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为核 产城共生——环南大科创圈赋能太湖科学城
扬子晚报网· 2025-11-12 12:34
沿着苏州太湖大道向西而行,红灰相间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筑群在山水映衬下格外醒目。这座"双一 流"高校落地苏州,不仅让苏州高新区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拥有了"家门口的名校",更催生了一个以校 区为核、辐射周边的创新生态共同体——环南大科创圈。 在"N"个新兴及未来产业中,具身智能赛道表现尤为突出,长三角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兵器 工业第214研究所等院所企业集聚,太湖具身智能产业园等载体加速建设。截至目前,片区已集聚4个国 家级重点实验室、7家科创板企业、11家上市公司,新增上市公司与科创板企业数量多年稳居全区第 一,吸引全球近2万名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创新要素的浓度与活跃度持续攀升。 一流的科学城,既要能吸引人才,更要能留住人才。环南大科创圈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宜居宜业"的城 市配套支撑,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以"人才归谷"为目标,全力打造安居"理想城",让创业者与人才无后 顾之忧。总投资15亿元的苏州龙之梦酒店集群正式启用,构建"全层级住宿+大型会议"运营模式,涵盖 三星至五星级客房、公寓式酒店及超大会议中心,既能满足商务差旅需求,也为人才长租提供便利,开 业后"十一"期间日均订房近千间,成为区域文旅新地标。 ...
微亿智造冲刺港交所:国内收入规模最大且已盈利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厂商
IPO早知道· 2025-09-29 13:2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首批在多个复杂工业场景中实现具身智能大规模商业化落地部署的领先企业之一 [4]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商 [9] - 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股东包括工业母机基金、深创投等多家国家队基金及知名投资机构 [6]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从2024年同期的1.43亿元大幅增长187%至4.12亿元 [10] - 2022年至2024年收益从人民币2.21亿元增长至6.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4.7% [10] - 公司旗舰产品线EIIR收入在2022年至2024年以183.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9] - EIIR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5.3%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3.6% [9] - EIIR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的45.7%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4.1% [9] - 公司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已实现盈利 [9]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通过自研全栈式软硬件系统开发能自主感知、学习、决策并执行复杂任务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 [4] - 技术体系基于“快慢思考”与“人类在环”相结合的原则,解决关键“冷启动”难题 [12] - 技术部署于标准化的“端-边-云”架构,平衡大规模数据处理与工业现场即时响应需求 [12] - 公司拥有超过180名行业专家及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近60% [14] - 公司已形成超过700项自主知识产权,包括超过180件发明专利和300件软件著作权 [14] 市场应用与拓展 - 公司产品已在3C电子、汽车制造、新能源、快消品及半导体等行业实现批量落地 [7] - 公司已启动海外业务拓展,包括美国、欧洲和葡萄牙,并正积极布局日本、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新市场 [10] - 全球工业AI赋能智能体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362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1.3万亿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