的荒山沟,变成 了归雁竞相返乡的热土。 破局 从"行路难"到"幸福路" 时间回溯。栾川县石庙镇杨树坪村受群山阻隔堪比交通孤岛,深藏伏牛山区,"一脚宽"的羊肠小道是唯一出 路,曾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穷山村。 一个时期,交通梗阻如同沉重的枷锁,牢牢锁住了山村发展的希望。 20世纪80年代,交通部、河南省交通厅先后将栾川县列为定点扶贫对象,开启了交通帮扶的序幕,立足当 地"大路三尺宽,小路蹦石尖,骡马难行走,挑担难换肩"的交通状况,把投资兴修扶贫公路作为 ...
大数据观察丨租车自驾游 消费新需求
人民日报· 2025-10-11 11:04
人民日报记者 韩鑫 从深度跨城游到短途周边游,国庆、中秋假期的租车市场较暑期更显活跃。多个平台的数据显示, 用户平均租期明显延长,多天长租订单实现两位数增长。 "目前,我国汽车租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为群众出行增添了更多选择,也为交通运输扩内 需、促消费提供了重要抓手。"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处室负责人说。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4.33亿人次,其中,自 驾出行人数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 日益受到青睐的自驾游,带动租车市场不断升温。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汽车租赁行业日均租 车65万辆,高峰期单日租车超70万辆,租车出行量同比增长18%,租车自驾游已成为假期出行的重要方 式。 租车自驾游为何风靡假期?汽车租赁行业如何进一步健康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租车市场活跃 用户需求多元 "一路游、一路看,更自由自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95后上海白领林晓雨跟男友决定租车,来 一场川西自驾游。 乘高铁抵达四川成都东站,两人前往站内的神州租车网点自助取车。"提前一个月,在APP上选好 了心仪的车型。取车不到10分钟,就能开车上路了。"林晓雨介绍。 一路上,两人途经特色集市, ...
租车自驾游 消费新需求
人民日报· 2025-10-10 09:03
行业整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租车出行量同比增长18% [1] - 假期全国汽车租赁行业日均租车65万辆,高峰期单日租车超70万辆 [1] - 截至去年底,全国用于短期租赁的车辆约100万辆 [4] 市场需求特征 - 租车自驾游已成为假期出行的重要方式,自驾出行人数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左右 [1] - 消费者租车的主要驱动力已从商务需求转向休闲需求,以旅游为目的的订单量约占总订单量的55% [4] - 18至35岁人群成为租车出行主力军,在消费者中占比约60% [4] - 用户平均租期明显延长,多天长租订单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今年以来神州租车用户总数同比增长近20% [4] - 公众出行需求更倾向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租车自驾更好满足了沉浸式旅游需求 [5] 供给与服务能力 - 全国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和部分经济较活跃的县级城市均有租车服务网点,大部分民航机场和高铁站有租车服务网点入驻 [6] - 哈啰租车服务网点已超10万个,服务覆盖全国95%以上的机场和高铁站 [6] - “高铁/民航+落地租”模式得以快速推广,落地取车服务更加普及 [6] - “一键租车”、VR看车、自助取还、电子合同等技术应用提升了行业价格透明度、服务效率与便捷性 [7] - 重点企业可提供全国范围的异地还车服务 [7] 新兴增长动力 - “高铁+租车”方式流行,例如带动江苏泰州、淮安、无锡等城市实现70%以上的订单增长 [6] - 各地音乐节、演唱会等文旅项目火热,对当地租车订单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6] - 奔县游、乡村游日益出圈,为汽车租赁市场拓展了新空间 [6] - 银发族踊跃加入租车出行的行列 [4] 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将鼓励租赁企业完善网点布局,科学投放车辆,构建异地还车服务网络,并强化汽车租赁与民航、铁路的衔接 [8] - 将建立完善租赁企业和承租人信用体系,加强企业服务质量监督 [9] - 将促进汽车租赁与汽车产业、文旅产业等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汽车租赁市场 [9]
租车自驾游 消费新需求(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22
市场表现与规模 - 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4.33亿人次,自驾出行人数占出行总量八成左右 [2] - 假期全国汽车租赁行业日均租车65万辆,高峰期单日租车超70万辆,租车出行量同比增长18% [2] - 截至去年底,全国用于短期租赁的车辆规模约100万辆 [4] 用户需求特征 - 消费者租车主要驱动力从商务需求转向休闲需求,以旅游为目的的订单量约占总订单量的55% [5] - 18至35岁人群是租车出行主力军,在消费者中占比约60%,同时银发族用户也在增长 [5] - 用户平均租期明显延长,多天长租订单实现两位数增长,需求涵盖深度跨城游和短途周边游 [3] 行业驱动因素 - 公众出行需求更倾向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租车自驾以其灵活便捷特征受到欢迎 [6] - 音乐节、演唱会等文旅项目火热,以及奔县游、乡村游出圈,为租车市场拓展新空间 [6] - “高铁/民航+落地租”模式快速推广,大部分机场和高铁站有租车服务网点入驻 [7] 供给端服务升级 - 重点企业租车服务网点已超10万个,服务覆盖全国95%以上的机场和高铁站 [7] - “一键租车”、VR看车、自助取还、电子合同等技术应用提升价格透明度与服务效率 [7] - 异地还车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重点企业可提供全国范围的异地还车服务 [7] 政策与行业监管方向 - 交通运输部将鼓励租赁企业完善网点布局,构建异地还车服务网络,强化与民航、铁路的衔接 [9] - 未来将建立完善租赁企业和承租人信用体系,加强企业服务质量监督,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10] - 将督促企业严格把关车辆技术性能,引导与救援公司、4S店合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