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负极

搜索文档
光伏热场材料企业,正集体涌入又一热门赛道
DT新材料· 2025-08-30 00:05
过去三年,单晶硅 " 拉晶 - 切片 - 电池 - 组件 " 全链条高速扩产,特种石墨 / 碳碳复合等热场材料企业吃到了红利:高纯度、耐高温、低杂质的等静压 石墨、碳毡与碳 / 碳构件,几乎是单晶拉晶炉的 " 刚需 " 。但自 2023 年下半年起,光伏产业链价格系统性下行、产能过剩凸显, 2024 - 2025 年的 " 价格战 " 把大量利润抹平甚至倒挂,行业进入出清周期成为阶段性常态。 02 在此背景下,具备高温热处理、纯化与大型碳构件加工能力的光伏热场碳材料企业,正把视线转向一个增量更确定的赛道 —— 硅基负极 。其逻辑并不复 杂:需求侧, 4C/5C 超充与更高能量密度的动力 / 消费电池加速采用硅碳体系;供给侧,热场企业与硅基负极在工艺、设备、纯度控制与石墨体系协同上 具备高度可迁移性,从而缩短切入时间与认证周期。 01 光伏 " 寒潮 " 倒逼转型:热场企业 " 先 天禀赋 " 光伏热场材料的核心壁垒在于超高温( >2500–3000℃ )处理、 CVD/CVI 涂覆、石墨化与超净纯化,以及大尺寸复杂结构的高精密机加与长周期稳定供 货。这些能力与负极材料(尤其是硅碳复合)高度契合: 首先 , 硅 ...
最新议程+参会名单 | 固态电池+硅基负极大会(7月3-5日宁波)
DT新材料· 2025-06-16 23:41
大会概况 - 2025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将于7月3-5日在宁波召开,主题为"聚产业链升级 助商业化加速",聚焦固态电池和硅基负极两大领域[1] - 论坛邀请邹如强、周豪慎等知名学者及吉利汽车、广汽埃安、国轩高科等产业链头部企业参与[1] - 会议包含开幕式、分论坛报告、车企参观等环节,设置固态电池和硅基负极两个平行会场[4] 技术专题 人工智能与新能源 - 广汽埃安采用多尺度模拟仿真结合AI驱动手段实现固态电池自动化设计,提升研发效率[7] - 四川赛科通过AI驱动的表征技术建立三维数模,研究电池内部电流/电位等状态[8] 电芯与设备仪器 - 安徽儒特分享固态电解质湿法制备工艺,岛津展示微小力试验机用于材料硬度测试[9] - 清华大学开发流化床多孔炭制备技术,实现连续化生产并联产碳纳米管[9] 材料开发 - 北京大学提出氯氮化物非晶电解质体系及界面调控措施提升固态电池稳定性[11] - 中科院物理所吴凡分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关键技术问题及国际研究进展[12] - 江苏固芯能源开发纯硅固态电池,西北工业大学研究薄层聚合物电解质匹配硅负极[13] 新材料应用 - 东风汽车剖析固态电池在整车领域产业化应用的技术挑战[23] - 孚能科技研究eVTOL用固态电池关键技术,金羽新能源探索无人机等低空经济应用[24][25] 创新成果 - 北航杨树斌团队利用MXene材料实现35mAh/cm²深充深放性能的无枝晶锂负极[21] - 四川华宜清开发硅碳负极一步法制备技术,比容量达1500mAh/g且循环保持率超80%[17] - 中科院过程所通过电致热冲击技术将废硅粉再生为硅纳米线,实现光伏废料高值化利用[20] 参与机构 - 产业链涵盖广汽埃安、孚能科技等整车及电池企业,北大、南大等科研机构,以及岛津、OCSiAl等材料设备供应商[27][29][32] - 支持单位包括吉利循环产业中心、中车新能源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