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方案工具包
icon
搜索文档
将“和平的海洋”纳入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7 13:49
全球海洋治理与和平构建 - 论文首次系统论证"海洋构建世界和平"的科学路径 呼吁在海洋国际合作和全球海洋治理中加入和平建设维度 [1] - 提出将"和平的海洋"作为联合国"海洋十年"第八项社会预期成果 为全球海洋治理带来理念拓展 [1] - 海洋不仅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构建国际和平秩序的重要平台 [1] 海洋事务的国际协作特性 - 海洋事务高度依赖国际协作 从法律制度到科学研究均需各国深度互动 [2] - 海洋具备天然的和平构建潜力 但这一潜力在现有治理框架和学术研究中被低估 [2]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提供司法与调解机制 是国家间和平协商的制度支撑 [2] "海洋十年"的和平构建实践 - "海洋十年"通过系统性科学解决方案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 强调全球合作与包容治理 [3] - 海洋一所发起全球海洋综合治理工具包 结合海洋大数据 AI技术和能力建设推动和平构建 [3] - 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大科学计划与52个国家80余家科研组织合作 推动科技标准化和民主化 [3] - 海洋动力学和气候培训中心为发展中国家青年人才提供培训 促进区域互信与能力建设 [3] 未来海洋和平治理建议 - 建议将"和平的海洋"正式纳入"海洋十年"七大社会预期成果框架 [4] - 呼吁启动"海洋与和平"跨学科研究 推动海洋科学家与和平研究者深度合作 [4] - 需在制度设计 项目共建 能力发展等方面形成互动机制 将海洋和平潜力转化为制度保障 [4]
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方案工具包发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23 11:28
全球海洋治理与科技创新 -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特别会议在法国尼斯举办 聚焦气候变化背景下滨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来自全球200余个海洋城市的市长及管理者参与讨论 [1] - 我国科研团队牵头研发的"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海洋方案工具包"正式发布 该工具包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热量积聚 生态环境破坏及海洋极端灾害等问题 [1] - 工具包通过共同设计—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方式向全球用户免费开放 目标是实现海洋科学研究向公众和决策者的快速无缝知识转移 [2] 我国科研团队参与与国际合作 - 我国科研团队自"海洋十年"筹备伊始便深度参与 专家入选执行规划组和咨询委员会等核心决策层 [2] - 海洋一所牵头联合国内外专家申办了"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 并在科研实践领域牵头实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等国际大科学计划 汇聚全球50余个国家的科技力量 [2] - 工具包的研发基于我国科研团队在湍流理论的原创突破和海洋观测技术的创新 为智能型海洋治理提供了关键科技基础 [3] 工具包的技术构成与应用领域 - 工具包由6大核心模块和24个子模块组成 覆盖海洋与气候预警 海洋航行安全 近海生态健康 海岸带综合管理 蓝色经济支撑和海洋素养等重要领域 [3] - 工具包整合海洋大数据 先进的数值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 为滨海城市的终极用户和决策者提供海洋灾害 生态健康 渔业资源 海洋教育等方面的可视化产品和服务 [3] - 工具包的推广应用将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展现我国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担当 [3] 未来发展方向 - 科研团队将继续与国际社会携手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以开放合作为纽带 不断优化工具包并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度与广泛应用 [3] - 工具包的发布为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未来将进一步应对海洋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系列挑战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