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批发
icon
搜索文档
美妆批发,有机会重新崛起吗?
搜狐财经· 2025-07-23 19:14
行业核心观点 - 美妆批发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依赖价差的模式难以为继,批发商通过拥抱直播电商、调整上游品牌结构及下游客户策略进行转型 [1][2] - 批发市场的价值本质未变,仍是产能过剩和市场不匹配的“蓄水池”与“中转站”,但其盈利模式和客户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 [2][8] - 行业转型呈现两大方向:一是向平台化、数字化发展,如建设直播基地和跨境电商平台;二是发挥灵活优势,服务新客户如带货主播 [13][14] 上游品牌结构变化 - 批发档口中国货美妆占比达90%,利润最高的是白牌和新锐彩妆,国际名品因利润微薄和售后复杂而减少 [2][6] - 白牌产品采用“厂家直供+一件代发”模式,例如KASIMAN隔离产品批发价25元,终端售价可达200-300元,利润空间巨大 [6] - 部分批发商通过发起名品与流量品的联合集采来维持客户粘性,同时搭配国潮或白牌产品提升利润 [6] 下游客户结构转型 - 批发商的核心客户从传统化妆品店转向对供应链灵活度要求更高的带货主播,支持“一件代发,一折出货”和“按销供货”的零库存模式 [8] - 规模化的化妆品连锁店正与批发渠道分离,转向品牌直供或代理商渠道,注重正品保障和服务支持,仅少量采购大众消费品用于促销 [10] - 直播电商成为重要转型方向,批发商通过自建直播间直接面向消费者,从中间环节变为零售方 [11] 商业模式创新与案例 - 临沂批发商城是转型典范,发展电商直播与线下批发的“双生意模式”,并积极拓展跨境电商,截至2024年已入驻2.7万跨境商家,进出口额达764.7亿元,同比增长23.1% [11] - 转型需要从靠人流的密集交易场景转向靠流量的多元化平台,从拼地段到拼系统 [13] - 国家政策支持批发业改造升级,推动商品市场平台化、数字化发展,并鼓励内外贸一体化和拓展全球网络 [14] 行业面临的挑战 - 利润空间被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新渠道挤压,商品价格高度透明,批发商门槛变薄,利润所剩无几 [12] - 大型商超和连锁体系自建供应链并发展自有品牌,经销商也发挥服务优势绕开批发市场,导致传统批发商客户流失 [13]
调查 | 美妆批发,有机会重新崛起吗?
FBeauty未来迹· 2025-07-22 23:14
行业背景与现状 - 武汉汉正街作为全国知名商品批发中心,曾是美妆日化、服饰杂货及小商品的重要线下集散地,创造大量财富故事 [2] - 批发市场长期承担美妆零售链条中的"脏活累活",连接品牌方、经销商与代工厂,以低价灵活供货成为线下零售"毛细血管",但也因窜货、水货等问题饱受争议 [4] - 当前批发市场仍发挥"蓄水池"与"中转站"功能,承接品牌过剩产能与滞销库存,核心盈利逻辑仍为价差生意 [5] 上游供应端变化 - 国际名品因价差缩小(山姆/跨境电商零售价接近批发进货价)、售后成本高导致无利可图,档口90%转向国货美妆,白牌和新锐彩妆利润最高 [5][8] - 二、三线国货品牌如霞飞因品质稳定、控价体系完善成为批发市场主力,典型白牌产品如KASIMAN隔离霜批发价25元,终端售价达200-300元 [9] - 部分批发商发起名品与流量品联合集采维持客户粘性,搭配国潮/白牌产品提升利润空间 [9] 下游客户转型 - 核心客户从传统化妆品店转向带货主播,支持"一件代发、一折出货"及按预售数据"按销供货",实现零库存运营 [11] - 规模化化妆品连锁店(如唯伊嘉人、泊伊美汇、碧云天)大幅减少批发采购,转向品牌直供或代理商渠道,仅保留部分大众消费品用于促销引流 [12][14] 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 临沂批发商城最早探索"电商直播+线下批发"双模式,典型档口设置产品陈列层(SKU超万个)与直播中心,部分商家抓住直播电商早期红利 [16][17] - 临沂市场跨境转型成效显著:2024年入驻2.7万跨境商家,进出口764.7亿元(同比+23.1%),占全市进出口总值68.1%,并在马来西亚开设海外商城 [19] 行业转型方向 - 传统批发模式面临利润挤压(电商透明化)、客户流失(商超自建供应链)、经销商绕开等挑战,需向平台化、数字化升级 [21] - 国家政策明确推动批发业改造升级,要求发展平台生态、内外贸一体化,临沂案例显示转型路径包括集配中心、直播基地、跨境平台等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