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科研与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方案工具包发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23 11:28
全球海洋治理与科技创新 -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特别会议在法国尼斯举办 聚焦气候变化背景下滨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来自全球200余个海洋城市的市长及管理者参与讨论 [1] - 我国科研团队牵头研发的"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海洋方案工具包"正式发布 该工具包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热量积聚 生态环境破坏及海洋极端灾害等问题 [1] - 工具包通过共同设计—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方式向全球用户免费开放 目标是实现海洋科学研究向公众和决策者的快速无缝知识转移 [2] 我国科研团队参与与国际合作 - 我国科研团队自"海洋十年"筹备伊始便深度参与 专家入选执行规划组和咨询委员会等核心决策层 [2] - 海洋一所牵头联合国内外专家申办了"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 并在科研实践领域牵头实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等国际大科学计划 汇聚全球50余个国家的科技力量 [2] - 工具包的研发基于我国科研团队在湍流理论的原创突破和海洋观测技术的创新 为智能型海洋治理提供了关键科技基础 [3] 工具包的技术构成与应用领域 - 工具包由6大核心模块和24个子模块组成 覆盖海洋与气候预警 海洋航行安全 近海生态健康 海岸带综合管理 蓝色经济支撑和海洋素养等重要领域 [3] - 工具包整合海洋大数据 先进的数值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 为滨海城市的终极用户和决策者提供海洋灾害 生态健康 渔业资源 海洋教育等方面的可视化产品和服务 [3] - 工具包的推广应用将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展现我国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担当 [3] 未来发展方向 - 科研团队将继续与国际社会携手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以开放合作为纽带 不断优化工具包并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度与广泛应用 [3] - 工具包的发布为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未来将进一步应对海洋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系列挑战 [2][3]
印度洋区域环境管理计划研讨会在中国召开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4-27 15:30
国际海底管理局印度洋区域环境管理计划研讨会 - 会议在青岛开幕 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主办 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指导 第一海洋研究所承办 会期5天 [1] - 参会专家来自22个国家共34名 其中发展中国家代表占比50% [1] - 聚焦印度洋中脊和中印度洋海盆区域 探讨深海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 区域环境管理计划实施进展 - 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已于2012年率先实施区域环境管理计划 [1] - 北大西洋中脊和西北太平洋区域已完成技术阶段工作 [1] - 印度洋是国际海底管理局当前制定区域环境管理计划的最后一个优先区 [1] 中国参与深海治理的实践 - 这是继2018年后中国第二次与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举办此类研讨会 [2] - 持续开展深海科考研究 提升科学认知水平 探索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路径 [2] - 倡导基于科学的治理理念 呼吁国际社会通过合作深化深海系统性认知 [2] - 推动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 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2] 会议意义 - 彰显中国履行国际责任 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国际海底治理秩序的立场 [2] - 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实践贡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