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学
搜索文档
【IPO一线】激光光学元器件公司海创光电终止科创板IPO,股东包括深圳哈勃等
巨潮资讯· 2025-11-07 21:17
公司IPO状态 - 福建海创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5日主动终止了科创板IPO,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 公司业务板块 -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激光光学元器件及激光模组,形成激光雷达业务、工业激光业务、光通讯业务、生物医疗及其他业务四大板块 [1] - 公司凭借先进技术、持续研发和优良品质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具有较高品牌影响力 [1] 激光雷达业务 - 公司拥有车规级激光雷达关键部件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出满足车规级要求的1.5µm光纤激光雷达光源模组和905nm激光雷达接收模组 [3] - 1.5µm光纤激光雷达光源模组已实现量产交付,是全球1.5µm车载激光雷达企业主要供应商 [3] - 905nm缩束镜技术提升光束质量和功率密度,已应用于905nm MEMS车载激光雷达 [3] - 公司与Luminar、图达通、速腾聚创、Innoviz、禾赛科技等国内外知名车载激光雷达厂商合作 [3] - 1.5µm MOPA激光技术在低空经济、自由空间光通讯等新兴领域获得应用,客户包括深圳大疆、华测导航、谷歌等 [3] 工业激光业务 - 公司掌握多项先进激光微光学技术,与锐科激光、创鑫激光、杰普特、Trumpf、大族激光等国内外知名激光器生产商稳定合作 [4] - 公司是锐科激光半导体激光慢轴准直镜、激光偏振分束/合束器、激光反射镜的主要供应商 [4] - 公司是创鑫激光半导体激光慢轴准直镜、激光偏振分束/合束器和光纤激光隔离器的主要供应商 [4] - 公司是杰普特光纤激光隔离器的主要供应商 [4] - 公司自主研发的半导体激光快轴准直镜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打破国内该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4] 光通讯业务 - 公司掌握精密抛光技术和先进光学薄膜设计制备技术,可制造精密抛光的微型通讯光学元件和超窄光谱带宽、低插入损耗的通讯光学滤光片 [4] - 公司光通讯光学元件产品能有效拓展宽带带宽,提高光通讯传输速率 [4] - 公司与Coherent、Source Photonics、新易盛、光迅科技等光通讯领域知名客户合作 [4] 生物医疗及其他业务 - 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内窥透镜在极小尺寸(直径3mm以下)内实现高质量光学成像 [5] - 公司流动室产品关键功能区域粗糙度达到亚纳米级超光滑水平,表面质量精密度高,达到国外厂商相同技术水平 [5] - 公司利用噪声控制技术生产出医用固态光电倍增探测器,性能媲美国外厂商光电倍增管,大幅降低成本,已处于市场导入期 [5] - 公司知名客户包括迈瑞医疗、FISBA、帝迈生物、微创医疗、华大智造等 [5] - 公司在半导体领域自主研发应用于晶圆检测设备的显微物镜,成为精测电子唯一国产供应商,实现国产替代 [5] - 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自主研发HUD产品应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C909支线飞机抬头显示系统 [5] 公司股东 - 公司前十名股东包括福州融普、福州奥普达、闽侯海众、福州科高、厦门惠远、兴证投资、安徽金石、深圳哈勃、凌吉武及世纪财富 [6]
净利润超6000万,科创板IPO终止!
搜狐财经· 2025-11-06 15:14
IPO审核状态 - 公司及保荐机构兴业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决定终止对海创光电科创板IPO的审核 [1] - 公司科创板IPO申请于2023年5月5日受理,经历一轮问询 [1] - 公司原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2,283.28万股,募资金额7.60亿元 [2][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激光光学元器件及激光模组,形成激光雷达、工业激光、光通讯、生物医疗及其他四大业务板块 [2] - 在激光雷达业务板块,公司拥有车规级1.5µm光纤激光雷达光源模组和905nm激光雷达接收模组等核心技术,并与Luminar、图达通、速腾聚创等知名厂商合作 [3] - 在工业激光业务板块,公司与锐科激光、创鑫激光等客户稳定合作,半导体激光快轴准直镜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并实现国产替代 [4] - 在光通讯业务板块,公司掌握精密抛光技术和光学薄膜技术,与Coherent、新易盛等客户合作 [4] - 在生物医疗板块,公司内窥透镜、流动室等产品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客户包括迈瑞医疗等 [5] - 公司产品还应用于半导体晶圆检测和国产大飞机C919的抬头显示系统 [5]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06亿元、8.33亿元、6.61亿元 [7][8] - 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600.75万元、1.14亿元、6221.44万元 [7][8] - 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2023年出现下滑 [7][8]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1.06%,较2023年的35.85%有所下降 [14][16]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36% [8] 客户集中度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3.78%、63.62%、56.15% [10][11] - 激光雷达业务对图达通和Luminar依赖度高,报告期内来自该两家客户的收入贡献比例合计分别为85.78%、82.67%、78.40% [10] - 2024年,图达通和Luminar分别贡献收入1.34亿元和1.2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0.30%和18.47% [11] 经营风险因素 - 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因激光雷达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具体原因为客户引入第二供应商及主要产品价格下调 [9][12] - 主要客户产品迭代导致需求变化,如图达通2025年迭代后无需单独采购传输模组,速腾聚创变更设计导致缩束镜需求减少 [12][13] - 激光雷达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36.04%下降至2024年的28.28%,工业激光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34.26%下降至2024年的26.85% [14][15][16]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高,2024年末为2.4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36.83% [17]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余额为1.62亿元,当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559.30万元 [18][19]
海创光电终止科创板IPO 原拟募7.6亿元兴业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11-06 11:09
上市审核终止 - 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对海创光电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1] - 终止审核的原因是海创光电和保荐人兴业证券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文件 [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激光光学元器件及激光模组 实现激光的发射 传输及接收功能 [3] - 公司已形成四大业务板块 包括激光雷达业务 工业激光业务 光通讯业务 生物医疗及其他业务 [3] 公司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公司控股股东为福州融普 持有公司25.79%的股份 [4]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凌吉武 其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30.21%的表决权 [4] - 实际控制人凌吉武与张哨峰 林斌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 [4] 原IPO发行计划 - 公司原计划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为2,283.28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95% [4] - 公司原拟募集资金总额为76,000.00万元 [4][5] 原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计划用于两个项目 海创光电产业园项目(一期)拟投入57,000.00万元 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19,000.00万元 [5] - 两个项目总投资额为79,053.01万元 [5]
海创光电科创板IPO撤单
北京商报· 2025-11-05 20:41
IPO终止事件 - 海创光电科创板IPO于2023年11月5日终止 [1] - 终止原因为公司及保荐人主动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1] - 上海证券交易所依据相关审核规则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为激光光学元器件及激光模组 [1] - 产品功能涵盖激光的发射、传输及接收 [1] - 产品用于满足下游不同类型激光应用系统客户的需求 [1] IPO审核进程 - 海创光电科创板IPO申请于2023年5月5日获得受理 [1] - IPO申请于2023年5月29日进入问询阶段 [1]
海创光电上交所科创板IPO“终止”
智通财经网· 2025-11-05 20:25
IPO审核状态 - 2024年11月5日 上交所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 因公司及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1] 公司业务概况 - 产品为激光光学元器件及激光模组 实现激光的发射、传输及接收功能 [1] - 形成四大业务板块 包括激光雷达业务、工业激光业务、光通讯业务、生物医疗及其他业务 [1] - 激光雷达业务客户包括Luminar、图达通、速腾聚创、Innoviz、禾赛科技等 [2] - 工业激光业务客户包括锐科激光、创鑫激光、杰普特、Trumpf、大族激光等 [2] - 光通讯业务客户包括Coherent、Source Photonics、新易盛、光迅科技等 [2] - 生物医疗及其他业务客户包括迈瑞医疗、FISBA、帝迈生物、微创医疗、华大智造等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6,055.13万元 较2023年83,345.97万元下降20.8% [3] - 2023年营业收入83,345.97万元 较2022年60,564.48万元增长37.6% [3] - 2024年净利润6,533.50万元 较2023年12,226.44万元下降46.6% [3] - 2023年净利润12,226.44万元 较2022年7,362.53万元增长66.1% [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6,221.44万元 2023年为11,436.00万元 2022年为5,600.75万元 [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51% 2023年为18.25% 2022年为12.96% [3] 资产与现金流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05,804.40万元 2023年末为102,414.19万元 2022年末为95,310.56万元 [3]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80,112.29万元 2023年末为73,379.02万元 2022年末为60,627.39万元 [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23.06% 2023年为27.77% 2022年为36.02%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904.86万元 2023年为13,307.67万元 2022年为4,356.43万元 [3]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9.36% 2023年为7.38% 2022年为7.69% [3]
炬光科技(688167):盈利能力逐步释放,经营拐点已现
长江证券· 2025-11-04 18:1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8]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盈利能力逐步释放,经营拐点已现 [1][6] -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光学厂商,具备核心技术及产品优势,未来有望受益于中游解决方案持续落地、上游核心业务稳固放量与国产替代突破,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将不断优化 [13]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33.88%;实现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36亿元,亏损同比缩窄 [1][6] - 2025年单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50.12%;实现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09亿元,亏损同比缩窄 [1][6]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37.23%,同比提升6.66个百分点;单三季度毛利率为45.87%,同比大幅提升18.4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4.24个百分点 [13] - 报告期内合同负债达0.57亿元,同比增长370.10%,显示订单量增长显著 [1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24元、1.18元、2.04元 [13] 业务进展与研发投入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为1.36亿元,同比增长87.76%;研发费用率为22.14%,同比提升6.35个百分点 [13] - 光通信业务:拥有多通道高精密V型槽、一体化微棱镜透镜阵列等技术领先产品,CPO预计在2026-2027年逐步放量;OCS业务提供高价值大阵列准直器,OIO未来潜力可观;客户覆盖国内外多数行业巨头 [13] - 消费电子业务:与头部客户在AR/VR/MR等赛道推进联合研发;基于WLO、WLS及WLI核心技术,打造适配客户CMOS成像芯片的多层光学镜组,已向多家北美客户完成多轮样品交付 [13] - 泛半导体制程业务:已完成客户定制化DRAM晶圆激光退火光学模组的研发与性能验证,并实现批量交付;已启动逻辑芯片应用场景的晶圆退火系统技术迭代升级;在Mini-LED直显面板激光修复系统方面完成产品设计升级并向核心客户交付样品,进入样机实测阶段 [13] 行业前景与公司优势 - 公司所处的光子技术赛道正受益于光通信、消费电子、泛半导体、汽车应用等领域的需求增长,长期发展空间明确 [13] - 公司通过收购瑞士炬光,全球资源协同与成本效率优势初步显现,激光光学元器件业务毛利率回升 [13]
炬光科技20251031
2025-11-03 10:3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炬光科技(上市公司)及其并购实体(瑞士SMT Haber Hapta)[2] * 业务涉及激光光学 光通信 消费电子 泛半导体制成 汽车应用 医疗健康等高科技制造领域[2][11][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6.13亿元 同比增长34%[4] * 归母净利润2225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改善超5400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4] * 扣非归母净利润仍为负3567万元 但亏损收窄2173万元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待加强[4][6]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环比下降1% 归母净利润2719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负869万元[5][6] * 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8%提升至38% 毛利额增长近1亿元[8][21] * 经营性现金流由去年同期的负2327万元转为正8922万元 实现阶段性逆转超1.1亿元[9] *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28.16%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88天优化至81天 但存货周转天数从212天增加至229天[9][10] 各业务板块表现 * **激光光学业务**:收入9400万元 占总收入48% 同比增长109%[2][11][13] * **激光光源业务**:收入2705万元 占总收入15% 前三季度累计收入同比下降13%[2][11][15] * **汽车应用解决方案**:收入3528万元 占总收入14% 前三季度累计收入同比增长41%[2][11][16] * **泛半导体制成解决方案**:收入920万元 占总收入7% 前三季度累计收入同比下降26% 但毛利率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11][17][18] * **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收入633万元 占总收入3% 前三季度累计收入同比上升50%[11][19] * **全球光子工艺和制造服务**:收入4629万元 占总收入13% 三季度收入环比上升106% 主要得益于Hapta并购及与AMS Osram的制造服务协议结算[2][11][20] 区域市场贡献 * 国外市场贡献占比55% 超过国内市场的45%[2][12] * 欧洲市场贡献最高 占比43% 亚太地区(除中国外)占9% 美洲占3%[2][12] 战略转型与业务展望 * 公司经历战略转型 工业业务占比从60%多降至30% 网通 消费电子和泛半导体制成占比提升[26] * 光通信领域(网通)前三季度收入3979万元 同比增长109% 预计2026年收入占比可达10%-15%[13][26][38] * CPO业务尚处研发阶段 大规模量产预计在2027或2028年 当前重点在800G和1.6T等高端可插拔光模块[2][27][32] * 预计2026年营收增长至少20% 主要增长点来自光通信 消费电子(下半年起量) 泛半导体和医疗应用[5][30][31][38] * 汽车激光雷达业务将于2026年开始批量交货[31][33] 并购整合进展 * **老炬光**:目标恢复至2023年水平 三季度销售额9900万元 较2023年同期1.45亿元仍有差距 三季度盈利1480万元[23][24] * **瑞士并购**:三季度销售额7400万元 毛利率49% 已实现盈利 预计未来持续贡献[23][24] * **Haber并购**:三季度销售额4600万元(其中2600万元为制造服务补偿) 仍亏损480万元 预计需6-8个季度扭亏[23][24][45] * 人效方面 瑞士并购稳定(56-57万元/人) 老炬光有所下降(16万元/人) Haber有待提升(不计补偿约15万元/人)[25] 其他重要内容 * 三季度盈利增长部分受益于特殊项目:AMS OSRAM制造服务协议业绩补偿2650万元(计入营收)及瑞士SMT项目赔偿2800万元(计入营业外收入)[5][29] * 费用方面 销售费用率从7%优化至5% 管理费用率维持在16% 研发费用率从16%提升至21% 同比增长82%[8] * 公司产能规划聚焦于应对预期增长 计划在新加坡扩展前道工序 在东莞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扩展后道工序[34] * 公司在CPO OCS等领域具有技术领先性 但市场尚未放量 竞争对手包括国内苏纳 瑞士Xtreme 日本APS等[35][36][37] * 公司明确不会通过降价策略换取市场份额 更关注提升成品率以改善毛利[55]
炬光科技2025年三季报:营收高增、盈利改善,第三季度营收增长超50%,战略转型成效显现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22:0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21亿元,同比增长50.12% [1] - 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营业收入达6.13亿元,同比增长33.88%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718.70万元,利润总额为2863.27万元,显示盈利能力显著回升 [2]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921.94万元,同比实现由负转正 [2] 业务板块驱动因素 - 激光光学元器件业务受益于泛半导体、工业光纤激光器及光通信客户需求上升,产品出货量显著增长 [1] - 汽车业务中投影照明应用进入放量阶段,客户提货量增加,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1] - 全球光子工艺与制造服务业务因完成对Heptagon资产收购及与ams Osram制造服务协议进入收入结算阶段,贡献可观增量 [1]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毛利率提升得益于将瑞士并购的汽车压印光学器件产线迁移至韶关生产基地,有效整合资源并大幅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2] - 激光光学业务中高毛利的高端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叠加传统产品自动化水平提高带来的成本优化与良率提升,共同推动毛利率上行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1.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7.76% [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22.14%,较上年同期提升6.36个百分点 [3] - 高强度研发投入集中在光通信、消费电子及泛半导体制程等高潜力新兴领域 [3] 资产状况与战略布局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0.5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1.98亿元 [3] - 公司在建工程较年初显著增加,反映其持续进行产能扩张和产线升级的战略决心 [3] - 并购整合带来的商誉及无形资产变化,体现公司通过外延式发展强化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3]
炬光科技(688167):公司事件点评报告:Q2利润实现扭亏为盈,光通信、消费电子双成长赛道打开新空间
华鑫证券· 2025-09-24 23: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2025年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01.39万元,同比及环比均扭亏为盈 [3][4] - 公司通过业务结构优化、工艺良率提升及新业务拓展推动毛利率显著改善 [4] - 光通信与消费电子领域布局为公司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5][6][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26.20% [3][4]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减亏 [3][4]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达33%,主要受益于工业收入占比降低、汽车微透镜阵列产品毛利率转正及固定成本摊销降低 [4]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2亿元、9.80亿元、12.89亿元,同比增长32.6%、19.2%、31.5% [8][10]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0.56亿元、1.17亿元,2026-2027年增长率分别为226.8%、109.0% [8][10] - 预测毛利率从2024年28.1%提升至2027年41.1% [11] 业务板块分析 - 激光光学元器件、汽车应用、全球光子工艺与制造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实现显著增长 [4] - 光通信领域:通过并购瑞士炬光布局CPO(外置激光器、光引擎接口、光纤阵列单元)及OCS(NXN大透镜、V型槽阵列)赛道 [5] - 消费电子领域:通过Heptagon资产掌握WLO/WLS/WLI技术,为AR/VR/MR设备提供微相机模组,已向多家北美客户送样 [6][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70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895倍、274倍、131倍 [8][1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S分别为18.7倍、15.7倍、11.9倍 [11]
炬光科技(688167):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激光光学元器件一季度表现强劲,多元化产品矩阵深耕光学赛道
华鑫证券· 2025-06-03 23: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激光光学元器件业务一季度表现强劲,因泛半导体等领域需求提升,营收达1.70亿元,同比增长23.75%;2024年两次并购后,研发投入和运营成本增加,利润端短期承压 [3] - 公司依托先进技术生产的微纳光学元器件可用于光通信多个模块及CPO,能提升激光光源性能,推动小型化,在多领域有重要作用 [4] - 公司在汽车应用领域与多家Tier1供应商合作,是AG公司合格供应商,合作从激光雷达延伸至投影照明,获多个项目定点,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 [5]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7.76、9.80、12.89亿元,EPS分别为0.19、0.62、1.3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4、110、53倍,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数据 - 当前股价68.05元,总市值61亿元,总股本90百万股,流通股本90百万股,52周价格范围39.97 - 89.49元,日均成交额205.74百万元 [1] 公司业务表现 - 激光光学元器件业务一季度营收1.70亿元,同比增长23.75%,得益于泛半导体、工业光纤激光器泵浦及光通讯领域需求增长;2024年并购后利润端短期承压 [3] 公司产品应用 - 光通信产品线丰富,微纳光学元器件可用于光发射模块、光接收模块、光子集成电路及CPO,能提升激光光源性能,推动小型化,应用场景广泛 [4] - 在汽车应用领域与多家Tier1供应商合作,是AG公司合格供应商,合作从激光雷达延伸至投影照明,获多个项目定点,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 [5]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7.76、9.80、12.89亿元,EPS分别为0.19、0.62、1.3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4、110、53倍 [6] 财务数据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620|776|980|1289| |增长率(%)|10.5%|25.1%|26.3%|31.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5|17|56|117| |增长率(%)|-293.2%|/|232.4%|109.0%| |摊薄每股收益(元)|-1.94|0.19|0.62|1.30| |ROE(%)|-8.3%|0.8%|2.6%|5.1%|[9]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合计|1433|1600|1799|2037| |非流动资产合计|1511|1365|1228|1109| |资产总计|2944|2965|3027|3146| |流动负债合计|239|245|256|270| |非流动负债合计|593|593|593|593| |负债合计|832|838|849|863| |股东权益|2112|2127|2178|2283|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944|2965|3027|3146|[10]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620|776|980|1289| |营业成本|446|499|607|759| |营业利润|-191|20|63|129| |利润总额|-192|18|61|127| |净利润|-175|17|56|117| |归母净利润|-175|17|56|117|[10]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98|129|124|132|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878|137|128|110|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1090|-2|-6|-12| |现金流量净额|115|264|247|231|[10]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10.5%|25.1%|26.3%|31.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93.2%|/|232.4%|109.0%| |毛利率|28.1%|35.7%|38.0%|41.1%| |四项费用/营收|40.1%|33.6%|31.9%|31.2%| |净利率|-28.2%|2.2%|5.7%|9.1%| |ROE|-8.3%|0.8%|2.6%|5.1%| |资产负债率|28.3%|28.3%|28.1%|27.4%| |总资产周转率|0.2|0.3|0.3|0.4| |应收账款周转率|3.6|4.1|4.6|5.2| |存货周转率|1.4|1.5|1.6|1.7| |每股数据(元/股):EPS|-1.94|0.19|0.62|1.30| |每股数据(元/股):P/E|-35.2|364.3|109.6|52.5| |每股数据(元/股):P/S|9.9|7.9|6.3|4.8| |每股数据(元/股):P/B|2.9|2.9|2.8|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