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翼式太阳能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闭门会-川普亚洲行和贸易协议新格局,闪辉谈上调中国GDP预测的核心逻辑
高盛· 2025-11-03 10:36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亚洲地区增长前景持温和增长看法,认为需依赖国内需求拉动,多数国家通胀水平低,具备货币宽松空间,财政政策亦适度放松[1][4] - 报告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显著上调中国GDP预测,主要基于制造业投资增长预期、第15个五年计划对先进技术的强调以及美国降低关税的积极信号[1][5] - 报告对美元持温和看跌观点,预计美元将温和贬值,而人民币具备升值潜力,政策制定者或允许人民币对美元缓慢升值[3][9] 中美贸易关系与地缘政治影响 - 特朗普亚洲行取得积极反馈,美国将把对中国的关税降低10%,使有效关税率从约40%降至大约30%,并推迟实施实体清单子公司规则,中国则推迟稀土出口管制,双方暂停港口费用措施,短期内抑制贸易摩擦升级[1][2] - 美国在亚洲其他国家也达成协议,如在日本和韩国获得长期投资承诺,在马来西亚获得市场准入增加和19%的关税豁免,总体降低了不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2] - 关税措施或将长期存在,美国最高法院对特朗普使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听证结果可能为关税制度带来不确定性,但极端高关税出现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1][7][8] 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因素与政策展望 - 中国GDP预测上调的核心逻辑包括:第15个五年计划推动发展先进技术和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美国降低芬太尼相关关税释放积极信号,以及房地产市场疲软的负面影响逐步减弱[1][5] - 中国政府为实现2026-2030年年均4.5%的增长目标,预计将在2026年设定约5%的增长目标,并加强货币、财政和信贷政策支持,因第三季度经济活动正在减弱[1][6] - 人民币国际化是长期优先事项,旨在确保安全并促进企业走出去,基于制造业和贸易顺差保持强劲,对中国资产表现持乐观态度[3][6] 中国核心增长领域与市场需求 - 中国经济增长核心领域包括传统行业升级(如纺织、金属冶炼通过AI增效)和新兴产业布局(如电动汽车、电池、翼式太阳能),以维持和扩大全球市场份额[10][11] - 中国商品增量消费者来自新兴市场,如对非洲出口在9月贸易数据中增加50%,系统性过程带动整个供应链发展,包括资本品和中间产品[11] - 国内需求增长依赖政策刺激,包括关注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出台消费品贸易计划等措施以支持年度GDP目标实现[3][12] 宏观环境与关键观察点 - 亚洲地区增长前景温和,2025年出口前置效应已过去,需更多依赖国内需求增长,这意味着需要采取更宽松的国内政策立场[1][4] - 美元温和贬值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美联储可能降息、美国财政赤字较大以及美元被高估约15%,人民币则因出口竞争力强且被低估而具备升值潜力[9] - 年底需关注的关键宏观事件包括贸易数据及出口动力、中国及其他国家政策刺激力度变化、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以及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房地产市场支持措施等细节数据[13]