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物保护与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他们在颐和园修文物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6 06:56
苏州街修缮项目 - 采用“边修缮,边开放”的科普展示性修缮方式,在京津冀地区皇家园林大体量古建筑修缮工程中尚属首次[5][7] - 修缮工程工期为3年,预计明年国庆节期间重新开放[9] - 秉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的修复理念,并将为整个修缮工程留下详尽的“大修实录”[8] - 通过专门设置的17组隔扇门和11个展示橱窗,直观展示苏州街的营造技艺[9] 古建筑营造技艺 - 重点展示“八大作”古建筑营造技艺,包括土作、石作、搭材作、木作、瓦作、油作、彩画作和裱糊作[8][9] - 长廊全长728米,梁架上绘有14000余幅苏式包袱彩画,题材丰富,具有极高历史价值[16] - 从2020年起,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开展长廊彩画病害调查与勘察设计,形成保护修缮方案[17] 文物修复工作 - 古家具研究修复中心自2016年以来已完成1000多件古家具和木质文物的修复养护工作[11] - 器物类文物修复工作室自2016年至今共修复422件园藏文物,涵盖瓷器、玻璃器、金属器等多个类别[13] - 纸绢类文物修复工作室自2016年以来抢救性修复文物1294件,坚持“修旧如旧”等原则[13] 创新技术与合作 - 引入文物数字化技术,通过扫描仪和3D打印技术进行家具配件复刻,减少对文物的损害[12] - 2024年启动馆藏家具联合修复工程,邀请来自江苏常州、常熟的老师傅共同参与修复工作[12] -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为长廊彩画制作完整的高清影像三维模型[17]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 养云轩在2023年10月完成保护修缮后对游客开放,设置展示空间展示琉璃瓦、彩画等构件和工艺[14][15] - 计划明年开展清华轩的活化利用,该建筑为二进四合院,规制保存完整[15] - 园内拥有800多座古建筑,具备完备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体系,对山形水系、古建砖木乃至土壤微生物进行监测[17]
总台记者探访丨巴黎圣母院塔楼重开 缮后细节抢先看
央视新闻· 2025-09-20 10:17
当地时间20日,巴黎圣母院的塔楼在历经六年修缮后重新向公众开放。受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和法国文物部门邀请,总台记者在正式开放前登上塔楼探访, 修缮后的塔楼里都藏着哪些细节? 总台记者 朱雪松:我现在在塔楼里的钟楼这一层,旁边是钟楼里两口大钟的其中一口。这口钟重达13吨,铸造于17世纪。在六年前的大火中,这口钟幸免 于难,但上面悬挂它的木质结构被烧毁了。现在,悬挂它的木质结构已经被修葺一新,大钟也被重新安置在上面。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 曾对钟楼和钟声有非常重要的描写。如今钟声重新回荡在钟楼里,让人联想到文学的巴黎,也让历史与现实重新交织。 总台记者 朱雪松:我们现在来到巴黎圣母院一处叫作"森林"的地方。这里是巴黎圣母院主建筑的屋顶。因为完全由木结构组成,所以被叫作"森林"。在六 年前的火灾中,"森林"被完全烧毁。由于安全原因,我们不能进去拍摄。据了解,修复使用了1200多棵橡树,这也是最能体现修复过程难度、精度和艺术性 的地方。 总台记者 朱雪松:站在巴黎圣母院塔楼的楼顶,能够俯瞰巴黎市区的景色。此时此刻我感受到,六年前的这场大火,带给这栋建筑不小的考验,但同时也 赋予它新的生命。巴黎圣母院浴火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